书城成功励志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49322100000012

第12章 自我激励课——激励自我,把握人生(1)

激情创造奇迹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哈佛学子,美国微软公司前任董事长)

激情,是充满能量的原动力。激情可以让成功者更成功,让平凡者不平凡。对自己事业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的领导者,能赋予企业强烈的激情和成功的希望;对自己的工作有激情的员工,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出色甚至超常完成工作。充满激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体现出一种忘我的献身精神。

在哈佛的一项研究调查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最高层管理者,对工作的定义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充满激情地工作,全身心地热爱自己的事业。

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初,自己亲自编写每一个程序,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甚至连眼睛都极少离开屏幕。在别人看来,那只不过是一堆枯燥乏味的程序,是一堆伤害眼睛的代码,但是正是对事业的激情,让他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就了微软帝国。

无独有偶,盖茨的搭档鲍尔默更是一个以激情著称的领导者。鲍尔默自己曾说过:“我是天生激情派。我认为,激情对开辟企业是一种非常需要的素质,不仅仅是我自己有激情,我的管理是让我周围的人都有激情。”

只要鲍尔默走进哪个部门,哪里就像燃烧了起来,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鲍尔默演讲时,充满着高昂的斗志,就像一个英勇的战士一样,挥舞着拳头,高亢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如果是在赛场,他一定是最卖力的拉拉队长。甚至有一次在公司会议上演讲时因为太过激情,以致把嗓子都喊坏了。

课堂收获

激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可贵的工作品质。充满激情的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创造出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和奇迹。

如何进行自我激励

驱使或者说激励天才工作的,并不是什么新的思想,萦绕在他们脑中的是那些已被人阐述过却又阐述得不够充分的思想。

——德拉克罗瓦(法国著名画家)

激励别人是很容易的:简单地拍拍人家的背,表现出自己的友善,能让接收者受益无穷,自己也会心情舒畅。而自我激励更是自主把握人生的关键。那么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激励呢?在哈佛的课堂上,教授就曾经归纳过一些实用的激励技巧。

规划目标:清晰地规划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目标的确定只是让自我激励有更清晰的方向,要真正塑造自我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必须奋起行动。

制订计划: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因此需要一步一步详细地计划来激励你不断地完成小目标,进而接近大目标。要有一个你每天早晨醒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应是你短期的目标。这个小目标可在能力范围内完成,并且可量化。

迎接困难:不断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被困难打倒,暗示自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要第一时间犒劳自己,以此激励自己向下一个目标进军。

立足当下:你蹉跎的今日,就是你浪费的明天的昨天。因此充分利用对现时的认知力,注重眼前的行动。要把整个生命凝聚在此时此刻,现在就抓住前进的步伐。

直面竞争:有竞争才能看到激励的价值。竞争带给我们外在的持续动力,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总会人外有人。努力战胜别人,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能使自己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不管在哪里,都要参与竞争。

学会内省:内省是最好的暗示和激励。建立自省机制,就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评价动摇,从而坚定自己要走的路。把别人的评价当作点缀,而自我反省才是人生的灯塔。

不要害怕拒绝:对待别人的拒绝,不要害怕,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积极面对。要知道,拒绝总是有理由的,这样的理由将会成为激励你前行的导火索。自己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是不是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看,你又前进了一步!

学会放松:激励并不代表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学会放松将会让激励变得更加有趣。偶尔犒劳一下自己的小成就,做一点有趣的小改变等,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小情趣。而放松的情绪可以让你感受到内在的动力,很快,你就会知道自己又有所收获啦。

课堂收获

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会在这种沉醉中让人生中的绝妙机会悄然流逝。只有重视今天,自我激励的力量才能源源不绝。

执着于自己的信念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

——比尔·盖茨(哈佛学子,美国微软公司前任董事长)

哈佛教授最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失败只是暂时的,没有人能一步登天。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退却。特别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拥有成功。”

有一个叫柯维拉的老者,非常喜欢航海探险这项危险的运动。在一次出游中,柯维拉独自一人驾驶着帆船畅游在蔚蓝的大海中。然而,暴风骤雨突然而至,海面上电闪雷鸣。几经挣扎之后,一叶孤舟还是没有抵过波涛的摧残,柯维拉抓住一根残木勉强活了下来,但面临的是在这茫茫大海中的漂浮。在历经6个日夜之后,柯维拉仅凭着喝海水吃海草和那根残木游到了岸边。

事后,一位记者采访他是怎样做到这一切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当船快要散架那一刻,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想,只是立刻跪在地上,闭上我的双眼,祈求上帝保佑。然后在接下来的6天里,我一直坚信上帝会来救我的,即使我被大海吞没,我相信只是上帝想要早点见到我。所以,我现在就坐在这里和你讲话了,我感谢上帝。”

看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觉得柯维拉很疯狂,命都快没了,还在信奉什么上帝。但正是他的“信仰”拯救了他的生命,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信念,才使得他能够在茫茫大海中坚持了6天。

类似的故事在电影里已司空见惯,给人的感觉甚至有点假,但是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人可能亲身经历过:一位老者病危,但一息尚存,因为他在等待远方正在赶回来的某位亲人。当这位亲人赶到床前,悲痛地呼唤他的时候,老者会缓缓地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缓缓地闭上双眼,溘然而逝。是什么在支持这位老者的生命?一定是要看到他的亲人最后一眼的信念的力量。

人之所以有种种行为,并持续下去,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信念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树根,如果树根不扎实,再大的树也经不起风雨的摧残。

课堂收获

人生没有失败,只是暂时还没有成功。很多人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消极悲观,最终选择放弃。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也许只是暂时的逆境,只是暂时还没有成功而已。很多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看到的永远只是眼前的阻碍,以为事情到这个地步就已经结束,就已经失败。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如果再坚持一下呢?或许,下一步就是成功。记住,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撕掉你身上的旧标签

不能不考虑自己走的路是否合适,就不假思索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应该考虑自己的才能和志趣,并按照这种才能和志趣改变自己的道路。

——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

不要总是为自己贴上标签,自我设限、画地为牢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因为在还没有成功之前,就开始抱怨世界、怀疑自己,以致自己把自己扼杀在摇篮中,从而变得故步自封、安于现状。

有一位老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未能读上大学,现在他想去考大学,但是总给自己找借口说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等,而放弃了考大学,但是内心却放不下。而他身边很多老人都走入了老年大学,充实着自己的晚年生活。这样的他,不就像是冬日里的寒号鸟吗?最终只能自怨自艾。

辛迪是一个热情洋溢、自信开朗的女孩,她还是户外攀登社的社长。但从前的她并不是这样的,她曾经是个自闭、自卑和恐高的胆小鬼。

辛迪从小就不敢出门,经常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才能去滑滑梯或者和别的小朋友交谈。一旦发现有可能受伤,她宁可选择在家里晒太阳。自从上了大学,辛迪发现自己必须一个人面对生活、面对舍友、面对各种各样的交际。她开始意识到,必须要改变了。

首先她暗示自己,一定可以改变的。她为原来的自己画了一个自画像,上面有各种各样描述自己的话:你是一个胆小鬼,你不敢和人说话,你恐高,你居然不能在众人面前完整地表达自己……她在自己的自画像上打上了巨大的叉叉。是的,她要和原来的自己告别。

她开始尝试交朋友,尝试在老师提问后积极举手发言,她开始注重自己的仪表并且由衷地接受每个人的评价。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现在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一个热爱攀岩的朋友鼓励她克服恐高的问题,他带她来到一座并不高的悬崖下,辛迪胆怯了。在大家的鼓励下,她终于系上了安全绳索,并且顺利地攀爬了第一步。她慢慢地喜欢并热爱上了攀岩,并且最终完全战胜了恐高症。

课堂收获

改变自己是艰难的,因为要和曾经的自己告别是件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事情。抛掉自己的旧观念,放弃自己曾经坚持的错误信念,与往日的旧习惯告别……每一次改变都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由此你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蜕变中的自己。

要知道,破茧成蝶也是需要蜕变的疼痛和勇气的。

做最好的自己

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

——科南特(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

简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大三女生。她担任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院系的团委主任等职务,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曾参加歌唱比赛获得优异奖,在大二期间就已成为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策划……在她的老师和同学眼里,她算是一个成功者。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之所以出色的原因是,她一直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而后,她给我讲了她在上高中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被老师点到和另一位同学一起上台解答一道难题,她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细想。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她很酷地用粉笔把步骤和答案写了下来,然后很自豪地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上。虽然结果是她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老师指着黑板上她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该有的严谨吗?”说实话,她当时心中并不服气,但在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到现在,她都一直秉承着“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理念。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一次与大学生的对话中这样提问道:“你们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希望当议员、州长、总统?谁希望当联合国秘书长?谁希望当伟大的音乐家?谁渴望成为圣人?谁希望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学生的反应不一而足:红着脸,低着头,咯咯地笑,不安地忸怩、摇着手……没有一个人愿意或者敢于承认:那个人就是我。

马斯洛又问:“你们不愿意承认,可是如果不是你们,那又是谁呢?”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说:“是的,我要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我要像林肯或者富兰克林那样做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甚至还要比他们做得更好!”但是,一转念,他就会被自己的浮夸、自大所吓坏。特别是在他特别虚弱的时候,他会对自己说:“谁,是我吗?”他会觉得这是一种疯狂的幻想,会为自己的妄自尊大而害怕。他会把自我的种种弱点、缺点和他心中关于柏拉图闪光的、天才的、完美无瑕的形象做比较——他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傲慢和轻狂的。

成长的逃避、自我抱负的降低,毫无疑问,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毫无益处,如果你逃避成为力所能及的自己,你会终生为此痛苦和遗憾。

课堂收获

成功是一点一滴小成就的积累,做我们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把它们做到最好,做最好的自己。我们一定会成功!

人生因为没有目标而平庸

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拉斯金(英国作家、艺术家)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失去了航向的孤舟,永远也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个人设定目标时,总是会本末倒置:只注重目标,而忽略了“如何”和“为何”要去实现这个目标。

有一个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所以他不得不常年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东奔西跑。由于四处奔波,他的求学生涯也颇为坎坷,成绩一直不理想。

有一天,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写一篇文章,题目是:长大以后的志愿。

那一晚,小男孩洋洋洒洒地写了七张纸,描述了自己伟大的志愿和目标。

“长大后,我要拥有自己的农场,在农村中间建造一栋豪华的住宅,拥有很多很多自己的牛羊和马匹……”

等到老师把作文发下来的时候,小男孩看到老师给他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还叫他下课后到办公室去见他。

“老师,你为什么给我不及格?”他很不解地问道。

“你的志愿是不切实际的,你敢肯定长大后你买得起农场和马匹吗?你肯定你能建造豪华住宅吗?这个目标太不切实际了,如果你重新写,我会考虑给你新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