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49322100000009

第9章 情绪管理课——管理自我,驾驭情绪(3)

多年后,她的母亲来寻找他们的下落,她原谅了母亲,并且把母亲接来和自己一起居住。她说:“虽然父母将我遗弃,但我并不怨恨父母,因为这些经历让我学到了宝贵的一课——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而怨恨不会起到丝毫的作用,就是这样。”

课堂收获

忘记你所受到的不公平,忘记对他人的怨恨,当你解开怨恨的死结,你会发现,原来之前的不公平和你现在的成功相比,是那么微小和不值得一提。

给坏情绪一个出口

坦然接受自己。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坦然地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失落和伤感;然后再问问自己,接下来做些什么会让自己更好一些。

——沙哈尔(哈佛心理学教授)

亨特是个很幸福的人,起码在大家眼中是这样。他只有30岁,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裁,他的妻子端庄典雅、貌美如花,他拥有令人艳羡的富裕生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亨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他不像过去那样温文尔雅、风趣幽默了,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多变、脾气暴躁,还经常郁郁寡欢。他不像过去那样对妻子温柔体贴了,反而经常对妻子发怒,大吼大叫。每次发怒之后,他又备感难过,觉得伤害了妻子。可是,他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疲惫不堪,他去寻求心理医生罗伯特的帮助。罗伯特告诉他,他需要释放自己的坏情绪,哪怕是向妻子倾诉自己的烦恼,都可以改变他郁郁寡欢的状态。

回到家里,他尝试着向妻子诉说他的不悦和烦恼。妻子是个极有耐心的人,她倾听着亨特的烦恼,并不给予解决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听他诉说。亨特唠唠叨叨讲了整整一个下午,妻子只是相应地点头、微笑。令亨特感到惊奇的是,在他将自己压抑在心底的所有坏情绪一一向妻子倾吐之后,虽然妻子并没有为他解决任何问题,但自己竟然有了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愉悦感。他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他又恢复到了过去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的形象。

课堂收获

学会用适当的手段发泄坏情绪,是一种高情商。可以转嫁坏心情,嫁接好心情;可以转移坏心情,挪用好心情。给坏情绪一个出口,学会沟通,学会表达,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释放自己的压力,释放之后,换上一个好心情,重新出发。

愉悦自己,做坚强的自己

虽然我不是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梭罗(哈佛学子,美国作家、哲学家)

哈佛《乐观心理学》教材中写道:“锻炼一种抗挫折的刚强意志。”很多时候,乐观和悲观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在这个转换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让快乐愉悦自己,就能战胜挫折,坚持下去;而如果让忧伤围绕自己,则容易选择向困难妥协,轻易放弃。

因此,学会愉悦自己,暗示自己一定要坚强度过。

哈佛学生马修·史密斯就提到一位护士姐姐曾带给他的乐观情绪,那种苦中作乐的坚强意志一直影响着他。

原来在马修15岁的时候,他生了一场大病。马修的父亲很早去世,只有他和妈妈相依为命,靠妈妈微薄的经济来源和社会福利金维持生计。而这场大病几乎要毁掉马修的生活了。妈妈必须更加努力工作,以赚取维持马修手术的费用;而马修每天只能孤独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那些日子,马修完全笼罩在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惶恐之中。他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期待妈妈的归来,或者看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以及拖着被病痛折磨得瘦弱不堪的病体在床上静养。

马修一度变得自闭,甚至想过自杀。

有一天,他拉开自己病房的窗户,试图探出身子,看看自己的勇气。他一下子被一双有力的手拉住了——那是一位年轻的护士姐姐。她告诉马修自己也生活在不幸之中。因为工作忙碌,感恩节时都没有和家人团聚,还和要准备结婚的未婚夫分手了。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在艰难的生活面前退缩,她想到还有一群需要自己照顾的病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平添了无数动力。

她邀请马修一起吃晚饭,他们吃了美味无比的自助餐,马修还得到了意外的鲜花和礼物。这让马修阴郁的脸庞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发誓,为了妈妈和未来,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

之后的日子,他变得积极乐观起来,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开心的事情来做。还经常与护士姐姐和病友们一起分享。终于,坚强乐观的他战胜了病魔,痊愈后的马修继续去深造,最终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课堂收获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自己快乐起来。愉悦自己,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在遭遇困苦时,乐观总会帮助你挺过去,那时才会成就坚强的你。

把别人对你的诋毁放在尘土中

——富兰克林(美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

谣言的杀伤力,绝不比任何武器弹药差。好奇心害死猫,谣言传播就如同好奇心一样,有时候会让人置于险境。如果是对自己不利的谣言,更要冷静处理,防止谣言害己误事。

面对工作中种种不利于自己的传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传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传言面前我们的应对态度。

Summer应该是这个夏天最耀眼的职场明星了。她从哈佛毕业,顶着名校的光环不说,还在苹果公司谋到市场观测员这一职位。新近入职的员工都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她的传言也从来不绝于耳:有人说她的哈佛毕业证只是她拿来和上司沟通感情的道具,其实她的能力根本没有那么强;有人说她倚仗自己的先天优势,利用学校的人脉采集调查数据,还从教授那里得到支持;更有人认为她的成绩根本是依靠华而不实的外貌和浮夸的工作态度取得的。

Summer每天被这些传言困扰着,一度感到精神走在了崩溃的边缘上。她回到母校,参与了传言终结者的心理治疗体验。在一个互动游戏中,Summer被要求在一个小组中作为其中的一位组员与团队一起合作,通过自己对前一位学员肢体语言的理解,向下一位学员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行为,最后一位组员告诉老师题板上的最终答案。

所有学员都在面对上一个学员五花八门的肢体语言表达上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力不从心。他们只好依靠自己的想象来妄加揣测对方的意思。最后的组员所表述的答案,当然和结果大相径庭,这让Summer恍然大悟。

每个人在没有看到真实情况之前,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添油加醋”,以求让事实更加丰富,不论传言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一种对真相的歪曲和想象,而所有不真实的东西在真相面前都会不攻自破。

面对种种传言,Summer选择了冷静处理。她专心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且尽自己的努力协调和新人之间的关系。同事们看到了她的亲和力,当然也从各个方面更加了解Summer。于是,传言不攻自破了。

课堂收获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传播迅速、让人咋舌的事,而传播这些事的行为属于道德行为层次。比如说传言,我们可以通过纪律和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但是在职业操守方面我们的控制力就会显得无助。传言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而往往是负面的“新闻”占了大多数。事实上,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传言都是对既定事实的一种放大或虚构,都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用自己的机智平息事端

因循观望的人,只能惊叹于他人的敏捷。

——约翰·亚当斯(哈佛学子)

哈佛教授卡伦·林赛曾经说过:“很多人之所以失败,甚至沦为罪犯,都是被人性中的恶所主宰的结果。如果你无法走出人性中的恶,就会迷失自我,最终丧失美好的前程。”因此,一旦有人际关系的摩擦产生,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机智地处理事端,而不是让事态恶化。

怎么做才能平息事端,时机如何把握?这都是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遭遇的困惑。哈佛课堂上,经常进行类似的模拟案例分析。比如,有一次,一位哈佛心理学教授就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史莱克和约翰,一个来自市场部,一个来自网络部。在一次例会中,市场部的领导突然指出市场部项目预算中有几个数据错误。史莱克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网络部设计的财务报表有问题。于是在会上非常明确地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市场部的问题,而是网络部的设计模板有问题,还忍不住抱怨网络部的人为了省事,从来不会对网络进行升级的事情。

而此时约翰就坐在史莱克旁边。

大家都尴尬地看着约翰,想知道网络部怎么回应,是和市场部大闹一场还是息事宁人呢?

约翰微笑着站起来,当众向大家道歉说:“呵呵,我们网络部的失误给大家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我很抱歉。不过,因为之前在帮助整个公司进行系统维护,所以对于网络报表的升级推后了。这个计划没有及时向大家通报,以致造成了工作失误,真是对不起。”

此时的史莱克听到了道歉,也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确实有几个小问题,他看到对方如此诚恳,也感到尴尬和内疚,于是赶紧把会议的气氛调整了下:“我建议我们大家把网络报表的意见都进行搜集整理,统一报给网络部,这样既节省了他们的调查时间,也能帮助我们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终于,冲突解决了,矛盾也没有发生,还促进了工作顺利进行。

其实,在工作中面对冲突和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是有意的,但更多的是无心的。所以,有了冲突不可怕,可怕的是矛盾越积越深。最好的办法就是息事宁人,早些化解。如果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促进工作进展,那就两全其美了。

课堂收获

这是一个由矛盾组成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当你与别人发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失去理智,要用宽容和忍耐去稀释怒火,如此我们才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否则,成功的路上将有无数阻碍,你甚至永远挣扎在失败的边缘上。

小事就是小事

不断想着疾病,你就会不断生病,健康亦然。

——哈佛格言

哈佛心理学教授曾经十分推崇Richard Carlson写的一本畅销书《别为小事伤神》。

尽管教授并不完全同意后半句,“一切皆是小事”,但他却希望学生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为小事伤神。生活中我们为之伤神的事都是小事。想不为小事伤神,就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在一年或者更久后会不会有影响?从长远来看,它真的很重要吗?它真的值得我去担心、焦虑,为之沮丧,为之焦躁吗?它在一年后真的会有影响吗?通常情况下都不会。从另一方面说,有什么是真的重要的吗?

为此,教授还给学生们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那个时候哈佛刚开学,大约开学后两个星期,他要带着他的女儿Shirell去托儿所,为此,教授就要迟到了,并且会迟到很长时间。而他在上课前一般还要去趟健身房,然后再将要上的课复习两遍。当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时间去健身了,甚至几乎没时间复习备课笔记了,于是就变得很沮丧,很有压力。

不过,很快,教授开始用3P理论来为自己开解。第一个P:许可、接受,他对自己说,你压力很大,你很沮丧,这些都没关系。即使你是教积极心理学的,也没关系。这是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凑在一起了,我们几个星期前刚从以色列回来,要倒时差,还有小孩要照顾。尊重现实,现实就是这样。然后他转向第二个P:积极性。迟到会有什么好处呢?它会让我脚步放得更慢,反正已经迟到了,就不需要太着急了。这样我便是安全的。第三个P:分心,寻找转换工具。女儿就在我面前,我为什么不马上陪着她呢?这样我才能不辜负这迟到换来的时光啊。

于是,教授便更放松、更平静了。

课堂收获

“我现在需要为此伤神吗?我什么时候想沉浸于当下?”当遇到让人沮丧的小事时,不妨这样问问自己。不要为小事悲伤,把心思转移到别处。只有这样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朗。

做到宠辱不惊,生活才有无限可能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托马斯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很幸福。父母非常爱他,他们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托马斯很聪明,学习成绩非常好。在他16岁时,他不去上学了,为了分担父母的辛苦,他去当起了小贩,摆起了卖三明治的小摊。他特意把摊子摆在了学校旁边的街道上,每天放学时他的生意都会特别好,他每天会留出两个三明治给以前的伙伴莱西,作为交换他课堂笔记的酬劳。就这样,托马斯每天收摊后回家自学,第二天再来摆摊,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他存了一小笔钱,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小餐馆。他注重所提供食品的品质,因此得到了顾客们的喜爱;加上他用心经营,餐馆的生意非常好,没几年就开了很多家分店。后来他又涉足其他行业,他聪明好学,很有经商的天赋,生意越做越大。又过了几年,他已经是拥有亿万资产的商界风云人物了。

托马斯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也没有因为已经拥有亿万资产就变得穷奢极侈。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和父母、妻儿一起过着普通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