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是一个经济学和管理学都较为关注的课题,但主流经济学框架中并没有真正的企业成长理论,管理学虽然对此有更多的分析,但一般被认为缺乏分析的内在逻辑统一性而很难得到认同。或许,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对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实质性地影响,近来企业成长已经纳入其研究框架;而潘罗斯、马里斯、钱德勒等人的研究应该说更具“专业”特色,成为后人研究必须借鉴的基本模板;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与迅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研究方法提出了极大挑战,它应该成为研究动态问题的极好方法。企业成长思想散见于各种理论流派,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这里仅对各种理论流派的有关企业成长思想作简单的阐述与评价,并对国际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到目前为止,因为不同理论流派对企业的认识丰富多彩,对企业成长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认知,对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将企业成长视作长期利润(持续竞争能力)的获取,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一是“量”的成长,主要表现为要素增加、盈利增长和规模扩张等;二是“质”
的成长,包括企业内部经营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创新;三是“制度变迁”,家庭兼业、家族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Ardishvili(1998)在对企业成长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后指出,尽管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急剧增加,但现有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形成一种有价值的企业成长理论,目前不仅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对成长的构成也没有一致的定义。对企业成长动力与阻力、成长过程的研究结论还相当分散和有限,既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给出企业成长方面的一般化的知识,企业成长研究面临着理论与方法的双重挑战。
由于企业成长出现丛林现象,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是基于不同理论背景进行设计和论证的,得出了难以比较的研究结果。Astley & Van de Ven(1983)和Wiklund(1998)十分重视一般理论假设、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认为以前的企业成长研究主要是以如下四类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的,即资源基础视角(the resources based perspective)、动机视角(the motivationperspective)、战略适应视角(the strategic adaptation perspective)和建构视角(the configuration perspective)。其中,前三种理论视角主要与企业成长因素研究相联系,后一种理论视角主要与企业成长过程研究相联系。每一种理论视角对应于一种分析单元,即个体或团队,业务活动或治理结构。
1.1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理论
1.1.1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其两大支柱是利润最大化假设和竞争性均衡,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边际替代和均衡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函数,作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组件,企业内部的复杂安排均被抽象掉。“代表性企业”概念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别,因此该理论中不存在独立的企业成长理论。仅有的关于企业成长的思想是成本分析的一个附带内容,即静态的最优企业规模,在这种最优企业规模的分析中,企业成长部分地与调整机制松散联系。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或者说是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企业没有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在新古典理论中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均是外生的,如果企业面临的成本或需求曲线变动了,企业就会扩大规模。成本变化的原因通常来自技术变革或要素价格变化;需求变化则是由于收入变化或偏好变化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成长与利润之间没有预期的关系,只是在短期内会出现资源向利润率高的企业或产业移动。这时形成企业成长与利润之间的正向关系。如果在新古典企业成长理论中引入时间因素,则能够建立一种动态均衡模型,这时企业解决的是跨时约束最大化问题,企业目标相应的是实现未来利润流现值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目前企业处于最优规模,如果未来预期的“最优”规模大于目前的最优规模,企业也会扩大产量,出现企业成长(韩太祥,2002)。
1.1.2产业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以古典经济学假设与逻辑推理方法分析企业经济行为时遇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只有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终会向上倾斜时,它才能解释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扩张的极限。
②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方法发生了分化,斯密和马歇尔的传统方法是力图发现基于实际的产业现象之上的一般规律,并用它去解释观察到的具体的经济行为,此后它分化为:一是极少重视或者说明关于经济行为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律性的实证学派,二是讲求理论的优雅与严密的推理学派。
③基于分析方法而导出的对“企业”认识的分化:实证学派以描述为手段,研究了包括主要领导人的生活、相关业务单位的组织结构、企业兼并与接管、投资、研发、财务活动等企业行为对企业利润与效率的影响,研究缺乏严谨性,很少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确实论证了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性或独特性,后来在艾伦(Allen,1933)等人的努力下建立了一个分析企业行为的综合性的框架;推理学派只关注价格与产出的决定及其对效率、资源配置与经济福利的影响,在研究中历史与制度方面的影响一般都被忽略了。
企业是不可分割的,“代表性企业”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别。
斯拉法(P .Sraffa,1926)、阿罗(K .T .Arrow,1959)和张伯伦(E .H .Chamberlin,1933)等对这些分化进行了弥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将垄断竞争理论异常迅速地纳入到了微观经济学的主流中。
分析方法与研究内容的分化使得“主动性企业”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该理论对企业的特质作了如下认识:
①企业对价格、产出、财务、支出等方面的决策具有主导性。
②企业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如需求和供给条件通过价格、成本和产出决定利润水平,而利润的运用又反过来影响需求和供给条件。
③企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操纵其赖以生存的竞争环境,而不仅仅是一个绩效依赖于不同市场结构特征的被动的经济单位,如企业可以操纵消费者偏好、实际和潜在的竞争与技术等。
④多产品经营的大企业具有支配地位,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企业不存在规模上限,只存在短期内作用的企业规模扩张速度的上限。
⑤股东所拥有的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资产是由经理人员控制的,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市场的表现,也要关注资本市场的表现。
⑥发生兼并的可能性为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但是也对企业行为本身形成了约束。
基于上述认识,马里斯(R .Marris,1963、1991)以经理控制型企业为考察对象,对新古典经济学有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进行了质疑,基本理由有:一是对诸如工资、地位、权力和安全的追求导致了对企业利润以外的规模的追求,这种追求甚至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二是如果考虑时间因素,考察规模的最好方法是假定企业追求的是增长最大化,这可以避免短期规模的扩大是以牺牲企业的未来规模为代价的问题。他以稳态方法论(steady‐state methodology),即考察长期的增长趋势、所考察系统中所有的企业特征都被假定为在长期内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增长,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及其结合视角建立了一个经典的企业增长最大化模型(已经成为研究经理控制型企业的标准模型)。
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企业增长由四个主要因素决定:
①需求约束:由于扩张成本使利润率下降而导致的对需求的约束(详见潘罗斯模型);②管理约束:由于经理的管理效率随着企业扩张而下降,从而导致的对管理的约束;③财务约束:由股东出售股票而产生的被兼并的危险对企业财务的约束;④经理所追求的目标。
1.1.3演进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以纳尔逊(Nelson)、弗里曼(Freema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演进经济学理论,吸收了奥地利学派、制度经济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熊彼特主义以及管理主义和行为主义等众多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其中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它充分接受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自然选择”这一思想,认为经济中的情况与自然界相似,企业(生物学中物种的类比物)在市场上也存在相互竞争,盈利的企业将不断增长扩大,不盈利的企业将收缩衰落直至被淘汰出局。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以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因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纳尔逊和温特,1997)。这一点决定了市场经济必然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均衡只可能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
演进经济学的研究焦点是经济变迁,从经济当事人的学习活动、对潜在获利机会的发现和实施以及环境中的淘汰机制这三个方面入手,考察技术变迁、组织创新及经济转型。
演进经济学将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有机体,从以下三方面对经济组织行为进行分析:①解释经济组织的动态过程,研究经济组织从哪儿来?随着时间推移,又将怎样变化?②分析经济组织产生的随机因素及其作用过程。
③分析在淘汰机制中“生存”下来的经济组织维持其连续性的内在力量(Nelson,1995)。
演进经济学首先把企业看作具有生产功能的单位,进一步从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的角度认为企业是具有异质性或特质性能力的经济当事人组成的团队,简称“能力团队”(Eliasson,1990)。这种企业性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
演进经济学认为企业能否存在不能仅从交易成本相对大小来判断,而是根据企业核心能力所产生的收益与产生核心能力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的比较来判断。因为,从生产过程看,企业合约安排的改变实际上是企业能力团队的改变,企业能力团队的变化又形成了与新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从而决定了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获得盈利可能性,并通过一系列战略行动来实现,以取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Langlois,Robertons,1995)。从这个意义说,企业的目标也就是改善企业内部的能力配置,形成异质性核心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及其导致的租金最大化。
组织能力是指由经济当事人的个人能力构成但又大于个人能力的简单总和,由于经济当事人在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具有特质性(表现为认识的多样化),经济当事人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所以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或制度结构来协调多样化的认识和特质性能力。这些不同能力的经济当事人在组织的“共同知识”基础上形成一个“能力团队”,这就是演进经济学所认识的企业性质。组织能力由两部分组成:①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资本上(Prescott,Visscher,1980)。这些组织资本具有明显的团队效应,而且转移到其他企业中是有成本的或者可能变成一种错误的信息,因而又具有企业特质性。组织资本在企业中作为产出的副产品一旦形成,在未来生产中不需要追加投资,反而能节约企业应付变化所付出的成本,有助于企业成长。②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的附属能力(ancillary capabilities)。这种能力既可以是企业通过竞争在市场提供的通道中形成,也可以从企业内部产生,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能力团队理论强调的是企业核心能力及其活动只产生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在市场上无法购买到。但是,仅从企业核心能力及其产生的盈利可能性来解释企业的“生存”,也难以界定一个明确的企业边界。演进经济学认为,企业通过市场提供的通道获取与其相互补的其他企业的能力(包括企业之间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和正式的合作研究与开发等活动中的能力互补),使其成为企业的附属能力。然而企业的附属能力的形成又取决于两个企业在进行能力互补时的特定交易成本和拥有附属能力后产生的成本。因此,从能力观点看,企业的边界部分地取决于在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以合约形式从其他企业购买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Langlois,Roberson,1995)。
但是,演进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忽视了对企业特质性能力形成的激励结构的分析。从企业成员结构看,演进经济学把企业家(或高层管理)置于各种战略关系的中心,强调企业家创新能力(或高层经理的企业家能力)是企业中基本的战略性要素,是企业特质性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