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运动处方
49327700000036

第36章 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2)

颈椎病是在人体退变的基础上,由于各种附加因素加速而成的。因此,为了停止、减慢或逆转这一过程,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这是对颈椎病采取的最为基本、最为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见,体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此外,各型颈椎病患者的全身各部肌肉可因神经营养失调或废用等原因而发生明显肌肉萎缩,并引起肌肉劳损和肌肉筋膜炎等症状。颈椎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也可因炎性反应、缺少活动等原因发生粘连,显得僵硬。因而,长期进行医疗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医疗体育对颈椎病的作用有:一是改善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二是增强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三是改善颈椎的血液供给。四是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进行医疗体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以颈背肌肉劳损为主要症状者,要锻炼颈背部肌肉;上肢肌肉萎缩无力者,以锻炼上肢动作为主;而下肢跛行无力、步行困难者,则要练习行走及蹲立动作;发生四肢瘫痪的患者,失去自主活动的能力,除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外,对瘫痪肢体的肌肉要进行按摩,对所有关节进行全范围的被动活动,每日2~3次,可以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

体疗的适应证主要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年迈体弱或心、肝、肾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颈椎病的诊断尚不能完全肯定,需要在治疗中观察者;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等等。

三 体疗的方法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一)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同肩宽,双手叉腰,头中立位。

第一个八拍:头缓慢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第二个八拍:头缓慢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第三个八拍:头缓慢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第四个八拍:头缓慢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第五个八拍:头缓慢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第六个八拍:头缓慢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

(二)抗阻运动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同肩宽,双手十指相叉抱在耳后,头中立位。

头做缓慢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两侧及后侧的肌肉力量。

四 注意事项

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运动幅度应逐步加大,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易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第七节 肩关节周围炎

一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也称粘连性肩关节炎或冻结肩、五十肩。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与中老年人组织变性,慢性、迁延性损伤或受凉等因素有关。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关节囊、滑囊等软组织存在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内、外广泛粘连,进而影响肩关节活动。表现为肩痛、活动受限和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二 体疗的作用

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同时,可松解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的粘连,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

三 体疗的方法

主要采用医疗体操和按摩。医疗体操可分为主动运动、摆动运动和牵伸运动等。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己练习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活动,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等运动。摆动练习时,身体前屈,双臂自然下垂,作前后、内外的放松摆动和绕环练习。随着症状的好转,可适当地做负重摆动练习,要求尽量增大活动幅度,但应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练习应摆动30~50次。此外,应做牵伸挛缩肌群的练习,如牵伸斜方肌、胸大肌和背阔肌等,以及放松挛缩的肩袖,如作内旋和外旋等放松性练习。

以下介绍医疗体操。

第一节:前上举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于体前正握棒子与肩同宽。

动作过程:①两臂前平举;②两臂下落,成预备姿势;③两臂经前至上举,同时抬头挺胸;④两臂经前下落至预备姿势。

第二节:侧上举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手握棒两端于体前。

动作过程:①两臂向左摆至左臂侧平举,右臂至体前;②两臂回摆至右臂侧平举,左臂至体前;③两臂向左摆至左臂侧上举,右臂胸前平屈;④两臂回摆至预备姿势(此为左肩患病时的动作,若右肩患病时,则方向相反)。

第三节:后举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手相距同肩宽于体后正握棒。

动作过程:①用力后举,同时稍挺胸;②还原至预备姿势。

第四节:扭臂

预备姿势:同第一节。

动作过程:①两臂前平举;②右臂向下扭至拳心向上,左臂向上扭至拳心向上,木棒经垂直扭至体前成水平;③还原至两臂前平举;④下落至预备姿势。

⑤、⑥、⑦、⑧同上,但扭臂方向相反。

第五节:绕环

预备姿势:同第一节。

动作过程:①两臂向左摆动45°左右;②还原成预备姿势;③两臂向右摆动45°左右;④还原成预备姿势;⑤、⑥、⑦、⑧两臂从右侧经上举向左绕环至体前。第二个八拍同上,但方向相反。

第六节:颈后屈臂

预备姿势:同第一节。

动作过程:①两臂经体前上举;②屈臂,棒置颈后,同时稍挺胸;③两臂伸直上举;④两臂经体前下落至预备姿势。

以上各节医疗体操都应重复2~4个八拍。每次做完医疗体操后都要做整理运动。每天做操1~2次。

四 注意事项

在进行医疗体操的练习过程中,肩关节的活动幅度应该逐渐增加,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要特别注意肩关节的外展、外旋及内旋功能的锻炼;遵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以及将医疗体操与按摩结合起来,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八节 慢性支气管炎

一 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其严重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是我国常见的致残、致死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为3%~5%,病程往往长达30~40年,为慢性进行性组织破坏性肺疾患。缓解期常常被患者所忽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严重感染才到医院就诊,此时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已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欲逆转或减慢病情的发展,为时已晚。因此,患者的康复治疗宜尽早进行。康复的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二 体疗的作用

体疗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物质、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对体力活动的适应能力。在控制炎症和痉挛的基础上,纠正患者不合理的呼吸方式,有效地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从而缓解气短、气促症状,促进气管内痰液的排出,减轻支气管炎症,增强心肺功能。

三 体疗的方法

(一)腹式呼吸代替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呼吸模式。它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通气功能,降低呼吸肌耗氧量,增加潮气量。据文献报道,经过6~8周腹式呼吸训练,患者的膈肌最大移动度增加,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下降,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分别增加27%和37%。训练时,取仰卧位,嘱全身放松,患者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上胸部,用鼻深吸气,腹部向前鼓起,经口缩唇呼气时腹部下陷,用手感知腹部的运动。另一手在上胸部感知胸廓的活动。呼气时,腹部手加压,增加腹压,横膈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所施加的压力,将腹部缓慢隆起。反复训练,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持续6~8周。横膈活动范围每增加2~3厘米,可有效地增加肺通气量500毫升以上。也可用宽布带,缠于下胸季肋部,前胸交叉缠,在呼气时收紧布带以挤压季肋部达到加压的目的;吸气时缓慢放松布带,吸气时因对抗布带压力,而扩张下胸部和上腹部,起到腹式呼吸的作用和效果。

(二)主动呼气

在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使横膈上升,胸廓下降。每次呼气后不要忙于吸气,要稍停片刻,适当延长呼气过程,使呼气更加完善,减少肺泡内残留的气量。然后放松肌肉,轻轻地吸气。这样,增加了呼气量,自然就增加了吸气量,使呼吸更加完全。

(三)笛式呼吸

笛式呼吸即缩唇呼吸,也称吹口哨式呼吸法。吸气时气体由鼻孔吸入,呼气时双唇向前突出呈吹口哨状,将气体均匀地自双唇之间逸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呼气时间不必过长,否则过度换气会感到手麻。利用这一方法可减少下呼吸道内压力递减梯度,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塞。

(四)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因活动时呼吸困难而影响活动,甚至卧床。

长期活动量不足使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功能障碍更加明显,形成恶性循环。适度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血流量和氧利用率,提高呼吸肌的运动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和耐力,从而改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轻症者,可采用功率自行车和活动平板训练,并可进行步行、慢跑、游泳等活动。

重症者,可进行室内活动,如室内或走廊内步行,上下楼梯及院内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量,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也可以做呼吸体操,将通气运动与身体运动结合起来,包括呼吸运动与扩胸、弯腰、下蹲、四肢等运动,促进呼吸功能好转。

四 注意事项

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呼吸动作,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多锻炼腹式呼吸。

吸气的时间短些,呼气的时间长些,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可为1:2或1:3,并要求尽力呼出。要选择在空气新鲜、绿化优美的环境中锻炼。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若存在活动性感染灶或心肺功能失代偿等情况,患者应当在上述病情控制良好后方可进行体疗。

第九节 神经衰弱

一 概述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于长期承受过重精神负担或其他不良精神因素的人群。长期精神压力可导致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功能暂时失调。患者易兴奋和疲劳,常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慌、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烦躁等症状。患者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体疗往往也能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二 体疗的作用

体疗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皮层活动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各种自觉症状,振作患者的精神,消除疑虑,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通过体力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三 体疗的方法

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主要症状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如对精神不振、孤僻不爱活动的患者,宜采用内容生动活泼的体疗方法,如游戏性和竞赛性的球类活动,运动量宜中等,以免引起过度兴奋和疲劳。对体力尚好的青年患者,可选择划船、游泳等,同时可配合进行头部和躯干部的按摩。对一些容易激动的患者,宜采用温和或较平静的体疗内容和方法,如散步、太极拳以及各种保健体操,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配合进行手法较轻的医疗按摩。

四 注意事项

体疗场所应选择在空气新鲜、安静和环境较好的地方。锻炼时情绪要饱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过程中或锻炼后,若出现大量出汗,或兴奋激动、失眠加重、食欲不振、心跳加快且几小时后尚不能恢复等情况时,应考虑体疗的内容是否适宜、运动量是否过大等,要及时检查原因或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量。合理安排生活方式,注意充分休息和睡眠,消除引起发病的各种因素。

第十节 肥胖症

一 概述

肥胖症是指基因高感者在环境因素(高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及心理障碍等)作用下,由体脂调控网络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所致的疾病。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性疾病。它不仅会引起身心障碍,而且还是多种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危险因子。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和1.9倍。此外肥胖还易并发糖尿病、哮喘、高尿酸血症、痛风、胆道疾病、某些癌肿、骨关节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肥胖症正在以每5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特别是在诸如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粗略计算,全球肥胖症发病人数超过5亿人,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数十万人。

目前,肥胖症在儿童与中年人中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常有乏力、头晕、多汗、气短、腰痛、便秘、难以耐受炎热的环境、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一)病因

通过病因研究寻找有效治疗,一直是肥胖研究领域控制肥胖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路。肥胖是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已经明确的原因除肥胖症定义中给出的高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及心理障碍外,还有目前研究领域较为热门的各种遗传因素。最新研究表明,人体有近60个基因与肥胖相关。导致肥胖的基因并不完全是遗传所致,也可有正常基因在特殊环境下(高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及心理障碍)突变而来。此外,肥胖状态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体整个代谢过程,使得脂肪代谢延缓和多种激素分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