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康德先验主义态度,那么,就可以看到,康德对想象力活动的审美考察具有革命性意义。这种革命性,就是指康德以知性和想象力的协调来阐明审美本质,说明想象力活动,因为康德以前的美学理论,往往喜欢从客观主义的立场上考虑想象力活动性质,把美归结为客观上存在着的和谐。康德把知性与想象力的协调转变为对主体想象力活动的考察,这样,协调成为主体精神活动的性质,是想象力自由活动的结果。结果,把外在的协调转变为内在的协调,显示了康德的主体论立场,摒弃了单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或从神学出发进行判断的审美立场。康德第一次把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以突出,其实,知性与想象力的协调是从把握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入手的,这种协调,显示了审美的形象思维特性。但是,必须注意,知性与想象力的协调,既是内在协调,又是对现实审美对象的协调。美感是心理事实,但寻求这种心理事实诞生的原因,只能从现实生活中予以寻找,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王国。我们同意并肯定康德对审美活动的心理本质的揭示,但是,反对把美感的生成过程说成是纯心理现象的显示。还是应该把审美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既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掌握想象力活动的本质——知性与想象力协调,又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确认想象力活动的根源在于社会生活。想象力毕竟是有限的,那么,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一旦想象力受到阻碍,在主体的心中又该升起怎样的感受呢?结果,只能在想象力和理性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
3.2.3想象力与理性在价值论美学中的作用
在分析康德美学时,应该特别重视他的“理性概念”与“目的论概念”,正是从理性与目的论出发,康德的美学革命深刻地揭示出想象力服务于理性观念,从而达成认识向道德的过渡。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知性与想象力是想象力活动的本质,即审美判断的本质,但是,康德对想象力作基本规定时,已经暗示想象力并不是无限的。一旦遇到感官不能把握的对象时,想象力便无能为力,就会受到阻碍。想象力受到阻碍,另一力量却脱颖而出,这就是“理性的力量”,它充溢在主体的心中,从而引起崇高感。
对于崇高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康德是明确的。崇高感与美感不同,它不是和谐,而是冲突,因为崇高包含着理性的内容,具有道德的倾向,因此想象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和谐合作的关系,二者之间充满着争斗。想象力的能力被削弱,理性的力量就逐渐增强,因此,康德指出:“崇高感完全是主体心灵的观念”。
康德对崇高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这就是说,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尽管人们也能感知崇高对象的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大海雪川,但那只是局部的形式,人们无法借助想象力进行总体的把握。这种情形,可以表现为体积上的无限广大,即数学上的崇高,还可以表现为力量上的无限威力,即力学上的崇高。前者是由于对象的巨大体积超过想象力所能掌握,于是,在人心中唤醒要求对象予以整体把握的理性观念,但是,这种理性观念并无明确的内容和目的,仍是主观的合目的性的不确定的形式。后者是由于想象力无法适应自然对象而感到恐惧,所以,要求唤醒理性观念来掌握和战胜对象,结果,主体由对对象的畏惧、否定的痛感转化为对自身尊严、勇敢的快感。由此可见,崇高感,是想象力与理性相互争斗时,产生的比较激动强烈的审美感受。崇高感也显示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内涵。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感受和情感观念,例如,自然力量的不可抵抗性,使我们认识自己作为自然存在物在生理上的软弱,同时,却显示我们有独立于自然、优越于自然的能力,即精神上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我们的想象力活动中,并不是由于它唤醒了我们的力量,而是它能把我们日常所挂心的许多东西看得渺小,从而使主体意识到对自己使命的崇敬。
实质上,康德看到了道德情感在崇高感中压倒了审美快感,或者说,审美快感充满了道德情感的内容,于是,想象世界完全充满了道德理性的内容,显示出人格的崇高和自由的尊严。自然界中极其巨大的体积和力量,主体通过想象力唤起人的道德精神力量与之抗争,后者在心理上压倒了前者,战胜前者而引起了愉快。这种愉快,是对自己的伦理道德力量的肯定,对个人尊严不会受到侵犯的喜悦,因为自然尽管可以摧毁人的自然存在及其一切附属物,但却打不垮人的精神和意志。人们与森林大火相搏斗,与翻滚而下冲毁房屋田园的洪峰搏斗,显示出的就是这种生命意志的崇高感。崇高感,必然是主体这种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同自然力量剧烈抗争中所激起的感情和感受。这是理性的胜利,想象力让位于理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想象力的功能消失了,相反,想象力的功能随着情感的激烈冲突而不断膨胀,但不是被形象所统辖,而是被道德情感所震慑。尽管康德的崇高理论服务于他的理性观念,但是,这其中包含的内容,对人的道德尊严的敬重、对正义自由的渴求、对真理的追求和信仰,显然,具有积极的内容。
不过,必须注意,康德的崇高感中的情感,不是真正的道德情感,它虽然趋向于道德感,但不是道德行为生成的,而是审美的力量生成的。想象力,在此被崇高的情感所控制。由于与理性观念相联系,这就要求主体进行想象力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教养,因为崇高感比美感具有更强的主观性,所以,崇高以客观的无形式来激起主体理性的觉醒,从而使主体在客观无形式中感受到的不是客观自然,而是主观精神自身了。康德美学时时处处都渗透出主观先验性,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发现。当然,康德认为崇高的对象只属于自然界,正是为了说明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但康德以为崇高不能在艺术作品中见出,他认为,艺术作品中有人的目的在规定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这种片面性,完全由于康德预见不到未来科学的高度发达。我不赞同康德认为崇高不能在艺术作品中见出的看法,其实,康德反对通过艺术来表现崇高,是他的理论本身的价值偏向造成的。他强调纯粹美而忽视依存美,强调无目的合目的性,而忽视人的活动的社会性。
康德的崇高感,还可以通过悲剧艺术加以解释。崇高感,一方面是想象力的不适应引起生命力遭到抗拒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观念的刺激,使主体在对自己的估计中产生崇敬。崇高感以痛感为桥梁,而且从痛感转化为快感,悲剧正是如此。在恐惧与审美的对立中,主体克服了恐惧。
崇高的对象是自然对象,而骨子里却是人自己依靠理性战胜自然的意识。
康德主张,崇高不在自然里而在人的心境里,所以,“在最高原则攸关,决定取舍的关头,主体不会向外来的暴力屈服,正是依靠内心的无上命令和自由尊严”。悲剧艺术,正是康德的崇高感理论的具体展望,可是,康德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康德之所以抬高崇高感,是因为他把道德自律看成审美活动的最终归宿,一方面要显示人对自然的优越性和崇高感,另一方面又要显示道德高于享乐。康德的这一思想,在席勒那里,获得了直接的呼应:“美当然是自由的表现,但还不是使我们超脱自然的势力和解脱一切物质影响的自由,而是我们作为人在自然范畴之内所享有的自由。”在美的事物那里,我们感到自由,是因为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相协调。在崇高的事物那里,我们感到自由,是因为感性冲动对理性立法毫无影响,是因为精神起着主导作用。崇高,在席勒那里,仍然是指主观的判断,并不掺杂任何社会内容。席勒揭示出:美是理性与感性的协调一致,因为正好是使前者感到局限的那些对象,却使后者体会到他自己的力量。
康德在理论上重视美,在实践上重视崇高,前后并不一致,席勒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重视崇高。席勒指出:当崇高感产生的时候,“主体周围的粗野凶狠的自然物质就开始用完全另外一种言语对他讲话,他身外的相对宏伟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他从中看到他自己身内的绝对宏伟”。这时,主体就会无所畏惧,以难以想象的喜好亲近由他的想象力所产生的这些吓人的图景。自然的那种质朴与威严,让他看到了更大的计量标准。在席勒的思想意识里,想象力与理性之间,实际上,起着互相推动的作用,而在康德看来,崇高是理性观念的喷射,于是产生崇高感。
这种审美感受还是一种游戏,好像是想象力活动中的严肃。在这时,想象力和理性两重力量都极大地膨胀了,其实,这也是想象力和理性的相互作用。所以,“想象力和理性在此通过它们的对立性把心情的诸能力的主观合目的性引导出来”,并且让它“眺望那无限”。康德与席勒对崇高的重视,是对主体的想象力和道德情感力量的双重强调,这确实是审美活动的重要规律。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而想象力与理性的冲突,则一直为人所忽视。应该想到,康德以想象力为核心的美学最终必然指向道德领域,于是,“美是道德的象征”获得了深刻有力的说明。康德的审美理论,总是通过艺术美和自然美来说明,许多人以为康德的理论不联系实际,其实,这是误解。在《判断力批判》审美分析论的后半部分,康德的审美理论,就通过艺术美和自然美来说明,因为无论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还是想象力与理性的冲突,都可以在自然和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这样,我们就不自觉地跟随康德追寻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产生与想象力活动的重要联系这个问题。
3.2.4主体认知与价值体验:美是道德的象征
从理性与目的论出发,康德的美学革命,严格地区分了纯粹美和依存美,揭示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完成了他对想象力活动的价值论探讨。前面提到:康德认为想象力活动的纯粹性质是无目的性,因此,如果在一定的概念制约下,一对象被认为美,那么,这个鉴赏判断是纯粹的。康德追求纯与不纯的规定,于是,他把不包含道德内容的美,称为纯粹美;把包含着道德内容的美,称为依存美。康德不自觉地把美的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这就导致康德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分析捉摸不定,因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常常向他的纯粹与不纯粹观念发出挑战。按照康德的想法,纯粹美可以独立存在,花、鸟、贝壳、图案、无标题音乐等便是纯粹的美,它不涉及知性又合乎目的。不过,依此而论纯粹美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中哪些属于依存美,便很难区分,康德不愿强调纯粹美与依存美之间的辩证统一。
任何依存美,都不能离开纯粹美而存在,因为任何艺术的内容都离不开形式。没有形式上的美,内容便不再是艺术的内容。脱离了美的形式的道德内容,也只能是道德实践或道德教科书。依存美是包含纯粹美的美,纯粹美是构成依存美的必要条件,所以,康德不得不承认:“在依存美中存在着趣味和理性的统一,即美和善的统一”。可见,依存美和纯粹美总是相辅相成的。康德为了强调想象力活动的无目的合乎目的性,不得不倾向于纯粹美,但是,他的美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向道德,“美是道德的象征”。所以,从实际结果看,康德总是重视依存美,因为依存美不仅有助于提高道德教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意志自律,它不自觉地完成了道德的净化,使人走向崇高。不过,康德总是在纯粹美和依存美之间徘徊,又总是在形式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打转。我之所以认为康德最终倾向于依存美,这不仅是因为他明确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而且,是因为他在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考察中,总是企图寻找自然美和艺术美蕴藏着的“良善的灵魂”。康德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考察,一方面基于他的纯粹与不纯粹的严格区分,另一方面基于他对想象力的重视。不过,由于他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偏重于静态的考察,所以,想象力的作用,康德只作了隐晦的说明。
我们必须看到想象力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形成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康德以“想象力”为核心建构美学的深远用心。明确了这一点,可以先偏重于讨论自然美和艺术美中的道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