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价值论美学
49350500000078

第78章 价值论美学与乡土生活价值的重估(13)

从审美价值取向意义上说,小说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征服力?这真是司芬克斯之谜。自古及今,这一问题,搅得人们的心灵如此不安。无论是村夫俗子,还是达官贵人,皆如此痴迷于性。性所具有的极大征服力,充分展示在小说艺术之中,这几乎是世界性文学艺术主题。从《裸体艺术史》和《性史》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所涉及的问题极其复杂。随着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心理学、性艺术学的纷纷出笼,性成了文化面面观的问题,但是,希腊罗马神话显然是采取宽容并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做法,力图将“性”当作美来看待。“性即美”,是许多美学家所赞同的看法。因而,古希腊时代,美人裸体在众人面前表演。裸体沐浴,人们把女性的身体看作美的对象;性是公开的,性之美被充分展示。古希腊的开放性意识,虽然也导致了西方的混乱,但是,把裸体美女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是西方艺术最悠久的传统,所以,他们把性、爱、自由、美完全融合在一起,诞生了无数艺术家和诗人。无论是艺术史,还是生活史,性生活或性爱享受,总是被充分重视,社会采取开明态度,认同人们的自由奔放情感。西方人对裸体美女和性爱场景的观赏,是如此自然和自由,这一切,在古老的中国则显得不可思议。一部中国美术史,在五四之前,从来没有真正摹写裸体,顶多是裸体影像而已,那种所谓的“春宫图”并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顶多是激发想象。文学中的性描写,也是这种激发想象的“鸦片”。

正因为看不到活生生的裸体艺术,所以,性意识才显得神秘。仿佛现实的裸体,又不如艺术想象富有刺激性。“吃喝玩乐”的生活哲学,导致许多昏官浪子以猎取女人作为最大乐趣,这就使一些正人君子感到性更加神秘。这种特殊的性文化,导致乡土中国不断地出现性错乱现象。例如,潘光旦所描绘的乡土中国之性错乱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的官方统治策略,明文禁锢性艺术表达,但又允许妓院的设置。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禁锢它,而道家文化又把性引向边缘,佛教则有选择地排斥它。民间道家文化把性引入了邪道,而官方儒家文化把性引入权力交换之中。性与道家结合成了民间奇特现象,至今,仍残留在中国社会底层深处,因而,错乱是必然的。儒者表面道貌岸然,背里男盗女娼;道家表面追求长生,实质上则放纵享乐。因此,中国的性文化价值意向,始终不能与古希腊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协调。最为人所注重的性问题,在中国以变态形式生存,这就不可能写出自然而自由的性,只能把性推入世俗的深渊。官方的禁止与民间的趣味,给出版商提供了生财之道,于是,黄色书和录像带,在中国底层生活中,成为一股潜在而又巨大的暗流。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小说家的性描写闪闪烁烁、朦朦胧胧,那么,80年代中期以来,性被变戏法似的玩来玩去。所谓寻根,所谓纪实,所谓后现代,无不是以性取向作为强有力的诱饵,吸引着读者。古老中国那变态的性,以各种形式出笼了,有些作家借批判的方式达到纵情之目的,有些作家借宣淫的方式达到刺激的目的。如果说,贾平凹的《金狗》、《黑氏》、《金矿》中的性,是表现性伦理主题,那么,《浮躁》里田中正性技巧与性享受之现身说法,则揭示了性与权力交换的现实性。这是乡土中国最普遍,最“自由”的性意识,只要与地方官性交换,就是荣耀和欢乐,贾平凹的这种描写所具有的生活价值,极其深刻。如果采取批判态度,那么,《浮躁》中的性描写具有社会批判价值。无论是田华与将军之子,还是豹子的女人与田中正,都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性交换的文化悲剧。如果说,田华已经处于自觉状态,那么,豹子的女人则依然处于性蒙昧与原始状态。这就是乡土中国的真实,可以说,贾平凹前期小说的性描写,大多具有这种意义,即从伦理和社会角度入手,去分析性意识与性取向。既能达到赢得受众的目的,又能传达社会批判意识,功过参半,《太白》之后,贾平凹则放弃对权力之性的描写,主要探讨乡土中国性的原始问题。时而悲怆,时而富有喜剧性;时而残酷刺目,时而柔情似海。无论如何表现,性刺激意识与性享受意识,在贾平凹的创作中,愈来愈上升到主导地位。性压抑的确非常关键,人性就在此分界,这是洞悉人性的最好角度,然而,人们更渴望把性当作美描写,要让性描写真正上路,真正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自由审美意识,这是最重要的价值转换。性描写,在许多作家那里,成了最雄壮的场面,那种山野的狂欢镜头,已经定格在时代的记忆之中。贾平凹也有不少作品定格了,如《美穴地》中的性交描写,《白朗》中的性挑逗,《太白》中的人与兽交,这样,贾平凹身上出现了两种鬼,这就是周作人所称的绅士鬼与流氓鬼。这两种鬼之间,虽有激烈冲突,但它们在精神深处交相感通,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母体。

在绅士鬼那里,似乎有些忧国忧民意识;在流氓鬼那里,则要最大限度地把性玩弄于作家的股掌之间,称心自如,并能导致世俗的狂欢。作家那特有的优越意识,使他成为过得最有滋有味的人。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使民族生活底层对魔鬼天才,极具宽容意志。贾平凹那散文叙述的绅士面目,斗不过小说作家的鬼气,因为他深知最大限度地抓住“受众”,不是散文,而是性小说。《废都》引起了舆论喧哗,说不清庄之蝶是什么样的人物,可怜、可悲、可叹、可赞,似乎样样都有。这个貌丑心奇的人,竟然深得女性之欢心,不知靠的是什么?所谓四大名人、四大恶少,其实,只不过为了衬托庄之蝶而已,所谓宏大的结构,不过是庄之蝶之情史而已,找不到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个作家的生活平庸、随意、无聊、游戏、追求刺激,在社会纷乱中,先后赢得了几个乡下女人的肉体——从县城逃到西京的唐宛儿,从乡下来城里当保姆的柳月,以及几个城里女人。这些女人所谓的性爱,受制于名气,而不是自由意识。贾平凹集大成地把古典性小说中的所有技巧都搬过来。由于技术和描写的重复和无奈吧,他选择了许多空框让读者想象。贾平凹终于坠入了性的深渊。他自己也浑浑噩噩,不明不白,只是任其放纵的性笔驱使,丢失了现代创作的思想深度探索,纵容那颗疲惫的心灵。性生活的艺术表达价值,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得到了出色而生动的呈现。

认同乡土中国的社会生活价值,是极其可怕的,鲁迅先生劝人不读中国书,对乡土中国文化进行了最激烈之否定,就是看到民间文化生活价值的危机。在这种性生活沉沦中,在平等意识匮乏的前提下,中国古老的“伟大”性文化,似乎伟大得乌烟瘴气,一片黑暗。愈是深入历史,愈是感到历史的沉重,很难想象作家能沉醉在这片民俗文化之中,津津乐道并充满智趣而不感到心灵疲倦。在时代的中国经济繁荣之背后,通俗文化,并未把中国人带上现代化的旅途,而是更深地陷入文化价值深渊之中。经济繁荣的时代,思想如此倒退,这是悲剧,还是喜剧,只要看一看《废都》诞生以来,市民与学者、青年与老年的复杂情绪,就可略见一斑。无可否认,中国世俗文化漩涡的黑暗深渊,必须具备现代航海技术,才不致迷失航向,运用传统的舟楫,继续在这片苦海上航行,坠入苦海之悲剧怎会不重演?贾平凹的古典情调,有着魏晋风韵,然而,更多的是,世俗生活价值意向。

沿着五四的足迹,难道文化注定会发生这样的倒退吗?“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中国文化的价值信仰,似乎并未过时。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世界文化,在现代视野中,只能在比较选择中求得发展和生存,决不能纵容俗世的生活信念。思想家总是承担启蒙之重任,不仅要继承,而且必须开拓,正如李普曼指出的那样:“曾经有混乱,也曾经有奇迹;曾经有大量谎言,也曾有人决心去揭露它。”贾平凹创造了时代的文化的奇迹,他的探索之功不可否认。然而,贾平凹以及许多作家在探索中国文化道路时,所陷入的新的迷茫又不能不令人沉思,这就要求作家,既要在舆论喧哗中培养胆识勇气,又要在舆论喧哗中保持冷静。纵容并顺应中国乡土“受众”的情趣,并不是创作之根本目的,因为世俗生活中从不缺少这类艺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组织一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队伍,创造孤独、艰难而充满奇迹的事业,建立新的不朽的思想与形象价值。

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国民情感的理解,仍应回到鲁迅的立场上来,一方面,必须正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不要浮于传统文化的表层作现象还原。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与西方文化相通的质素,这便是真的反抗主义,正因为如此,鲁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魏晋思想的理解与重构之上。对于魏晋风度,他曾作过泛美学化的诗意描述。鲁迅强化与传统专制文化誓死不妥协的精神,从而追求内在个性的解放,因此,他真正欣赏的,是诗人嵇康。对于李卓吾的彻底决绝姿态,鲁迅先生也颇为欣赏。贾平凹在这一问题上,更接近林语堂等名士派,追求魏晋风度潇洒自适的一面,而回避其决绝的反抗姿态。在对待魏晋风度这一问题上,贾平凹更接近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等京派作家。魏晋风度作为人格精神已经发展得极为完整,魏晋人格成为中国文化中士大夫所追求的自由人格。在儒道之间,既入世,又出世,最关键的是:如何保有生命的自由价值与世俗生活的基本价值,这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另外,对待民间文化问题,对于卜卦、算命、风水等民俗现象,鲁迅一概置之不理,而这种神秘文化,最生动地表现在古典小说价值创造中。

鲁迅研究古代小说史,对中国文化的民间性,进行了深入洞察。在这种历史的考察过程中,形成了比较视野,并且,深刻地洞察到民间文化的悲剧性价值。一方面,并不漠视传统的艺术特性,另一方面,又对古典小说之思想性保持高度警惕。实质上,在鲁迅那里,确立了对传统文化之态度:即肯定其艺术想象力,而力图摧毁专制社会的礼教体系,因而,鲁迅才如此重视吴敬梓和蒲松龄,并由蒲松龄的魔幻观照,转变成对真正的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探索。乡土小说,第一次去掉了神秘魔幻面纱,恢复直面乡土生活本原的麻木和愚昧状态,这是巨大的进步。撕开了文化面纱,抓住了本质,不对风俗画面作过多的描叙,直接进入封建意识的心理潜影之发掘。祥林嫂的内心活动和行动选择,无处不体现了这种文化之影响,即使在柔石那里,其外在文化过程和仪式的描绘,并不需要多叙,直接契入典妻行为的社会背景,才是抓住了本质,并洞悉了历史的盲点。历史并不神秘,其阴暗处,无不体现生活的残酷威严,因而,鲁迅横竖看到了中国文化,到处是“吃人”二字。这是深刻的人性价值洞察,然而,时代的寻根文化小说,却并未在鲁迅的基础上更深地走下去。作家看到了乡土中国雄奇、神秘、原始之力量,其内在的残酷性,被外在的狂欢仪式所冲淡,因而,乡土小说试图表现出新的生活理想。如沈从文的《边城》,并不是对乡土生活价值的批判,而是对那种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狂欢的高度赞颂。这无疑赞颂了原始的美,减弱了生活的残酷和愚昧。

贾平凹似乎更多地遁入到这种卜卦、命相和风土等宿命性质之中。

《废都》中牛玉清的妈,不断地与死去的丈夫对话,虽是生活真实,但主要是神秘文化的潜影。既然神秘文化无处不在,在这种宿命中,任何改造也就毫无意义。古老的中国价值秩序,再一次以宿命的形式被认同。认同宿命并相信它,成了无可奈何的现实生活价值选择。贾平凹堕入到这种文化深渊中,显然,受制于古老的中国文化,更深地认同了文化的宿命。

鲁迅不相信这种宿命,又无法真正改造这种文化,才感到彻底的绝望,才感到要呐喊,才感到“彷徨”。反抗绝望,是他后期作品的悲壮主题,贾平凹恰好放弃了这种反抗主义和理想主义。乡土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取向,有必要恢复到鲁迅传统上去,张炜的乡土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偏向,正是对鲁迅思想传统的继承与发挥。

6.4.3穿不透的历史盲点与价值反思的制度迷惘

在现代中国乡土小说传统中,张炜站在鲁迅的立场上,在长篇小说的价值探索上,有所创新。因为张炜时刻注目现代历史的盲点,这是鲁迅所无法预见的新问题。这一现代历史的盲点,也是许多乡土小说所无法洞穿的问题,张炜这种独有的透视力,不知是否基于他的生活体验?从目前所见到的传记材料来看,还看不出张炜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剥夺了生命基本权利的公民,但是,从阶级意识入手,张炜通过独特的地主子弟之心灵体验,揭示了十分悲怆的人性冲突。如果说,《秋天的思索》只是浅层的生命价值认识,那么,《古船》已进入历史生活价值的深层次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