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价值论美学
49350500000086

第86章 结语:游移于中外价值论美学的自由诗思(3)

按照价值论哲学的观念,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探究的理路,最终都指向人自身,正因为如此,科学理性不仅有其独立价值而且有其共同价值。那种以为只有文学艺术才是人学的想法,是极其幼稚和错误的,同样,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混为一谈,也是极不可取的。科学与科学之间,履行着天然的盟约,既服务于共同的目标,又选择独立的探索方式去解释人类世界。事实上,价值论美学与艺术的自由信念,通过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关怀,显示出独立的规范、原则和价值。研究美学和艺术的目的,也就在于选择这种独立的规范、原则、思想,解释人类生命活动,确立其特殊价值。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必须寻求其历史发展的道路与现实发展的道路,没有历史思想背景的探索是无根的,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同样,没有现实目的的探索是无情的,也是无法引起共鸣的,一旦离开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我们的探索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探讨美学和艺术问题,关心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理想才有意义,只有守卫这一生存的依据,才能实现生命探索的价值。

3思想经典与艺术经典:生命价值的想象性互证

价值论美学的创立,作为思想性事件,离不开古典与今典,中国与外国思想之间的自由交流与沟通,无数先知的遗训,存留在他们的语言经典之中,那心智的产物,是他们生命体验与生命沉思的结晶。那些大部头的心灵着作,既有以我们本民族语言写成的,又有以其他民族语言写成的。

不同语言着成的心灵之作,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每当读到那艰深的经典着作,人们渴望在深思中警醒,深刻认识杰作的真正价值,人们可能会带着误解和偏见走到这些先知面前,但他们教会了我们重新评判和思考生活。这种理解的冲动,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杰出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心灵创造过程和精神依托是最为重要的。其实,对于生命活动的思考,仅看那些原典是不够的,必须从生活本身学会创造与思考。无数事实已经证明,那些在囚牢中的思考,那些在流放途中的思考,那些在苦役中赢得的思考,那些在与命运抗争的艰难困厄中所进行的思考,那些在与邪恶持续斗争中学会的思考,比一切成体系的经典更能启发人,更能打动人,因为这种思考不再是虚幻的,不再是玩弄词句的,而是面对生活的原始、峻烈和庄严、崇高。在我们所钦佩羡慕的经典作家中,既有从这种生活的困顿和挫折中学会思考和歌唱的人们,也有那些享受着生活的温馨,沉醉在书香和令人羡慕的优越物质生活环境中爬梳思想的人,后者通常被人们看做是富有灵性、天赋、才情的象征。我们的美学和艺术,历来被这些活得舒服、慵懒的人们,谈得玄之又玄,远离生命;我们的学问,历来把这种所谓功力、材料、严谨、常识看得太重了。其实,思想也因此而发生着深刻的异化,学术本身变成了生命的负担,变得与生命水火不容、冷酷无情,我更向往那从生活本身的困顿、艰难和反抗中赢得的思想。

价值论美学的自由体验与反思极其重要,应该全方位地拓展我们的思想视野。尼采便是如此,他早年读书极用功,尤其熟悉希腊原典,随后,他发现不停地去阅读他人的着作,仅以阐释为目的,思想本身一刻也不能发展,于是,他转向对生命活动本身的寻求,为生活疑问提供解答。尼采行吟于湖畔、山林,面对自然深思,接受自然启迪,从生命活动中领悟世界的奥秘。我们今天的学问,太强调这种读书,力图语出原典,并对那些以引文代替思想的专家表示无限钦敬。实质上,我们关于艺术的思考,也因此走入了死胡同。考证作为科学解释的手段,有助于对历史问题的澄清,但绝不是唯一方式。理解人的生命活动,更需要对生命本身有着理解,历史事实即使被误置,也决不会危及我们的生命。生命本身没有自由主义上的理解,才是对人性的摧残,因而,不必排斥那种纯粹学术至上的美学和艺术研究,也应重视在生命活动中学会的自由价值信念。席勒的美学和尼采的美学着作,之所以较少学究气,就是因为他们关心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才对人们产生无限启示。返回经典,即找到了思想生成的伟大源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民族经典中蕴含着伟大的生命精神与自由理想,而且因为经典中保存了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信念,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应该承认,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者,一方面必须受制于现实生存的铁律,即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维持生命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时尚性价值思想的支配,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生活价值信仰,就植根于生存现实和新闻传媒,很少有人能够超越时代生活纷扰之上,到古老的文明经典中去寻求真正的生命智慧。即使是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由于专业的局限,也很少在文明经典的启示下自由地寻找真理。因此,文明中的经典,除了少数话语,活跃在人们心头之外,完整而丰富的思想价值体系,通常,在我们的生命想象之外。与最具启示的思想经典隔离,就是生命的锁闭。因此,重读中国古代经典,特别是先秦经典,重读西方思想经典,特别是希腊罗马经典和现代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治学经典,在价值论美学的现代建构中变得极为重要。

艺术经典比思想经典更接近生命本源,更接近生命真实,如果说,思想经典充满着智慧,充满着超越精神和理性精神,那么,艺术经典则充满着生命形象,充满着激发生命意志和审美创造的力量。人类在日常生活之中,受制于现实生活要求与物质生活的力量,因此,艺术经典往往让我们暂时超越现实生命活动之上,自由地反思现实生活的意义,自由地想象生活的美丽与人生的幸福。艺术,以其感性具体的生命形象直接进入我们的心灵,声音的美丽让我们沉醉于宇宙自然的生命快乐之中,构图的美丽让我们置身于情爱与自然的伟大想象中,语言的美丽让我们聆听心灵深处的动人歌声,承受生命的温暖和感动,影像的美丽则让我们重新经历和重新想象最美好的人生。生命与艺术,就这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神奇而充满活力,就这样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梦想和希望。正是抱着这样的宗旨,在理解美学和艺术时,人们总愿意把自己生命的历史记忆中的珍稀融入审美和艺术体验之中去。从文艺评论的角度看,这大约是许多人亲近乡土艺术而抗拒城市文艺的深刻原因。在理解乡土小说时,审美者的生命变得富有意义,那种独特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理解乡土小说的精神依据。在评价乡土小说时,审美体验与解释者总是融入了“自我生活体验”,例如,在理解乡土小说的原始神秘恐惧氛围时,作为审美主体的体验与记忆,在午夜的静思中复活了。生命的亲在性记忆或生命的苦涩记忆,在死寂的夜晚蔓延,乡村稀奇古怪的鬼故事全都复活了。在这种亲在体验中,可能周身感到恐惧,甚至害怕所谓的鬼怪在窗外张望,这种苦难与亲在的记忆,使得审美主体的体验具有强烈的苦痛感。

在静寂中,记忆却变得异常清晰,那死去的乡亲,和善的、邪恶的,都在脑海中复活,那音容笑貌变得出奇的清晰,仿佛真人一样。他们诉说着各自的生平,并发出对生活的抱怨,鬼魂也感叹在人世白走一遭。“吃的猪狗食,干的牛马活”,死寂的乡村与死寂的灵魂,使人们感到夜的沉重。那苦难的岁月,那饥饿的滋味,让我们在理解刘恒的小说更为刻骨铭心。例如,《狗日的粮食》中的人物,似乎都是我的乡亲。乡土作家,在表现历史生活时,依然过于戏剧化,而少有那种博大而深邃的对乡村灵魂的洞察。韩少功的《爸爸爸》,对于我来说,直接唤起苦涩的生活记忆,乡民们无钱就医,通常就极信仰这种“丙崽”式的人物,这种原始的生活化的灵魂,通常是乡民自然崇拜的寄托物。生命存在价值,之所以不能按照共同性原则来执行,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存在境遇不同;只要处于不同的生命境遇中,就不可能按照共同的生命价值理想来生活。从原始生命存在出发,人们的生存选择,皆有其不得已性;现代生命价值法则,可以从政治法则与经济法则来看,也可从道德理想与宗教理想来看。

从政治法则出发,生命的共同价值是公正、民主、自由与平等;从经济法则出发,经济生活的改善是生命的手段,自由与德性的生活是生活的目的。从道德理想来看,生命的善良与美德值得赞颂;从宗教理想来看,生命的信仰与坚贞值得坚守。无论现代生活价值向我们的传统信仰提出怎样的挑战,皆必须勇敢面对,达观生活。乡土小说中所呈现的中国民间生活价值或世俗生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因而,苦难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政治专制与经济专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解放,必须是政治与经济生活自由的解放,在政治经济生活自由获得的前提下,道德生活与宗教生活的信仰可以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现代艺术的价值论美学信仰。

按照现代中国文明的转型特征,鲁迅的灵魂总是在此时,在我心中引起震动。张承志的北方大河和黄沙瀚海中的生命,虽然与南方乡村略有不同,但是,张承志的深厚情谊总是温暖着我的心灵,乡土作家中太少这样的“回民长子”和“草原义子”。正因为如此,我才理解沈从文号称“乡下人”,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乡下人,只不过乡村边缘绅士而已,正因为他是乡村绅士,才有他的杰作《边城》。同样,在乡土价值的理解与想象中,贾平凹既忠实于原始故乡,又往往歪曲了原始故乡。乡村性神话,决不像贾平凹那样抒情,决不像莫言那样狂欢,也决不像刘恒那样充满戏剧性的压抑。乡村性神话,成为许多乡土作家所津津乐道的主题,或者过于悲怆,或者过于浪漫,远未表现出那种现实严峻感,为此,张炜才显得特别富有意义。不知为何,张炜通常能深刻洞察乡村生活的本质,他的《古船》的象征,他的《九月寓言》的深意,值得长期开掘。以性为例吧,张炜的开拓极富震撼力,也许这是自鲁迅以来所未有过的绝笔。他写出了乡村性与极权之间的关系,虽然贾平凹在《浮躁》中也曾涉及这一问题,但是,张炜的批判显得更为庄严,赵炳这个典型人物,张炜以表面亲近而不带褒贬的语言去写,令人战抖。正因为对乡村有着如此深切的记忆,我们才选择乡土小说作为审美评判的对象,这样,我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在小说评论中,真正融合在一起了。关于这些乡土小说的判断,我试图开拓新的视野,不只是在爱情婚姻的视角中去把握,而力图选择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农民生活史、中国农民起义史、中国乡村文化史、中国原始宗教和中国乡村法律史这样更为阔大的视角去把握,去评判。因而,对乡土小说的评判,最终便落实到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这一庄严课题上来。

乡土中国变革的艰难,乡村经济变动的步伐,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角度,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自我的感性体验置于历史理性的审视中。午夜的静思,使人们能感受到生命的责任和意义。什么是学者的使命?从现实生活出发,去体验和思索人的生命活动并推动现代化进程,就是当代学者的使命,当然,建立在生命体验基础上的文艺批评可能是真实的,但也有可能导致狭隘性。因此,对这种生命体验的静思,必须建基于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实践评判上,我们的生命体验和思考,才会具有普遍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