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49353100000046

第46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26)

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

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第二,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

第三,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

第四,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第五,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君涵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那怎样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心。本文正是以此为论域,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适应网络化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在步入网络时代,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特别是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时代精神的精神状况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高校,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生活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23日发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 我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1.37亿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00万人, 增长率为23.4%, 中国网民总数占总人口比例为10.5%,首次突破10%。我国网民数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其中, 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3%以上, 而18~24岁最适合在大学就读的人群则占了近35%。在上网的人群中, 高中(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比例最高, 约占80%。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着今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舆论引导难度不断增加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形式下, 我们已建立了一整套成功的引导舆论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包括新闻媒体按着党的方针政策,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进而形成舆论主旋律等。而互联网的自身的运行特点,使得信息发布不易驾驭,而且国家现阶段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

2、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反复渗透

由于网络文化始于美国,英语成为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90 %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国家的英文信息,因而其上必然会打上西方话语色彩与文化特点的烙印。这是滋生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的原发性因素,它会使网络文化的交流失去平等性,变成了不平等的单向渗透。这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造成重大影响。

3、网络无序性的严重威胁

就互联网的硬件结构与软件程序而言,网络总体是有序的。但网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有许多无序现象。由于网络空间没有物理边界,所以网络社会可以说是“无界限”的社会,没有一个真正的权威性机构来统筹,这就造成了信息污染和信息欺诈。网络虚拟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征,使一些网络污染源头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并快速从一个地方传到它想到达的任何地方。大量信息垃圾不仅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而且践踏了网络文明。某次对电子邮件用户的调查显示,62. 8 %的用户每周都会收到垃圾邮件。而因特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 %与色情有关。60 %的青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而90 %接触过网络黄色信息的青年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有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已经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 而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的学生也高达23.6%。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辨别力不高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受到影响,甚至迷失方向。

4. 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容易诱发不道德行为

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得外界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约束在这个虚拟化的社会里相对减弱甚至消失。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尼葛洛庞蒂教授所描述的, “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因特网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府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这种特定的环境有可能使大学生放松自我道德约束,行为放任自流,做出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不道德行为,严重的可能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另外,青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好走极端、好表现自己的特点也可能引起电脑行为、网络行为的出轨,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

但是,网络时代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1、网络环境突破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时空界限, 以信息量巨大的特点进一步充实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传统的德育教育的时空总是要受到限制的, 它往往集中在同一地点、统一时间, 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宣传、教育。而网络则是没有时空界限, 是一种交互式的时实的远程信息交流, 为德育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传播途径, 它使得以往那种高校“ 围墙”取消了, 大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的获取信息、查阅资料;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与教师探讨问题,进行咨询;可以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学习交流。在这种网络环境下, 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能最大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及前瞻性。同时, 网络中内容广泛的信息为使用主体展现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只要我们善于利用, 就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2、网络技术环境创新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模式。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特色很强的教育, 而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及可选择性等, 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环境, 改革了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 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意识的树立创造了条件, 从而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德育教育方式, 开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3、网络环境拓展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手段, 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强了影响力。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网络的运用, 信息量大, 速度快, 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 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其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在网络时代,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融入网络的各种形式当中, 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在网络中, 以增强其感染力和影响力。可以说,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进网络意味着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即同新的知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以及新的生产力相结合, 也就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具有蓬勃生机和活力。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 可做到大口径、大容量的信息输出, 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德育教育的传播效果及受覆盖面, 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由以往那种“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从而大大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增强了其影响力。

4、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化。我们都知道, 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达到教育的目的, 是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的。而今天的网络技术正好为三者的结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提供了方便。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时空界限, 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 随时可以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 家长也可以从网络中了解各高校的发展规划, 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及学习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交换有关情况, 做到家校结合, 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网络也可与政府机构、社会其他团体网络相连结, 为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方便, 也将高校推向社会, 向社会开放, 实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家庭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 网络为青年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和社会交往机会, 因而容易广泛参与社会交往, 充分扩展了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 使其社会性得到空前延伸与发展, 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5、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德育教育功能。网络知识来源的多元化, 充分扩展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它促使现代德育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既能让德育教师因材施教, 又可以使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一条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途径, 从而使“鼓励创新”和“重视实践”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下向前推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出适应网络时代特征的调整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网络时代的特征,做出相应调整,主动开辟、利用、占领和净化网络这块新阵地,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化工具。为此,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监控和管理。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 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制造网上信息污染, 攻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此, 我们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监控、管理水平, 监测、过滤、截获、跟踪流入和流出的网络息,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从而进一步确保信息安全及网络健康发展。

2、进一步增强校园网络的服务功能。高校应把网络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部署。使校园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使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同时, 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讲座, 网络讨论、网络征文、网络知识竞赛等, 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 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网络的作用和功能。同时, 可建立红色网站,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 设立大学生生活服务网络信箱, 收集学生对教学、生活、文体活动等诸多方面的建议及意见;通过网络发布学校管理信息, 通报学生工作进展状况, 校园重大活动安排, 以及学生最关心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 及时、快捷地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调适, 从而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