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49353100000058

第58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8)

一、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并进而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是讲述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有政治理论课程和历史课程的特点。按学科性质来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该属于历史学,是一门历史课程,但是从课程功能来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突出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所以它无疑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程。根据这个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在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而爱国主义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牢固地、自觉地树立起来的。放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历史的教育,因为这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基础工程。

其次,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封建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历史。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无数革命先烈,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通过对历史上仁人志士和革命前辈事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澄清某些“戏说”造成的对历史的误解。

再次,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助于在青年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要明确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前仆后继、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摆脱凌辱和压迫,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华民族的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踏上了救亡图存的漫漫征程,开始了救国救民的苦苦探索和斗争。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探索和斗争并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当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历史发展才有了新的转机和希望,才有了不断的跨越和发展,才有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若干年的比较,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青年学生只有懂得中国的过去,理解中国的现实,才能不断提高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自觉地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满怀信心地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鲜明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单纯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应该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使他们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对于历史缺乏直观感受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化、立体化、多层次、相对接、重互动的教授思路。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等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材,播放相关历史阶段的影视作品、相关纪录片及图片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以提高教学实效。

其次,采用互动式教学

是教学中用以辅助讲授的一种好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请学生走上讲台,采用讨论与辩论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再次,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都有较独特的革命历史、风土人情。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安排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促进学生的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深学生对新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对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的理解。

另外,可采用其他教学方式,如讨论、演讲、写小论文等。选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的可变性与相对稳定性有机地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使教学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三、关于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思考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功底深厚、知识面宽,语言表达能力强,富有感染力,教学方法得当,肯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我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是有充分的教师队伍保障的。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原来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转变过来的,他们大都毕业于历史或党史专业,对历史知识和史料运用自如。考虑到课程特点和自身的知识基础,教师以史论结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论,以史料引出理论,以史料佐证和分析理论。学生可以在悠悠然聆听历史的叙述中愉快地接受理论教育,由浅入深地、由感性到理性地掌握中国革命的基本原理。但我们也体会到,史论结合的尺度须把握得恰到好处,否则,这门理论学科会很容易变成纯粹的历史课,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另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增强科研意识,不能因为是公共课教师就放松科研。没有扎实的科研作支撑,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也是困难的。

总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变了理论的说教形式,增强了理论的系统性。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教学方法得当,考核方法灵活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由此这门课程将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

两种途径 两种解读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孝军

【摘要】如何让学生既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原理,又心服而愉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通过课堂上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让学生积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法律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通过课外,让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扩大学生眼界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关键词】主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次途径

众所周知,在西方世界里,世俗生活归于政府和法律管辖,思想和道德归于宗教和上帝管辖。一直以来,中国不管是世俗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归于政府支配,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来说,主要由公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相关的院系的教师来承担这个任务。

笔者作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承担这个崇高的任务,认为应当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系统的伦理学与法学的学科知识等知识结构;教育教研究、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等能力结构;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素质等品质结构[1]。

作为这个课程的教师,笔者认为,我们既要传授学生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更要以理服人。因此,通过课堂上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让学生积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法律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通过课外,让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扩大学生眼界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一、主途径:抓主线,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1997年12月20日,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大学德育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表示,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来说,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动中央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笔者认为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其核心的文化观、伦理观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指导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韩庆祥认为,如果我们思想上只有一元化,而没有多样化,这容易产生僵化。今天的社会日趋多样化,没有主导性的思想、没有核心思想,容易分化。有一种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各种思潮,避免思想意识的分化,显得相当重要。[2]

什么是价值观学术界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即,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简而言之,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3]那么,我国当今社会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呢

于是,引导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定性,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有三方面含义。就性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就地位而言,它是价值的核心部分,不是价值的全部。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依据重要程度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层次。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处于支配和统领地位的价值系统。就内容而言,它不是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零散的、片段的、枝节的认识,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体系。[4]

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因此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和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