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多山,因为还珠楼主一部蜀山剑侠传,再加上后来的蜀山剑派,蜀山之名人众皆知,但实际上,蜀山是巴蜀一地群山的总称,明朝有个人叫曹学佺,作《蜀中名胜记》其中谈及蜀中名胜诸山,主要以峨眉、青城、鹤鸣等道佛仙家所居为名。
民国时候,南怀瑾曾入峨眉求剑仙,后遇老师袁焕仙,据南怀瑾言,幼年好神通道法,也曾练武强身,曾于蜀中鹤鸣山寻访一位叫王青风的道士,这位道士是蜀地有名的剑仙,上山访他以后,听这位道长讲。
所谓飞剑并未曾闻,但剑仙实有,无非“以神御气,以气御剑,百步之外可以御敌。之法”剑又分五类,主要以有形无形为修,后来道人为满南怀瑾好奇之心,曾亲自表演,未见有光,但抬手之间数丈外大树应声而倒。
那时本有机会拜师学习,南怀瑾思及现今科学昌明,枪炮炸弹威力更甚于此,再苦修此类法门,反为不美,最终下山离去。
有关蜀中剑仙之事,传说并不少,但真正见到的却极少,虽是故事,但多令人向往,向往之余,能如南师一般,忽然了悟其并非大道,而不为所动的却不多,往往便限于其中了,所以即使是现代,仰慕的也是极多。
“我手里这本书,号称出自明朝一位无名氏之手,作者生平早已不可考,留下的仅是这本《书堂异梦》原本好像也早已丢失,只剩下我手上这本民国时期一位叫刘易的学者的抄本,所以这可是孤本”成都某大学一间活动室里,一个身着白色运动衫眉目清朗的大学生正对同社团的同学眉飞色舞的介绍着手里的旧书。
其他几个同学一脸好奇的看着他手上举着的手抄旧书,其中一个女生听他讲的如此神妙,伸手想要去拿过来,却被这个男生急忙阻止了,把书小心的护起来道:“别动手,这可是民国时期的旧本了,不好保存的,不戴手套千万不能碰。”
那个女生见他这样,颇有些不满的道:“小气鬼,拿来看看有什么紧要的?”
其他几个同学好像很是神往,一个看起来像是学姐的女生很老成的阻止道:“明明别闹,我们还是继续听吴同学讲吧,别乱动他的书了,要是真的是孤本,弄坏了赔不起不说,对历史也是种不敬。”说完又对这个男生道:“吴同学你继续吧,你刚刚说到这本书,和剑仙又有什么关系啊?”
这个男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道:“学姐,你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吴鑫就好。”
说完又正经起来翻开书道:“这本《书堂异梦》里讲的都是作者一些神怪志异见闻,按书里的序讲的“余书之所录,唯余梦之,久而不知其所起,言梦者,实未证也,止增笑耳”
“大意是说有的是他听人说的,有的是他的一场梦,过了太久他都忘了哪个是哪个了,所以只说是自己的梦,是真是假都没法考证了。虽然这么说,但是里面很多内容写的煞有其事,我觉得不像是凭空编的,里面恰好有一篇提到蜀中剑仙,而且和南怀瑾说的鹤鸣山也在一处,你们要不要听听具体的?”吴鑫有点得意的看着其他几个人,笑道。
这群学生所在的是大学里的一个社团,社团名叫“古典神异小说研讨社”说是小说研讨,实际上专门就是讨论那些古籍里记载的神异之事,重点不在于小说研讨,而是在于神异之事的讨论。
其他几人听了,互相看看,只有最初那个起来闹的女生还并未消气,只是哼哼,最后还是那位最大的学姐道:“吴同学,你就直接说具体的吧,别在这卖关子了,然后我们再发表意见。”
吴鑫点了点头,视若珍宝的小心的把书翻开,书页已经有些旧了,有一处被他放了签子做记号,他把签字抽出来然后读道:“去成都二百里余,有山形如覆瓮,山间洞二十有四,以应二十四气,每逢一节,则气开一洞,余皆塞之,尝闻洞有石鹤,仙出则鸣,昔上古帝师广成子过而初鸣,后祖天师至而再鸣,前朝三丰真人入山乃三鸣,鸣而没已,不知其所踪也。”
“过鹄鸣三百里余,有峦丘叠嶂而起,连绵成片,其中有丘,相临者八,皆流水环绕,聚风不散,山间有百灵诸异,变怪似常。其树皆曲折而上,未见如绳。其兽皆皮毛色白,未尝有疵。更有芝草结崖,老参生岩,寻常诸药,于草木间,塞足难行,不知其数有几千万者也。”
“此八丘者,皆险峻难行,道阻巉岩,纵蜀地猿猱,亦攀援难着,余至此,闻人家近百,何以上下者?每问人,而无所得。“
“故久居于丘下而未现,忽旦见山间有人,形如飞,于山间腾挪,似无所滞,若履平地而犹有胜邪,片刻而隐其踪,日初出至星月明,候日有余,方见其归,于月皎洁之下,乃得见其真,其人足下有光,不过寸许,稍过针宽,似明而非明,似有而非有,昼不见其形,唯月圆得其明者也。“
“再月余而未见,食尽方归,莫能近而有所憾者,悲夫,余尝闻蜀中有剑仙哉,此应是也。”
等吴鑫念完,再抬起头来对其他人道:“我老家就在达意,之前放假的时候我曾经特意去考察了一下,确实找到在鹤鸣山过去有一片不高但险峻的山脉,现在还没有怎么开发出来,人烟也不广,我们周末的时候组个活动去露营怎么样?”
本身大家正在兴头上,倒是被吴鑫打乱了兴致,那个本就有些不满的女孩哼了哼道:“吴鑫,你到底是不是用心找资料啊?还是就想出去露营了?你能不能正经一点呐?”
吴鑫也颇不服气的反驳道:“我们这个月的主题是找剑仙,而且我们之前已经把青城峨眉这些名山都找过了啊,我不是只有去找这种野史了吗?而且我还初步考察过了,在山形地势上很符合,并非是瞎编的。”
两人就要吵起来的时候,边上一直听着没发表意见的戴着眼镜的胖子,阻止道:“好了,别吵了,我也觉得吴鑫这段资料可行,本身我们之前查到的资料就指向鹤鸣山,像是大邑县志,四川通志还有道教的云笈七签等经典里都提到过道教和鹤鸣山的渊源。”
“但是鹤鸣山现在旅游开发的太完全了,即使真的有想必也隐藏的更深了,如果这本书是明朝本,那个地方又相对原始的话,或许真的有所获。”
最后还是学姐发话道:“徐同学说的不错,我们本来也要去考察鹤鸣山,现在有了更完备的古籍那去看看确实也好,但是我们才四个人,还有两个女生,去那种地方会不会不安全啊?还是确保安全最重要。”
本来那个被叫做明明的女生就很有点不满,但是看大家都赞同也就不好意思多说了,其实她也是想去的,只是和吴鑫斗嘴习惯了,一时拉不下脸来,见学姐这么说,马上又活跃起来道:“是啊是啊,学姐说的对,我们之前都是去旅游景区,现在要去野外山上,你的书里又讲的这么危险,还是安全最重要的。”
吴鑫看到自己的提议要被否决,有点着急,想了想道:“这样吧,我们去找户外旅行社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去,这样大家也有个照应,找剑仙是一回事,要是实在找不到也当户外旅游了,他们有经验,带着我们的话一定不会太危险。”
几个人聚到这么一个奇怪的社团本就有些奇怪,每个人都属于那种对神仙鬼怪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表面上是文学类社团下属的,实际上这几个人倒是真的相信鬼神,虽然从未见过。
对鬼神有好奇,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未知有好奇,也是一种探索精神的延伸,这一点和驴友其实是一样的,一个是猎奇于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则是好求于精神世界的广阔。
这边一群孩子订下出游的目标,真正最担心的就是大人,吴鑫的父亲是一个企业家,在西南也算小有名气,他一直知道儿子有某种对神异的好奇心,但他一直没有太多时间来管儿子的喜好。
所以当他听说儿子要和同学去寻访剑仙的时候,老头还行被吓到了,但儿子心意坚决,这时候阻止已经无力了,和儿子不同,老爷子曾经亲眼见过鬼神,深知这个世界的不简单,而那时候帮他处理的就是苏叶城。
相比起山上的地理,有那些专业的驴友带,想来也不成问题,那山脉虽然偏僻,但着实不是什么险峻之地,人烟虽稀薄但也有现代社会的痕迹,所以老爷子真正担心的反倒是触怒了什么,所以最后强烈要求要儿子带上自己指派的保镖,否则打断他的腿都不让他去。
本身吴鑫抵死不从,但最后老头子还是聪明,透露了口风,说自己请的并非五大三粗的武打保镖,是以前帮过自己的一个法师,精通各种法术,喊他去也是为了让儿子有所准备。
一听是这样的异人,吴鑫自然答应了,但是老头子交代吴鑫要保密,不要随便得罪人家大师,要恭敬一点,尤其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随便试探人家,吴鑫听老头子说的俞加神秘,好奇心也越深,最后接受了老爷子的约法三章。
之后,苏叶城带着周毅出了周毅人生第一趟活,故事也由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