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49374600000035

第35章 渐进式的“省管县”体制改革:省、市、县政府间权力配置的浙江模式(3)

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切实解决经济强县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积极探索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于11月出台了《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06〕114号),确定将义乌市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并且逐步予以推广。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允许义乌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支持和帮助义乌市设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管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相关分支机构,并协调赋予这些分支机构设区市或相当于设区市的职能,完善义乌市经济管理服务网络;并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激励机制。

2008年底,浙江的扩权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从“强县扩权”迈向了“扩权强县”。2008年12月,在总结义乌市扩权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浙委办〔2008〕116号),全面实施“扩权强县”。按照全面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的要求,扩权改革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义乌继续深化试点。继续保留原有扩权事项524项、依法依规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原有扩权试点事项79项、新增与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事项94项,共计下放618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

其中省级事项445项,占72%;市级事项173项,占28%。二是其他县(市)同步扩权、分步到位。根据“确需、合理、条件具备”的原则,下放经义乌市一年试点行之有效、县(市)确需且有条件承接的扩权事项349项,新增与县域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事项94项,共计下放443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其中省级事项311项、占70%;市级事项132项、占30%。扩权事项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下放:一是减少管理层级,变原由县(市)报设区市再报省为由县(市)直接上报省审批和管理。这类减少层级的事项义乌市共439项、其他县(市)共下放317项,分别占总下放事项的71%和71.6%。二是由省以交办方式下放,直接由县(市)审批和管理。这类由省直接放权给县(市)的事项义乌市6项、其他县(市)5项,均约占总下放事项的1%。三是由设区市通过交办等方式下放给县(市)审批和管理。这类由市直接放权给县(市)的事项义乌市173项、其他县(市)121项,分别占总下放事项的28%和27.4%。

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探索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新模式: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创新运作机制;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更直接、更主动、近距离地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省事、省时、省钱的有效服务。据浙江省发改委对义乌市扩权改革试点的评估,仅下放机动车变更登记这一项管理事项,一年就可以为老百姓节约费用500万元。据初步匡算,扩权事项下放后,平均每年可为每个县(市)的老百姓节约费用1000万元。

可以说,扩权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自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优化了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从体制改革的取向来看,扩权只是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对市县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的调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在市场化进程中,“市管县”体制由于失去了原有的制度支撑条件和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其体制绩效越来越不明显,暴露出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问题。而扩权改革其本身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的行为,是一种通过重新分配公共权力资源推进城市-区域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的重要举措,是将本来属于县市的行政权力归还于县(市),促进省域内形成扁平化的行政区与行政管理结构,从而节省行政成本,使县(市)经济更具活力,加强县(市)横向经济联系的重要决策。从本质上看,扩权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然而,我们应当指出,中国现阶段仍处于“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行政区划这一看不见的“墙”,仍然对城市-区域经济产生刚性约束。因此,在积极推行扩权改革新体制时,必须十分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防止出现新的市场分割、盲目竞争和新的“小而全”、重复建设。

第二节 县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省管县”体制的治理绩效

“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强县扩权”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地方治理结构,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使得市场引力作用充分发挥,打破了以行政区划为本的思维和行为惯性,经济活动从以行政关系为中心转向以交易关系为中心、从关照单个地域的发展转向关照整个区域的发展,在资源得到积极有效配置的情况下,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省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2005年,浙江省61个县占全省84.2%的土地,74.7%的人口,创造了62.1%的生产总值,43.7%的财政收入,72.1%的从业人员,县域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同年全省有30个县(市)进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行列,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全省共有263个乡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1978-200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由165元增加到9258元,跃居全国第三位,已连续24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以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领先全国,2007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1.2%,已连续5年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就已超过了全国全面小康设定的6000元目标值。2006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9倍,比全国小0.7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家庭比重已下降到了12.9%,高于1万元的家庭比重已上升到了23.6%;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7.2%。

经济强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2005年,20个扩权县(市)的生产总值为5276.3亿元,是2001年的1.8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9.5%。人均GDP33428元,比全省平均高21.3%;财政总收入618.8亿元,占全省的2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1.6亿元,是2001年的2.25倍,占全省的28.3%。以义乌为例,自2002年第三次“扩权”以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财富显着增加。2006年全市GDP348亿元,财政总收入44.9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3亿元,4年内分别增长123%、170%和145%,产业结构调整为2.2∶45.8∶ 52,全国百强县排名从2002年的第二十位跃居到2005年的第十二位,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义博会成为全国第三大出口商品展会;国际商贸城被评为全国唯一4A级旅游购物景区。

绍兴县、萧山区、海宁市、慈溪市、诸暨市、上虞市、桐乡市等强县也在经济强县政策的激励下充分发展自身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行业集聚初具规模的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县(市)名列前茅。2007年浙江省统计局选择16个重要经济指标,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三个方面,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61个县(含县级市,下同)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2年确定的17个扩权县和3个扩权区,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都处于全省的领先位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扩权改革对优化地方治理的积极效应。

一是从总得分看,义乌市在所有61个县中排在首位,总得分为80分,萧山、余杭以79.8分和78.8分的总得分排在第二、第三位,鄞州、慈溪、绍兴、余姚、诸暨、平湖、永康,分列第四至第十位;总得分在50分以上的县按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嘉善、富阳、长兴、瑞安、奉化、桐乡、德清、上虞、海宁、乐清、海盐;总得分在20分以下的县有7个,分别为景宁、开化、龙泉、泰顺、庆元、文成、松阳。

二是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看,萧山在61个县中居首位,综合得分为46.8分,慈溪、鄞州分别以41.3分和41.2分居第二、第三位,义乌、绍兴、余杭、余姚、诸暨、温岭、海宁则分列第四至第十位;综合得分在25分以上的还有乐清、桐乡、瑞安、上虞、富阳、玉环、平湖、嘉善等县;综合得分在10分以下的县有17个,分别是淳安、三门、青田、仙居、缙云、常山、洞头、遂昌、磐安、云和、开化、龙泉、景宁、松阳、泰顺、文成、庆元。

综合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得分进入前20位,且人均GDP在27000元以上(高于2005年全省平均水平,占26.23%)的县共16个,分别为义乌市、萧山区、余杭区、鄞州区、慈溪市、绍兴县、余姚市、诸暨市、平湖市、永康市、嘉善县、富阳市、桐乡市、德清县、上虞市和海宁市。2002年进入“强县扩权”改革名单但未进入本次评价强县行列的只有温岭、乐清、瑞安、东阳、玉环和临安6个县,其中除玉环外的5县人均GDP均未达到27000元。

值得指出的是,萧山和余杭是仅有的两个从1992年以来连续三轮进入“强县扩权”名单的县级单位,持续的权力下放使得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绩效,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权力下放对优化地方治理的积极效应。从总得分看,萧山、余杭以79.8分和78.8分的总得分排在第二、第三位;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看,萧山高居首位,余杭则排在第六位;从发展速度综合得分看,余杭位居第二位,萧山居第十七位;从发展效率综合得分看,余杭以综合得分14.6分,在61个县中居首位,萧山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