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原为生产大队的妇女干部,病前1年多被国家录用为国家干部,负责所在乡的计划生育工作。病人起早贪黑、走村串户地勤奋工作,但工作仍难以展开。某日闻一农妇指责,说其专门结扎(结扎输卵管)老百姓,为什么不扎自己。病人遂决定以身作则,于2年半前主动要求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实际上,手术过程很顺利。但据病人回忆,术中曾听到医生说:“……夹断了!”
术后即感到全身无力,双下肢重若千斤,难以行走,并觉得双下肢有隐约的麻木感。手术后被抬回家中,数周不能活动,卧床不起。后来病人自感左腿沉重及麻木感加重,而右腿可轻轻移动。
经当地医生针灸、理疗等,右腿逐渐好转。约半年后,病人已可下床扶杖而行,而左腿仍擦地拖移。因行走不便,活动次数很少。某日听一医生说:“半年不下床活动,好腿也会瘫的。”病人遂自感行走日渐吃力,右腿亦渐渐沉重、麻木,终因双腿不能活动,一直卧床至就诊。
病人既往体健,生长发育无异常。
幼时就会察言观色,讨人喜欢。病人自称,广播里的歌曲听一次就能随着吟唱,电影里的舞蹈看过一两遍后也可学会。只听过一次工作组同志报告,就能在大会上侃侃而谈。17岁开始担任生产大队妇女主任,工作热情高、雷厉风行、能力强,常受到上级表扬并多次被评为乡、县优秀妇女,最终被录用为国家干部。病人对自己个性的描述为争强好胜,“输得起钱,输不得人”,“宁可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不愿忍气吞声”。偶有痛经史。婚后生育两女均发育良好。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Ⅱ级,双下肢可在诊床上作水平移动,但不能站立和行走;肌张力无明显异常;双下肢痛觉迟钝。躯体深浅反射无明显异常,未引出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双下肢肌电图未诱发出纤颤波,肌肉收缩时80%为双向波,波幅0.7~1.1mV;血电解质浓度正常;血沉9mm/h。心理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P分45;E 分65;N 分60;L分65;SCL-90:总分123,其中躯体化分最高,其次依次为抑郁、焦虑分。
(资料来源: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2005)
三、特殊表现形式
癔症集体发作又称流行性癔症(epidemic hysteria),是癔症的特殊形式。在集体场合下,例如学校中,一人患癔症以后,周围人目睹发病情况,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或受到不科学解释的影响,更加重了精神负担,一些人相继出现相同的症状。实际上就是一个群体面对同一起恐怖事件或关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癔症反应。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相似的人群中,呈集体发作的特点。患者大多为年轻女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月经期,以及具有表演型人格特征者,较易发病。发生前常因该地区有某种带有威胁性疾病、迷信色彩的讹传,由某位暗示性高的人首先发病,并在一组群体中引起广泛的紧张、恐惧情绪,在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影响下使癔症在短期内爆发流行。这类癔症发作大多历时短暂,表现形式相似。
个案10‐3
1991年的2月8日,美国罗得岛州的一些学生和老师觉得排气系统里在散布毒气。最先发现这种毒气的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跌倒在地板上,哭喊着说她胃疼、眼疼。随后,其他的学生和老师也开始出现这种症状。一阵骚动之后,他们被送到了走廊上。不久,在隔壁一个能看见走廊的教室里,一些老师和学生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最后,有21个人(17名学生和4名老师)被送到了当地医院的急诊室。他们都出现呼吸急促,感到头晕、头痛和恶心等症状。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血液测试中出现了轻微的一氧化碳中毒,但在学校里并没有发现有毒气体。医生最后认为这是一种大范围的癔症,学生和老师是对出现在波斯湾战争的化学气体危害产生恐惧。
(资料来源:Rockney & Lemke,1992)
个案10‐4
2005年3月初的一个夜晚,某民办技校一年级一女生做了一个梦,梦见鬼来找她,很害怕,就讲给同宿舍其余3名同学听,并在宿舍给鬼烧了纸钱,大家都感到害怕。第二晚又梦见鬼来了,摇晃她的床,当即惊醒、尖叫,吵醒同宿舍其他同学,听她讲述梦境后大家都很紧张、恐惧,当时约凌晨2点,4个同学便惊恐地挤到一起。拂晓时,做梦的同学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站立不稳,称鬼缠住她了,继而倒地抽搐、呼之不应,其他3名同学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7~9点间,相邻宿舍同学知道后也很恐慌,陆续有4名同学出现了类似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学校领导随即通知学生家长,并请校医对患病同学进行检查,初步排除食物中毒、传染病后,约上午10点请医生前往就医。
根据发病原因、发作形式及症状特点,考虑为癔症集体发作。
(资料来源:沈远凤,2005)
多数癔症初发者恢复迅速。然而,若病程超过1年者,可能持续多年。国内学者报告,分离性癔症持续时间短,易复发;转换性癔症病程长,复发少。癔症一般预后良好。
第三节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
根据CCMD‐3,癔症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综合征:
①癔症性遗忘;
②癔症性漫游;
③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多重人格);
④癔症性精神病;
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⑥其他癔症形式。
(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证据。
2.严重性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诈病。
二、鉴别诊断
有人把癔症称为“最伟大的模仿家”,因为癔症患者几乎可以“模仿”临床上的任何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当然,也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症在临床上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癔症需与癫痫大发作、心因性精神障碍、诈病及其他相关躯体疾病相鉴别。
1.癔症与癫痫大发作
癔症性痉挛发作应与癫痫大发作相鉴别。癔症发作时,常表现为假性癫痫发作,有运动、感觉、自动症、意识模糊等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多在精神受到刺激后发病,发作中哭叫、闭眼、眼球躲避、瞳孔正常等假性发作的特点。癫痫大发作时意识丧失,瞳孔多散大且对光反应消失,发作有强直、痉挛和恢复3个阶段。痉挛时四肢呈有规则地抽搐,常咬破舌头,跌伤和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完全不能回忆,脑电图检查有特征性变化。
2.癔症与心因性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刺激因素关系密切,不具有癔症性格特点及情感色彩,无表演性和夸大特点,缺乏暗示性,无反复发作史,持续时间较长。
3.癔症与诈病
癔症的某些症状,由于患者的夸大或表演色彩,给人以一种伪装的感觉。但诈病者常有明确的目的,表现的症状受意识控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常在公开场所矫揉造作,无一定的疾病过程与规律。
4.癔症与躯体疾病
癔症的失音、失聪、失语以及肢体运动障碍均需与相关的躯体疾病鉴别,后者的诊断在于详细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以及缺乏癔症的不符合生理解剖规律的特点。但应注意的是,癔症有可能与躯体疾病共同存在,所以鉴别时要慎重。
另外,如何判断集体癔症呢?
首先,确认患者体内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这一条非常重要。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寻找心理的应激事件,经常是有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比如头晕、拉肚子,其他人就快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甚至一个班的同学都出现这种反应。
其次,给予合理的解释。出现集体癔症的时候,需要做正确的宣传,包括向他们保证这批疫苗真的没有问题,这只是心理的反应,给他们一些科学的解释。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疫苗是有问题的,因而产生不安的情绪,正是这种害怕的心理导致集体癔症的发生。
在治疗集体癔症的时候,可采用隔离治疗,消除周围人的影响,阻断癔症的传播链,这样会收到比较好的疗效。
三、治疗原则
(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早期充分治疗对防止症状反复发作和疾病的慢性化十分重要。一般应在门诊接受治疗,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有:有自杀、自伤或严重冲动危险,或需同时应用多种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方法以缓解危急状态。要注意限定住院治疗的持续时间,并在集体环境中接受治疗。此外,本组患者应避免在非专科病房内接受住院治疗。
选择恰当的心理治疗的依据为:精神障碍的种类、严重程度、患者的人格结构、生活状况、既往治疗,以及心理治疗者的专业水平与经验。癔症患者可采用暗示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分析性心理疗法、松弛疗法、行为疗法和家庭疗法等。
(二)药物和物理治疗
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应结合躯体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在于消除精神症状、改善情绪状态(主要是抑郁、焦虑)和使患者尽早安静合作。
对于严重的癔症,应较长时间使用药物治疗,以便有效地配合心理治疗。有时病情波动、症状再度加重时,药物治疗更有帮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癔症性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时可使用抗精神病药和苯二氮类药;有消极情绪时可适当应用抗抑郁药。
对转换性瘫痪、耳聋、失眠、失音或肢体抽动等功能障碍,可采用针刺,或电兴奋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癔症容易复发,及时消除病因,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了解,以改善人际关系,这对预防、复发都有帮助。长期住院或居家休养,均不利于康复。
四、健康教育
1.使患者和家属对癔症发作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模糊观念引起的焦虑、抑郁,如纠正错误观念,以免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
2.应使家属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境,既要关心和尊重患者,又不能过分迁就或强制。
3.向家属讲解癔症的发病诱因、发病特点,教会家属有效地应对患者癔症发作时的紊乱行为,防止患者受伤。
4.指导患者用理智而不是用情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并教会家属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本章要点
癔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分离障碍(分离性遗忘症、分离性神游症、分离性意识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精神病),转换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躯体化障碍)和特殊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发病与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有关,临床症状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症状表现可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除癔症性精神障碍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缺损外,自知力基本完整。
关于癔症的病因,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外在的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人格缺陷是发病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两者缺一不可。
癔症在诊断时需与癫痫大发作、心因性精神障碍、诈病及其他相关躯体疾病相鉴别。
癔症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同时结合躯体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在于消除精神症状、改善情绪状态(主要是抑郁、焦虑)和使患者尽早安静合作。
(陆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