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49377000000063

第63章 儿童与老年期心理障碍(1)

众多资料表明,儿童和老年人是心理问题增多的重要人群。由于少儿心理行为偏异会影响其将来的人生,少儿时期的不少心理障碍都可能延续到成年或发展为成人精神病,所以儿童的心理障碍值得我们格外关注。本章将对儿童期常见的一些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孤独症和儿童学习障碍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教育者和众多家长有所帮助。此外,世界正逐步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老年人的许多心理障碍与成年人相似,例如精神分裂症,这些相似的心理障碍在本书其他章节已做详细阐述,本章就不再一一重复,只是针对老年人中发生比较普遍的抑郁症、疑病症和老年痴呆进行阐述。

第一节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一、儿童一般行为问题概述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国外Brandenburg NA等人的研究调查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0%。而据我国忻仁娥等组织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2.19)%,其中上海为12.25%,武汉为13.89%,南京为13.84%。最近,国内权威的儿童医学保健专家根据临床研究,从学龄前(3~6岁)儿童常见的34种问题行为中,评出了影响中国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最常见的十大问题行为。调查结果称,“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被列为“十大问题行为”的榜首,其余九种分别是“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明显多动”;“过分依恋,缠人”;“不适当的吸吮行为(吸吮拇指、毛巾等物品)”;“孤僻,难与同伴交往”;“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每天痴迷于电视、游戏机达数小时”;“违拗性严重(不听指令,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有睡眠问题(难入睡、夜啼、夜惊、梦游等)”。很多儿童都会偶尔出现上述行为之一,这可能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暂时现象,但如果这类行为在程度上过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了儿童的日常生活,那就不能视为正常,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儿童一般行为问题主要是指在一般儿童群体中存在的某些发生率较高的单项偏异行为,当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超过了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时,可考虑具有病理意义,构成一般行为问题,其症状主要为最初行为模式建立过程中的偏异以及依赖与独立失去平衡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其症状表现不一,表现形式有:遗尿、多梦、挑食、夜惊、噩梦、害怕、担忧、易激惹、抽动、做怪相、发脾气、嫉妒、不服从、咬指甲、吮吸手指或口唇、咬衣服、挖鼻孔、抓皮肤及其他轻度发育性语言障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活动过多等。以上行为偏异在一般儿童中的检出率为5%~60%,多数在3岁左右开始发生,学龄儿童发生率较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二、常见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一)遗尿

1.概念

遗尿(enuresis)是指发生于白天或夜晚的排尿失控现象,与患儿的智龄不符,并非是神经系统障碍、癫痫发作,或尿路结构异常所致的膀胱失控。遗尿多发生于5~10岁儿童,男孩较多见。

2.病因

遗尿可能与遗传因素、器质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大类:

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这类遗尿患者约占70%~80%;②继发性遗尿:

指儿童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属原发性遗尿。遗尿通常可自愈,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神经系统日臻成熟,建立膀胱控制,遗尿自然就消失了,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3.诊断标准

(1)年龄在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不能自控排尿而尿床或尿裤。

(2)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至少已3个月,遗尿可作为正常婴儿尿失禁的异常延伸,也可在学会控制小便之后才发生。

(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发作、泌尿道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疾病所致,也没有严重的智力低下或其他精神病。

4.治疗

遗尿的治疗措施一般有:

(1)排尿训练:首先父母对遗尿儿童要有高度的关心和爱护,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不要让儿童有耻辱感和羞愧感,要耐心地训练儿童。在日间训练儿童延长排尿时间,由原来的0.5~1小时一次到2小时或3小时一次,并逐渐形成规律性排尿。晚饭后少喝水,在睡觉前父母提醒儿童排尿,夜间定时唤醒儿童起床排尿1~2次,逐步培养其晚间自行起床排尿的习惯。

(2)条件反射训练:主要是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垫子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电子垫上浸透了的吸水材料就会接通电路而使电铃发出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3)药物治疗: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②普鲁本辛或羟丁宁: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药物治疗是一种消极的办法,它不能训练儿童实际的自控能力。

(二)喂食障碍

1.概念

喂食障碍(feeding disorder)是指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以拒食和极端追求新奇和不适当的进食方式为主。在食物充足、养育方式比较满意,又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表现进食困难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体重不增或下降至少一个月。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一般经治疗预后较好,少数长期不愈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可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

2.病因

喂食障碍主要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以及家长对幼儿进食的态度等原因造成的;而神经性厌食多发生在青春期女性身上,她们因为过分担心自己的体形,盲目追求苗条而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饮食,在进食时伴有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情感,从而形成神经性厌食。

3.诊断标准

(1)持续进食不当,或持续反刍或反胃。

(2)在6岁前起病,至少在1个月内体重无变化或下降,或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3)排除影响进食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

4.治疗

(1)心理治疗:对喂食障碍的幼儿可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消退厌食行为,强化进食行为,对进食行为给予奖励和赞扬。对患神经性厌食症的青少年则采取系统脱敏法,纠正其对进食的不合理想法,逐步减弱其对进食的焦虑和恐惧,让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逐步增加其食量。

(2)饮食治疗:鼓励儿童少吃多餐,主动进食,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及维生素。

(3)药物治疗:可先用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以改善病人的情绪,提高病人的食欲,一般在6~12天后出现好转,若见有副反应,可改用抗组织胺和抗5‐羟色胺药物赛庚啶(cyproheptadine)作为食欲的兴奋剂。也可用中药建曲、焦术、草蔻、砂仁黄精、紫草等治疗,主要功能是健脾养胃、疏肝化滞。

(三)口吃

1.概念

口吃(stuttering)是指一种口语障碍,讲话的特征为频繁地重复或延长声音、音节或单词,或频繁出现踌躇或停顿,以致破坏讲话的节律。一过性轻微讲话节律障碍在童年早期很常见,在童年晚期乃至成人也可长期存在,但很轻。只有当严重程度足以妨碍讲话的流畅性时,才能定为一种障碍。口吃可伴有言语或语言发育障碍,此时应并列诊断。口吃多在幼儿期形成,同样,也最易在幼儿期得到纠正。如果在幼儿期不纠正,有时口吃可伴随终生。

2.病因

(1)模仿他人口吃。大部分口吃的儿童都是在幼年时模仿他人口吃而学习得来的,口吃的感染性很强,孩子们之间互相模仿、和口吃的人经常接触、因觉得口吃的人说话特别好玩而模仿,都容易学会口吃。

(2)父母对子女言语能力的形成要求过急。当孩子学话时,作过多的矫正,或采取恐吓手段逼迫孩子学话,进行斥责、嘲笑,使儿童紧张,害怕说错话,说话时压力很大,失去信心而发生口吃。

(3)父母把孩子学话时犹豫不决或轻度顿挫看作是口吃,操之过急,忙于矫正而形成了口吃。

(4)父母强迫左撇子改用右手时,往往也会发生口吃。

(5)突然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过分的受罚、环境突然改变,亦可导致口吃。

3.诊断标准

(1)经常反复出现语音、音节、单词重复、延长,频繁出现停顿,使言语不流畅,但言语表达的内容无障碍。

(2)症状至少已持续3个月。

(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抽动障碍和精神病性言语零乱所致。

4.治疗

由于口吃病是心因性疾病,所以对口吃病的正确矫治,应从心理治疗入手,着重于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纠正口吃的方法,首先是消除口吃儿童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给予示范,并进行反复练习。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合适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后,让孩子跟着一起讲,一起念。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交谈,彻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奖励。与孩子说话时速度略慢,边说边问,引导孩子答话,让孩子在不注意自己有口吃缺点时,自然而然地回答问题,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指责他的缺点。此外,还要设法教育小同伴们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矫正口吃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要有信心和耐心。

(四)抽动症

1.概念

抽动症(transient tic disorder)又叫短暂性抽动障碍,其特点为急性单纯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通常表现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起病于学龄早期,在4~7岁的儿童中最常见,男孩多见。

2.病因

目前对抽动症的诱因尚未完全清楚,不过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种种原因,导致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失衡造成的。它的诱因有以下几点:

(1)围产因素:母孕期高热、先兆子痫、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等。

(2)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3)精神因素:惊吓、情感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的动画片等。

(4)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5)其他:如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

3.诊断标准

(1)有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简单抽动。

(2)抽动天天发生,一天多次,至少已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某些患儿的抽动只有单次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3)18岁前起病,以4~7岁儿童最常见。

(4)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4.治疗

(1)药物治疗:临床上用来治疗抽动症的药物通常是神经阻滞剂,如氟哌叮醇和泰必利。

(2)行为治疗: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等均可用于治疗儿童抽动症。

(3)饮食治疗:抽动症儿童应少吃含铅、铝、酪氨酸的食物,如皮蛋、油条、挂面等,多食含锌、铁丰富的事物,如豆类、瘦肉等。

(五)其他行为障碍

1.退缩行为

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表现为特别胆小、害怕,不愿意与小朋友交往,遇到陌生人和进入陌生环境就退缩。送他们上幼儿园或上学时这种退缩行为更加突出,因此常常拒绝入园或上学。对孩子的这种恐惧和胆怯,首先应避免吓唬孩子。因为孩子的幼小心灵受到损害后,是很难平复的。讲英雄故事,让孩子看伟大人物少年时代勇敢的事迹,可以帮助其培养坚毅勇敢的性格。

2.不良习惯

经常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襟,有时则表现为经常摆弄生殖器。

3.过度焦虑

这类孩子对外界事物较一般孩子反应敏感,特别是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表现为惶恐不安。这类孩子常忧心忡忡,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如考试、访亲友或上街而担忧,又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将如何评价而烦恼。过度焦虑的孩子常说头痛、呼吸急促、咽喉堵塞或胃肠不适。

4.暴怒发作

对愤恨或不满以戏剧般性格爆发来表示。发作时他们异常激动,如尖叫、挥动手臂、用力踢脚、掷东西、哭骂、摇头和其他发泄愤怒的过火行为。

5.出走行为

这是指儿童未得到父母许可而私自逃离家庭的行为。他们往往从幻想出发,要外出找最喜欢的地方。有些则因父母亲管教过严,对家庭不满、厌学或受坏人教唆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