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面向渤海与黄海,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辽宁区域海洋经济的构成,受海洋资源结构的影响。有许多学者对辽宁及大连海岸带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户现明,1995;裴相斌,1999;隋吉学等,2000;张耀光等,2001;盖美等,2002)。还有学者对山东(王永珍,1994)、福建(游建胜,2001)、浙江(李家芳,1994;吴研等,2000)、广西(伍家平,1998)、海南(陈春福,2002)及上海地区海岸带海洋资源情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具体研究。
四、关于三都澳海岸带的研究和探索
对于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也已经有了专门的调查研究。20世纪的80年代,中华大地的改革春风唤醒了宁德市,三都澳也开始孕育伟大的历史变革。从1982年起,胡耀邦、李先念等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钱伟长等一批学者先后视察、考察了三都澳,纷纷撰文呼吁,建言献策,推波助澜。1984年,全国着名海洋专家严凯教授实地勘察三都澳后说:“这里的港湾条件实在优越,以前没有很好地宣传、开发、利用,十分可惜,现在不能再耽误了。”1985年,国务院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视察福建时指出,福建除了福州、厦门港,还有两个最好的港:一个湄洲湾;另一个三都澳——是世界上水最深的港湾。
1986年4月,原宁德县在“福建省开发山海资源洽谈会”上,首次提出“开发三都澳可行性研究”的课题,得到福建省,天津市,上海市科委、科协的大力支持,并促成国家交通部、港口界、航海界领导和知名人士组团考察三都澳。
在此期间,以“四港”联合委员会秘书长刘成龄为首的上海经济区规划办专家考察三都澳后评价:三都澳,无论是综合和单项的自然条件,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可列为世界一流的天然良港。同年9月,完成《关于城澳码头建设项目建议书》报送地方各级计委和海军基地,海军逐级上报,原海军司令刘华清上将考察城澳后,同意地方在三都澳城澳建设煤码头和中转港。
1988年9月,段昌显撰《军民兼容,双向发展——从三都澳的开发利用探讨沿海港口国防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文,发表于中央军委在南京召开的“全军沿海地区发展与国防建设研讨会”,该文阐述三都澳城澳等部分区域开发的重大意义,表达了海军基地支持三都澳部分岸段开发的基本立场。
1988年,由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完成了《三都澳横屿工业区及城澳岸线规划》;省水利设计院完成《城澳淡水引水工程放大镜图》设计;铁四院完成了《福州至三都澳铁路施工图》;交通部将福州至宁德100km二能公路扩建项目列入国家“八五”第一批公路建设重要项目前期计划。
1991年12月,由三都澳港务局完成《城澳开放为外轮海面交货点的可行性报告》,并逐级上报。同年,我国着名的港口和航海学家卢崇光先生发表了《罕见的深水港》一文,指出:21世纪,国际航运经济发展战略将移向深水港域,开发三都澳的意义和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此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倪松茂等6个民主党派主委,在全国政协七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设三都澳城澳岸线深水泊位》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龚一飞、陈增光等32名代表,在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请国家计委将三都澳列入栀国家“三五”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枛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致函中央领导,建议开放、开发三都澳。江泽民、李鹏、朱榕基、万里、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都澳的开放开发问题分别作了批示。
1993年9月23日,国务院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宁德三都澳城澳港对外开放。目前,先行外轮海面交货,待口岸基础设施和联检机构健全完善后,将正式公布对外开放”。从此,三都澳开发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88年,福建省科委组织开展了海岸带及海岛资源调查;1994年,福建省计划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三都澳区域规划;2001年开放潮杂志社一文指出开发三都澳建设国际性大港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民悖就三都澳开埠与闽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展开了研究,亟待开发的深水良港(兰如春,中国水运,1997),东海良港——三都澳开发建设雏议(楚天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论东方大港——三都澳开发建设与战略意义(楚天佑,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宁德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宁德市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宁德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了宁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年宁德市港务局组织开展了宁德市港口规划。
第三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肯尼斯·博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首次提出的。20世纪70~80年代,《增长的极限》、《应用经济学——经济分析的技术和结果》、《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等一批有影响的生态经济学着作标志着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矛盾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生态经济问题,从而揭示自然与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
生态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物质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其中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两者的本质是质量、能量与信息的转化和流动,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人口增长是联系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人要参与自然再生产,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自身的再生产也要通过经济再生产来实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价值观和效益观,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自然界补偿的同步增长。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生态建设,就是要在一个市的区域范围内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
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对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支撑能力以及可承载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
高喜吉博士认为,生态承载力主要取决于生态弹性力、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生态弹性力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支持条件,资源承载力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条件,而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约束条件。
关琰珠博士认为,生态承载力是由生态弹性力和生态恢复力两大部分组成的。生态弹性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可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及其抵抗外界和人类活动各种压力与扰动的能力大小。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这种弹性力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可再生资源循环不息的再生产,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与渔业资源等;二是生态系统本身存在具有消纳环境污染能力的环境容量,主要有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和土壤环境容量等。因此,生态弹性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有机高效组合。生态恢复力是指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或遭到破坏后,人类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或采取生态保育措施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力,使生态系统逐步由生态平衡向生态良性循环方向转换。生态恢复力包括生态抵御力和环境治理力,生态抵御力主要指人类为了恢复和保育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退化土地和扭亏为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抵御生态退化的能力;环境治理力主要指人类为了改善环境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环境综合整治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和提高农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和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能力等。
目前对不同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比例还缺乏深入研究,但在涉及某个具体区域时,资源之间的大体配置比例必须予以考虑,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降低生态承载力。所以无论是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还是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都必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研究生态承载力的意义就在于衡量一个区域的实际或潜在承载能力大小,判定一个区域的自我维持能力与稳定性大小,以及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这对指导区域资源开发,走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以良性生态平衡能力为基础,不能牺牲资源环境求发展,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同时也是有限度的,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到后代人的发展。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因此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的经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面持续发展。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环境资源价值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生态安全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发挥地方环境资源优势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不断和谐发展的历史过程。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世世代代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平等享用地球所禀赋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公平性原则是指前代人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后代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发展不仅要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求得时间维度上代际之间的公平,即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权利公平。其中,代内公平包括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平。将权利公平与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竞争一起作为构成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之间的公平,并能保证世代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于全局性的、长远性的,有很强竞争力的决策。持续性原则就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活动不能超过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生态承载力所允许的范围,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在生态省的建设中,必须正确运用持续性原则,使生态压力不超过生态承载力,即资源的再生速度大于资源的耗竭速度;环境容量大于污染物排放量;生态抵御能力大于生态破坏能力;环境综合整治能力大于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促进社会向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化、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协调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组成的和谐大系统。协调性原则是指必须协调代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使整个系统达到整体功能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从整体来看,代内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贫富差异和区域分化;代际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当代人与后代人在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危害、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冲突。从目前来看,在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体现人类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不仅不能出现生态赤字、环境赤字等不协调现象,而且还要不断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
(四)环境资源价值原则
可持续发展思想带来了新的理念:整个环境都可作为资源,阳光、空气、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等,都是有价值的商品。资源价值原则就是指必须树立的资源价值观,重新认识和理解资源价值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科学分析和计算,正确反映出它们的真实价值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果。过去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国有自然资产被无价或低价使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使自然资产在数量或质量上下降;自然资产未得到有效配置,造成自然资产的闲置与浪费。为此,急需通过立法变自然资源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开展自然资源价格研究,实现自然资源市场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新的资源价值观念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宏观上掌握自然资产动态,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