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机遇和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
从世界范围来看,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晚,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先行者相比,浙江的文化产业只是一个新生儿,但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和加快出台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有《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02〕1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若干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浙政发〔2001〕1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2〕17号)等,从设立专项资金(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投入、税费减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省各地也有一系列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相关扶持政策,宁波市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嘉兴市出台了《文化名城创建工作行动纲领》,湖州市制定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城若干文化经济政策》,义乌市专门开发了占地380亩的文化用品生产基地,为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并对文化产品划行归市,专门建立了10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既方便客商采购,又促进文化产业有序竞争;义乌市还千方百计延伸壮大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凭借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印刷包装业的迅速崛起,随之又带动了纸张、油墨、印刷器材配件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义乌彩印包装业的年产值已达到50亿元,成了支柱性文化用品产业。
为防止商品侵权行为的发生,义乌市成立了由工商、技监、新闻出版、海关、检验检疫、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定期对企业跟踪巡查;同时还在小商品城里设立两个知识产权保护投诉台,对侵权商品专设“防火墙”,以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杭州市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把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到2015年形成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把杭州打造成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打响“创意杭州”品牌,到2010年的具体目标为,三年内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杭州的新兴主导产业,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初步建成25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建筑面积总量超过100万平方米,集聚文化创意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杭州市为实现此目标,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8年制定了一系列力度更大的优惠政策,主要有:
——财税优惠政策。自2008年起,市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更名为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资金规模提高到每年1.52亿元,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递增。
——投融资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改制上市,上市企业享受市政府《关于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规定的相关政策。鼓励知识产权入股,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园区建设及土地政策。对利用空余或闲置的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资源兴办文化创意产业,经市有关部门确认、市政府批准,对划拨土地或非经营性出让土地的经营行为,可参照《杭州市区土地年租金征收实施细则》,土地用途和使用权类型保持不变,暂不征收原产权单位土地。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项目建设的新增用地,符合条件的可给予优先安排,涉及用地指标的可在各级开发区和招商引资切块指标中解决。
——人才政策。西溪湿地将拿出59幢房子给国内外的文学艺术家,为他们创业提供方便;滨江白马湖区块,将有140幢民居改成“农居SOHO”,为文化人创业提供方便。
由于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到位、措施得力,文化产业在浙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已经达到826.93亿,即使在宏观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的2008年,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仍表现得与众不同。来自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杭州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5%。
杭州市以文化艺术、影视传媒、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为主要内容的“核心层”,比上年同期增长26.5%。从发展速度上来看,信息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咨询策划类的增长速度占据“核心层”增速的前三位,分别实现增加值27.34亿元、6.92亿元、14.03亿元,同比增幅为48.1%、35.9%、25.0%。
由于2008年初雪灾、汶川大地震,以及油价、电价等经营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杭州以旅游休闲、运动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外围层,上半年仅实现增加值4.73亿元,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不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教育、卫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层,在上半年继续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167.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占全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的65.1%。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类实现增加值28.90亿元,增长8.4%;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类实现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16.6%;教育、卫生、体育类实现增加值127.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显示出杭州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势头的强劲。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资金紧张是企业的共性,但对文化产业的各个企业如动漫企业(杭州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涉及的八大行业之一)来说融资更是件异乎寻常困难的一件事。很多风险投资公司对文化产业不了解,也没有兴趣了解,文化类企业几乎没有厂房、没有机器,没有投资机构认可的实质性东西。动漫公司只有纸上的故事和图画。另外,像动漫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非常长,片子什么时候能在电视台播出不知道,即使播了,什么时候能收回投资,也是个未知数。这些不确定性,让投资公司望而却步。银行对动漫企业的顾虑和风投公司差不多。“无形资产”很难抵押,要从银行得到资金,几乎不太可能。由于企业的创作团队不能闲着,好的脚本出来了,企业也总想着能做下去,因而即使没有资金,动漫企业依然要运作项目。许多企业将以前赚来的钱都投进去了。
为力助文化创意企业度过经济严冬,杭州市积极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竭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2008年11月正式出台了《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政策文件。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还分别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杭州银行、光大银行杭州分行、华夏银行杭州分行、浙商银行城西支行、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由于文化产业内的企业多是典型的“人脑+电脑+文化”的知识型服务企业,绝大多数具有轻资产、无形资产比重大,项目投入回报周期长、市场预期不稳定、担保能力差等特点,很难通过传统方式融资,这成为制约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规定,协议金融机构为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特别是以无形资产或以无形资产为主组合贷款方式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杭州市将按其年贷款余额的增量给予风险补偿;对于以无形资产质押方式、纯公益项目或市里认定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获得贷款的,杭州市将给予贷款单位以全额或50%的贷款贴息扶持。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还发布了专门为杭州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设计的“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宝石流霞”债权信托产品,它的本质是信托贷款,其基本运作模式是:由信托公司发起信托计划,所发行的信托产品由政府财政资金(或专项引导基金)、社会资金等共同认购,所募集的信托资金投向经过信托顾问筛选,能体现政府扶持意愿且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优质文化类小企业。
“宝石流霞”债权信托产品面向杭州文化产业的8大行业,由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点石引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共同推出该债权信托产品首期发行规模为6000万元,其中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出资1000万元,委托相关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代为认购,其余产品公开向社会资本和相关机构认购募集,募集的资金将专项服务于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拟为20~50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机会,贷款利率为8.39%(不含1%的担保费),债务期限为1年。
只要文化产业公司运营2年以上,年度销售额100万以上,并具备好创意、好点子和良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申请。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大,企业一般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也没有订单,但是这一行业潜力巨大,是新兴产业,如果没有房产抵押,没有股权置换也没有关系,金融机构看重的也就是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团队的健康、和谐。杭州市今后将每年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洽谈会,集中推介有融资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关于提升浙江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已居全国第5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文化产业先发地区,但是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北京、上海这两个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集团相比也相距甚大。为了缩小和国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我们必须审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有的放矢的对策设计,提升浙江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打造浙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剧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浙江的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的企业虽然数量庞大,内容繁多,并出现集聚倾向,但是聚合程度还不太高、产业内的融合度不紧密。所以政府应该发挥其沟通职能,协调各产业之间关系,加强互动联合,并且在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加大投资,使浙江文化产业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2.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文化产业是一种“智慧经济”“大脑产业”“知本+资本经济”,其核心是知识产权。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要建立健全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创意成果。三是依托产权交易中心,搭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定期开展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挂牌交易,促进文化产品合理、有效地流通。同时加强对文化产业产品品牌的建设。力推一些优质文化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打响文化产业的“浙江牌”。
3.培育优质创意。创意之父——约翰·霍金斯来中国的时候,一位中国记者希望他评价一下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他这么说:“找到中国的设计产业自身的特点有点困难,我觉得中国在设计业上和英国、美国、瑞典以及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还是有一些雷同的。我举个例子,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创意文化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对中国却始终无法归纳,因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让我无法总结。”这说明无论在浙江还是整个中国,创意还不够个性,换句话说就是独特性创意不够。浙江虽然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创意意识上必须尽早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