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12

第12章 奥巴马时代的美中关系展望

裹挟着改革与希望的火种,点燃了美利坚新大陆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名字奇特口才奇佳的非洲裔血统美国人,一位远离美国权力和财富中心的平民之子,历经近两年锲而不舍的跋涉奋战,唤醒多少人内心的激情与梦想,终于在全球瞩目下成功进军白宫,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4届总统。

2008年11月4日,美国历史翻开前所未有的新页——奥巴马时代来临。诚如奥巴马当晚在芝加哥庆贺胜选的演讲所称:“美国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奥巴马时代面临的首要挑战除了清理经济烂摊子、重新振兴美国人的信心外,他的改革与希望自然涵盖国内国际事务。全世界各国权贵政要乃至百姓也都清楚:巴拉克·奥巴马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不仅仅只是白宫政权易主,参众两院角力重新洗牌,也势必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毕竟,“兼具时尚品质且打破旧制”特质的奥巴马的改革与希望,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而更可能在全球掀起奥巴马式的改革海啸——世界将由于奥巴马时代的变革而改变。

这从各国领导人对奥巴马当选的祝贺与期望便可捕捉出种种信息。法国总统萨科齐称奥巴马当选“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唤起了巨大希望”,英国首相布朗则高度评价奥巴马“进步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洞察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我们需要将当前的危机转变成机会,新的世界需要新政。”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电贺奥巴马当选时表示,期待与他共同努力,“把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奥巴马执政后的美中关系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显然也牵系美国华人华侨、中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心。虽然奥巴马曾经对中国人权记录和其他议题发表过强硬言论,甚至反对布什总统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而他自称,只有当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之间关系取得进展,他才可能访问北京。但这类“竞选语言”也早是朝野共识的姿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布什父子在当选后都曾经有在对华关系领域“食言”转向的纪录。何况人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美中之间分歧的焦点之一。

实际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台湾问题、人权、导弹扩散和宗教自由等,都在美中两国建交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得到摔打,双方之间不断的磨合已经将对抗转变为对话,从冷战时代转为元首热线,从互相猜忌转化到交流合作,这个大势是双方任何领导人更新换代都不可能再逆转的。美中两国建交三十年的奠定的基石,正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标杆。

父亲是肯尼亚留美学生,出生在亚裔移民聚居并且亚太文化特征鲜明的夏威夷,童年时期旅居印尼四年,有一位华裔妹夫,其同父异母弟弟在中国深圳做过六年义工……奥巴马的这些背景显然有助于调整他观察世界的视角及对文化多元性的感悟。

其实,参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就是奥巴马2006年1月与共和党参议员高文共同发起成立的,他关注到中国的崛起,主张透过美中全面接触与对话发展两国关系,展现了他对中国事务的高度重视。同年4月,奥巴马在芝加哥环球事务协会首度阐述了他的外交政策,明确地将美中关系定位为“非友非敌的竞争者”关系。奥巴马在2008年10月与麦凯恩的最后一场辩论涉及外交政策时,主张深化美中在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在环保和军事领域的交流,认为双方需要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

应中国美国商会(代表1200家在华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的协会)之邀,奥巴马和麦凯恩在中国美国商会月刊《中国简报》(10月刊)上首次撰文公开阐述对华政策。奥巴马在文中阐述的主张,可以成为他当政后实施对华政策的参照。

奥巴马相信:“只要美中两国认识到我们的共同利益,就能在很多方面实现双方的目标。”“我深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能够受益于对华贸易,但前提必须是中国同意遵守市场规则,并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为了增加国内需求,中国政府必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其金融服务产业升级,从而使国内消费与国际接轨。”“若要实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均衡发展,中心问题是中国必须改变其汇率政策。”

奥巴马在文章最后强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施行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经为两国乃至整个亚洲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美中关系有着其独有的挑战,新的问题也必会出现。……我领导的政府将力求为美国注入新的生命力,并领导美国充分发挥其潜力,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开展建设性的合作。”

虽然对中国人权、对台军售等方面不乏强硬态度,但奥巴马更多着眼的是推动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发展。虽然站在维护“美国价值”的立场,但奥巴马也更清楚美中两国交往的切实利益。由于担心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政府对货币的操纵及违犯国际知识产权,以及恪守维护美国劳工阶层利益的承诺,奥巴马政府未来在对华关系上,将会更注重理顺经贸关系,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有更多关注,这其实也符合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范畴。具体而言,美国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关税限制将更趋严格,但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样也促使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过渡发展,不只是生产廉价日用品,而可能趋向于制造更多高精尖产品,更符合国际市场需求,长远看来也是帮助“中国制造”摆脱“瓶颈”,迈向更顺畅的开发前景。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相信奥巴马会延续美中之间业已架构的良好关系,会抓住和中国合作的机会。他说:“奥巴马会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中国毋须担心。”

与中国沟通渠道畅通的联邦参议员范士丹也预期,奥巴马当政后,美中关系将比现在更加正面。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奥巴马的首席中国政策顾问杰佛里·贝德认为,奥巴马将延续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历届美国总统的主流对华政策。他相信奥巴马作为一个务实主义者和问题解决者,将和中国领导人一起致力于解决如朝鲜、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问题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以及对付恐怖主义和气候变暖问题。在贸易问题上,奥巴马将努力寻求发展双方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这需要双方共同推进改革。总的来说,双方在广泛议题上的合作将大大多于分歧。

因此,总体而言,奥巴马时代的美中关系,还应该是在美中建交三十年基础上的稳步推进,不可能有大起大落的突变,也不致于产生严重的摩擦,更不会重新回到冷战时代,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早已非洪水猛兽般可怕,而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上更加务实更加密切,在对付全球气候暖化环保科技、改善双方军事交流、防止核扩散以及反对恐怖主义等领域的合作方面还会更加开放密切。因为即使如奥巴马所谓“非友非敌的竞争者”关系,还是胡锦涛所言“建设性合作关系”,都具备交流、对话、合作的互补内涵,都拥有开创性交往的无限空间。

(1/3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