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海外华人往往忽略或者不知道西方人极其重视对儿童和老人各种权益的保护保障,不论是约定俗成由来已久的传统,还是已经成为法规的条文。上述事件中,身处美国的曹显庆已被视作有严重性侵犯行为在先,又抗拒社工拆散其子女,以中国传统的伦理对抗西方执法行为在后,被警察采取极端制止手段,令人唏嘘的是中间缺乏一个缓冲的沟通环节。
不能忽视“小节”的微妙与敏感
类似的情节还有一例。2004年夏天,美国一位移民妇女回福建老家探亲,顺便把她多年前寄养在老家的6岁女儿带回了美国。由于母女分离多年,小女儿人地生疏,饮食也不习惯,经常哭泣。当妈妈的在衣厂打工十多小时回家,面对哭成泪人的女儿却哄不停歇,难免心烦气躁,不由得对女儿吼叫:“你再哭,我就把你从楼上扔下去摔死算了!”女儿吓得不敢再哭了。
第二天女儿上学,在学校里也哭个不停,引起教师注意和询问,小女孩大哭着说,“我不想死!”大吃一惊的老师追问缘由,小女孩转述说她的妈妈要把她从楼上扔下去摔死她!老师汇报校长,学校赶紧报警,警方当天傍晚就以“企图谋杀未成年儿童罪”的罪名,拘捕了女孩的父母,女孩也被当局有关部门暂时寄养监管。
一句随意恐吓孩子的大话,一句只想止住女儿哭泣的烦恼话,不仅让孩子童稚的心灵遭受莫大的恐惧,也给华人夫妇教育孩子的方法带来惨痛的教训。这种因“误会”引发的事件,警醒人们再也不能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熟视无睹了,再也不能任由“自己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去“管教”孩子了。
其实,这类“误会”、“误解”导致意料的事件,大多是由于不谙甚或不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小事而引起的。也许,你以为是爱溺孩子,常常有喜欢拍拍小孩屁股或者摸摸头皮的举动;或者,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即使子女童心未泯不甘单调清苦地练琴习字、学舞学画,你也必定“硬下心”逼迫孩子按你的要求挤光所有的时间……倘若被美国路人或邻居看到并以为不妥,说不定就免不了惹上麻烦。有父母疼爱孩子,搂着年幼子女一起睡觉,传到学校,会令子女在各种怪异猜疑的目光下无颜自处,家长也难脱侵犯子女的嫌疑。甚至很多刚成为新移民的华裔家庭,因经济困难住宿环境差,一家几口挤在一个房间内过日子,也可能被美国人视为不人道乃至对孩童安全有害。
即使成人之间的交往,也有许多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细节不能不留意。在洛杉矶工业市工作的一位华裔新移民员工,曾经因在公司洗手间拍同事的肩膀,而引发一场“性骚扰”官司,使其身陷困境。虽然是出于“打招呼”的善意,但不同族裔之间的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会产生微妙的差异,难道可以率性任意自以为是吗?毕竟在美国,碰触别人的身体(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都是犯忌的。
早些年,洛杉矶胡桃谷学区一位华裔家长因为规定五年级的女儿负担家事,并且要求女儿背诵出美国50州州名;由于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引起争执,而对女儿有过体罚行为,并留下伤痕。学校老师怀疑学生遭到虐待时,依据加州儿童保护法向社工部门报告,社工偕同警察第二天探访了这个华裔家庭。虽然最后以“证据不足,不受审理”结案,但陷这个家庭于困扰麻烦的疗救,却不可能不了了之。
西方所谓虐待子女罪不仅是指身体上的体罚,还泛指一切有碍儿童身心正常成长的行为,诸如逼子女读书太狠、违背孩子的意愿指使强迫孩子学这干那,等等,其实都不同程度地犯了伤害幼童精神健康罪。
很多场合、时间发生的这样那样引起麻烦的事件乃至官司,几乎都是源于一些“小节”,言辞不妥,或者动作引发误解,往往我们早就熟视无睹的现象,却都包含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能导致的微妙与敏感,不能等闲视之。在美国,即使朋友之间来往,也不能打听对方或他人的收入,对女士不可问年龄,没有预约一般不能做不速之客闯别人家门,……隐私权、价值观、社交礼仪、风俗习惯之类,在人们生活、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可大可小,都轻忽不得。
从东方移民到美国来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在美式教育环境下获得更优越的表现,就应该入乡随俗,学会按照美国方式和观念来思考教育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教育传统区别,善于包容和沟通,才能让孩子和家庭都能在异国他乡健康地愉快地成长、发展。
融入美国必须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
华人移民美国一百多年,从最初的“讨生活”过日子,到现当代追求更有品质更有尊严的生活,无不都是延续一个实现美妙高远的美国梦的过程。近年来,在美华人华侨也开始意识到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在如何融合进美国这个多族裔多文化“大熔炉”的进程中,却仍然存在着一些盲区、误区。无所适从举步维艰者有之,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者有之,唯唯诺诺看人脸色者有之,只要自由罔顾法律者亦有之,反对歧视却时时歧视他族者更有之。这样的不同表现,从个人到某群体的言行举止,一时一地或许尚有姑息宽囿的空间;“放大”为社会现象视之,却肯定是有悖于社会进步和公德法制的,长期而言必不能被容忍放任。
华人华侨要融入美国社会,却往往很难迈过上述盲区、误区,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从心底想到要“入乡随俗”,更没有在面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之际,采取积极的正视观念与协调态度。试想,我们移民美国留学美国以来,在家居生活、邻里相处、工作学习、交通旅行、问病求医、购物耍玩等等方面,所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疑惑乃至事件,哪一个不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又有哪一项与东西方文化差异脱节?譬如,体罚孩子、打骂孩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早已见怪不怪,甚至一些学校教师也一直奉行祖传的体罚学生的不二手段。然而在西方,或者说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与教育都需要开展有益的交流互动,至少海外的华人应该体认到,完全照搬东方传统的教育方式,完全按照“自己的孩子任由自己打骂”的心态,不仅落伍了,也有点强词夺理。一味照“老法子”,“拳棍之下出孝子”的目的或许能够达成,要教出品学兼优知书达理又懂得责任担当的下一代,却几乎不可能。
譬如,华人秉承传统,要求子女成龙成凤,灌输子女成名成家的观念,几乎从小就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即使读大学选专业也要由家长说了算,毫不顾及子女的兴趣爱好。美国式的教育则是鼓励个性发展,独立思考,文体德兼顾,身心成长健康第一。那些东方式家教强迫子女卯足劲“修习”各种才艺而挤压休息娱乐空间的行径,看在美国家长与教师眼里,非但形同变相“体罚”,也无异于精神虐待了。
再譬如,华人华侨喜欢扎堆图个热闹,餐馆里吃饭喝酒大呼小叫,马路上打手机电话吼声如雷,嗜好在电影院里说悄悄话,起码予人不礼貌不文明的印象。
驾车犯规遭遇警察了,有的人还喜欢在警察问讯时“辩论”,或者不按规矩反而做出不恰当的动作,以为“有理辩三分”、“无理也要搅三分”,结果原本只是简单的交通违规吃罚单,却由于不适当时机和地点做出的不适当行为,变成了刑事官司,先被扣起来,有理也说不清。
又譬如,有人按家乡的习惯与同事同学“拉近乎”,拍拍肩摸摸头,就可能会引来“性骚扰”的诉讼;甚至你拍拍孩子的屁股,也可能引发误解,小则遭孩子抗议,大则吃上官司。
所有这一切“小节”,其实我们早就熟视无睹,却都包含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能导致的微妙与敏感,不能等闲视之。隐私权、价值观、社交礼仪、风俗习惯之类,在人们生活、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可大可小,也都轻忽不得。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文明的冲突》,认为文化的差异将成为人类分歧与冲突的主导因素,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他的论点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被大量引用、论证,但作为社会主体下的每一个个体,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文化因素及其差异,更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理解和协调。说到底,我们常说的融入美国融入社会,就必须正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面对客观存在层出不穷的差异,沟通化解,求同化异,减少误差,谋求和谐,才能使移民融合过程少了摩擦,多了意趣,胜任愉快,皆大欢喜。
(7/2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