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32

第32章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究——观点、方法和视角(2)

在国际政治中,和平世界倡导民主与说服,抵制专制与暴力。西方传统神学以“埃及、波斯和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形象”来描画神,使西方文化有一种帝国主义的宇宙论,“若我们把人类的基本宗教冲动理解为模仿神圣实在,那这种帝国主义的宇宙论就有灾难性的后果”。然而,一个真正文明化的民族强调“一切行动的审美目的”,并不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是尝试说服他人,并赞美他人的自我决定力量,神被描画为“世界诗人以其温柔的耐心用真、善、美的景象引导世界向前”。神内在于世界并说服世界趋向和谐状态,这种观念与中国和谐思想十分契合,不仅为一个国家而且为全球社会提供了理念。

2.宗教的能动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宗教这种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中发现其所依赖的社会存在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让宗教回归现实生活,这是抽象诉诸具体的一种含义。不过,另一种含义则要求对宗教认识达到一种理论上的具体,即辩证地肯定宗教反作用于现实。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蕴涵了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一般前提。历史上,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已有不少事实。这种相适应的实质是宗教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宗教影响社会的同时,社会也塑造了宗教。今天,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样如此,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积极引导宗教发挥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也必须适应社会不断转化,自觉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根据在于: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基于社会存在,必须与所处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宗教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发挥其正面功能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宗教在道德和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整合作用。

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在“全面小康”的五个方面:经济殷实、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社会和谐和精神愉悦。有人作了比较,全面小康的物质富裕程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而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相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社会和谐、精神愉悦将优于西方发达国家。显然,基于当今人类社会的环境、资源的现状与趋势,“全面小康可取代西方现代化,不仅作为中国,而且可成为地球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包含着对人性发展的终极关怀。这种关怀既是社会主义的,也是全人类的,包含普世的价值元素。从人性发展去看,以人为本扬弃了现代物本主义和中世纪神本主义。它以现代文明的物质成就为基础,但并不排斥精神的能动作用,包括一些宗教因素的积极作用。况且,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具有广泛的人民性,13亿人口有1亿多信教群众。各种宗教及其组织是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力量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多作贡献。

三、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引导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长期存在,但其政治性淡化了。随之,宗教信仰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公共领域的制约作用变得重要了。同时,人们的宗教情感超越了传统宗教仪式,更多地发挥对人心理的安慰作用。宗教功能的这些转变是其回归现实并发挥对社会能动作用的结果。因而,不妨从宗教对社会公共领域和个人内心生活的两个视角,积极引导宗教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学视角:宗教的道德制约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政教分离,宗教不再享有国家权力的庇护,也不再为国家权力提供正当性的保证,其政治功能大为减弱。另一方面是众多社会问题不断挑战一些世俗活动的合法性和自主性,迫切需要在公共领域赋予道德制约。

有学者指出,宗教进入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在于质疑国家和市场仅按照自身逻辑而无需顾及社会道德的合法性,因而宗教的社会功能有三点:“第一,捍卫传统的生活世界;第二,反对国家和市场仅按自身内在的功能性规范履行功能,而不顾及传统的道德规范;第三,针对自由主义理论,持守公共的善这一原则。”简言之,现代社会的国家与市场的运作应有必要的制约,政治经济的逻辑需要伦理规范来补充。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把财富奉为神明,似乎实现了脱离宗教的经济自由。不过,“德国资产者甚至在他是工业家的时候,也是信仰宗教的。他害怕谈他所渴求的恶的交换价值,而谈生产力;他害怕谈竞争,而谈国家生产力的国家联合;他害怕谈他的私利,而谈国家利益”。可见,宗教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起到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规范市场经济的唯利逻辑。

今天,人们日益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利轻义导向和自由竞争本性在使个人或集团获取更大私利的同时,也使公共利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传统的生活道德,而宗教对市场经济有一种不可替代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并维护生活中的善和传统的价值,产生了整合社会的特殊功效。所以,积极发挥宗教的这种作用,可以减少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现代社会以经济社会为基础,经济社会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现代经济理论根据经济人设定市场,但经济人是对具体生存状况的抽象,事实上,现实的人还是政治人、宗教人等,把社会学奠基于经济人之上犯了“抽象误置为具体的谬误”(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经济人把个人看作孤立的实体仅通过市场交易与他人相关,但处于社会历史中的个人其实由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构成。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理解的个人可表达为“共同体中的个人”(person-in-community),“如果它被人们所接受的话,就会对公共生活产生不同的结果”。

传统社会以家族和血缘共同体结合起来。对经济利益的关心无疑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社会对血缘关系的信仰和对家族伦理的强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传统社会的“经济要素和精神要素是基本一致的,它们是一种互补关系”。

经济全球化普遍解构了以前让人有归属感的共同体。但人仍需共同体,“可以说历史尚未割断把他同原始部落的天然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脐带”。不同于传统共同体,人们参与现代组织受统一性、合理性和技术性的各种规定所支配。合同契约取代了个人的身份,非人格性结合取代了人们的忠诚信义,履行角色取代了全面的人格,计划方案取代了习俗惯例,等等,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衡量个人的道德规则在本质上完全让步于技术性质的规则了”。更甚的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人际关系演化为纯粹交换和契约的关系。人们在市场中的互动也只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买卖。

现代人向往传统共同体的生活是出于对所处的竞争环境和周围的人际关系感到不满,他们主张回归共同体生活的用意是“修正过于扩大的个人自由”。其实,个人对共同体的情感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往往希望超越共同体中的平等,作为独立人格被承认,希望自己被重视。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密切、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的、共同规则和共同习惯的团体中”。

所以,人的真正存在方式是这两方面的结合,即“共同体中的个人”。

当代社会惟有宗教群体尚能维系传统共同体的价值。宗教群体“由具有强烈归依感的人们所构成”或“由有意识离开平庸的日常生活的人们所构成”。

“这种宗教群体也不能不对存在着各种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社会发生影响。因此,技术性的事务、非个人世俗社会与情感性的宗教共同体之间,就依然存在无法消除的磨擦。”但在现代社会,宗教已发展成为一种公共制度,于是“政府对宗教由控制转变为依法管理,而宗教团体则自治自理,非行政、非营利、非市场,以社会团体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2.心理学视角:宗教的精神功能

从社会学视角观察宗教,宗教功能被定于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上。但现代社会的宗教很大程度上从公法转入了私法,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对于个人而言,宗教在心理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不妨把视角转向心理学领域,从人的精神存在、命运不定性和心理治疗诸方面去认识宗教的重要作用。

近代,新教伦理曾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精神氛围。路德和加尔文认为,信仰纯属个人私事,拯救力量来自个人内心,依赖理性和勤奋工作,这激活了社会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宗教道德鼓励信仰者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自觉作出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

今天,宗教信仰对物欲社会更多地起着精神上的补偿作用,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宗教对信仰者有双重补偿作用:“对于物质生活匮乏的人,它以精神价值和心理安慰去补偿其物质的欠缺;对于物质生活过度膨胀的人,它又以精神寄托的方式弥补其精神的空虚。”因而,宗教关于人的价值、生活意义的思考重新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

人存在的本质方面是精神性存在,他或她必须有一个精神寄托以安身立命。

尤其在物质需求满足后,一个人更加重视精神满足,试图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宗教信仰可以成为人们在这方面追求的目标。或者说,许多人会从宗教世界中寻求人生的终极关怀,以解释生活的意义和回答生命的问题。这种精神性存在具有宗教性。

时代急剧变化给个体的命运造成了很大的不定性。人们一般很难承受这种不定性,他们往往由宗教信仰来获得确定性的担保。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人们的确定感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生活充满不定性。市场竞争在给人们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对此,社会弱势群体普遍感到命运无常和现实无情,成功人士对前景同样抱着不确定感,担忧会失去眼下的一切,因而“不管是富有的人还是贫穷的人,都有可能信仰宗教”。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而非合作、注重自由而非社群,以致许多人觉得很孤独、很无助,很难找到生活的意义。经济社会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视物质财富为一切价值的目标和尺度。“经济人”把人异化为“单向度的人”,而人一旦失去精神方面的价值,如情感、友爱、道德、真诚、信任等,生活不会幸福。

统计数据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自杀,4.5亿人有精神障碍,抑郁症现为世界第4大疾病;中国人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不少人的精神状况却趋于恶化,有严重精神病患者1600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危机,而宗教在抵制心理危机方面有相当大的作用,“宗教通过宣讲教义,引导教徒摆脱物质诱惑,化解焦虑和不满,达到心理平衡和内心安宁,宗教的这种教化不仅对信众有教化作用,对一部分不信教的人也会产生吸引力”。

社会由人组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造就和谐人格。和谐的人格在于和谐的自我,而和谐的自我必须保持安宁的心境和拥有健康的心灵。所以,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又归于“心”。积极引导宗教造就人的和谐心灵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黄铭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哲学博士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