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49456400000002

第2章 净化人们心灵的哲学专著 道德经

作者:老子

成书时间:春秋末期

背景搜索

老子姓李,名耳(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一般世人都叫他老子,他的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他身材高大,长耳大目,宽额头,厚嘴唇。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孔子年轻时曾经专门拜访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师从常枞。据记载,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常枞对李耳的教导都要老子自己体悟。

老子勤奋好学,又有常枞的悉心教导,他逐渐成为了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学识在当时无人能及,因而被任命为周守藏室之史官,管理朝廷的众多藏书。他在任史官的过程中研读了《尚书》。《尚书》中载有从尧到周初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文告,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这就使老子的思想又一次产生了飞跃。

后来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景王驾崩,王子朝叛变,失败后在守藏室中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此事波及老子,老子为了避免祸害,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请求道:“先生要隐居了,请尽力写一部书吧。”于是老子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道德经》上下篇,然后骑青牛出关飘然而去,不知所终。有人说老子活了60岁,有人说老子活了200多岁,但他很高寿是肯定的。

作品解读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老子思想的结晶,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为《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为《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其中阐释了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重点阐释了老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全书文辞简奥,哲理宏富,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多个方面。

老子宣扬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根源。“道”本义是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当时人引申为法则。老子观察了自然变化、人事关系,赋予“道”新的含义。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的“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

老子揭示了由于阶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及相应的斗争,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反对战争,反对统治阶级无节制的横征暴敛。老子对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曾作过生动的描绘:国家很小,百姓很少,虽有兵器而不用,虽有车船而不乘。人民吃得好,穿得漂亮,住得舒适,相邻的国家看得到,但人民却不相往来。这里的生活简单朴素,没有使用文字的必要,人们恢复到结绳记事时代就可以了。他的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道德经》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等。

《道德经》一书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触及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对立范畴:阴阳、刚柔、强弱、智愚、损益……它认为这些对立双方处在互相依存之中,而且这些对立的双方又是互相成就、互相转化的。对立双方之所以能互相转化,乃是因为它们的相互包含,不过,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老子的辩证法是来自实际、返诸现实的。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同时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长和短二者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很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大树,散小的泥土可以造成高台。他还提出不要被困难吓倒,只要从点滴做起,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道德经》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谈宇宙,谈人生,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作。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意义,包容着极大的智慧,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实际上一直和儒学及后来的佛学一起熏陶冶铸着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工程、艺术乃至千百年来无数人的为人处世、宦海沉浮,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

妙文精粹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中华书局,1984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常枞教导老子

常枞教导老子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有次常枞病得特别重,老子听说后去探视。

到了常枞的病榻前,常枞张开嘴对着老子,接着指着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十分困惑:老师不会是病糊涂了吧?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呢?人怎么会没有舌头呢?但还是恭敬地回答:“还在。”常枞又问老子:“我的牙齿还在吗?”常枞当时已经很老了,嘴里的牙齿都掉光了,老子老老实实地说:“不在了。”

常枞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问你吗?”

老子顿时意识到老师是在指点自己:舌头是软的,所以它坚韧;牙齿是硬的,所以它容易崩落。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由此而又领悟到处人处世应当“守其雌”。

链接二 孔子与老子相见

传说老子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入腹,于是身怀有孕,怀孕11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老子生下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字聃。

当老子声名鹊起时,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讨教。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老子问礼。孔子一行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深有所感。见了老子,又进一步向老子请教,金人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该怎样解释。老子回答,一个人即使他的骨头已腐朽了,他的言论却依然存在。而且作为一个君子,国家清明,君主贤能,自己的理想可以实现,就可以出来做官,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君主不能够任人唯贤,就随遇而安。精于经商之道的商人,常将货物藏得很严密,看起来好像一无所有,有盛德的君子,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一定会有好处。

孔子离去后,对自己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在空中轻快地飞翔;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灵活地游动;兽,我知道它能迅捷地奔跑。能奔跑的兽我可以用网去捕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了解了,它是否能腾云驾雾直上九霄呢?我今天见到老子,觉得他就像龙一样高深莫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