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国别:俄国
背景搜索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俄国作家、改革家、道德思想家、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他接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他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期间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托尔斯泰对学校教育不满,离开学校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良纳。1851年他跟随长兄去了高加索,成为了一名志愿兵,后来还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
托尔斯泰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等。
《战争与和平》总共有70万字,人物多达529位,五年后才分期出版。它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作家对前期创作的总结,体现出作家在19世纪60年代的主要思想艺术特征。
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库拉金、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和别素豪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反映了1805~1820年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家在小说中肯定了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的正义性质,谴责了拿破仑对俄国的非正义的侵略,并对库图佐夫领导的反侵略战争进行了颂扬,多角度地表现了俄国人民反侵略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作品解读
《战争与和平》的中心主题是表现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
托尔斯泰根据自己对俄国贵族地主的了解,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划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以库拉金为代表的上层贵族,他们远离人民群众,自私贪婪、堕落虚伪,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道争权逐利,整日沉湎于荒淫无耻的寻欢作乐;另一类是以彼埃尔·别素豪夫、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罗斯托夫为代表的庄园贵族,他们厌恶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其中有的人如彼埃尔在不断的精神探索和经受了卫国战争的洗礼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作家在小说中否定了前者,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库拉金等人;肯定了后者,诗情洋溢地对他们进行了描写和歌颂。
在《战争与和平》中,有着庞大复杂但又有条不紊的结构,将和平生活场景与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小说中的一些主要人物,作者给予他们特有的心理分析,使他们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极富艺术感染力。
故事是这样的:1805年,拿破仑征服欧洲之后便向俄国进军,法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虽然战事当前,可在俄国的上流社会,人们的生活依然很悠闲,而且照样举行社交舞会。
在宫廷女官安娜·舍莱尔举行的晚会上,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许多达官贵人都出席了。舍莱尔和瓦西里·库拉金公爵谈到了战争,他们觉得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拿破仑已决心要入侵俄国,而俄国也作了准备。舍莱尔认为拿破仑是大恶棍,只有俄国沙皇才能拯救欧洲。就在他们谈话时,彼埃尔来了。他是彼得堡最富有的世家别素豪夫老伯爵最心爱的私生子,刚从国外留学归来。彼埃尔接受过自由思想的熏陶,他不认为拿破仑是个暴君和野心家,反称拿破仑为伟大的人,结果遭到了在场很多人的攻击。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看到自己的朋友处境有点不妙,就出面替他解了围。安德烈是一个严肃诚挚、博学多识的贵族青年,从内心深处看不起那些显贵的人,认为贵族生活空虚无聊,正准备到军队里去干一番事业。两位年轻人聊得十分投机。
彼埃尔回到彼得堡后,又开始沉溺于放荡的生活。他因为与库拉金公爵的儿子阿纳托尔等人一起酗酒闹事,被赶出了彼得堡。他后来到了莫斯科。老别素豪夫去世后,彼埃尔继承了老伯爵的一大笔遗产,摇身一变成了莫斯科数一数二的富人,成了社交界的宠儿。瓦西里·库拉金公爵是别素豪夫伯爵的远亲,他也想弄到点儿遗产。为此,他耍了不少险恶的手段,最后他终于得逞了,因为,他把女儿爱伦嫁给了彼埃尔,可是彼埃尔有所不知,爱伦虽然容貌妩媚、神情迷人,却是一个放荡的女人。结婚后不久,彼埃尔就听到关于爱伦和军官道洛霍夫之间有暧昧关系的传言,他忍无可忍,在将一大部分财产留给她以后,与她分居。
安德烈则毅然去了前线,当了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准备开始自己的事业。在1805年10月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法国大败俄、奥联军。安德烈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坚毅,他高举着军旗冲锋陷阵,最后身负重伤昏倒在战场上。安德烈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照顾,渐渐恢复了健康。面对无际的苍穹,安德烈感到个人功名的渺小。伤愈后,他历尽了各种艰难回到家,当天晚上,他的妻子莉莎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婴,不幸的是,莉莎却死去了。安德烈失去了妻子,非常痛苦和绝望,精神极度颓废。一次,安德烈因为贵族会之事去拜访罗斯托夫公爵,他立即被充满生命力、美丽动人的公爵女儿娜塔莎所吸引,对她一见钟情。彼埃尔的来访已触动了安德烈,娜塔莎的生命活力进一步使他重新获得生活的力量。他开始在农庄里实行改革,并参加当时俄国的一些政治活动。
1807年,俄、奥联军在埃尔劳与法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双方损失都很惨重。六月,拿破仑和沙皇签署了和平协定,暂时的和平生活开始了。
不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是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反对,最后双方约定一年以后结婚,此后,安德烈就到外国修养去了。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先撕毁了原来的和平协定,指挥军队跨过涅曼河,攻打俄国。库图佐夫被任命为总司令,他请安德烈和他一起去抗击法军。8月26日,俄、法两国军队在鲍罗金诺进行了一场大战,双方都有很大的伤亡。在战斗中,安德烈的腹部受了重伤。电影《战争与和平》海报(1956年)最后,库图佐夫只能从莫斯科撤退出来以保存俄军的实力。在莫斯科大撤退中,娜塔莎在伤员中意外地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并悉心地照顾他。但是为时已晚,安德烈的伤实在是太重了,不久就在睡梦中死去了。
彼埃尔因为家庭不幸,一直在探索生活的真谛。他迷恋过共济会,想借着宗教摆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幸。他也在自己的领地上实行改革,解放农奴,但是没有成功。卫国战争开始后,他上了前线,也参加了战斗。法军进入莫斯科后,几乎把莫斯科烧成了火海。彼埃尔完全改变了对拿破仑的看法。彼埃尔决意留在莫斯科,做一名民族英雄,刺杀拿破仑。他化装成农民,藏了匕首,准备刺杀拿破仑,但是为了营救大火中的一个女孩,被法军抓住。
法军在莫斯科大肆抢劫,军纪变坏,军队从此开始瓦解。拿破仑疲惫地等待着,希望沙皇要求和他签署和平协定。但是这一天迟迟没有到来,他只好放弃莫斯科撤退到法国。在溃退途中,法军不断遭到俄国军队和游击队的袭击,损失惨重,最后拿破仑只带着三万残兵逃出了俄国。
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成为一群落荒而逃的乌合之众。在哥萨克人的不断骚扰下,大量俄国战俘被解救,彼埃尔获得了自由。经历劳役磨难的彼埃尔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苦难,精神上获得了新生。后来,彼埃尔回到了莫斯科,此时爱伦已经死去,娜塔莎已经长成为美丽动人的大姑娘。见到娜塔莎后,彼埃尔深深地爱上了她。
他适时地向娜塔莎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意,娜塔莎接受了彼埃尔的求婚,两个人从此开始了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娜塔莎更加勤劳能干,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丈夫和孩子。结婚8年后,他们生了4个可爱的孩子,发现现实生活和他们过去梦想的一模一样。
妙文精粹
安德烈公爵不仅知道他会死去,而且感到他正在死去,并且已经死去一半了。他体验到了远离尘世的意识,和愉快而奇怪的轻松的感觉。他不着急不慌张地等待他正面临的时限。那威严的永恒的未知的遥远的主宰,他在自己生命的延续中不断触摸到他的存在,此时已迫近他,并且,照他所体验到的奇怪的轻松的感觉,几乎是易于理解的,可以感觉得到的……
他曾经害怕过终极。他两次体验过死亡,即终极的恐怖这一骇人而痛苦的感觉,但现在他已不明白这种感觉了。
他第一次体验到这种感觉,是在炮弹像陀螺一样旋转着朝他飞来的时候,他望着休耕地、灌木丛和天空,知道这是死神向他扑来。当他负伤后醒来,他心里刹那间绽开了那犹如从压制着他的人生中挣脱出来的,永恒的自由的不再受人生之约束的爱的花朵,于是,他不惧怕死亡,也不去想它。
在他负伤后度过的那些痛苦的孤独和半昏迷的日子里,他愈思考永恒之爱的新原则给他的启示,他便愈脱离人间生活,他自己倒不觉得,爱一切,爱一切人,永远为爱牺牲自己,即是谁也不爱,即是——不要过人间生活。而且,他愈是沉浸在爱的原则之中,他愈是远离着生活,也愈彻底地清除了当人们没有了爱时,那道生与死之间的障碍。在他这第一次想到他应该死的时候,他对自己说:好吧,这样更好。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1968年)
但在梅季希村那天晚上,当他在半昏迷中,那个他想见到的人出现在他面前,当他把她的手放到自己的嘴唇上,流下无声的喜悦的眼泪时,对一个女人的爱情不知不觉潜入他的心中,又把他同人生连在一起。又喜又惊的思想又来打扰他。回想起他在包扎站见到库拉金的那一时刻,他现在不会再陷入那一次的情感中了:他现在反而担心他是否还活着,但他不敢去问。
他的病情与他的生理状况一致,但娜塔莎称之为“他出现了那种情况”的事,发生在玛丽亚公爵到来的前两天。这是那种生死之间最后的精神上的搏斗,死亡取得了胜利。这是对生命之珍惜的突然觉醒,它体现于对娜塔莎的爱情,也是最后一次屈从地面对未知的恐怖。
这是一个晚上,他,饭后总是这样,处于低烧状态,但思想异常清晰。索尼娅坐在桌旁,他在打盹,突然,身上出现一股幸福的感觉。
“啊,这是她来了!”他心里想。
果然,在索尼娅刚才坐的地方传来娜塔莎进门的脚步声。
从她开始看护他的时候起,他便时时体会到与她亲近的这种生理上的感觉。她坐在斜对着他的扶手椅里,遮住照着他的烛光,编织袜子(安德烈公爵有一回告诉她,谁都不善于像老妈妈那样看护病人,她们总是一边看护,一边织袜子,而织袜子的动作里有安详感,听了之后,她便学起编织袜子来了)。她纤细的手指飞快地织着,时而撞响织针,她的下垂的沉思的面孔的侧影被他看得很清楚。她动了一下——线团从她膝上滚落。她颤抖一下,看了他一眼,用手遮住蜡烛,小心翼翼地灵活地弯下腰去,拾起线团,又坐回原处。
他不眨眼地望着她,看到每当她自己动一下,她便要深深叹一口气,但又不敢这样,只得小心地喘气。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1968年)
在特罗伊茨修道院,他俩谈起了过去,他告诉她,如果他活着,他会为自己负伤而永远感谢上帝,是受伤使他又同她在一起,但从那以后,他们从未谈过未来。
“这可不可能呢?”他此时一边看着她,听着金属织针轻微的碰击声,一边想着。“难道命运这样奇怪地带我到她面前,仅仅是为了让我死去……难道人生之真理展现在我面前,仅仅由于我在虚妄中度过了一生?我爱她胜过世界上的一切。可我爱她又能怎么办?”他想,同时不由自主地习惯性地呻吟起来,他每当痛苦时就有这样的习惯。
(郭智蓝译,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列夫·托尔斯泰教子
列夫·托尔斯泰非常在意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尽管他的时间非常宝贵,但是他会尽量抽出多的时间来陪孩子们,给他们说故事,为他们画画,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认为他的时间能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很值得。
托尔斯泰并不赞成在学习上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总是按照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非常喜欢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于是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读给孩子们听。在阅读过程中,托尔斯泰发现《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此书,他坚持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拿着鹅毛笔为这本书描制插图。
链接二 托尔斯泰庄园
托尔斯泰庄园位于俄罗斯图拉州的雅斯纳亚·波良纳镇,与莫斯科之间的距离为195公里。1828年9月9日,列夫·托尔斯泰在此出生了。他的父亲出身于伯爵世家,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曾经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官。托尔斯泰庄园有338公顷,是托尔斯泰母亲的陪嫁。
托尔斯泰庄园里,挺拔的松柏、白桦随处可见。庄园里的房子小巧别致,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庄园内有一座18世纪后期建筑式样的白色砖塔楼,是由托尔斯泰的外祖父建造的,后来被他亲自设计改建过。白色塔楼前有一棵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是当地农民为纪念托尔斯泰特意栽种的。
托尔斯泰在两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失去父亲,于是他自幼便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他讨厌那种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喜欢与勤劳、朴实的农民交朋友。庄园里的车夫、保姆、仆人、乐师、厨子等都成了他的好朋友。《童年》《少年》和《青年》自传体三部曲就是青年时期的托尔斯泰在此完成的。1862年托尔斯泰在庄园里结婚。19世纪70年代,他曾搬出庄园,到萨马拉省和莫斯科等地居住,但总因想念庄园的自然景色而回到庄园。
在托尔斯泰庄园故居门厅里,我们能看到四周都是书柜。墙上挂有一个皮包,那是当年用来取书信、报纸的,玻璃橱里放着几杆猎枪。狩猎是青年时代以来托尔斯泰的爱好。在托尔斯泰故居一楼仍保存着作家的手稿和信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教育的果实》《活尸》等不朽作品都是作家在此完成的。
在故居的二楼有一个很大很宽敞的大厅,曾经有很多莫斯科文艺界知名人士经常出入这里,它俨然成为了他们的活动中心。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人曾在这里与托尔斯泰亲切交谈。由于托尔斯泰喜爱音乐,这里摆放着一架钢琴。大厅的一面墙上挂着名画家克拉莫斯科和列宾为托尔斯泰画的两幅画像。托尔斯泰夫人的画像在托尔斯泰画像的旁边。另一面墙上是几位祖先的画像。故居二楼的藏书室里,保存着2.3万卷的书籍,共有14种文字。有些书籍是屠格涅夫、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赠予的,书上面有他们的亲笔签名。托尔斯泰一生博览群书,会说德语、法语、英语,并能阅读阿拉伯、古希腊、意大利、古犹太与荷兰文。
托尔斯泰在庄园里生活了将近60年的时间。1910年11月7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只带着少量的衣服离家出走,途中染上肺炎,在梁赞的阿斯塔波瓦车站去世。根据托尔斯泰的遗嘱,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庄园内离塔楼不远的峡谷旁,没有墓碑,没有任何的装饰。
1921年,雅斯纳亚·波良纳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区。在1939年,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和文学纪念博物馆成立,并且庄园博物馆前建立了作家的半身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