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武
成书时间:春秋
背景搜索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备受推崇。它不但在我国享有盛誉,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而且蜚声海外,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具有极其突出的地位。
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问题,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有的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几百年的悬念才有了定论,《孙子兵法》的作者的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县(今山东省惠民县),具体的生卒年月不可考证,大致与孔子同时期。孙武的父亲孙凭,是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而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理想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二人结识后,十分投机,遂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机会总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历史的契机终于来了——公元前515年的吴国在各方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时的吴王阖闾“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认为施展才能和实现理想的时机已经来临,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加紧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
《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该书共有13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这部兵法在篇幅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余言,但内容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以及气象等多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它对古典军事理论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所论述。从大的门类看,它包括军事思想、武装力量建设、军事学术、军事地理等门类的知识。从具体学科看,它包括军事哲学、建军指导思想、作战指导思想、战略学、战术学、军事预测学、军事情报学、军事心理学、军事人才学、军事运筹学、军事训练学、军事管理学、战争动员学、军事后勤学、军事地形学等学科的知识。《孙子兵法》以从战略理论的高度论述战争问题而著称,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充满了智慧的光辉。
《孙子兵法》在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就已经是一部完整的军事著作。它问世以后被广泛传播和应用,西汉时经过整理校订,始有定本,从此代代相沿,流传至今。20世纪70年代在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抄本。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说道:“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这就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论观点。与孙武同一时代,包括后来历代的不少昏庸军事家,很多都迷信占卜,故而孙武能在2000多年前揭示无神论的唯物主义思想尤为可贵。孙武的无神论奠基于2000多年以前,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的骄傲。
《孙子兵法》中的论述还反映了原始辩证法的观点。诸如:虚实、迂直、强弱、动静、胜败、敌我、众寡、远近、得失、利害、进退等等。
孙武还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始终把战争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敌与我、众与寡、虚与实、动与静等矛盾相互斗争而转化,都反映出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则。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表明孙武掌握了生动活泼的辩证法。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著名论断,认为一定要对自己的实力和对方的情况了如指掌,随时随地掌握对方的动态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又如,孙武又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主张,认为不管敌我总体力量对比的强弱如何,一定要创造机会,造成我在局部兵力上的优势,以十攻一,以众击寡,全歼敌方。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他们三人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历代有许多研究和整理《孙子兵法》的作品,大多是在校勘、考证、注释和通解等方面对《孙子兵法》进行整理、改编、修正的。据统计,历代研究其注释者,仅留下姓名的就有200多家,研究著作500余部,存世的也有420多部。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孙子注》(又称《孙子略解》)是今天存世的最早注释本。曹操戎马一生,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深通兵法,因此他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唐宋时代给《孙子兵法》作注解者群起,《孙子兵法》的单注本、集注本和合刻本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武经七书》和《十一家注孙子》。宋神宗元丰年间将《孙子》《六韬》《吴子》《三略》《尉缭子》《司马法》和唐代李靖的《李卫公问对》合在一起,号为“武经七书”,颁行武学,被作为军事专科学校的法定教材。
《十一家注孙子》是将历代整理和注释《孙子兵法》的名家之作合刻在一起,成于宋代。这十一家是曹操、孟氏、李筌、杜佑、贾林、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和张预。明清时代,刘寅作《武经七书直解》,是明代最早的注本,其后又有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清代以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最可称道,在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今天我们看到的《魏武帝注孙子》《武经七书·孙子》《十一家注孙子》这三种宋代版本是最为珍贵的。
《孙子兵法》在海外的流传始于日本,大约是公元8世纪的唐武则天时期。其次是朝鲜。日文本《孙子兵法》出现于公元1660年。有人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出版的有关《孙子兵法》的著作多达100余种。
《孙子兵法》在西方的最早传播是在法国。1772年,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在巴黎出版了法文《中国军事艺术》丛书,其中就有《孙子十三篇》。1905年,英国人卡托普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孙子兵法》的英译本。1910年,这部兵法由布鲁诺·纳瓦拉用德文翻译出版。1943年,《孙子兵法》的俄文本正式出版发行,苏联军事学院把它作为自己学校的教材。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孙子兵法》译本,多达十几种文字,广为流传,备受推崇。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著作,是因为它揭示出了许多战争中的普遍规律,具有丰富而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作品解读
中国自古为思想精英荟萃之地,也是兵学昌盛之国,素有“兵法之国”的美称。《孙子兵法》是我国不朽的著作,它产生于2500多年前,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事哲理思想深邃缜密,古典军事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文学语言辞如珠玉,以及历代雄杰贤俊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期被尊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并且早已跨越时空,超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盛誉。
《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比色诺芬(公元前403-前355年)号称古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的《长征记》要早100多年,而且《长征记》着重于作者跟随小居鲁士出征失败后希腊军队向黑海海岸撤退经历的记述,虽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非战略理论的概括,因此无法跟《孙子兵法》相提并论。至于古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廷(约公元35-103年)的《谋略例说》、韦格蒂乌斯(4世纪末)的《军事简述》,更是远在其后。
《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数千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一)《计篇》,讲的是国家长久大计,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的思想。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有五项,就是“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孙武认为,谋划周密才有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是肯定要失败的。军事名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就出自此篇。
(二)《作战篇》,讲的是作战用兵的事。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阐述了“兵贵速,不贵久”的速胜思想。
(三)《谋攻篇》,主要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四)《形篇》,论述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可乘之隙,以压倒的优势打击敌人。孙武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余就进攻。防守时要注意一定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五)《势篇》,论述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势”是什么呢?孙子说,这种势就像可以漂起石头的激流,就像一触即发的拉满的弓弩,就像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滚下,有一种锐不可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打击敌人,就能够以一当十,所向披靡。
如何造就这种“势”呢?首先,要使自己本身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
(六)《虚实篇》,论述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方针。
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首先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再次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
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七)《军争篇》,主要讲主力军的正规战争。这是全卷13篇的中心篇。论述了如何争夺制胜的有利条件,使自己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孙武在该篇中提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治军思想。
(八)《九变篇》,论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置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强调要考虑变通之法。要求将帅处置问题时必须兼顾利害。在这里,他大胆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名言。
(九)《行军篇》,论述行军的要领。论述行军作战中怎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问题,还论述了军队遇到不同地形时的不同处置办法。孙武还提出了31种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孙武在本篇中还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即要用道义来教育士兵,用法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一定能取得胜利。
(十)《地形篇》,主要阐述怎样利用有利的地形用兵作战的原则。
(十一)《九地篇》,孙武分析了九种战地的特点和士兵处在这些地区的心理状态,相应地提出了在这些不同的地区用兵的措施不同,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是有好处的。孙武认为,一旦深入敌国,等于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们会迫不得已拼死作战,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且,深入敌国,还可就地补充军粮,还可因离家太远而不会逃散,服从指挥,一心一意作战,夺得战争胜利。
(十二)《火攻篇》,论述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种类、条件和实施方法等问题。
孙武认为,火攻的着眼点在于摧毁敌人的人力、物力和运输线。各种火攻方法必须变化运用,我军可以掌握,敌军也可以掌握,应该注意防备。
(十三)《用间篇》,重点阐述战后处理和利用间谍侦察敌情,其目的是防止战争的发生或者尽可能减少战祸带来的损失。篇中阐明了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有很重大的意义,并论述了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策略。孙武认为间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作战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军队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而采取行动,取胜的机会会更大些。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集大成之作,是对我国古代军事智慧的高度总结,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意义。
妙文精粹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京华出版社,2004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孙膑与《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书之集大成者,是对我国古代军事智慧的高度总结,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意义。此后的2000多年里,凡兵学家研究军事问题,军事家指挥作战,大都是以此书作为依据的。尤其是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谈兵论战的人很多,莫不以此书作为指挥作战、军事研究的依据。
孙膑学艺
当时齐国的著名军事家孙膑更是继承和发展《孙子兵法》的典范。据说孙膑是孙子的四世孙,其军事上的天赋和才能得益于家学渊源。他不但在实际指挥作战中功勋卓越,成为了一代名将,而且在军事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在体系和风格上一脉相承,互相辉映。《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它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孙子学派”继《孙子兵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
孙膑,战国时齐国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因曾被施以膑刑(即去掉膝盖骨),故世人称之为孙膑。原名和生卒年月也无从考证,只知道他的主要活动年代为齐威王、宣王在位期间(公元前356-前301年)。他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家,在后世与孙武一并被尊称为孙子。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是鬼谷子最得意的两名学生,后来庞涓辅佐魏惠王,担任大将军,便暗中派人请孙膑到魏国,但是他嫉妒孙膑的才能和军法都在自己之上,就设计陷害孙膑,唆使魏惠王将其处以膑刑。不久,孙膑在好友的帮助下逃离魏国,到了齐国,当了齐将田忌的门客,担任田忌的军师。他运用运筹学博弈原理,帮助田忌在贵族赛马中获胜。田忌佩服孙膑的军事才能,将他推荐给齐威王。威王通过与孙膑谈论兵法,对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大加赞赏,于是拜孙膑为军师。孙膑成为齐国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智囊人物。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参与指挥两次著名的对魏战争是孙膑一生的主要业绩。一次是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一说在山东荷泽东北)之战,一次是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今河南长葛北,一说在山东范县西南)之战。战国初期,魏国联合韩、赵率先称霸,但韩、魏根本没有从中获得实利,于是便自谋发展,魏、韩、赵组成的联盟也解散了。魏国为了加强控制东方诸侯国与齐争霸,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赵在齐国的支持下进攻臣服于魏国的卫国。魏惠王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围攻赵都邯郸。赵先向楚求救,楚坐观虎斗,赵于是向齐求救。齐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救赵。田忌主张直接进攻赵地解围。孙膑认为,魏强齐弱,攻之必败,建议趁魏军精锐在外,采取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直攻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同时将主力埋伏在桂陵,以逸待劳,大破魏军,魏军主将庞涓被擒。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
13年后,魏、赵联合攻韩,韩向齐求援,田忌、孙膑再度受命出师。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于是便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引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向马陵撤退,那里是深山密林,道路曲折,适合于埋伏。孙膑第一天命令士兵挖了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减为3万个,制造齐军士气低落、逃亡严重的假象。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三天,士兵已逃亡大半,于是亲率精锐之师兼程穷追。天黑时赶到马陵,命令士兵点燃火把,只见一棵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此时庞涓才意识到是中计了,但为时已晚。庞涓自知厄运难逃,拔剑自刎,魏太子申被俘。从此魏国一蹶不振。经过这两次大战,齐国威望大增,孙膑也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马陵战后不久,齐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田忌受政敌邹忌排挤,被迫流亡楚国,孙膑大概也随其到楚,所以汉人王符说“孙膑修能于楚”,还有的资料说孙膑是“楚人”。入楚以后的孙膑在史料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但是其所著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于世。
《史记》是最早记载孙膑有兵法传世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吴孙子兵法》(即孙武《孙子兵法》)的同时,又著录了《齐孙子》89篇,图四卷,归入“兵权谋”类,即指《孙膑兵法》。两汉魏晋时期,《孙膑兵法》多次被人征引,其书当仍存于世。但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可能到这时《孙膑兵法》已经失传。宋代以后,学者无从窥见《孙膑兵法》真实面目,于是便对孙膑其人和他的兵法产生了种种怀疑、推测。有人认为孙武、孙膑本为一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实为一书,对此是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各执一词。1972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时,意外地发现了《孙膑兵法》的竹简。同时发现的竹简还包括《孙子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先秦兵书。关于孙膑及其兵法的种种怀疑、猜测,至此明了。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损坏严重,残缺不全。
经初步整理,《孙膑兵法》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公开出版,共收录竹简364枚,11000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各篇可以肯定确属《孙膑兵法》。下编各篇性质比较复杂,尚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属于《孙膑兵法》,但都是论兵之作,可能是孙膑的后学弟子所记。
出土的《孙膑兵法》虽然并不完整,但仍然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孙膑及其学派的军事思想。这些军事思想是《孙子兵法》基本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战争观上,孙膑继承了孙武的慎战思想,反对穷兵黩武、好战喜功。但同时,孙膑又指出并不能完全回避战争,战争是解决政治问题的一种手段,虽然不可滥用,但有时也不可不用。他指出:战争胜负是以政治、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夺取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军心、民心。因此作战时要做到“事备而后动”,必须“得众”“取众”。
在战略上,孙膑则主张“必攻不守”的积极进攻战略,提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造势”思想。他指出:作战只要指挥得合理得当,以寡可以胜众,以弱可以胜强,盈虚之势相形而变。指挥战斗“胜不可一”“奇正无穷”,一定要正确估量形势,灵活机动,出奇制胜。
在战术上,孙膑对攻城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对作战阵法也进行了研究。他要求步兵与车骑弩兵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强调先锋部队与后续部队要充分地结合。孙膑特别重视使用“选锋”,即由特别挑选的精锐士卒组成的突击队。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孙膑兵法》都可堪称是先秦时期一部杰出的军事典籍,但它并不是没有任何的缺点,其中所夹杂的一些迷信思想反映出时代的局限。另外它的体裁稍微显得有些零乱,往往采用问对、叙事等多种形式。内容上主要谈兵略,但也杂有形势、阴阳诸家之言。
自《孙膑兵法》出土以来,学术界有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
链接二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
公元8世纪《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后,影响真正可谓是不同凡响。它不但构成了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而且对日本的历史和日本人的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极其推崇《孙子兵法》,对这部不朽之作甚为重视,他们开始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探讨领域涉及广泛,流派众多,著述之精,其他国家在这方面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在日本,孙子被尊为“兵家之祖”“兵圣”“东方兵学的始祖”“伟大的战略哲学家”等等,甚至孙子的地位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认为“孔夫子者,儒圣也;孙夫子者,兵圣也……后世儒者不能外于孔夫子而他求,兵家不得背于孙夫子而别进矣。是以文武并立,而天地之道始全焉。可谓二圣之功,极大极盛矣!”《孙子兵法》在日本也被推崇为“兵学圣典”“韬略之神髓,武经之冠冕”“万古不易之名著”“科学的战争理论书”等等,认为该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举凡国家经纶之要旨,胜败之秘机,人事之成败,尽在其中矣”,是“兵之要枢”,“居世界兵书之王位”。
《孙子兵法》在日本军事界的影响在16世纪(即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达到全盛期。当时日本涌现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通军事经典,他们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可谓是得心应手。武田信玄号称日本的“孙子”,他酷爱《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警句,并把“风林火山”四字写在军旗上鼓舞士气,号令三军。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界依然信奉《孙子兵法》,认为古代大师的学说对现代战争仍有指导作用。如在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元帅和陆军大将乃木希典都深谙《孙子兵法》。对马海战日军全歼俄国远征舰队,其阵法正出自《孙子兵法》,东乡在论及获胜原因时归结为运用了“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战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更是《孙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巧妙运用,堪称是现代战争史上战略突袭的典型。但是,日军既不“慎战”又未“先知”,对美国的潜力估计不足,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所以导致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败。
日本的情报工作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而且在各行各业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的这种特点,与中国的《孙子兵法》有密切的渊源。著名的英国作家理查德·迪肯在其所著《日谍秘史》一书中明确指出:“日本人搜集情报的灵感是受中国2450年前的战略家孙子的影响。”
《孙子兵法》不仅在日本备受推崇,而且在西方世界的流传也很广泛。据说,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阵中,仍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德国伟大的军事学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也深受这部中国古代兵典的影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读到《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关于“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论述时,不禁叹息:“可惜20多年前没有看到这本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导弹、核武器进入军事领域,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战争条件的变化和军事理论的更新和孙子所处的古代是不能比拟的,但国际上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应用依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有了新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的一位著名军事理论家断言:“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理论家孙子的著作,无疑大有益处。”60年代初,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访华时曾对毛泽东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美军新版《作战纲要》开宗明义地引用孙子“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句名言作为其作战的指导思想。
重视孙子的战略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们研究和应用《孙子兵法》的热情依旧未减。因为在这一时期,军事战略同政治、经济、外交以及社会等因素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出现后,任何国家(即便是超级大国)都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所以建立全新的战略体系势在必行。而《孙子兵法》包含丰富的战略思想,这也正是其精华所在,它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中大量引用了孙子的语录。他的观点是:“最完美的战略,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以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译《孙子》这本书了”。
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对孙子的评价更高,他称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在《大战略》一书中指出:“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孙子)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
美国著名的“脑库”斯坦福研究所的战略专家福斯特和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三好修教授以《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思想为依据,提出了改善美苏均势的新战略,并称之为“孙子的核战略”,对世界战略的调整影响极深。
此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等西方政治家也都在各自的著作中运用孙子的理论,对当今时代国际战略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孙子兵法》在现代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依然被广泛地运用。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曾引用孙子“夫兵久而对国有利者,未之有也”的名言,力主结束这场旷日持久、陷美军于泥潭的战争。又如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军队遵循孙子“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的理论,绕过坚城,迂回包抄,直指达卡,把巴基斯坦军队迅速击败,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印度军史》用《孙子兵法》的观点总结南亚次大陆的战争经验,这是绝无仅有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的“孙子热”日趋高涨。《孙子兵法》不但受到军界和战略家们的重视,而且也为其他各界人士所推崇。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扩展到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在政治、外交、经济、体育等领域也开始运用孙子兵法,其中以在商战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引人注目。
日本的企业家们率先把《孙子兵法》运用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军人出身的兵法学者兼企业家大桥武夫将《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与经营学熔为一体,把濒临破产的小石川工厂一举改造成生机勃勃的东洋精密工业公司,历经30余年而久盛不衰。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名叫《用兵法经营》的书,内容新颖,独树一帜,畅销一时。在此基础上,日本出现并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随着我们对这部不朽名著了解和运用的不断深入,它的智慧之光必将更加璀璨夺目,也必将给我们带来无穷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