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人才需求的变迁,浙大城市学院具有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办学基础,结合会展教育的优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出媒体活动策划方向。
为了增强多学科专业集群的“大会展教育”发展的辐射,设置与会展专业方向“双向发展”路径,浙大城市学院在现有会展专业方向开设和规划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开设会展辅修专业。从2010级学生开始,学有余力的学生大二开始可以进行会展辅修专业课程的修读。学生完成会展辅修专业课程计划,可获得相应的会展辅修证书。为了推进会展辅修专业的开设,学校对于学习时长和费用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学生可在学院规定的最长学习期限内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以完成辅修专业的课程学习;辅修专业免收专业注册费,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收取修读课程的相应学分学费。
3.4浙大城市学院“大会展教育”的运行机制构建
浙大城市学院采取“集群式”会展专业模块设置理念,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多方位开发会展中心项目资源,采取项目驱动教学;学校多角度的资源配置,大力践行特色化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出“大会展教育”的运行机制。
3.4.1“集群式”会展专业模块设置理念,针对性开设课程
所谓的“集群式”会展专业模块设置理念,是一个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会展专业方向相互促进的发展理念,通过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优势来增加其他相关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针对性;通过多专业办会展专业方向来增加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厚度和广度,并以多元互动的形式实现会展传播学科的特色化发展。在教学管理形态上,“集群式”会展专业模块设置理念是一种学校构建一个会展教育委员会,统一对会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和管理,立足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核心点向相关专业方向进行辐射的会展教学和管理模式。各专业的会展专业方向的管理更多归属于会展教育委员会;会展类课程的设置是在会展教育委员会提出并沟通相关专业后确定的;会展专业方向会展类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实施、教学管理和检查都归属于会展教育委员会;会展类课程的调整或增减一般需先由会展教育委员会提出,征求相关专业意见后确定实施,各专业无权对会展类课程进行随意的调整或增减。
会展教育委员会为各专业会展方向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的会展类课程,由专业老师负责备课和承担教学工作;会展教育委员会充分利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会展课程开设。在学分制的教学形态下,会展教育委员会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某个专业开设相关的会展专业方向课程,但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以将所有课程放置在整个学校的教学平台上,作为所有专业会展方向的课程资源,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选择。这样不同专业会展方向的学生可以一起选修相同的课程,让学生修读会展类课程有足够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也保证了专业方向课程开设中必要的听课学生人数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3.4.2多方位开发会展中心项目资源,采取项目驱动教学
在“大会展教育”的背景下,会展中心成为更多专业学生的平台,而会展项目也获得更加多方位的开发,比如会展与旅游管理、会展设计等教学的加入,使得项目运作在策划、文案和管理方面开发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了会展旅游、会展设计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还没有开设会展专业方向的英语、信息管理等专业,为了更好地在接下来开设会展专业方向,相关教师和学生也常常结合自身专业教学需要参与会展项目的运作,获得相关专业实践的经验。
而在“大会展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会展中心项目的多方位开发将变得更加有意识,在教学形态的呈现上也走向更加正式的课程进入、学生团队进入、教改进入等形式,因而将浙大城市学院“大会展教育”牢牢地建立在“项目驱动”的理念和机制上。
对于会展专业方向的学生,浙大城市学院实施“可控教学生态”下的顶岗实践的压力培养。所谓“可控教学生态”,是指在浙大城市学院会展中心拥有项目,很多社会会展机构成为会展中心的外包单位、乙方单位,社会会展机构在积极主动与会展中心合作的意识和动力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派出专业方向的学生,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到对方单位顶岗工作,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集中提升项目运作中的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形态。这种在可控教学生态下的顶岗工作实践状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加压教学,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4.3学校多角度的资源配置,大力践行特色化发展思路
大会展教育的实现需要学校积极地配置教学资源和营造会展教育氛围来提升会展教育的吸引力。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校,浙大城市学院没有办法和其他已经具有较长历史、较好学科学术积淀的高校比拼,因此通过新兴专业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其在当前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的决胜战略。
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正是符合这样的要求,且具有较好基础的新专业。“大会展教育”本身更是比其他高校更快更多走一步的策略,是实现浙大城市学院成为全国领先会展院校的重要步骤,是奠定其会展教育特色化的关键策略。这一步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多大程度上实现浙大城市学院全国会展特色领先院校的地位。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浙大城市学院将把教学资源集中投向会展等几个学校规划重点建设的学科和专业,进行重点的扶持。浙大城市学院在各项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包括教学科研课题的立项、学校实验室资金的投入,包括教师出国考察进修的机会、学生出国交流访问的机会等等,都已经开始优先和充分考虑会展专业发展的需要,给予资源配置方面的重点倾斜和扶持。由于学校优质资源的投入和会展教育氛围的营造,对师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年轻教师乐意加入会展教学团队,开展会展课题研究;学生踊跃选读会展专业或选修会展专业方向,使学校的会展教育生机勃勃,人气鼎盛。
3.5发展和提升“大会展教育”的思考
浙大城市学院在推进“大会展教育”办学过程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很多,这些课题不仅是浙大城市学院的,也不仅是尝试走类似发展模式的高校的,而更是全国会展教育界的。下面我们选择,讨论一下“大会展教育”办学的灵活度、校内外资源的目标性整合、专业方向学生导入度等问题。
3.5.1“大会展教育”办学的灵活度问题
始终会有人质疑:会展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口径太窄,会不会造成就业的困难。会展是作为一种狭义的专业方向,还是作为一种广义的教学目标?对此,我们认为,会展既可以是一种狭义的专业方向,又可以作为一种广义的教学目标。
我们需要看到,会展业是一个高容纳度的行业,不仅各行各业有数量众多的会展活动,而且产业链条也足够的长,其中就存在着不少与浙大城市学院开设的会展专业方向直接相关的岗位,为这些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当然,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对于会展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会展知识和技能应该是构成其主要竞争力之一,但不应该是其全部竞争力。我们在会展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中也突出在会展方向技能基础上的其他专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目前学生就业的“泛专业化”和岗位综合性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通过学校公共课平台加强通识教育,而且要通过实践教学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既需要有一定的指定选修课,又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任选课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会展综合能力,也使相关专业在设置狭义的会展专业方向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专业办学需要有一个具体的产业作为教学目标,而有足够广度、宽度和精致度的会展业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教学目标对象。将会展作为教学目标,即便学生毕业后不是进入会展业,但是学生具有的会展意识、理念和素养,在很多工作岗位都是适用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除了专业的会展活动,从广义而言,会展已经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构成,人类的生活已经被展览、会议和活动包围了。试想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里面,哪一项是不能用会展的理念和方式去策划和运作的呢?实践证明,能够用会展理念和意识去构架、创新工作的人往往是高层次人才。
浙大城市学院大会展教育,既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点”,结合会展业的地方特色和人才需求,扎实地推进或做好每个会展专业方向;同时又要抬头看天,根据国际会展的发展趋势和理念,教给学生符合国际潮流的会展精神、理念和品质,从而使自身的办学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走出广阔的天地。
3.5.2校内外资源的目标性整合
当前不少学校把会展专业作为重点专业,也提出了重点发展会展教育。在这个目标下,学校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各项措施和制度是否都体现了对重点发展专业的扶持,支持力度是否充分,是否汇聚了学校能够集合的教育资源来实现会展专业快速发展。学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贵在目标明确,力度到位,这是各个学校要在全国争取某些专业领先地位的成功之道。
为此,学校层面需要大力整合校内资源,防止因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而造成某些改革措施的偏废或者不彻底;不仅需要对未来要分配的资源进行重点的、有倾向性的配置,对过往已经配置的资源,也应该做到按照发展目标进行大手笔的调整。
在确立大会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吸纳和寻找政府、社会资源服务和助推会展教学。比如对于浙大城市学院而言,考虑对现有会展中心的提升和改革也将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包括如何提升会展中心的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推动浙大城市学院的会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深化;如何进一步做好基于人才培养基本功能的人事安排以及团队架构;如何进一步紧密与西博办的合作关系,确保“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三方互动高级会展人才培养机制、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基稳固;如何落实会展中心“对内做小,对外做大”的战略,在紧密对接会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引入社会资源服务于会展办学,等等。
3.5.3专业方向学习导入度的问题
专业方向学习导入度是指学生的专业定位中的会展自我定位以及对会展的兴趣程度。专业自我定位以及兴趣程度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很重要,直接影响着会展专业方向的教学效果。在各个学校办会展专业方向过程中,因为存在着有些专业和会展有较大的跨度,以及学生对会展的不了解,而出现会展专业方向教育中学生自我专业定位的偏差和兴趣度不高的现象,较大地影响了会展教学的质量。因此,增加学生专业方向学习导入度是一项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
增加学生的专业方向学习的导入性,可做的工作包括:首先是会展专业教师团队要参与到新生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去,让学生一进校就对会展产生兴趣,就把自己的专业发展与会展挂上钩。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这个时候的引导意义很大。而会展业充满挑战和创新的特点,也是足以让新生产生兴趣的。其次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会展知识和会展教育的宣讲。作为大会展教育办学的学校的一种校园文化,这种宣讲是面向整个学校学生,传播最基本的会展知识,提升学校学生整体的会展知识,营造会展教育的氛围,会对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产生无形却深刻的影响。为了增加吸引力,参照国外的做法,讲座主办者可以提供一点会展方面的小礼物给前来听讲者等。
实际上,这些小礼物也是可以作为会展教育传播的媒体进一步增强讲座的传播氛围和影响力的。再次是不时开放学校会展教育的一些设施,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参观和体验。如开放会展中心,专门安排教师为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会展中心项目运作的过程和学生参与机制;如提供项目参与机会给非会展学生,让他们参与简单的会展项目的实施,体验会展运作的具体形态,培养出他们对会展的兴趣,为未来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组织参观会展活动,包括参观会展公司和会展中心、专业性展会等,来引导和增加学生对会展专业的兴趣。这些工作是细微的,其发挥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但是站在学校会展教育文化建设的高度和层面,这些工作对学生会展专业方向学习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专业方向教学的效果。在大会展教育办学的背景下,这些工作应该提升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并体现为校园文化来进行,以此为大会展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会展教育生态环境,走出真正有生命力的“大会展教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