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会展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实践与探索
49461100000019

第19章 独具特色的创新综合实践基地:会展中心(1)

6.1浙大城市学院会展中心的发展历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城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简称会展中心),目前为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理事单位、杭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于2006年由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西博办共同发起成立的机构发展而来,其基本性质是高校和政府联合举办的校内会展人才培养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6.1.1会展研究中心

2003年,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分院联合当时浙江省最大的民营会展公司——佳德展览集团共同在广告学专业下面开设会展策划与组织专业方向的同时,设立浙大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中心。首任研究中心主任为张健康博士。当时的研究中心属于纯粹的教学与研究机构。

通过研究中心,师生们研究了一些杭州地方特色的会展应用型课题,促进了会展教学的深化;通过研究接触地方会展业,获得了一些案例和信息,对推动浙大城市学院会展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1.2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杭州城市会展发展中心)

2006年是浙大城市学院和杭州市政府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一年。杭州市政府的各个部门纷纷对接浙大城市学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浙大城市学院和西博办决定提升会展研究中心的地位,联合建立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另一块牌子为杭州城市会展发展中心),并对它进行实体化运转。从名称上看,就已经体现了未来中心不仅要进行会展研究,还要开展会展项目的策划、执行等服务。对于是否独立注册法人机构的问题,浙大城市学院当时考虑会展中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不一定很大,但是一定要有很好的控制性,所以决定不注册法人机构,而是作为学校的一个内部机构进行设置,行政上隶属浙大城市学院,业务指导上归属西博办。

新组建的会展中心主任直接由浙大城市学院原院长王立人教授出任,西博办常务副主任王平以及浙大城市学院教学副院长应晶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之所以由校领导、西博办领导直接担任会展中心领导,是因为浙大城市学院和西博办之间在会展中心平台的合作上还需要一些磨合;通过领导之间的直接对话能够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掉,确保会展中心实体运作与双方合作的成功。

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和必要的,正是领导们的直接参与和关注,使得会展中心这个高校和政府对接合作的产物得以健康成长,迅速壮大。同时,为了做好社会服务这一块,调任浙大城市学院教育发展公司副总经理郁全胜老师担任会展中心主任助理;为了做好会展人才培养,也任命了会展人才培养负责人张健康为中心主任助理。会展中心实体运转成功的表现是组建了10人规模的企业编制专职员工团队,实现了“自负盈亏,自我养活”的运转规则,并为“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广阔平台。学校的理念和要求是:学校和政府给了品牌和项目资源,中心能够通过项目运作获得养活自己的资金,不仅要养活自己,而且要惠哺会展教学。

浙大城院发〔2006〕13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杭州城市会展发展中心)的通知

会展中心是以一个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的形式存在的。与其他学校的类似机构比较,它的特点是初期组建时学校领导和政府领导直接挂帅;拥有自己的企业编制的专职员工团队,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自负盈亏、自主养活。目前,有的学校不能够培育类似机构的原因可能就在这两个方面:一是领导们在机构组建与磨合时期的作用发挥不足;二是没有专门的专业团队进行社会服务。

6.1.2杭州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

为更好地服务杭州市会展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浙大城市学院与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的政产学研平台合作,形成政产学研长效运作机制,2008年6月,浙大城市学院和西博办再次联合发文,将浙大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又称:杭州城市会展发展中心)直接更名为杭州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中心行政关系隶属浙大城市学院,业务指导由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负责。

中心设立理事会,是中心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审议中心的发展方略和重大事项。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中心日常工作的开展。

理事长为:叶敏(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主任)、吴健(浙大城市学院院长)。副理事长为:施永胜(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副主任)、黄峰(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张新跃(浙大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应晶(浙大城市学院副院长)等。中心负责团队的中心主任为张梦新(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分院院长),常务副主任为郁全胜,副主任为施黄凯(西博办会展处处长)、张健康(浙大城市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负责人)。

2008年7月,为了实现中心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会展人才的培养紧密对接,学校决定将已经完成磨合的会展中心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归到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所在的传媒与人文分院。至此,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高级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平台真正搭建完成。

6.2浙大城市学院会展中心的基本构架

会展中心设教学培训部、会展研究所、项目执行部和办公室等四个部门。

6.2.1教学培训部

教学培训部负责项目运作过程的专业教学的设计和对接,将项目进行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开发和分解,将项目介绍到课堂,并组织好项目学生团队提供给项目执行部。教学培训部不仅要面向校内教学,既包括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会展专业方向,还包括全院会展辅修模块的项目对接和输入;而且要面向社会培训,负责相关培训的承接和教学管理等。

6.2.2会展研究所

负责研究课题的承接和研究工作。每年西博办都会根据杭州市会展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交研究课题,并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另外,还有来自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项目研发所提交的课题。这些项目都属于应用型课题。课题研究在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机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以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带着学生开展研究工作,把课题作为项目进行人才培养的驱动。这种项目驱动,是驱动热衷于实践的学生开展理性的思考,运用课堂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专业实践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专业实践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研究所先后承接了杭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休闲博览会创新研究、大型博览会绩效评估等省市科研项目。以“聚焦大杭州会展”为主题,策划和实施了“千岛湖,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萧山,打造华东会客厅”等系列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以专刊的形式在《杭州会展》杂志发表。

6.2.3项目执行部

该部负责会议、活动和展览等项目的承接、策划和执行。既有直接承办,又有承接部分外包。项目执行部以品牌化、专业化为目标,秉承“赢在细节”、个性化服务、创新设计等理念,表现出了很好的执行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好评。由专职员工团队、专业教师团队和专业学生团队组成的强大团队,高质量的项目策划和执行成了会展中心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器。会展中心多次获得杭州会展业十大优秀项目策划企业、杭州会展业十大品牌奖等荣誉称号。

6.3浙大城市学院会展中心的三大职能

6.3.1会展教育教学改革

会展中心的基本性质是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承担的最基本任务是会展人才培养。会展中心通过实际项目承接,对接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以项目驱动会展教学改革,成为浙大城市学院会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与社会会展公司不同,社会机构只需追求项目的执行结果,取得经济效益。

会展中心则不仅需要注重结果,确保项目执行的质量,而且需要注重过程,把会展人才培养纳入到项目的执行过程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由两支不同团队合作承担相关使命的,即会展中心专职员工团队是在项目执行中指导学生,专业教师团队是在指导学生中参与项目,两者各有侧重,相互配合。这使学生团队不仅很好地参与了项目运作,提升了项目执行质量,而且也获得了专业的实践,提升了专业能力。

会展中心是浙大城市学院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高级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平台。会展中心不仅紧密对接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而且延伸到了相关专业,促进了浙大城市学院包括会展旅游、会展设计、会展英语、会展信息化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仿佛一个心脏,会展中心通过项目承接,不断给校内的专业教学提供和注入了新鲜的养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与会展业界的息息相通,很好地获得来自一线的信息流,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专业实践日常化、常规化。

正是依托这个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开展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高级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致力于打造全国著名会展院校和会展人才培养基地。目前,会展中心人才孵化功能发挥得十分良好,所倡导的“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运转深受国内会展业界和教育界同行的高度认可,台湾科技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30余所会展院校相继到浙大城市学院考察和交流。

6.3.2会展项目策划执行

作为实体运行的机构,对外承接和执行会展项目是其日常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会展中心承接了大量会议项目,这是因为一方面杭州会展业是偏向会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会议操作难度较小,投入成本不大,运作周期不太长,会展中心可以完成会议的大多数工作;如西博会开幕期间的主体论坛——中国城市会展高峰论坛,即是由会展中心具体策划承办的。在活动方面,会展中心承办的如西博会开幕前的广场造势系列活动,全部由会展中心策划和执行;大型活动主要是参与为主,如杭州西湖国际烟花大会,属于大型活动,参与主体众多,会展中心主要是组织近200人的专业学生团队作为工作人员参与现场检票系统的管理。在展览方面,也承接校内或者企业的单主体型的展览,如学院的成果展等;对于社会的大型展览项目,则主要是承接其他企业的部分外包业务,包括组织专业学生顶岗参与展览执行。

除了这些项目,会展中心还是《杭州会展》杂志编辑部执行机构,负责编辑出版《杭州会展》杂志。每个项目带来的信息流和现金流给会展教学和会展中心带来勃勃生机。这些会展项目最大的价值是每年能够带来2000余人次的实践机会,为专业教学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专业教学建立在实际的会展项目运作之上。每年100余万的收入则为维持会展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使之支付了专职员工团队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并惠哺会展教学研究。

6.3.3会展咨询培训

除专业人才培养之外,会展中心还承担着重要社会会展咨询培训职能。通过咨询培训,提升社会影响力,努力打造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会展咨询培训基地,也是浙大城市学院的基本目标所在。从教师队伍考量上来说,如果能够站稳培训讲堂的教师,是成熟的专业教师;能够为业界提供解决会展方案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所以,会展咨询培训也是会展师资的大练兵,能够加速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只有这样“走出去”,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够有朝一日真正成熟。

浙大城市学院的会展培训在各个层次上展开。第一种是根据会展企业需求的培训。某些注重基础员工培训的企业会上门联系,进行专门的企业培训。这类会展企业的老总是有长远眼光的,只有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才能够交付高质量的会展服务。只是不少老总觉得基础员工流动性大,自己花钱做培训会为他人作嫁衣,而不愿投入资金进行企业员工培训。这种观念目前还比较强大,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程度,也直接限制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随着会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会展公司规模逐渐增大,企业会展培训也处于逐渐增多的态势。第二种是会展证书、会展职称证书考试培训。证书培训涉及的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培训。一般与行业协会、杭州市干部培训中心等组织合作进行,浙大城市学院不仅提供教学场所,而且可以提供师资、考试命题和阅卷等。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是浙大城市学院只管具体培训和教学管理,不负责招生等自身不擅长的工作。现实的招生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招生成本很大,稍有不慎容易导致亏损。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展培训大有空间,所以,会展中心准备积极引进国内和国际的会展培训项目,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独立或合作开展会展培训。第三种是西博办、行业协会组织的会展高级人才培训。这类培训参加的人员都是会展企业老总和资深人士,所以培训要求很高。会展中心在参与类似培训的时候,往往利用会展中心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拥有的兼职教授、顾问等前来讲授。这些兼职教授和顾问都是国内会展教育界或者业界有名望的人士。还有就是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到国际著名会展机构的资深人士前来作为培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