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明天见
49468600000002

第2章 这里只有假日(罗马)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城市,你可以去乘坐当地的地铁或去逛逛那儿的集市——因为那里是整个城市的缩影。

1

作为意大利的首都,罗马的地铁线路其实并不发达(三条),甚至远远落后于米兰。据说,是因城市的地底下埋有大量古罗马时期文物的缘由,影响了地铁线路的扩展。第一次在罗马搭地铁时,它的破旧程度还是远超出我的想象,铁皮车身上有着各种不知来历的污迹,门的开关也不利索。行驶时,车会不时颠簸,里面的乘客在拥挤的空间里随意而歇,有人甚至直接坐在地板上。

从这儿,你也能看出这个城市大致的人口构成:我的正对面坐着一名老修女,黑白修女服,银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别于帽子后面,神情中自有两侧乘客所没有的从容。她的左边,是一位棕色肤色的性感女郎。她的波浪卷发上架着一副彩色墨镜,正翘着二郎腿低头与谁发短信。另一边,坐着两个亚洲女孩。胖乎乎的那位头上戴着旅游景点经常卖的草帽,遮住了大半个脸。偏瘦的正翻看地图,她们低声交谈着什么(韩语或日语,听不清楚)。

在座位的右侧的正中间,有根铁杆,铁杆旁围着一群小孩。他们带着棒球帽,身上挂着些闪闪发亮的夸张首饰,其中一个男孩拿着滑板,让我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打扮。在他们后面,车厢的末端,一位包着头巾的吉普赛妇女坐在地上。她屁股下垫着几张报纸,抱着一个卷发小孩。小孩胖乎乎的小手上抓着一个已经变形融化的饼干,睁大眼睛看着我。她们身边停着一个小推车,小推车的蓬半遮着,看不清楚里面。一个漂亮的白人女性站在旁边,三十岁左右,简单的白T牛仔裤,手上挎着看似低调实则价格不菲的皮包。

2

有一个很有名的KUSO动画,叫《黑塔利亚》。它把世界各国都拟人化,而主人公就是在世界大战中表现特别窝囊的意大利。想一想,意大利人的确是最会吃祖宗老本的民族。如果把欧洲看成一个大家庭,那意大利就是一个气质优雅实际却贫穷破落的公爵。

这从古罗马斗兽场就可以看出来。

古罗马斗兽场位于罗马市中心。它非常之大,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它的中间是一个角斗台,四周分布着看台。看台又分为三层五个区,分别容纳着不同阶级的观众。虽然如今,它仅剩下半个骨架,但站在它前面时,仍能感受其雄伟的气场。

斗兽场是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主体由石灰华构成,外面则全部以大理石装饰,庄严而华丽。它最早只是一个表演角斗士与野兽相搏的场地(据说也有人与人的搏斗),这个野蛮的项目进行了5个多世纪才被禁止。在此期间,斗兽场经历过一场火灾与两次大地震,造成了致命性的毁坏。

那要不要花一大笔钱去修斗兽场呢?可修好了又能干吗?政府都已明令禁止斗兽了呀。最终他们决定不修了。破罐子破摔的罗马人,战争时直接把它当碉堡就算了,还官方指定为妓女卖淫的日常场所。这样还不止,他们开始拆石料去建房子,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圣彼得大教堂。最后连罗马教廷也看不下去了,把斗兽场追封为圣地才停止了对它的剥削。

你看,只一个古迹遗址,居然被聪明懒惰的意大利人整整啃了12个世纪之多。时至今日,作为罗马乃至意大利的标志,这个遗址和其拆出来的教堂仍日日夜夜接待着来自全球的旅游者,为意大利创下惊人的财政收入。

更让人觉得罗马人没节操的是,斗兽场附近卖的纪念品居然有中国纸伞。你可以想象,一群拿着纸伞的外国游客在门口排着队,不知道还以为这里是雷峰塔的意大利分馆……

与斗兽场这边浩浩荡荡的粉丝群相比,旁边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就冷清得多。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是古罗马时代最大型的凯旋门。公元31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了纪念他重新夺回帝位的胜利建造的。

即使它是当时最大的凯旋门,如今看来却有点小气。这个凯旋门最特别之处,来自它上面的装饰物,它们是从其他更古老的建筑上直接取下来粘上的——简言之,它是一款拼贴的凯旋门。

凯旋门虽起源于罗马,却被法国人发扬光大。打开谷歌搜索凯旋门,第一条肯定是巴黎的雄狮凯旋门。不过,意大利的凯旋门风格相比法国的凯旋门则属于改良品(法国人很喜欢偷东西,有机会再讲)。

3

我住的酒店距离Tiburtina火车站很近。

从火车站下车,沿着街道向前走,过一个立交桥,穿过一片居民楼,再左拐就到了。

这里跟市中心繁华的景象不太一样。两侧全是旧楼房,下面琳琅满目开着各种皮具店、酒吧、快餐店和冰淇淋店等。人行道上也摆满了小摊,卖着各种仿制的商品。小摊的老板不是特别热情,大都在干自己的事,价格都直接写在纸板上。

这里的6月比地中海还要热,日头烤得人无精打采。中午时,这边都没什么生意,当地人在家休息,而游客此时也都在景点区。要接近傍晚,这里才会热闹起来。一入夜,等热浪散去,连酒吧门口的街道上都坐满了年轻人。他们喝酒聊天,越夜越快乐。

这条街上就有很多比萨店。

它们装修基本大同小异,正门口是一个橱窗,橱窗一直延伸到进门的柜台上。橱窗里面摆着各色馅料的比萨饼,客人可以根据口味来选择每种各要多少。

意大利比萨为薄面披萨,经过发酵烤熟后的薄薄面皮上,堆满各种馅料。如果按照法国人的饮食习惯,分为前菜,主菜,点心的话,那意大利人的一个比萨就可以全部解决了,前菜是清淡款的比萨,比如虾仁沙拉比萨。嗯……是的……就是直接往面皮上涂上沙拉。主菜就多了,各种肉类或素食比萨。点心的话,可以要一点水果比萨。

比萨在意大利语的写法是Pizza,跟广场的写法piazza很像。

我想,该不会是意大利人瞧着比萨造型圆圆的跟广场很像而随意命名吧。

4

傍晚吃完比萨,我一般会买瓶可乐或要两颗冰淇淋,慢慢在集市中边吃边逛。冰淇淋化的非常快,要吃快一点,不然手就很黏。见到亚洲人时,商贩会用很多语言招揽,狗你极哇、阿里啊塞哟,撒哇度咖。被招呼久了,我就会不好意思,只得买些便宜的怪玩意。比如超级大的扑克牌或插在iPhone上的电话听筒等。它们基本都来自中国。

意大利冰淇淋非常有名,我嘴笨说不出太大的感想。只是觉得这里冰淇淋的口味非常多,各种意想不到的种类。另外是味道很真实,当你在吃草莓冰淇淋时,感觉真在吃一个冰冻的草莓。

电影《罗马假日》里,赫本坐在台阶上吃冰淇淋遇见男主搭讪的桥段,造就了罗马的另一个景点:西班牙广场。无论你何时过去,小小的西班牙广场台阶上总坐满了人。可爱的小女孩们总拿着一个快要化的冰淇淋在寻找当初赫本坐过的位置拍照。我听见一个中国女生对着她的小伙伴商量,是这个位置么?还是上面那个?

我也买了一个冰淇淋,坐在台阶左侧的石头护栏上边晒太阳边吃。一边吃着冰凉的冰淇淋,一边屁股却滚烫滚烫,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电影我没看过,所以写之前特地搜索下。电影里赫本穿过夏日里卖着海鲜、水果的大街小巷,男主角躲在理发店门外偷窥,试图抢走许愿池旁小朋友的相机偷拍等经典画面,之前我认为如此普通的罗马市井场景,在这黑白的胶片里中,散发了出迷人的香气。

仿佛这个城市只为爱情而存在。

这也是摄影的动人之处。它取自平凡无奇的生活里的一角,却能形成完美的艺术作品。

我不建议口渴吃冰淇淋,感觉嘴巴会很黏。罗马的水非常干净,连喷泉的水都可以喝。在某一个喷泉处,有几个吉普赛少女用矿泉水瓶在装水喝。有一个还用手势告诉我,可以喝的。她见我有点犹豫,就上前拿过我手上的可乐瓶帮我装。

她随意绑着一个麻花辫,皮肤黝黑,有点雀斑,整体有点邋遢。可她喝水的样子很美,让我想到在森林小溪里喝水的小鹿。

5

说到罗马,不能不提到梵蒂冈。

小时候,我曾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新闻画面,成为我对梵蒂冈的最早印象:被火光照亮夜的古城里,来自全世界的天主教徒在圣彼得广场前虔诚朝拜。主教在上面优雅的挥手致意,画面充满神圣的宗教仪式感。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的西北角,是一个“国中国”。它也是全世界最小的宗教国家。

梵蒂冈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君士坦丁一世那时(眼熟?就是前面提到建凯旋门的大帝)。最初基督教徒在罗马受尽压迫,直到君士坦丁开始信奉基督教,他们的地位才开始好转起来。西元4世纪,君士坦丁在罗马城的西北角修建了君士坦丁大教堂,成为梵蒂冈及天主教的前身。

不止梵蒂冈,在罗马的大街小巷里散步,随处可以见到各式大小教堂。古罗马帝国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倾尽国力修筑很多豪华壮丽的教堂。不夸张地说,连古代欧洲的美术史基本也是由宗教推动的。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教堂里,我见到一个衣衫褴褛驼着背的老爷爷跪在一个基督受难的雕像前。他努力的把腰压得非常低,头几乎要碰到地板。许久后,他慢慢扶着旁边的木栏站起来。然后走上前,用一种非常谦卑的姿态仔细抚摸着雕像,神情隐忍又虔诚。

那个下午,我坐在教堂里,又认真又幼稚的思考到底什么是爱。

以前看圣经上面写道“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完全不能理解。

现在好像想通了一点,又好像变得更迷茫。

6

爱是什么呢?

喜欢一个人,对他好,就是爱么?

那,会喜欢多久?

要是他身上你喜欢的元素慢慢消失,你还会喜欢么?

我认为,爱是保持喜欢的一种能力,是坚持的一个过程。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瞬间爆发,不忽然消失,是细水长流去喜欢一个人。

所以,不要因好感把对方想得过好,也不要因失望把对方想得太坏。

因为他只是一个被你喜欢的普通人。

关于爱,有很多我还不明白,但肯定的是,它是很好的东西。

它不会带来任何负担,不会使任何事情变糟糕。

那些会让人为难,难过的肯定不是爱,它只是某种长得很像爱的东西。

别人若打我一巴掌,为使他高兴,心甘情愿去再挨一下;别人若向我索取,就尽量给得更多。

这应该是圣经上说的大爱——去爱跟与你无关的,甚至讨厌的人。

对于平凡的我来说,这太难了。

这一生,我能好好爱自己喜欢的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