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来说,小到体位、大到生活,如果一直没有变化,轻则失去激情,重则心里压抑,更重者跳楼自尽。这样的事情在商业世界里大家都能经常看到,比如说某个工厂的员工,长时间做着重复性工作,工资制度严厉,生活看不到希望,结果买彩票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和出路。
从掰了跟被掰我们还可以看出,变化其实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一般来说,主动寻求的变化更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无心插柳即便成了荫也很少有你乘凉的份儿。因为被动变化的话,就像是消防队员扑火,只能在办公室等电话,但我敢打赌肯定没有哪个消防员是希望听到火灾电话的,而且还敢赌十元钱。
如今中国社会的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经过短短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有些人成了“面子”,有些人继续做着“里子”;当然城市也一样,有的城市发达了,有些城市则发黑了;更有些城市既发达又发黑,比如说北京,似乎一夜之间回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北京烤鸭和北京咳一起被写进了旅游攻略的手册里,在大雾笼罩下的北京,人们宁愿相信美国使馆的内部监测数据,也不愿意相信北京环保局官方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这只能说明咱们中国人也变化了,学乖了,“你懂的”多了,便真正懂事了。
对于变化,佛家有云:“转换旧形,名为变,无而忽有,名为化。”如此说来,合两者之,则为变化之道。《坛经》又说:“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也就是说,变化大小实虚,不过是一念之差。差之毫厘,却是因,日后之果必会有天堂和地狱之别。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一直在焦灼地变化着,如果不与时俱进,画地为牢,结果只能被动挨打,惨遭淘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几百年前我们孤芳自赏,不屑于学习他国的“邪门歪道”“奇端异术”,总是友好地输出陶瓷、丝绸、火药,抵制输入各种先进理念和科技。结果怎么样?你肯定非常清楚,实在不清楚也会清楚。如今的商业世界更是如此,作为胶片业的鼻祖,柯达凭着惯性赚钱,拒绝走入数码时代,如今破产之后苟延残喘,用句古话来说就是:半只脚已经踏入了棺材。还有曾经的手机行业鳌头诺基亚,拒绝接受塞班之外的智能系统潮流,如今不仅仅是掉队,而是彻底掉到沟里了,成为微软的“老婆”,所谓落后一步,十步难追。与之相反,手机新科霸主三星公司的文化里便包含着这么一句话: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句话其实以前在韩国原本是“除了老婆,一切都要变”,来到中国便入乡随俗地把儿子也加了进来。可见,即便这句号召变化的话也发生了变化。
记得杂志《看天下》有一期的封面是星爷和赵爷,标题是“再不笑就老了”。坦白来说,这句话还是挺有杀伤力的。正所谓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这两位曾给我们带来无数欢笑的人已经无法避免地老了,似乎再也笑不动了,这真是一件让人无比伤感的事儿。
与此同时,在时代、命运以及每天上班的闹钟簇拥下,“80后”的这一批人也已经无可救药地走向了伤感的时代,走向致青春的季节,更走向上有老下有小、左拥社会右怀国家的中流砥柱的舞台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变化,只能拥抱,无法躲藏既然你丫说什么都要掰,那咱们就岁月里见真爱吧。
韩寒的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里有一句话:“就像十年前,你送人家一个杯子代表一辈子,现在你肯定不好意思送人家一个悲剧(杯具)一样,其实时间只是改变了时代,而很多东西本身并无变化。”
文章的最后,引出这么一句话,是想告诉大家,虽然本文一直强调世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以及我们自身的变化,但其实不管怎么变,在我们的内心,一定得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热情、一种态度,抑或是单纯的一句话……它恰好就是我们的信仰。如果找到了,便如同找到漫漫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唯有它,方能伴随着我们一辈子的宁静。
绝缘体
众所周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却也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话题,容易犯一家之言之谬误,引众善男信女之嗤鼻正如三毛所说的那样: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但我还是忍不住错一把,只因有感于最近身边几对朋友的劳燕分飞。特别是一对我的好友,他们谈了马拉松的恋爱(初中到研究生共十年),最后却没有跑到终点。
记得之前网上有一句话:当年的金童玉女谢霆锋和张柏芝都分手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没想到,才不相信多久,又发生了姚晨离婚、郭富城与熊黛林分道扬镳恢复单身,大家立马更加怀疑爱情。过了不久,我们很快又有了新的谈资,邓文迪女士离开了默多克摇身变成了千万富婆,王菲的一句“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道尽了人生的无限悲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平民化的,比如说一对留学美国的中年科学家,女的因为男的要跟其离婚遂搞了一些化学药剂把老公给毒死了;又或者是前不久报道的广东某心理学专家把老婆杀掉后假装微博寻妻……类似的谈资总会过一段时间出现。他们就像是一面醒神钟,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爱情:或对号入座,或引以为鉴,或未雨绸缪,或痛斩情丝。
其实粗糙来分,爱情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纯粹的物质爱情,比如说你很有米、我很有色,你觉得我三围够突出、有前有后有高度,我觉得你钱夹特靠谱儿、有车有房有地位,于是便你情我愿,一拍即合至于不久后的有一天,当我的有色褪色、你的有米缩水,咱们还能不能搅在一块儿就得看造化了;第二种,柏拉图式的宗教式爱情,比如说崇尚“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琼瑶式爱情,要不就是化蝶的、饮毒药的、怒沉百宝箱的经典闹剧,再要不是动辄为情自杀或哭倒长城的烈女爱情;第三种,介乎以上两种之间,要么七分爱对方、要么三分爱自己,或相濡以沫,或举案齐眉,或相敬如宾,或一切随缘。
说到这儿,大家先别急着对号入座,因为以上可能根本没你的座,也有可能哪个座位你都会坐一把。比如说我的一位师姐,大学的时候爱上一位师兄,人家是浅尝辄止,她却爱得要死,后来人家出国了,她就哭得死去活来的,可是死了几次没死成,结果从此不再相信爱情;毕业后找了个有钱老板,谁知碰到个风流老浪子,孩子还没满月就去乱搞,没办法离了;最后只能随便找了位靠谱儿的公务员,从此心如止水,登堂入室地过起了社会主义好日子。
不可否认,这个例子的确演绎了些,过程曲折了些,而且结局也算是比较好的,但更多的在现实中却往往不是这样。比如说之前云南财大的为情跳楼事件这种事情说起来其实挺没意思的,因为眼下发生得太多了,要同情都同情不过来。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另外一位朋友,她漂亮而高挑(这一点必须强调),有新丝路模特大赛三等奖证书为证。她大学的时候对谁都看不入眼,后来经过千挑万选之后居然还是选了去当“小三”,以为自己能够抗得住让人分开,没想到后来人家两个都没要。
最倒霉的是她还怀上了,打胎的时候正值毕业找工作,结果工作没找好,心里落了个大阴影。无奈之下,只能去做秘书,一做就两年,其间交了位德国男友。因为她认为只有思想开放的老外才不会介意她打过胎,可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们的感情就聊胜于无了,两人躺在一张床上啥事不干大半年。更无语的是,直到毕业后的第四年她还对前男友念念不忘,我像个街道妇女主任一样劝过她好几回,可她根本听不进去就这样,当年特自爱的一姑娘因为输了爱情,居然把自己也丢了……分享了个这么长的八卦,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对于爱情,我们往往要得太多,却以为自己求得很少,以致陷入不服气的迷局,就像是赌博,总是怕输,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还得自己亲自找地挖坟墓把自己埋了,临死前仍不忘对天呐喊:
爱情是伟大的!为了爱情,自尊、自由、责任和价值观等皆可抛,痛快爱过一回,此生便无憾也!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说四个字:笨不足惜。
有这么一个数据统计,说在我国,平均每天有五千多对的夫妻离婚。即便这样,却丝毫不妨碍有无数的人想闯入围城。
这也是为何这几年国内特别流行相亲的原因:从《非诚勿扰》的电影到大型电视征婚服务类节目,再到各地举办的富豪相亲会,以及铺天盖地的珍爱网、婚嫁网等电视广告。
由此可见,天底下有太多的人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然而世风日下、物欲横流,房子难买、车牌难上,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真爱呢?
据我所知,一份好的爱情首先应该是找到一个对的人。虽然沿袭了几千年的门当户对之观念在当下遭到了冲击和抵制,但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外国人喜欢用Mr.Right来形容真爱的另一半,也就是说,找到对的人就像是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内裤或是治疗自己疾病的药一样重要。
其次,爱情是一服中药,得用好火慢慢熬,进退有度。别一下子像是飞蛾扑火一样不要命,要不就像是张信哲的成名曲一样:爱如潮水。结果人家水性好游走了,自己却淹死了。当然,也不是说不要去痛快爱一回,而是说在没有确定对方是真正对的人之前先慢下来,别急着上高速,要真想上高速,副驾驶也得有一名起码有着三年驾龄的“老司机”陪着。
此外,爱情还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平衡。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这一点,罗密欧和朱丽叶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代表,他们跟梁祝一样只是在爱情的初级阶段,即相互吸引阶段,真正相处起来没准儿半年不到就分了。
总的来说,爱情是一种缘分,但不仅仅是靠缘分。别人眼中的白马可能在你眼中不过是头笨驴,你心目中的公主可能不过是别人心里的俗妹。所以,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找到适合自己的爱情,然后好好地熬,简单地维系,成就自己的幸福……半丈激情三年前的某个下午,宽敞的办公室,几柱如血的残阳余晖破窗入内,铺洒在纯白色的桌面上。一位朱唇金发的中年女性略带醉意地对着正襟危坐的我说道:“你觉得你的激情会一直存在吗?”
当时的我听到这个问题,脑门儿一热,反应如某作家被质疑会不会写作一样,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会”语气中还略带一丝鄙夷,觉得对方问了一个“特二”的问题。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想起这个问题时,觉得“二”与“不二”已经不那么确定了,尤其是当时间一天一夜地打马而过,岁月如同伤心的姑娘的眼泪一样哗哗直流,脚步却始终跟古老的挂钟一样嘀嗒不停,而曾经的那些激情亦如同空中的气球一样,在不经意间慢慢变扁、下沉、落地……众所周知,一对宅男剩女处对象,如果只是为了找个伴侣,供套房子,生俩孩子,应付一下孤单苦闷的日子,平衡一下缺失已久的性生活,固然未尝不可。但真正的爱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彼此之间的激情就像是内裤一样,虽说不穿也区别不大,可里面的感觉却是迥然不同。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经常去KTV吼歌的朋友一定清楚。同样一首歌,两个人去唱,一个人唱功了得,另外一个唱功一般。但前者唱起歌来跟背书一样,听起来像喝白开水;后者却把感情融入了进去(不管是不是因为最近失恋的缘故),这样虽然歌声一般,却能够轻易打动人心,如同天籁。
由此可见,激情是一件好东西,不管是对我们的爱情还是事业,不论是对身在云端的名人,还是驻唱大街的歌手……毕竟我们不是机器人,不是简单地接到命令,贯彻执行。人类都是由化学物质构建的,唯有通过无数的化学作用才能够合成有效的行动,而激情就是一种最大的化学作用。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小时候不管是大到对宇宙的向往,还是小到对蚂蚁的好奇,抑或是对隔壁姑娘身体发育状况的不解……这些激情发自内心,弥足珍贵。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在标准化的教育和差异化的生活中,我们的激情慢慢降温、退热,甚至完全消逝有半丈激情205点,“大城市”就像是催化剂,加快了发酵降解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