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的礼物:岩石和矿物质
49520100000017

第17章 岩石与山脉的关系

第一节五岳的形成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五岳”各具特色:泰山雄伟,华山险峻,恒山奇特,嵩山深奥,衡山秀丽。

1.东岳泰山

泰山巍然屹立于我国东部,被誉为“五岳之首”。

它横亘于山东省济南、长清、历城和泰安市之间,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由于泰山居于辽阔坦荡的华东平原上,因而相对高度特别大,具有高山平野、气势磅礴的特点。

加之它东摄沧海,西镇长河,更有主宰天地的气概。汉武帝登封泰山之后评价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孩矣,惑矢……”

泰山生成于地质史上古老、漫长的太古代。根据同位素测定,泰山岩石的年龄大约为25亿年。早在太古代初期,堆积了厚厚的碎屑物质和火山喷发物质,接着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的挤压力,使这一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隆起和变质,同时在地表出现了高大的褶皱山脉。这次褶皱造山运动被称为“泰山运动”。到距今1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泰山快速隆起。又经过大规模复杂的地壳运动,大约至距今3000万年的新生代,泰山才形成基本的轮廓。

泰山之所以被称为五岳之首,除了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伟的山势外,更重要的是,泰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东方文物的宝库和历史博物馆。泰山的文化蕴藏之深之富,不但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第二座名山能与之相比。因此,泰山与黄河、长江一样,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2.西岳华山

我国着名的山峰之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华阴县南,东临潼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洛三河。华山主峰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高度仅次于北岳恒山,而其山势险峻峭拔,素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这一说法。

华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华山是秦岭支脉中华山山脉的一部分,它的四周是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的山岭,海拔高达2500米,华山南面的南北分水岭海拔也在2300米。

大约距今6亿~10亿年,或者还要早的时候,这里的地壳发生了隆起,形成东西狭长的陆地。大约在13700万年前,这一块狭长带发生强烈隆起,岩石层发生了挤压、褶皱。约8000万年前,秦岭和渭河平原交界地带断裂,秦岭断块山地几经“长”高,渭河地堑不断陷落降低。位于秦岭北坡的华山,由于内部岩层受到特大的横压力,从而形成了陡峭如削的山势。唐代诗人张乔在《华山》诗中有“谁将挥天剑,朗出依天峻”之句,就是对华山险峻形象的描写。

3.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北有黄河、洛水,南临颖水、箕山,是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嵩山东西绵亘,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由于地处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游,是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中心区域。

嵩山的历史由来已久。据估计大约距今23亿年的时候,发生了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嵩阳运动后,逐渐形成巨厚的嵩山群地层的海下沉积。经历了十几亿年的岁月,该地层厚度达2100多米。到距今8亿年前,地壳又发生剧变,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缓慢升起形成褶皱逐渐成山。这次地壳运动被称为“中岳运动”。

后来在影响涉及我国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嵩山地区由于受到南北方向的挤压力,山体以东西方向为主轴拱了起来。同时因为受力部位不均匀而发生断折,使嵩山山势形成悬崖陡壁。但总体而言,磅礴的山体犹如横卧中原的巨龙,而有“眠龙”之称。古人说,“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既形象又恰当。华山高峰突起,直入云表;嵩山绵亘盘屈、蜿蜒天际。

4.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兀立于湘江之滨。南岳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清代学者魏源在其《衡岳吟》中说得好:“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四旁各展百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南岳衡山,雄踞南天,巍峨壮丽,风光独秀。衡山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以长沙岳麓山为足,横亘湖南中部地区,群峰磋峨,层峦叠嶂,有72主峰。登峰眺望,东有湘江九曲如练,南有天岭逶迤似塔,西有雪峰矗立如屏、北有洞庭浩瀚似海。

早在300多万年前,衡山花岗岩地层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强烈影确,发生断层,其上升地带就成为今日的衡山。当然它不是由一次断层作用所形成的,而是经过两次间歇上升,同时又经过长时期的风化剥蚀,才出现了今天这样巍峨秀丽的面貌。而在古书中,传说南岳是盘古的左手臂变成的,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神话。

5.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塞上地区。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惮山,婉蜒而东,至河北省曲阳县境,号称108峰,绵延500多里。它西衔雁门关,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控燕云,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形势险要之地。内长城蜿蜒其上,宁武、雁门、平型、紫荆、倒马等关依恃为险。坐落于山西浑源县城南的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气势雄伟。它与西面的翠屏山夹谷对峙,浑水中流,形成了南北交通的天然咽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塞北第一山”,都是人们对恒山的称誉。恒山高度,为五岳之冠。

特殊的地质构造,决定了恒山山脉的气势。恒山山脉沿北东向的恒山大断裂骤然隆起,与相对下陷的浑源盆地,高差达1000多米。

所以,恒山山脉从东北向西南绵延数百千米,具有磅礴雄伟的气势。

恒山沿断层面西北翘起,山势陡峭向东南倾斜。恒山主峰分东、西两峰,东是天峰岭,西为翠屏峰。这两座山峰是孤山式断层山。从北仰望,只见层崖叠峰,山势雄峻。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这样就形成恒山与众不同的既朴实、又壮观的版画式山形。恒山主峰天峰岭和翠屏岭之间,有一断层切开,浑河沿断裂深切,出现陡崖紧束的峡谷,名叫金龙峡。金龙峡两岸石壁万仞,青天一线,最窄处不足三丈,形成了胜似龙门、险似剑阁的绝塞天险,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节黄山的由来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在距今大约四亿年的时候,黄山地区还是个海洋。到了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炽热的岩浆开始活动。当它们上升到地壳,由于上面覆盖着巨厚的岩层,未能喷出地表便慢慢结晶凝固成一个似圆形的花岗岩体,这就是当时的“地下黄山”。当黄山从地壳内部隆起后,由于地壳运动力量,使花岗岩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悬崖峭壁,深谷直立的特殊地形。但这还只是大自然初步加工的“毛坯”,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奇峰异石。黄山自它出头露面后,雕塑加工的主要方式是:岩石的松散、破碎和崩落、冲刷剥蚀作用。这种“艺术处理”,又是循着黄山花岗岩固有的却又是奇妙的“草图”进行的。原来,花岗岩内有很多裂隙。其中柱形裂隙正直地表方向的最多,刀削如壁的西海群山和石笋等,就是沿着柱状裂隙生成的。层状裂隙也很普遍,后山老龙潭、翡翠池的“天然台阶”最为奇妙。这些裂隙不仅有直有横、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而且有时几组相连构成奇异的天然图案,如鳌鱼峰就是X形裂隙风化形成的。还有那着名的“飞来石”,就是沿着垂直和水平方向正交的裂隙风化的结果。两石相垒,实为一石,中虚一缝,实际上是原生裂隙经风化作用加深所导致的。

对雕塑黄山建立了特殊功勋的,要算冰川作用。那坚硬的冰层又厚又重,冰块中又夹带着很多砂砾,移动时就像无数把刻刀,对黄山岩体挫磨刮削,加工出各种优美的造型。当第四纪冰期来临时,黄山是白雪皑皑,一片琼琳世界。冰川常常汇集在山坡上,形成一个个像半圆形剧场的冰斗,其中的冰便对山峰进行雕凿。那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是四面冰斗形成的角峰;那两壁光滑,薄如刀刃的鲫鱼背等山脊,便是两壁冰斗形成的刃脊;那喷雪迸珠,飞练如银的百丈泉瀑布,乃是一高一低的冰斗形成的悬谷,它们拥有各具一格的冰川地形,实为奇观。

第三节奇特的桂林山水

桂林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城市,不但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的确是神姿仙态,美不胜收。自古以来它就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名。

桂林山水之所以世界闻名,就是由于发育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桂林的山、水和洞,构成了如此多娇的桂林山水。人们把它概括为“山峰秀,江水清,岩洞奇,石头美”,这十二个字,是对桂林山水的真实写照。

桂林一带的山石岩层,大致是远在距今三亿六千万年到三亿四千万年地质学中称早、中泥盆世时形成的。那时,桂林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自东南侵入广西,在桂林附近水深达2000多米。桂林附近除越城岭、都庞岭、三台山、驾桥岭、海洋山、尧山是陆地以外,其余都是海洋。桂林位于陆地之间被海水浸没的盆地内,这个盆地称之为桂林盆地。在早、中泥盆世的几千万年时间里,海底沉积了很厚的石灰岩,它也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形成桂林山峰和岩洞的岩层。

第四节五大连池与火山

我们知道,在小兴安岭西侧,纳莫尔河的支流白河上游有几个串珠似的湖泊,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五大连池。湖泊周围环绕着14座互不相连的火山。在这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全是熔岩台地。

五大连池是200多年前火山喷发堵塞河道形成的五个堰塞湖。

从航空照片上看,五大连池火山地区共有42个大小不等的火山口。现在14座火山的火山口大都保存完好。火山口内径多介于230~500米。其中以南格拉球山的火山口,直径最大。火山口的形状,大都是卵圆形。只有莫拉布山和影背山呈方形。西龙门山火山口犹如新月,笔架山呈三角形。火山口的深度不一,老黑山最深,达36米;卧虎山有4个火山口都比较浅,只有10米左右。

火山锥的外围,往往是坡度较缓的盾形台地,越向外地面越平缓,或微有波状起伏。各火山锥的海拔,除药泉山、火烧山在400米以下外,其余的都在450~600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在65~160米左右。总之,五大连池火山群各火山锥的形体虽小,但风格独特。五大连池火山群熔岩按成分来说,是富钾的碱性玄武岩。目前已经测算确认12座火山系第四纪中晚期更新世的产物。12座老期火山都属于死火山,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爆发的,在人类历史时期再也没有发过“脾气”。老黑山和火烧山是新期火山,属休眠火山,是在人类历史时期爆发的,以后再没有什么显着的活动。它们很有可能从此休眠下去,变成死火山,但也不能绝对排除它们再发“脾气”的可能性。

第五节庐山与冰川痕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游庐山时留下的千古佳句。

1000年以来,这首诗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给庐山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庐山位于幕阜山余脉的东端。幕阜山蜿蜒在江西、湖北两省的边界地区,当它延伸到鄱阳湖口的时候,孤峰突起。它的西北面与九江市紧接,东临鄱阳湖。东西宽为10千米,南北长约25千米,层峦叠嶂。风景名胜区面积达302平方千米。庐山在古代已经被命名的山岭有171座,其中奇峰峻岭大约有90余座。它们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仿佛炉生紫烟,有的好像船航苍海。

在我国,庐山属于淮阳弧形山系。山体是由断裂作用而形成的地垒式断块,成山约8000万年,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由于地质断块运动的特点,使山地周围多有断崖陡壁和峡谷,而山地上面起伏平缓,谷地宽展,形成了一山独秀、高峡深谷的雄姿。庐山的发育史,早在十亿年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庐山一直处于浅海环境中,到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时,地球上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燕山运动。位于淮阳弧形山脉顶端的庐山和鄱阳湖一带,受到来自南、北方向的淮阳弧形山系及江南古陆夹峙力量的挤压,出现断裂与褶皱。有的上升为山丘,有的下降为盆地。由于断块上升,庐山平地突起。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被风蚀降低的庐山呈断块状隆起。此后又经过第四纪冰川数十万年的冰切斧削,庐山更以巍巍动人的姿态,兀立在江湖之滨。

由断层和冰川共同塑造而成的庐山,其地貌和许多景区的形成都与岩性密切相关。庐山北部断崖形成的峡谷峭壁,十分奇险壮观。

山的南部则因岩层松软,多形成浑圆状山峰如仰天坪以南诸峰及汉阳峰等,与北部山形景色迥然不同。东部地区岩性更为坚硬,多形成大的山岭,如大月山、五老峰等。五老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控制,形成了彼此分割的五个峰岭。庐山山体多系砂页岩和变质岩组成,水平层理清晰,悬崖峭壁、幽谷深壑之中,岩石层层叠叠、无穷无尽,富有强烈的节奏美。青玉峡、玉渊潭又有花岗岩被流水侵蚀产生的地貌,二者对比,风姿各异。再加上庐山靠近长江,位于鄱阳湖畔,由于江湖大量水汽不断向上蒸发,凝结成各不相同的云雾。云雾半遮半掩,使庐山看上去更加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