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49560900000033

第33章 艺术创作论(1)

从艺术生产理论来看,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它是一种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对象化的实践;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

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才能,拥有深刻的艺术思想和情怀,掌握纯熟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黑格尔在论及艺术家的思想修养时曾说:“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这里,认识“真实”、处理“真实”,都涉及艺术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艺术家与一般人不同之处,或艺术家的特殊之点,就在于其担负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与其他人所占有的社会身份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尽管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活动也可视作为一种再创造,但如科林伍德所认为的,就表现大家都能感受到并且表现出的情感的首创精神而言,艺术家是独特超凡的。因此,从个体情感表达的首创精神与首创行为上来说,艺术家的确是不同于一般欣赏者的。

艺术家的分类

一般而言,从艺术生产的门类来看,艺术家可以具体分为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等。

但有的艺术生产比较复杂,它不是一种一次性的艺术生产方式——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够一次性完成创作,拿出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比如绘画、作诗;而是一种多次性的艺术生产——需要以集体合作又有内部分工的方式来完成艺术创作,比如电影、戏剧等。一次性的艺术生产主要依赖于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如文学家、雕塑家、画家等,而多次性的艺术生产依赖于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如编剧、导演、演员等。这类艺术生产方式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艺术家之总称下,又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以电影艺术的创作为例,每一部影片的拍摄,都需要经过编、导、演、摄、录、美、音、服、化等各个部门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创作成功。

艺术家必备的素质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谈何容易?若不具备执著的精神、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多彩的体验、无比的天赋、创新的意识、精巧的技能,就想以卓越的作品流芳百世无异于痴人说梦。清人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艺术家应当具备“才胆识力”之说,认为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这四点素质。他说:“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在这四要素当中,“识”是审美判断力;“才”是审美表现力;“胆”是主体的自信力,“力”是作家的艺术技巧之功力,这四个素质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需具备如下的几个素质。

一、艺术家往往要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非功利的精神生产,因此,真正的艺术创作绝不能带有名利之心甚至是依靠艺术作品谋生之心,因为即使是为了生存而创作,也是带有了生存之功利性。法国画家塞尚的作品在19世纪几乎无人知晓,生前竟然无钱举办一次个人画展,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人们才在巴黎为他举办了画展,开始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贡献,塞尚也被尊称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荷兰画家凡·高虽然生活十分艰难,常依靠弟弟的资助度日,但他依然坚持创作,并画出了《向日葵》《星空》等名作。法国画家高更原是一位银行经理,因为热爱艺术而辞职专门从事绘画创作,并因此一度陷入贫困,妻子也为此和他离婚。高更却并未因生活的艰难而放弃绘画,后在塔希提岛居住,并画出了《塔希提岛的妇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等著名作品。甚至于,即使是当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残害之后,艺术家依然能够抛开一切而专心于艺术创作,这时的献身精神更为难能可贵。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可见,很多伟大的作品确乎需要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而为之的。司马迁也是以此激励自己,虽然因李陵之祸受了宫刑,但依然隐忍苟活,只为能够完成《史记》这本巨著。正是这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去,并且最终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史记》的创作。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并且因其兼具史学的客观性和文学的艺术性而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艺术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此,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像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镜像。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他必须发出过很多行动,得到过很多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能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方面的事例倒是不少,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都是来自于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体验。曹雪芹若不是幼年过着“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他的《红楼梦》中未必能写出大小筵席上的山珍海味以及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吃法;若不是曹家作为江南显赫一时的“江宁织造”,曾经四次恭迎康熙皇帝圣驾,恐怕“元春省亲”的盛大场面未必就能写得那么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巴尔扎克若不是负债累累,在20多年的贫困生活中艰难度日的话,他也不可能对形形色色的高利贷商人、暴发户、吝啬鬼们有如此深切的观察和感受,也不可能塑造出葛朗台、高老头等一大批守财奴的形象。

当然,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表明自己的倾向和态度,从主观方面也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影响来。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艺术不仅要模仿生活是什么,更要模仿生活应当是什么”一样,艺术家的创作不仅仅是再现现实,更会经常地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理想之期待。托尔斯泰一开始在描写安娜·卡列尼娜时,将之写成一个不守妇道、自甘堕落的坏女人,作为有罪的妻子应该受到上帝的惩罚。但是,随着托尔斯泰自己思想的解放和对社会认识的发展,他把安娜最终又塑造成了一个19世纪70年代的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和个人幸福的俄罗斯妇女形象。

三、艺术家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广博、深厚的文学修养看似与艺术创作的直接关系不大,但实则对艺术创作有莫大的帮助。这文化修养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文化层,涉及非艺术类方面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西方绘画上所重视的焦点透视法,不就和几何学相关么?第二个层次,是姊妹艺术文化层。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塑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也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融互通的确有利于促进个体种类艺术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专业文化层。这涉及本专业相关的史论与技能知识。这是一个艺术家自身最需重视的层面,它直接关乎艺术家自身对客体的认知以及用如何的符号化技巧传达自己的意象。文化修养作为一种艺术审美能力,其广博、深厚的程度直接关乎艺术家如何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深层次洞悉现实、领悟人生,创作一系列能够撼动心灵的作品。

这里值得一提的便是文化修养和艺术技能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二者恰是米之于炊的关系,无炊之米固然食之无味,无米之炊则更是画饼充饥。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曾深刻地指出修养与技能的关系:“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它绝不是没有一切方面的广博知识也行的。必须去体验生活、去寻找真理,必须先有过很多锻炼、有过许多爱、受过许多苦,而同时又要不断地执拗地工作。在抽刀向敌之前,必须彻底学好剑术。一个艺术家,如果他仅仅是艺术家,不是软弱无力的庸才,便是趋于极端的狂士。”可见,修养与技能二者关系之密切,实不可分割。如果说艺术是金字塔的话,那么文化修养便是基座,艺术境界便是塔尖,基座越宽厚,塔尖越拔高。文化修养直接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水准,制约着由深厚文化修养所构成的精神内涵而形成的成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艺术才华充分发挥的后劲需要文化修养的支撑。

四、艺术家必须具有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这艺术能力首先就是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所谓云飞泉跃,其实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这一切不过是我们内心情感外化的能力使然。艺术家带着自己的审美经验,特别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心境去感受客观事物,因此总会获得物我通融合一的审美境域。苏珊·朗格说:“所谓艺术家的眼睛,就是能将看到的事物同化为内在形象的眼睛,也就是将表现性和情感意味移入到外部世界之中的能力。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一个图案、一束鲜花、一片风景、一桩历史事件或一桩回忆、生活中的任意一种花样或客体,都被转化为一件浸透着艺术活力的想象物,这样一来,就使每一个普通的现实物都染上一种创造物所应具有的意味。”意思是说,艺术家创作的特点就是借着客观事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而艺术作品的特点也正是要让欣赏者从中品味出作品中含有的审美的特殊的思想感情意蕴,才算得上是上品艺术。

上述这种心理活动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用自身的情感去体验身外的事物,是艺术审美活动里一个极普遍的经验。我欢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我泣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这一切,都不是因为山水自有情,而是我的感情外化至山水身上故而能代山川而立言。陶渊明喜菊乃是其傲霜残枝可见孤臣劲节,林和靖爱梅乃是其暗香疏影方显隐者高标,更有明人汤显祖,在写《牡丹亭》之时,当写到杜丽娘因情感梦,因梦而病,相思病危之际,禁不住泪如泉涌,独自躲进一间堆柴的屋子里哭泣。可见,这种种的艺术情感之移动能力对于艺术创作往往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除了上述的感受能力外,还有艺术的直觉能力和想象力也很重要。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是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这种能力往往是艺术家艺术素质高低、深浅的区分标志。所以,罗丹才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而艺术的想象力就是指艺术创作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作能力。最后,艺术的记忆力之于艺术创作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艺术家必须熟练掌握艺术传达的技巧。艺术生产就是要创造出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这就要求艺术家自身必须具备将内心意象物化成具体形象的能力。画家必须熟练掌握线条、色彩、光线等绘画技巧,作曲家则必须掌握旋律发展手法、节奏型运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作曲技术,二胡演奏家必须要掌握左手的技法有揉弦、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要掌握的右手技法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这些艺术的技巧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才能为艺术形象之创造提供基础。比如,我们听二胡曲《江河水》,开头的引子段便是需要用特殊的压揉技法模拟女性哭腔,若不会压揉技法,则在艺术表现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