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49568200000026

第26章 广播与音乐(3)

音乐的传播与其他人类文化遗产一样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远古时代,由于技术的落后,音乐的传播手段也相应地受到限制。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正是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在那样缺乏高科技大众传媒手段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音乐故事。

众所周知,音乐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声音,而广播正是以声音的传播为其根本属性,其传播的途径为“记录?制作?发射?接受”。伴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广播技术,使音乐与广播有缘结合,广播音乐节目也应运而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播音乐节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文艺广播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在广播音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中,一种编辑思路更为缜密、制作更为精良的节目——广播音乐专题,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类型。

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结构看,它兼容了音乐、音响和有声语言。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审美特征。

第一,音乐。不言而喻,仅从节目的名称看,音乐应该是节目本体的重要部分。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从题材来划分,有的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有的是对音乐人物包括作曲家、歌唱家、词作家或演奏家的介绍,有的是对某些有特殊意义的音乐事件的记录报道,还有的是对某地特殊民俗音乐的深度挖掘、整理和介绍,等等。凡此种种,决定了音乐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位置。

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在一般意义上讲具有十分强烈的表情功能。古语说:“言止于乐。”人们在无法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诉诸语言和文字时,音乐便显示出无可比拟的感染力。这就是很多人在听了某段音乐后激动不已,但如若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却又一时较为困难的缘故。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多数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极高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的名曲、名作。这类音乐作品,或是通过宏大的标题音乐,描绘某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刻画民族形象;或是渗入现代人的思考,对相关艺术门类的作品给予阐释,以传达原作者对某个历史时期作品的独特认识。

可以说,从对音乐的理解及推广、鉴赏角度上看,这类专题节目中的音乐的本质属性得到了充分的阐释。首先,从广播媒体传播者的角度来讲,大凡从事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采编的编导,首先都要有深厚的音乐理论或实践功底,如《介绍民族管弦乐——〈流水操〉》以及《黎明前的交响》的编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王嘉实,是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具备了扎实的乐理知识,从选择作品的水准到对作品的分析、鉴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王嘉实在编辑制作广播音乐专题《介绍民族管弦乐——〈流水操〉》时,以其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为依托,对彭修文先生的这部作品的作曲、配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科学严密、深入细致的专业分析,从而吃透了原作品所要表达的深远内涵。更为可贵的是,依靠自身扎实的专业音乐功底,他对这部作品又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在节目中,他把作品的几个乐章“水滴”、“溪流”、“险滩”、“人海”分别比喻为人生的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等四个阶段,不但为作品赋予了崭新的含义,而且十分合情合理。难怪《流水操》的原编曲者、著名指挥家彭修文先生也对他对作品的解释表示认同和赞赏:“你对作品的认识我原来都没有想到。”可以看出,在此类的音乐专题节目中,正是编导所付出的创造性的劳动,才使得音乐作品更富立体感,得以广泛流传,使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听众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音乐品质的高低对于欣赏者尤其是音乐的专业人士或发烧友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假如一支优美的乐曲由于制作技术或播放技术的问题而使乐曲的感染力大打折扣的话,那么,音乐作品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品质非但得不到传递,相反倒成了令人生厌的噪音。由于有了飞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技术为后盾,如数字录音、处理、接收、播放设备,为广播音乐作品的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也给大批的听众提供了良好的欣赏、感受音乐的物质基础。

为了追求音乐的高品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导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往往倾注大量的心血进行一番周密的设计、布局,以获取现有条件下最佳的音质效果。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音乐作品有这样几个来源:一是来自出版社的音乐制品;二是来自演出现场的录音;再一种就是记者在特殊场合录制的作品。对于来自出版社的音乐制品和演出现场的录音,没有太大的提高音质的余地,只要能够保证复录的过程中把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就可以满足制作节目以及听众收听的要求。

而对于那些采编特殊场合以及在广播电台录音室中录制的音乐节目,对节目的编导来说有着较大的发挥余地,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业务素养的严峻考验。

不论是出自何种来源,当音乐作品被编辑确定采用并运用到节目当中时,就已经初步具备了精品音乐的性质。

第二,音响。人类生存的世界拥有着丰富多彩、含义丰富的声音。一段熟悉的声音,往往会勾起我们对以前某段生活经历的回忆。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音响,是指除了有组织的音乐和有声语言之外,一切人为的或自然界的声响。

作为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三大表现手段之一的音响,在节目当中也常常发挥出令人称绝的营造意境的效果。编导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用心发掘、感受有特色的音响,营造真实感人的艺术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对音响的选择首先要遵循的是节目立意,这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中央台编导王嘉实在这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他相信这样一句话:“选题不必奇,亦不分新旧,‘不废江河万古流’……写自己熟知的、能够把握的东西,从普通平凡中发掘深意,是一条长久有效的路。”正是有了这样的创作理念作为依托,王嘉实才创作出获得亚广联奖的广播音乐特写《黎明前的交响》。

音响所蕴含的丰富的表意功能,还可以起到转场的作用。广播音乐专题《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成功地运用了音响来控制节目的整体节奏和时空的转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在这个节目的两个高潮处,精彩的音响与整体的节奏相吻合而产生了共鸣效应。一个是范大雷老师的同学为失去这样一位热爱音乐事业、关心学生的好友而失声痛哭的段落,编导汪永晨把原来准备编辑到节目中的20多秒的哭声减少至10秒钟,这样一来,不仅让情绪表达得恰到好处,更主要的是,为整个节目的节奏感增添了力度。另一处高潮是在为范大雷老师的生日而举行的音乐会即将结束时,孩子们上台为老师募捐,全场观众在学生们的带领下,唱起《生日快乐》。尽管这时的演唱由于观众当时的心情和演唱水平的缘故,从艺术水准的高度分析并不十分理想,但也恰恰是这种所谓艺术上的“缺陷”,反而更加真切地烘托出当时的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在这里,编导表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力,最终在合成节目时保留了这段有“缺陷”的音响,十分贴切地表现出当时那种心与心碰撞交流的感人情景。

由于音响发挥的特殊功能,所以用音响来进行时空转换所取得的效果往往要胜过有声语言一筹,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还是举《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的例子。

节目中巧妙地用音响来进行时空转换可谓一绝。其中所有的转场都是用音响语言完成的。节目的开篇,编导运用雨声接掌声的方法,把场景顺利地从音乐会场外转到剧场里的音乐会上;在音乐会中间需要介绍老师时,自行车的铃声又成为转换的标记;当记者采访完老师又要回到剧场时,琴声则又自然地把观众带回到音乐会现场。记者在医院采访的场景,随机应变地利用了当天医院装修的电锯声作为背景声;采访过程中,表现病房里和医院走廊里的不同场景,听众是通过在走廊里说话时的空间效果和病人、家属之间的低声交谈感觉到空间转换的。如此种种,我们不禁会为编导运用音响转场的高超技艺而感到叹服。典型的音响被流畅地应用到节目中,成为节目本体有机的组成成分,让听众感觉到节目如行云流水般进行而对音响却无特别关注,这应该是音响运用的最高境界,也是听众进行艺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了。

第三,有声语言。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有声语言或是介绍音乐作品,或是介绍背景知识,在为听众提供必要的理解音乐、了解音乐人物或音乐背景信息的同时,它自身所拥有的强烈美感也在节目中得到十分清晰的展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由于有声语言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其最原始的形式还是文字,因此,节目的创作者在这一道环节充分运用自己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在解说文字方面注入了美的情感。由此,也对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导提出了一个相对来说更高的对语言的把握能力。成功的音乐编辑之所以可以创作出优秀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围绕音乐主题撰写出优美的解说文字是节目成功的必备条件。我们结合作品来具体分析。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古诗新韵——介绍民乐室内乐〈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部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作品,整部作品情趣高雅、寓意幽深,听后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灵感悟。从节目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颇具文学色彩的专题,节目所要介绍的是现代作曲家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杰作《春夜洛城闻笛》所谱写的民乐室内乐。音乐本身就已经充满了那种寂寥、凄婉的情调,所以对于音乐专题节目的编导来说,也需要在文字方面努力营造一种相应的意境才能较好地表达原诗及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可以说,本节目的音乐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周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我们来看一下作品中对乐曲的第三段和第五段的解说。

【解说】这是以打击乐为主体的音乐段落,配器手法极其精致。夜晚随风飘落的笛声引起了少妇的思乡之情,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只有昆虫的低语萦绕在耳际,茫茫之中,仿佛是天籁之声。

(第三段)

【解说】这是全曲的尾声,乐曲又回到开头时空旷的气氛之中。少妇从往事的回忆中回到现实,周围仍然是无尽的夜晚。玉笛之声断断续续,但回忆已经变成了残缺不全的梦幻,它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企及。雁叫声声,苍茫一片……

(第五段)

单是从这两段文字的用词和语言的节奏分析,短句长句,错落有致。无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在淡淡的描述中抒发出诗中主人公及作者内心的那种深深的幽怨和悲凉之情,渲染出一种远古朦胧凄美的意境。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有声语言的抒情表意种类繁多,具有极大的可拓展空间。如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编制的音乐专题《为了母亲的深情——作曲家罗念一述怀》,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由此,编辑借助于这一极有利于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的方式,充分展示了作曲家罗念一与藏族人民的浓情厚谊。其中有一段对于离别情景的描述,感情真挚动人,令人为之震撼:

【解说】离别的那一天,贡秋哥哥背着我的背包,阿妈拉着我的手边走边说话,翻过了山坳,跨过了小溪,我几次请阿妈留步都没有被应允。又绕过一道山弯,穿过一片灌木树丛,已经走出两三里路远了,就这样送了一程又一程。回去吧,阿妈,我强忍住泪水,拉住她的手,凝视着她慈祥的面庞,一阵山风吹来,阿妈的头发有些乱了,眼里浸满了泪花,这时阿妈缓缓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又大又厚的麦饼固执地硬塞进我的挎包里,她扶着我的肩膀,望着我没说一句话。我转过身向前走去,让眼泪尽情地流了下来。当我又绕过一道山林,回头一看,她老人家还立在那灌木树林的旁边……

很明显,这段描述极富感情,整段文字始终被这种浓浓的情意包裹,随着离别时刻的逼近,主人公的情感愈加浓烈。听众仿佛与他一起经历着这幸福而伤感的别离。由于是广播中的语言,整段文字的口语化程度高,可听性强。更为可贵的一点是,这段文字还呈现出“音外画”的艺术效果,其中的“风吹动的头发”,“绕过一道山弯,穿过一片灌木树丛”,“阿妈固执地强塞给我麦饼”,“回头一看,阿妈停立在灌木林边”,这几处的描写影像效果十分明显,像是电影中的镜头一个个闪现,这正是广播音乐专题中有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当然,在实际的付诸听觉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愈加突出,成为广播音乐专题中的闪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