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49571100000052

第52章 主要参考文献

一、各国译著

1.〔印〕阿玛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

3.〔美〕罗杰·菲德勒著:《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4.〔德〕马克思、〔英〕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5.〔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6.〔意〕玛格赫丽塔·帕加尼著:《多媒体与数字电视———把握数字融合所创造的机会》,罗晓军、王佳航、王震雨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7.〔美〕赫南·加尔伯瑞著:《数字电视与制度变迁———美国与英国的数字电视转换之路》,罗晓军、刘岩、张俊、冯兵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8.〔美〕帕特里克·帕森斯、罗伯特·弗里登著:《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詹正茂、樊燕卿、黄映芳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9.〔美〕约翰·帕夫利克著:《新闻业和新媒介》,张军芳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10.〔美〕阿尔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炎、潘琪、张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11.〔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美〕霍伊著:《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三联书店,1992年。

13.〔英〕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6年。

14.〔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王征、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

16.〔日〕传播90'研究集团编:《传播媒体的变貌》,东正德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7.〔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介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美〕米克尔·约翰著:《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美〕戴维·申克著:《信息烟尘》,江西教育出版社,黄锫坚、朱付元、何芷江译,2001年

20.〔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2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美〕保罗·莱文森著:《手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6.〔美〕保罗·莱文森著:《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美〕劳伦斯·莱斯格著:《思想的未来》,李旭译,袁泳审校,中信出版社,2004年。

28.〔美〕劳伦斯·莱斯格著:《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李旭、姜丽楼、王文英译,袁泳审校,中信出版社,2004年。

29.〔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30.〔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美〕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

32.〔法〕佛兰西·斯巴尔、杰拉尔·埃梅里著:《新媒体》,张学信译,冯韵文审校,商务印书馆,2005年。

3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3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35.〔美〕吉尔摩著:《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美〕斯坦利·巴伦著:《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美〕托马斯·弗里曼著:《世界是平的》,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二、中文论著

1.甄树青著:《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王锋著:《表达自由及其及其界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王四新著:《表达自由———原理及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晏辉等著:《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欧爱民著:《破译宪法的实践密码———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个案考量》,法律出版社,2006年。

6.张静波等编著:《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7.杨春福等著:《自由·权利与法治———法治化进程中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

8.蒋永福著:《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吴飞著:《平衡与妥协———西方传媒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雷润琴著:《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王菲著:《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

13.雷建军著:《视频互动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刘津著:《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赵子忠著:《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王桂科:《媒介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黄旦著:《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刘建明著:《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黄恒学主编:《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靖继鹏编著:《信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21.郭庆光著:《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潘力、王本锡、李建刚著:《高新技术与广播传播变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23.王振业、李舒著:《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4.庞卓恒著:《唯物史观和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5.顾肃著:《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6.李泽厚著:《历史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27.谢岳著:《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程予诚著:《新媒介科技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朱海松著:《无线广告———手机广告的发布形式与应用标准》,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

30.郑晓松著:《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

31.林子仪著:《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

32.陈永森著:《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陈先元著:《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35.张华金著:《自由论———一个热门话题的反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6.徐耀魁著:《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

37.方兴东、杨吉著:《21世纪的书:信息时代商业思想10x10阅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38.曲直著:《知情权:阳光下的觉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

39.鲁迅、景宋著:《两地书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40.木心著:《素履之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王晓波著:《我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朱学勤著:《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

43.薛涌著:《草根才是主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王朔、老霞著:《美人赠我蒙汗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45.图雅著:《图雅的涂鸦》,现代出版社,2002年。

46.张宝明、王中江主编:《回眸〈新青年〉》,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47.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48.陈序经著:《东西文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三、相关中文文章

1.陈独秀:《法律与言论自由》,原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2.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原载于《新青年》第6卷第1号。

3.展江:《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中国传媒报道》2003年第1期。

4.魏永征:《从证明真实到证明确信真实———怎样解决诽谤法实际存在的悖论》,载《时代传媒》(香港)2002年第6期。

5.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2期。

6.李杰:《网络媒介对受众传媒接近权的突破》,“传播学论坛”网站,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3200。

7.陈世敏:《新闻自由与接近使用媒介权》,引自翁秀琪、蔡明诚主编:《大众传播手册》[C],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印行,“中华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初版。

8.张毓麟:《台湾受众“接近使用媒介”概况———兼论“接近使用媒介权”存在之必要》,《新闻记者》2002年第7期。

9.郑涵、吴颖:《表达自由研究范围的拓展:获取与使用传媒论》,见《传媒·传播·传播学———获取与使用传媒论》,戴元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戴元光:《新闻传播理论创新研究》,2006年4月2-3日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九次传播学研讨会议的会议论文,http://news.sohu.com/20060421/n242925633.shtml。

11.李树桥:《公民表达权: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中国改革》2007年第12期。

12.骆韫鹏:《透视中国公民记者》,《青年记者》2007年16期。

13.谢良兵:《新媒体时代的民意表达》,《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0期。

14.侯建:《言论自由及其限度》,《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yanlunziyoujixianduhoujian.htm。

15.李敖:《与虎谋皮的先决条件》,《李敖新文集》第13册之《法眼看台湾》,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

16.邓瑜、陶涛:《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

17.颜海娜:《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18.汪习根、陈炎光:《论知情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

19.孙旭培:《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载于中国新闻学会编:《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

20.洪治纲:《博客:庶民的话语狂欢?》,《媒介批评》第二辑,蒋原伦、张柠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张笑容、方兴东:《博客传播:个人价值的崛起》,《媒介批评》第二辑,蒋原伦、张柠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李慎之:《弘扬北大的自由主义传统》,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刘军宁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序。

四、其他(含杂志、报纸、网站及博客等)

1.《中国新闻周刊》

2.《现代传播》

3.《国际新闻界》

4.《中国记者》

5.《青年记者》

6.《南方周末》

7.中华传媒网

8.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9.新华网

10.人民网

11.联合早报网

12.公法评论网

13.牛博国际

14.网络公民I.amv(在牛博国际简称V)的博客:“寻找再度失踪的窑工”

15.连岳的博客:“连岳的第八大洲”

16.饭饭的博客:“路上有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