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49578300000009

第9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特点(3)

从当代国际传播环境角度而言,应充分利用能产生更大更重要影响的另一传播资源和渠道,即非官方或民间传播的重要力量。这个渠道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更自主和多元地进行话语表达,而国家通常却可以不必为此承担责任,这种相对自由的表达同时也是国际传播界接受的“规则”或“秩序”。国际传播议程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网民的积极参与,信息雪球越滚越大,内容涉及面也越来越广。议程传播并不是简单地被复制和转载,而是网民在点击浏览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大量的个性化评论,以及提供与此议程相关的信息内容。同时,各种网站为了使议程的关注度放大,也常常通过信息链接、阅读评论、专题网页和观点调查等方式,开放式地集纳与议程相关的信息内容,在方便网民了解相关信息的同时,实现由信息集成和互动表达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所带来的更为广泛和有效的浏览量和关注度。

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过去被称之为听众、读者、观众的受众群体,由于有了更多的参与互动机会,被称之为用户。用户以他们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制作,接受或传播信息或新闻,这些信息或新闻是不经过新闻组织或机构的严格把关或者编辑、过滤而发布的,内容包括用户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见所闻的鲜活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通过一定中介手段如短信、电话、书信或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特别是网络媒体提供的各种方式,如电子邮件、BBS、博客等,自主交流的各种信息内容等,被称之为用户制作内容。“用户制作内容是指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制作、发布、传播各种信息,传播与分享日记、知识、资讯、技术、体验和观点内容等。”互联网的出现,使国际传播中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此之前,信息传播基本上是单方面的权利与行为,传播者可以通过媒体将信息传给众多的接收者,接收者却不能以同样的途径将信息反向传回。

互联网将千家万户连接起来,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摆脱相对封闭的区域性的信息环境,进入开放的、无疆界的信息空间。在这个信息空间里,人们不仅可以自主性地寻找和接收信息,作为信息传播客体而存在,同时也可以主动发布信息,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的一员。网络传播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国际传播形态发生了相应变化,其结果是,国家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与个人也摆脱了依附地位,成为了传播主体。这就使国际传播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一元走向多元。

当然,即便是在网络传播时代,多元传播主体形成以后,政府作为国际传播控制者的身份仍然没有改变。从技术角度讲,只要接入国际互联端口,一国政府再像从前那样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与控制就比较难了。这也正是目前各国政府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要求,在控制的方式方法上做相应调整的原因。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政府为主体的一元向向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主体的多元的转变。大众传播重在考察信息传播的一般过程、特点和规律性,属于基础性的研究;国际传播则不同,它所考察的不是人类一般性的传播活动,而是国家控制下的一国信息跨国界传播的具体现象或行为,属于应用性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但要对国际传播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还要对“传”的行为以及传播如何致效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马克·波斯特曾预言:“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该系统将是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其中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过去,我国的国际传播主体的官方色彩过于浓厚。我国的国际传播媒体过多地表现出“官方”色彩,传播的几乎都是“官方观点”,即便有民间声音或观点,也都是以符合与支持官方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就容易给外国受众形成一种印象:中国的媒体讲话就等于政府表态,致使我们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而长期以来被这样“特殊角色定位”了的国际传播媒体,由于担心在事件发展走向尚不明朗时作出出格评价,在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往往过于迟缓。这样的媒体形象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是很难树立起其国际公信力的,因而也就很难提高其国际传播信息的有效接受率。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也存在不足。廖承志说过:“轻松幽默的短文很为需要。我看杂志这方面的文章很少,每篇都是正襟危坐的样子。”在报道视角方面,我国的国际传播往往比较注重宏观报道,对社会个体关注不足。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实现的,与宏大场面相比,他们对寻常百姓的故事更感兴趣。所以,国际传播要“平视生活”,做到传播的人性化,内容的生活化。国际传播既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做好隐形宣传。“用事实说话”、“用镜头讲故事”,使人们在认识事实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我们的观点乃是宣传的最高境界。讲究国际传播艺术,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官方民间国际传播相得益彰。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国际传播格局,我们要利用好这一阵地。Anti-cnn.com(反CNN)网站的出现,证明了民间传播力量的强大。从旁观到表达,互动参与成重要认知环节。

网络传播营造了一个开放的传播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个体加速了自我的认知建构过程,同时又促进了不同个体间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意见交流。

“从网络形象传播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过程来看,人们大都经历了从旁观者角色到表达意见、参与意见交流的传播者角色转换,并且后者对人们形象认知的形成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们在认知形成过程中外部信息与自我认知图式之间相互作用,个体要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必须打破原有的图式。网络所提供的个体间广泛而充分的意见交流,有助于个体根据外部信息建构起新的图式。

新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加剧了跨国界传播,而信息在互联网的发布如此简捷便利,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向全世界发布新闻信息。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和途径的出现为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民是对个体的抽象,是沟通个体和政治的桥梁”。当公民参与政治时,“政治对个体的保护程度取决于公民对政治的参与程度,当所有公民都能自由、平等、直接的参与政治时,政治的公共性也最高。”因此,从上述来说,普通公民参与制作的内容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一、用户制作内容更具接近性

用户内容制作者与社会大众的天然接近性,使用户制作内容在新闻传播中更易于从社会大众的利益角度去观察新闻事实、选择新闻信息、建构新闻文本。

用户制作内容的新闻建构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建构,拥有不同于职业化新闻传播者的独特眼光。有时,这些传播者会有意传播与职业传播者不一样的新闻,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用户内容制作者往往会想方设法寻求职业传播者没有报道的事实侧面或者细节。用户内容制作者与相关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具有天然的接近性,使人们容易相信传播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信赖用户所发表的意见和评论。用户内容制作者往往是新闻事件、新闻事实的直接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知情者,他们往往比职业新闻传播者对事实有着更真切的观察和了解,更容易获得关于新闻事实的一些隐秘信息、深层信息。人们更容易相信从事实、事件中走出来的人所传播的信息,所讲述的事实。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他著名的新闻作品《震撼世界的十天》序言中说,“这本书在取材方面,我务必限定我自己只使用那些我所亲身观察到的、经历过的历史事实的实录,以及那些有可靠的证据足以证明为真实的记载。”国际传播中要加强感染力,软传播,开拓公众外交、民间外交,让被传播地区的传播者说我们想说的话,他们的切身感受、话语方式会更有说服力,传播效果会更好。

报道形式要丰富多样,报道内容要真实感人。要正确把握和认知国际传播的对象,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律,达到国际传播的效果,塑造一个真正世界性的强大传媒以加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迅速地把中国的国际传播融入世界的主流报道中。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成为主流,信息透明度增高,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媒介素养提高,不容易受到以前单一信息源的影响。

在和平时代国际传播主要是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和文化的渗透,受众定位由“大众”变为“小众”传播,尤其是加强对年轻受众的传播。

在当今时代选择年轻受众具有一定战略意义。年轻受众的知识体系不完整,价值观的可塑性强,思想单纯,对传播内容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较强。年轻受众是社会中坚或潜在的社会中坚,是听众中有忠诚潜力的群体。随着传播的跨媒体发展,互联网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年轻受众在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方面强于中老年群体。美国还把未来的领导者作为目标受众。

他们认为,“把广泛的和年轻的受众确定为目标受众,就等于在这一重要的人口范围撒下了一张大网”。国际传播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跨国、跨文化、跨语言传播,与对内传播的属性迥然相异,在对象、内容、方式和语言调遣上都与对内传播有着很大的区别。现今的国际报道要适时转换传播观念,注重技巧和策略,在强调大中华传统价值观宣传的同时,也要合理融入世界主要文明及价值观的思考。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传播将一跃迈向国际高度。

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世人认同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从而树立起一个独立的、可信度强的中国国际传播形象。

我国的国际传媒要想真正做到具有传播的价值,就要靠传媒自身的改革来推动新闻宣传的改革,在传媒按照市场规律改造并丰富自身的同时,也要引领各级对外宣传主管部门,逐渐认识和体味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国际传播,并尽量淡化国际传播的官方色彩。国际传播要合乎海外的生活逻辑,只有这样方能行之有效。同时,深谙中国国情也极其必要,而且以上这两种认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没有变化的,它们都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而这正体现出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这也是国际传播的难点所在。

在2008年西藏拉萨事件中,一些西方媒体制造谣言,污蔑我国政府对于西藏的政策,广大网民发现和揭露西方媒体捏造事实。在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出笼后,中国和海外华人网民很快就进行了揭露。许多网民表示,对于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网民有必要将真相公布。《惊!西方媒体竟然这样做西藏事件的新闻!》是较早的一篇对西方媒体报道进行批评的文章,该文章还配有11张图片,详细地指明了这些媒体的错误所在,随后这些照片被各媒体广泛转载。另一个名为《西藏骚乱:西方媒体的真实面孔》的视频也点击率极高。网民还在全球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名叫《西藏暴乱,你从CNN和BBC上看不到》的视频,指出:“无辜民众遭遇一些自称和平的西藏僧侣疯狂袭击。”

在网络社区媒体中,网民联合起来揭露事件的发生真相,抵制家乐福,揭露莎朗斯通的辱华事件等等。在揭露莎朗斯通辱华事件的传播中:奇酷社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4日莎朗斯通接受香港媒体采访,网友将该视频发布到YouTube;25日凌晨1点时,新浪博客已经有网友发表博文进行谴责;凌晨4点,许多中小社区里,用户在转载该信息,这是主流的媒体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抗的群众力量;26日上午10点,奇酷网、天涯等大中型社区跟进报道,在大型论坛成为热点,社区扩散效应形成;26日下午,东方网成为第一个转载该信息的新闻类网站;27日各大门户网站全面报道,事件不断升级,引起全社会舆论的关注。

事件直接导致莎朗斯通代言的Doir品牌停止了莎朗斯通所有在华广告,众多电影停止了跟莎朗斯通的合作,网民的声音前所未有地获得了主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社区里,互联网展现了它积极的力量,中国网民从幼稚、冲动渐渐走向理智、自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都属于参与技术,在Web2.0时代,这样的技术在全球普及,与对于国际新闻和新闻参与性的客观需求相结合,必然产生出亿万新闻制造者:“公民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它是生产国际新闻的驱动器。几十亿人要从世界各个角落提供消息,对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它以全新的方式制造和传播消息和新闻,跨越国界,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