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49579000000031

第31章 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7)

跟帖:

(1)语言关难过啊,而且上了年纪字幕看得不太习惯;

(2)其实大妈大叔只要看有中文配音的片子;

(3)我觉得一种文化的传播最大的阻碍还是文化本身带来的差异,在外部条件上语言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阻碍了发展,很多老人包括一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喜欢看字幕;

(4)不会向大叔大妈推广美剧,他们一般都不喜欢看字幕。

在笔者访谈的众多美剧迷中,大部分人都有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而爱看美剧的原因,另外还有一部分美剧迷是因为喜欢英语而喜欢以这种语言传播的美剧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从他们的谈吐中都能体会到他们对自己在英语语言上的优越感,英语水平及其听的能力犹如一种文化资本,被“美剧迷群”当做了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且内群体成员利用“美剧迷”这个群体身份来彰显其语言的优势水平和他们掌握的这种文化资本,因为通常意义上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喜爱美剧的人大部分英语水平都是不错的,其中一部分本身是英语专业的,有很多甚至成为了字幕翻译小组的中坚力量;而相反的,英语水平很低的人大都会因为文化不接近而拒绝美剧,比如在帖子中曾被提到的“农村的”、“家庭妇女”、“老年人”和“小朋友”等。

跳出了“伊甸园”群体认同边界划定的圈,以上部分探讨的是“美剧迷群”如何通过与外群体之间的群际比较和积极区分来建构内群体的群体认同,这一层面的群际比较和积极区分针对的外群体分别是“其他电视剧”和“其他电视剧迷”,而无论“美剧迷群”为内群体设定的是哪类外群体,首先都具有同质外群体的可比性,并且在群际比较和积极区分过程中,内群体成员们都以各种方式彰显了他们作为“美剧迷”的“荣耀”,而这种“荣耀”正是内群体成员对群体认同建构的心理写照。

二、抵抗:作为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建构

在考察“美剧迷群”群体认同建构过程中有关边界划分问题时,笔者发现了两重边界的存在。一重是上一部分探讨的作为钟情于特定剧种的“美剧迷”的群体边界,另一重则是“美剧迷群”作为电视节目迷、网络文化积极推进者这个亚文化群体的边界。因此,接下来本研究将在“美剧迷群”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是如何建构群体认同的层面展开探究。在对“美剧迷群”这个亚文化群体展开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词贯穿始末——“抵抗”,它几乎出现在内群体成员进行的与外群体间的分类、比较和积极区分的所有环节中,并且成为了这个亚文化群体建构群体认同的主要方式。

1.“亚文化”对阵“主流文化”:“抵抗”寻求和建构群体认同

有关亚文化的研究最权威的毋庸置疑当属英国伯明翰学派,其亚文化研究有它自己关于文化的定义。威廉斯给文化做出了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其次是“文献式的”文化定义,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而根据最后一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这个概念为后来的亚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汤普森对文化作为整个生活方式的定义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样的概念忽视平等、剥削和权力关系,没有充分地表达冲突和过程。对汤普森来说,文化不是生活的整个方式,而是斗争的整个方式,它是整体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结合。

因此提及“亚文化”这个名词,很多学者自然会将之与“权力”和“抵抗”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起来。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亚文化”,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路径是对有关抵抗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进行了概念化的分析,他们认为每一种青年亚文化都试图将主流文化的标签从自己身上除去。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中有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是从由科恩(Phil Cohen)对伦敦东区工人阶级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基础性分析开始的,他声称青年亚文化是一个对解决父母问题的尝试;而另一位学者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则在此基础上更详尽地确认了青年亚文化是有关父辈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研究。运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克拉克等学者们坚持认为青年亚文化的争斗应该被放置到更为宽泛的阶级斗争中,也就是说青年亚文化不仅抵抗父辈,还抵抗主流文化。“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种次属文化,附属于资产阶级结构之上和文化上的控制。次属不是完全被控制,也不是完全自由,而是对支配文化的协商。它是一种工人阶级核心价值和思想以一种取代形式表达的结果,典型地发生在休闲领域——支配结构和支配文化安置最薄弱的地方”。这段话清晰而透彻地揭示出了亚文化的抵抗原因——青年亚文化是次属阶级对支配文化和资产阶级进行抵抗和协商的结果。

从对“青年亚文化”的系统研究来看,伯明翰学派所理解的“亚文化”既指生活方式,也指文化群体,“亚文化”首先与阶级有关。在《仪式抵抗》中的《亚文化、文化与阶级》中,克拉克、霍尔等人这样界定“亚文化”:“在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群体是社会阶级,并且在最基本、虽然也是最间接的意义上说,最主要的文化结构也将是‘阶级文化’,与这些文化——阶级结构相关,亚文化即一种亚系统——更大的文化网状系统中的这个或那个部分内的更小、更为地方化、更具有差异性的结构”。这个定义强调亚文化除了具有“差异性”,也具有“阶级性”,属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网状系统”(主导文化和父辈文化),但这个定义还是不够明了,没有揭示出伯明翰学派视野中的“亚文化”特质。

最符合伯明翰学派“亚文化”概念的界定是费斯克等人后来的一个表述:“正如前缀‘sub’所示,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他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这个定义基本勾勒出了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主要理解:其一,亚文化具有“抵抗性”,“某些社会群体”遭遇到了某种特殊处境,与更广泛的文化(主导文化和父辈文化)发生了“具体矛盾”,具有异端、越轨的倾向;其二,亚文化具有“风格化”,亚文化的“抵抗”采取的不是激烈和极端的方式,而是较为温和的“协商”,主要体现在审美领域、休闲、消费等方面,是“富有意味和不拘一格的”;其三,亚文化具有“边缘性”,与“更广泛的文化”相比,亚文化多处在边缘和弱势的位置和“特殊地位”(如青少年、下层阶级、草根阶层、少数民族及土著、移民、女性、同性恋等),如伯明翰学派所说:“工人阶级亚文化在人数上看属于少数”。伯明翰学派所使用的“亚文化”概念正是建立在以上辨析之上,依此可以对“亚文化”下一个操作性的界定: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和另类化的符号对主流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方式。

“美剧迷群”作为亚文化群体(由于年龄原因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研究中的“青年”多指13至20岁,而国内外对青年的年龄界定目前也还不统一:美国及北美大陆(12至25岁),港澳台(10至24岁),中国内地(14至28岁),联合国(15至24岁)。不能算完全的“青年亚文化”,从受众普及率来看只能算是小众传播,属于“亚文化”中有关“边缘性”特征的范畴;而“美剧迷群”的收视行为及整个使用媒介的实践活动过程也都属于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是协商式的,而不是激烈斗争式的。这里所谓的“主流文化”,指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主流文化崇尚的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它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具有可以凝聚多样和被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同时又因为主流文化与主流媒体相互倚重,故具备优越的传播条件。但无论“主流文化”拥有多么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强势传播,亚文化群体对其进行的抵抗活动却从未停止过,因此“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对于群体认同的寻求。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的抵抗活动解释为一种寻求认同的行为,霍尔等人认为,流行音乐亚文化、歌曲、杂志、音乐会、节日活动、滑稽戏、与流行歌星见面、电影等等可以帮助青年人树立一种认同感;而亚文化群体开发了群体内部生活的核心关切、惯例和晋级等一系列社会仪式,依靠它们建立了群体的认同……它们采纳和适应着物质客体——商品和财富,并把对其进行重新组织化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它们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的集体性……。因此,“美剧迷群”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当其面对“主流文化”而产生抵抗时,其行为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群体认同的一种追求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