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49585700000101

第101章 浅谈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题注:本文是我为参加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年会准备的论文。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实现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适当控制规模数量,走内涵提高发展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德才兼备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作用;实现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协调发展;扩大办学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等。

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一、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现状

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进入转型期以来,新闻与传播教育借助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实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整体优势,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一定实力和基础。

1.实现了快速发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在快速恢复,社会在发展进步,新闻教育也迎来了恢复与发展的新的时期。

1977年,一批原有的新闻院系,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等陆续开始恢复招生。1978年,在党中央关怀下重新复校的中国人民大学也恢复新闻系,并在当年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此时原先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全体新闻系教师都返回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新闻专业随即停办。同期招收研究生的还有复旦大学,这标志着中国新闻教育已由本科教育进入了研究生教育的层次。

新时期我国新闻教育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是从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座谈会召开之后开始的。

这次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座谈会,讨论了全国新闻教育发展规划和新闻教育改革问题,并发表了《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我国转型期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促进了新闻教育的快速发展。

会上,中央领导提出,凡有条件的省要争取建一个新闻系。

座谈会召开的当年,就有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新闻系或新闻专业。而此前已有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新闻系或新闻专业。

1984年以后,又有中国新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湖北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开办新闻教育。

另外,此前停办的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江西大学、杭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新闻系(专业)也相继复办。

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所有大行政区域都有了新闻教学点,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至此,我国内地新闻教育的基本格局大体形成。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同时升格为新闻学院。此前,1985年两系已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内地第一批拥有新闻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新闻院系。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教育已完成了由本科生向博士生的发展,形成了新闻教育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全程化教育,同时也再次确立了这两所新闻院系进入新时期后在全国新闻教育界所拥有的“龙头”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特别是1992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进入了大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至1996年底,我国内地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备案的设有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已有55所,专业教学点88个,在校生达9000人。

到2002年底,我国内地设有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已超过百所,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理工、政法、财经、外语、体育类大学,还有一些师范院校也开办新闻教育;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含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广告、摄影、网络等专业及方向)在内的各类专业教学点已经达到323个,从而成为世界上新闻与传播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全国只有5所新闻院系,5个新闻学教学点,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有约300所大学办有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学点超过700个,在校生多达15万人,近30年中,我国内地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走过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

新时期我国内地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快速发展,首先受惠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是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民主的不断推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为新闻传媒的发展,同时也为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其次,得益于新闻媒体的大发展。正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促动下,新闻传媒业的繁荣和发展,激活了新闻人才市场。可以说是媒体和社会与日俱增的对新闻与宣传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和促进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三,乘势于教育事业的大扩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规模急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这就为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绝好的条件。

2.产生了新的飞跃

经过转型期近30年的实践,我国内地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实践上和理论认识上都产生了新的飞跃。

这种飞跃集中体现在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科学内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践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新闻教育的科学内涵在于,它应当是对学生的一种“德”、“才”、“识”、“能”的全方位的综合教育。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新闻知识和传播技能的传授上,而应当坚持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伦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

“专业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新闻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各种基本素质的教育。

“伦理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人文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教育。

通过上述教育,要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才能专深、富有责任感与同情心、能够自觉献身人民新闻事业的国家建设者和社会活动家。

谈到新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使我们想起了当年普利策在倡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留下的一段名言。他说:“我们的国家与报业休戚相关,升沉与共。报业必须有能力、大公无私、训练有素、深知公理并有维护公理的勇气,才能保障社会道德。否则,民选政府就会徒有虚名,成为一种赝品。报业的谩骂、煽动、虚伪、专横将使国家与报业一同堕落。塑造国家前途之权,掌握在未来新闻记者的手中。”普利策的这段话,是从对媒体与记者道德责任的解读,来阐述其倡办新闻专业教育的主张的。

1892年普利策提出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款200万美元,资助其创办一所新闻学院。由于担心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的自由倾向会损害大学的声誉,该大学谢绝了普利策的捐款。为了争取理解和支持,1904年,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新闻学院》一文,详细阐述了自己创办新闻学院的主张,并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办学理念辩解。

他指出:“商业主义在报业经营中具有合法的地位,但它仅限于经理部。如果商业主义侵犯了编辑部,它便成为必然的堕落与危险。一旦发行人仅仅注意商业利益,那将是报业道德力量的结束。”他还说:“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中拯救出来。”

9年之后,普利策的愿望得以实现。1912年,由他资助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正式成立。普利策之所以一直把创办专门新闻院校、开展专业新闻教育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是因为他对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职业责任有着很高的评价和期待。

普利策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国家比作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把记者比作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作为瞭望者,记者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与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随时把海平面上发生的各种情况报告给船长、船员和乘客,以使轮船能够根据气象和水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航速和航向,从而顺利地越过激流,绕过暗礁,避开浅滩,驶达胜利的彼岸。在他看来,新闻业是各种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应当具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的追求真理的渴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和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因此,他们应当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与训练。他提出要像培养律师、医生、工程师和建筑师一样,对新闻从业者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

普利策的经历说明,他倡办新闻教育,旨在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理念和层次,增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责任感,强调新闻媒介要以服务社会、增进公益为目的。可以说,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理解新闻教育的科学内涵仍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另外,通过实践,我们对新闻教育的社会需求的认识也更加明确、具体,从而能够更加自觉地立足媒体,面向社会,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新闻与传播人才。

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因此,新闻院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着这一目标和任务。要防止脱离媒体和社会实际需要的情况。

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还表现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闻院校开始确立“大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开启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开始进入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视野和日程。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信息与传播已经成了人们劳动、生产、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信息,也不可能离开传播,对新闻与传播知识和素养的认识及了解,已经成了全社会的一种需要。因此,我们应当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来认识现代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意义和功能,要确立起“大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要从为社会与公众提供有效的媒介教育服务和提升全民族的媒介素养的角度,来确立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政策及对策。

按照这样的思路,新闻与传播教育应当开阔办学视野,处理好院校教育、媒介机构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新闻传播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大新闻传播教育”观念下的新闻教育应当是院校教育与媒介机构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把新闻教育列入继续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结构及体系中,把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与知识水平作为重要内容。

对在职新闻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已经开始纳入全国新闻人才培养的大框架和大格局中。新闻院校在协助新闻机构开展在职新闻从业人员培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对民众的新闻传播知识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也开始启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作为实现“大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视野和范围。

3.形成了整体优势

如今,我国内地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已经开始形成整体优势。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全程化教育。

自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如今我国已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其中同时拥有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点有6个。这就使得我国内地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实现了各个学位层次齐全的全程化教育,保证了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和高端化,提升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其次,一批名牌新闻院系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发挥着表率和示范作用。

中国一些著名传统老校的新闻院系,像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一直保持传统优势,实现稳步发展,在全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一批名牌大学新创办的新闻院系,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起点高,发展快,也逐步形成了竞争实力。这些院系作为全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发挥整体优势,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

第三,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全面开花,快速发展,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影响力。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剧增,我国内地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几乎成几何级数增长,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在文科中始终处在前几位,新闻院系在文科专业中有着明显优势。这使得新闻与传播教育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影响力,社会声誉较好。

第四,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经开始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大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内地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的权威认可,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显学。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新闻学与传播学由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2004年新闻学又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等一起,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学科之一,得到政府大力扶持。

我国内地新闻与传播教育20多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既积累了办学经验,也奠定了物质基础,进而形成了事业发展的整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