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科技与传播
49591000000022

第22章 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方式的改变(2)

3.超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

简单地讲,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在由超媒体呈现的信息中,从超媒体获得的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可以是多媒体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任何信息。使用超媒体可以非常高效地管理和组织大量具有逻辑联系的各种信息,使用户能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信息,并且在了解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有聆其声、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科技传播从业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Flash动漫和游戏以幽默、形象、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受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领略到科学的魅力。

4.互动的信息获取方式

传播学中引入“互动”概念,始于20世纪30年代。新媒体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寻找、信息的形成两个方面。就信息的传受双方来讲,互动的强弱在于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互动时的投入程度等。所谓的弱互动,就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存在的互动。如有线电视,用户只能把很少的信息传输给向他提供信息的来源地。比如在节目进行中的投票,电话连线等。这种互动并不能使传受双方进行有效、深入的沟通,称为“弱”互动。而在新媒体中,言语、文字、图表、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在信息源和最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换量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强”互动。在新媒体技术中,公众甚至可以参与科学知识的创造过程,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科学家共同创造科学。

5.开放的信息形成方式

在新媒体中,开放的信息形成方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更为广阔的传播时空;“把关人”的隐退及话语权的开放;百花齐放式的传播内容;多样的接受端。开放的信息形成方式依赖于开放的技术、开放的观念及开放的行动三个条件。从信息的发布、信息的批评和信息的寻找中,笔者得出结论:在开放的信息形成方式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公民记者;人人都在享受信息交换的狂欢;人人都是接受者,人人也几乎是传播者。

(三)新媒体中科技传播的特点

科技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一个分支,因此,与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应,新媒体中的科技传播同样具有一般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点。不过,和其他信息相比,科技信息一般产生于专业的研究领域,具有专业的规范和准则、专业的术语、专业的工具和专业的方法。就科技本身来讲,它致力于追求学术的纯正和规范,而网络面对的是形色各异的受众。如何能把专业、深奥、枯燥、抽象、令人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转变为能被受众接受的信息,拓展科技信息到达的广度和深度则成为科技传播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方式的改变

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传播特点,在新媒体中进行科技传播时,应朝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一)力求“数字化”

“数字化”包含两层含义:(1)对在大众传播时代已经传播过的信息进行数字化;(2)在新媒体背景下,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处理将要传播的信息。这是因为,随着受众对新媒体的关注程度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数字化的科技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的网民数为1.23亿;2005年中国网民上网的时间是每天至少48分钟,而读报纸的时间则是40分钟,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上网时间超过读报时间,这可以被视为新媒体的一个转折点。

有案例证明,数字化并不会使传统的科技期刊失去订户。美国的《科学》杂志自1995年加入互联网以来,杂志订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猛增,来自美国以外的稿件数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又相继推出了《科学在线》、《科学》周刊电子版(Science)、《科学此刻》(Science Now)、《科学后浪》(Seience‘s Next Wave)和诸多其他在线科学资源。

(二)运用“超文本”

超文本是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是新媒体的DNA。第一,新媒体中的“文本”没有时间(播出时间)和空间(版面)的限制,是动态的、开放的文本。

以论坛中的任意一个帖子为例,只要受众对它的关注热情不减,跟帖就会持续,该文本就一直处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第二,各个“超文本”又构成了一种“联合体”,这一“联合体”又是由被称为“节点”的一大堆信息之间的“链接”构成的。最后形成的结构被称为Web,即World Wide Web。超文本的这些基本特征,使得网上的信息产品是一种极其丰富、极具伸缩性的文献和元文献(metadocuments),当它与多媒体合并起来组成“超媒体”(hypermedia)的时候,则更是如此。第三,获取信息时,我们可以用不断点击的方式,按照大脑所能想到的方式来调用信息。不过,我们不能否认,目前的超文本系统中,读者只能在创作者预先设置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阅读是依设计而进行的。

(三)选择“超媒体”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通了“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首都科技网”、“北京科普之窗”、“学生科技网”等专业科普网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此类专业科普网站已超过了180个。但是,到目前为止,科技传播类专业网站的访问率不容乐观,深受网民青睐的、点击率颇高的商业网站,虽然时时充斥着科技新产品、新信息的介绍,但是完全意义上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强。原因之一在于科技信息的“超媒体”呈现不够,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

(四)重视“互动”

科技传播中的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形成上。在科技传播中,要设计互动环节来增加受众对科技传播的参与性。近年来,欧洲、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这样的口号:“I hear…and I forget,I see…and I remember,I do…and I understand.”这一口号不仅暴露了受众被动地接受传播的非参与性科技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也折射出科技传播参与性、实践性的传播方式的无穷魅力,值得科技传播界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应用。二是信息的寻找上。有人估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成果的增加总数超过过去两千年的总和,当代人类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有90%是20世纪后半叶取得的,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坚持“开放”

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成本降低,甚至为零,“从这种角度说,新的数字技术是一种潜在的民主技术”。而“互联网是第一个允许自由言论和自治的民主原则充分发挥的媒介”。综上所述,笔者期望,在新媒体的科技传播中:(1)科技传播应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尽可能有效地向社会开放;(2)科技传播体系内部不同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体之间应具有包容性,即口耳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传播方式都能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有机整合,使科技传播得以不断完善。这样,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戴维·冈特利.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C].新华出版社,2003.

戴维·戈夫雷,道格拉斯·帕克希尔.古登堡续(M).Toronto,Porcepic.1980.

戴维·莫里,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戴维·希尔曼.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M).熊澄宇,崔晶炜,李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郭良.网络创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侯吉凉.数位文化(M).台北:未来书城股份有限公司,2002.

胡安·路易斯·塞布里昂.互联网——新的通讯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刘大椿,何立松主编.现代科技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孙宝寅主编.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程素琴: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师;郭建光:硕士,《中国青年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