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法刚
摘要:现代年轻一族在公共场所听MP3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这就好比贴着“我在听歌,请勿打扰”的标签,营造了一个移动着的私人空间,将自己与公共环境割裂开来;同时,听MP3使得耳朵暂时放弃听到外界声音的机会,阻断了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将自己置于“聋人”世界中。这一“拒绝交流”的文化姿态使得个人减少了了解社会真实、获得直接社会体验的机会,同时加剧了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的麻木和冷漠,这样的后果不利于“交往行为”的实现和“社会共识”的达成。
关键词:空间、聋人世界、MP3、文化现象
“MP3”是一种播放MP3格式音频文件的电子娱乐设备,它携带方便、造型美观,戴上耳机可以随时听自己存入的音频文件(主要是音乐歌曲),为城市人尤其是城市年轻一族所喜爱。不管是休息放松、炒菜做饭,还是走在路上、乘坐公交,MP3总是伴随耳畔,形成了一条亮丽的“MP3风景线”,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然,听MP3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休闲和娱乐,要是利用它来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暇时间、提高学习乐趣,但是,在公共地点听MP3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割裂了公共空间,制造了“聋人”世界。
“公共地点可以被界定为一个社会中可以自由进入的场所(街道、车站等),与此相对的是那些限制进入的和只有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私人地点(如家里和办公室)。”公共地点架构了公共空间,一个人戴着耳机听着MP3就好比贴着“我在听歌,请勿打扰”的标签,生硬地将周围世界拒之门外。他不去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也“限制”陌生人的进入并拒绝“邀请”别人,于是从公共空间中圈出自己的一块虚拟的私人空间,并沉浸其中。移动的私人空间就好比是一辆行驶的装甲车,不追求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强化了在公共空间中生活的“匿名性”,这样尽管拓展、保护了个体的自由,但也使统一的公共空间被人为地割据。正如齐美尔所言,“一方面,这扩大了为小规模的农业社会所不能及的个人自由的范围;但另一方面,这创造了一种似乎削弱集体人类存在的环境。”同时,听MP3时,耳机的隔音效果与里面声音的干扰无疑使耳朵暂时放弃听到外界声音的机会,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聋子”。当然,戴着MP3的人也可以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但是视觉与听觉却有很大的不同。齐美尔曾比较过瞎子和聋子的不同情绪,“对瞎子来说,只有当另外一个人说话的那段时间这个人才实际在场”,这给了盲人“一种平和宁静的存在”,相形之下,聋子经常处于“更窘困、迷惑和焦虑”的状态,因为“我们从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东西,要通过我们听到有关他的东西得到解释”。
齐美尔总结说,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经受着某些与聋子的恐惧一样的窘境:“纯视觉印象”的日益浸淫促成了普遍存在的疏离感。齐美尔当时对视觉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有比喻的成分,而MP3使这一比喻成为现实。更甚的是,戴着MP3的人为了避免这种因没有声音而导致的“窘困、迷惑和焦虑”,干脆主动放弃用眼睛关注周围的世界的机会,只保持安全的最低限度。
在公共空间听MP3的人将自己隔绝在公共空间之外,放弃了听觉,弱化了视觉,这样的后果是减少了了解真实社会状况、获得直接社会经验的机会,加剧了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的麻木和冷漠。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的生活大概分为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那么公共空间是其社会生活的主要容器,我们对社会真实状况的把握、对社会直接经验的获得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公共空间的亲耳聆听、亲眼目睹得到的。诚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新闻等间接的形式来获得对社会的印象,但正如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今天的大众传播时代,我们接触的媒介信息往往是经过种种滤器的过滤、种种颜色的粉刷的,这种信息给我们营造的“拟态环境”远没有我们直接体验到的社会“现实环境”真实可信。而且,当前强大的传播力量使得现实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也越来越环境化,这更突出了真实经验的可贵和依赖电视等媒介信息的危险性。
减少了与社会的接触,或者说放弃了与社会的接触,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这必然加剧城市生存环境的冷漠。关于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社会心理特征,齐美尔阐释得相当精确:“城市居民的心灵生活在品质上主要是唯智主义的。人们回应情境的行为是理性的而非感情的。城市居民的显著趋向是工于算计,日常生活充满了‘称重、算计、计数,把质的价值还原为量的措辞’。城市居民的一般状态是像这样的麻木态度,即放弃敏感性,对把事物加以区分的价值漠不关心。感觉麻木的人的世界是平面的、灰色的和同质的。与此相应的经常是一种设防的态度。设防的态度为城市居民起防卫性遮蔽物作用,它将公正的看法、真心的情感封存起来以免被详细探究。”尽管齐美尔的结论是以20世纪初德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得出的,但只要我们沉心静察就会发现,这一评价对中国当下的城市社会心理也是切中肯綮、一针见血。
而MP3营造的“请勿打扰”的一个个私人空间将本来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生硬地分割,有时听不听歌已经不重要,戴着耳机本身就是一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我忙着呢,没有听见求助的声音,没有领会求助的眼神。”这样表现出来的(或者被人感受到的)“设防”的态度无疑使城市文化更加麻木,对周围的世界更缺乏敏感性和对话的欲望。于是,“在匿名的人群中维持匿名者身份,隔岸观火般地目睹各种各样的情形,看着世界从身旁走过”。这样一来,不利于“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和“社会共识”的达成。
“人总是社会的人,不能没有‘交往行为’,不能脱离种种交往关系,而必须生活于‘交往行为’的联系之内。”哈贝马斯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研究得出“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提出两条措施:一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二是达成社会共识。社会共识的达成是基于真实的了解和理解之上的,戴着MP3、圈定私人空间、拒绝聆听与交流便会将自己隔离在最感性、最真实的社会空间之外,错过对社会其他阶层、其他职业、其他年龄尤其是底层人生活的认知。“风声雨声不入耳,家事国事不关心”。MP3一族在公共空间将外部世界排除在外,其实是将自己排除在社会之外,放弃获得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结果是“唯个人主义”得到强化,这样就难以达成社会共识,承认并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况且在公共空间、社会空间活动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身份、阶层身份,都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而中国当下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文化态势极其复杂,如果城市年青一代不用耳去聆听,不用眼去关注,就很难谈得上用心去关怀这个社会。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并生产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八荣八耻”的推广都是基于社会共识基础上的互相信任、相互理解,公共地点、公共空间本是增进了解的场所,却被MP3所阻隔。
MP3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快乐享受,听MP3的人群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特定情境中所扮演的反面角色。借用米可·巴尔的话说,“也许,以一种否定的语气对一种被认为新生的运动进行概述性的反思并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但批判性的自我反思是任何创新的、进步的学术努力固有的品质。”任何技术的进步本应当为我们的心灵服务,指向人类幸福的所在,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更重要的是完善我们的社会空间。但MP3在很多人的手中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同时,MP4、MP3手机、电影手机、游戏手机等电子娱乐设备的出现使得“移动的私人空间”更加随心所欲地切割公共空间,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私人空间在膨胀,公共空间在压缩,个人利益得以强化,共同利益不断萎缩。从这个意义上讲,MP3只是“MP3文化现象”的一个表征,笔者所批判的不仅仅是MP3。
(宋法刚:博士,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