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传媒实践力
49601300000008

第8章 数字新媒体:在Web0时代探索新思路(7)

(二)校园SNS的发展状况

2003年3月,SNS网站开始从美国兴起,短短5个月的时间,SNS就风靡了整个北美地区,而校园SNS在众多的SNS网站中脱颖而出,最著名的是Facebook网站。2007年10月,微软以4.2亿购得Facebook网站1.6%的股份后,Facebook的市值就飙升至150亿美元。

美国Facebook在Web2.0时代的空前成功,让中国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有了模仿的范本。

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网站,2006年10月,校内网被千橡公司收购,同年底千橡公司旗下的校园社区5Q网和校内网合并,并正式命名为校内网(www.xiaonei.com)2009年,改为人人网。2007年11月,校内网在大学生领域取得相对垄断地位后,正式进军白领、高中生市场,开创了“高中生、大学生、白领”不同人群同上SNS网络的“立方体”时代,校内网开始致力于成为跨行业、跨年龄的SNS网络巨头。

二、校园SNS中人际传播的特征

当Internet开始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时,人际传播成为了网络传播中最主要的形态之一,人们对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校园SNS中的传播主要是个体间的人际传播,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集成了众多网络人际传播媒介的功能,也更简单地实现了主体的各种需求。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互动性:传受双方的多方式互动

校园SNS是对传统交往方式的一种补充,也是现代人际交流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校内网中的校内通可以实现同步传播;校内网中的站内信、留言、日志、评论等又可以实现异步传播。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共同作用,实现了校内网人际传播中多方式互动的功能。

校园SNS的互动性还体现在它的反馈机制上,传统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是点到面的传播,受众对传播者没有充分而及时的反馈机会。而在校园SNS中,反馈是及时而充分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衡互换”的模式,原本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距离感消失了。

(二)互换性:传受双方的角色互换关系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指出在循环模式中,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见图3:

在校园SNS的结构中,循环模式中强调的传播双方的平等关系得到了相对意义上的实现,传受双方的角色是一种互换的关系,双方对传播内容共同负责。在校园SNS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各种信息的来源,通过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收集和快速分享传播,参与者通过SNS来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所有的信息交流基本上都是用户在主导,任何一个节点都能生产和发布内容,并完成交流互动和传受双方角色的不断转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用户成为了信息和活动的创建者,而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三)相似性:校园SNS目标用户的相似性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SNS很容易见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学校宿舍里,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强链接”的群体。校园SNS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受众,通过学校这个分类标准把一个个真实的个体聚集起来,用户不仅在年龄上相差不大,在对信息的需求上也存在着高度的共性,信息的传递有着实际价值。同时,在这样一个固定的大学生群体中,用户还可以通过校园SNS提供的搜索功能,搜索到与自己具有某种相同特质的人群。

(四)真实性:人际传播环境的相对真实

目前我国国内的校园SNS网站一般都是封闭式注册,提倡实名制。“因为真实,所以精彩”是校内网的口号,在校内网中注册的用户如果上传真实的个人相片和补充详细的个人信息,在通过审核之后就可以成为校内网的星级用户。实名制之举使校园SNS具有了扩展用户真实交际圈子的功能,改变了“网络是虚拟的”这一传统说法,使用户与现实中的人能够直接对应。网络人际传播也一改传统的虚拟形象,开始向现实化回归。

三、校园SNS中人际传播的阻尼问题

阻尼,本来是物理学的一个名词,在电学中是响应时间的意思,在机械物理学中是指系统能量的减少。网络和现实中的人际传播一样,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也会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信息的传递也因为一层一层的阻尼而受到影响。

校园SNS中人际传播的阻尼问题,主要分为4个层面。

(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即使是同样的身份,但是由于年龄的差距和性别的差异,个人关注的事情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由于年龄差距和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阻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传递,使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受到干扰。

在大学生群体中,因为年龄差距,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关注度不一样。根据中华英才网“大学生关注话题”排行显示,大一新生最关注的话题依次为“迷茫”、“社团”、“成熟”,到了大二、三年级,最关注的话题依次为“出国”、“发展”、“成功”。进入大四后,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则转变为“择业”、“面试”、“留沪”。

(二)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外表的吸引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价值观念的趋同性、需求的相互性等这些特性都是影响个体之间建立关系的因素,并会对双方交流的发展和维持造成影响。

在校内网中,如果个人资料里的头像是美女,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她为好友。但是如果一个人并不出色,而且相貌平平,那么对他/她来说,人际传播的阻尼就会大很多,因为很多用户都更愿意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而不太愿意和平凡的他们进行交流。

另外,在校内网里还有根据不同的分类而建立的群组,校内网的每个成员都有创建新群组的功能。群组里的成员因为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的相似性,他们成为好友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如果话不投机,趣味不同,人际传播的阻尼自然也会随之产生。

(三)身份地位的不同

斯坦福大学教授格拉诺沃特(Mark S?Granovetter)曾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弱连带优势理论(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中提到,一个人往往只与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具有较强相似性的人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但这些人掌握的信息与他(她)掌握的信息差别不大。在任何一种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着这种因寻求较强相似性而造成的阻尼,校园SNS中也是如此。

一个身份地位越高,越有名的人就越不想随便拓展自己的关系圈子,因为他们所掌握的资源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由于关系而带来的烦恼。

基于这个原因,校内网对白领、大学生和高中人群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建立了现在的“立方体”结构,这三个阶层相对独立,不同网络的用户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沟通,这也是保持用户黏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个体对隐私控制程度的差异

校内网中有严密的分级隐私设置,个体可以自主决定信息的公开程度。个体对隐私控制的程度有差异,人际传播的阻尼也有差异。个体对隐私控制越严密,和他人的交流障碍会越大;反之,个体对隐私控制越宽松,接触的人会越多,信息的传递受到的阻碍越少。在个人主页的隐私设置中,一旦你将“谁可以浏览我的个人主页”选择“只有我的好友”这一选项,除了好友外其他人便没有权限浏览你个人主页上的内容。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自身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人际传播造成了影响。如果将隐私设定得过于严密,过度蒙蔽自己的信息,校园SNS的实际价值会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当然,对自己的信息与隐私度的把握,主要还是取决于该用户的性格习惯,以及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达成什么样的需求,创造什么价值。

四、校园SNS———基于网络的类现实人际传播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给人际传播界定一个范围。在本文中我们认为,人际传播指在两人或更多的个体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与对话,也指借助简单媒介如固定电话、手机、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对一信息交流活动。

结合笔者在上文中对校园SNS中人际传播的特征及人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阻尼问题的分析,我们在对比研究中可以得知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类现实人际传播。

(一)用户身份与现实生活中一致

在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用户是匿名的,其表现形态常常只是一个ID符号,个体的表现往往会与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大相径庭。由于校园SNS一般采用封闭式注册,提倡实名制,校园SNS用户的身份相对真实且用户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现实中的角色,现实中个人的身份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在校园SNS中并不会改变,用户的个人身份并没有改变,校园SNS用户的身份与现实生活中是一致的。

(二)互动性特征的一致性

从时间的角度考虑,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同时支持信息的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利用校园SNS网站中的即时通讯软件,我们可以与在线好友即时文字聊天、语音聊天以及视频聊天。这种即时和实时的同步互动特征,如同人们面对面聊天或电话聊天一样随意自如。如果交流的双方不能同时上线,校园SNS的用户一般会采用留言或者发送站内信的方式,这种异步互动的特征,正好又和现实人际传播中人们用写信或者留纸条的方式来约定事情一致。

同时,作为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反馈无论是在校园SNS中还是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传播中都是及时且充分的。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中,交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来作出反馈;在写信和回信的过程中,反馈信息是充分的。而校园SNS中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话语的交谈和多媒体体验等形式中,也体现在文字的交流中,反馈同样是及时且充分的。

(三)互换性特征的一致性

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传受双方没有绝对的区分,任何一方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双方信息的传递以一来一往的方式进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双方的角色也在不断变换之中。

以人为节点的校园SNS中,任何一个节点都能生产和发布内容,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传受双方的角色是一种互换的关系,双方对传播内容共同负责。这和现实人际传播中的互换性特征是一致的。

(四)主要交流形式的一致性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校园SNS网站中,人际传播都包括一对一的传播和在更多个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两种主要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或是电话、书信等方式来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活动;在校园SNS中,用户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留言板、站内信等服务来实现一对一的传播。在现实中,三四个朋友聚在一起时可以针对某一话题进行交谈,而在校园SNS中,用户可以通过群组功能和班级成员群聊功能来实现多人对话。

(五)传播阻尼因素的一致性

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身份特征,这些因素的差异都会造成人际传播的阻尼,进而影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比如年龄相近、兴趣爱好相似的人交流起来会有更多共同语言;社会上崇尚的“门当户对”的观点,人们会自觉将自己归入某一个圈子,和其他圈子人的交往会相对少很多;不同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语言和来源地往往会使“本地人”和“外地人”在交往中产生矛盾和分歧等。“传播内容是传播主体主观上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是传播主体在现实生活的经验所得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再现。”因此传播内容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传播主体的某些身份特征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认知及个人喜好。校园SNS和现实人际传播中的传播阻尼因素也是一致的。

当然,无论校园SNS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有多大的相似处,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也只是类现实的人际传播,它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和使用电话、书信的人际传播不一样。校园SNS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中的最大区别是交流平台的不同。网络行为必须依赖虚拟的以符号为中介的电子空间才能生存,它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比较,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不具备现实互动中的实体结构,一切信息的形态都是数字化和符号化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类现实人际传播。

结束语

有人曾提出疑问,网络人际传播会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吗?SNS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网络世界的依赖,网络人际关系正在复制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将逐步覆盖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脉络。

校园SNS和传统网络人际传播相比,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现实的交往关系搬到了网络上,改变了网络匿名的时代。校园SNS中的人际传播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以校园SNS为代表的实名制社会性网络社区的建立,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给用户带来了新的体验,而是在网络化社会的进程上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目前校园SNS仍以交友为目的,等到交友这种初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用户肯定会对校园SNS提出更多的需求,校园SNS就会从单纯模仿、定位相似的时代走向服务细分的时代,这也是校园SNS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程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专业。现就职于北京雷霆万钧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NBA中文官方网站负责人,频道主编。长期从事互联网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同用户之间的互动,建立完善NBA中文官网社区,对于社会性网络服务有一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