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有常俯仰百变
49607800000015

第15章 为提高科技宣传水平而奋斗(1)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新闻宣传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壮大。1954年,我国诞生了第一张科技报纸,这就是在北京出版的《科技小报》;到1964年,科技报纸发展到12家,发行总数达55万份。尽管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到1978年以后,科学的春天为科技报纸普洒了甘露,它又喜获发展。据1979年底的统计,科技报刊发行量达500万份。1986年,《科技日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世界范围内仅有的一张以宣传科技为己任、全国发行的科技大报。截至1989年底,全国共有科技报78种(不包括县办科技报),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就有11种,有的科技报甚至发行30~40万份。科技报纸在科技工作的宣传传播中,建立了难以磨灭的功勋。

如果没有科技报纸的宣传,我们党在科技方面的路线、政策、方针和任务,怎么能那么及时地送到千家万户、山村田野;如果没有科技报纸的宣传,我们在科技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诸如“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等,又怎么能那么深入人心和妇孺皆知;如果没有科技报纸的宣传,我们的一些科研成果,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科研成果,怎能如此广泛地推广,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靠着党的坚强领导和科技新闻界的努力拼搏,科技报纸在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表彰先进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知识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就拿普及科技知识来说吧,当今“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的种植席卷全国;“白色革命”——地膜覆盖技术风靡九州;还有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也普遍推广。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报纸的宣传。难怪人们亲昵地说,科技报纸是不见面的“老师”、不拿工资的“财神爷”。可见,科技报纸正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面对以上事实,《科技日报》决心和科技新闻界的朋友一道,一方面进一步坚定做好科技宣传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找自己的差距,使科技宣传工作走上新的台阶。我们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科技宣传的水平。

第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科技新闻工作者要把学(学原著)、想(领会精神和意义)、做(做好宣传工作)结合起来,但头两条是基础,基础一定要打好。比如这次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就带头学习马列原著,并组织一些记者、编辑共同研讨。我们学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反复领会恩格斯所说的这段话:“没有一个人能像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接着,我们又翻阅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一章中找到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科技关系的直接论述。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通过这些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我们回顾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科技工作的指示,以及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算了三笔账:

(1)在我国手工业和自然经济生产中,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的产值只有1000元,只能维持个人和家庭的需要。(2)传统工业,包括机械行业,每人每年可创产值几万元,比手工业生产高出10倍。(3)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都在10万元以上,甚至可达30万~50万元。至此,我们的心里豁亮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我们订出计划,集中精力,分阶段重点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刊登江泽民、李瑞环同志这方面的重要文章的同时,推出三篇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科学技术:当代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于这三篇评论员文章既有理论,又结合实际,起点较高,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影响。同时,我们组织省委书记结合实际写体会文章,不惜篇幅予以刊登。在此基础上,我们主编了《中国科技瞭望》一书,引起广泛注意。

第二,科技宣传要面向经济,面向生活,面向整个社会

实践证明,宣传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党的科技政策、方针、路线才能愈深入人心,科技成果才能尽快地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人民群众也才能从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用什么作为主线来牵动这一切呢?《科技日报》的做法是:面向三个层次,服务科技计划。所谓面向三个层次,就是科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基础性研究的开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科委等单位正是在这三个层次上部署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基础性研究计划、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还有希望工程和菜篮子工程。这些计划和工程,都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我们注视着它们实施的动态、成果等,推出了“研究与决策”、“成果推广第一线”、“七五攻关壮国威”、“科技计划成果巡礼”等专栏,并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写出“喜看科技前景美,六大计划知多少”的专文,介绍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六大科技计划。由于目标明确,报纸宣传就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