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当你打开报纸时,便会看到许多稿子正文的前头都冠上“本报讯”、“本台消息”、“新华社×月×日电”等字样,这些稿子,就叫消息。它们几乎占据了报纸的大部分版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消息(即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报纸上的一种主要文字体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写法。
一、消息的组成
一篇消息,一般由导论、背景、主干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用一个图来说明,应为:
二、导语
较长的新闻,开头均应有明确的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自然段。它要求用简洁的文句,写出新闻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目的或结论,使读者先获得一个总的概念,并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而短新闻的导语则可有可无。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新闻必须有明确的导语。他在1951年2月,为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提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所加的几段话中就说到:“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一篇新闻的导语写得好不好,对发挥新闻的作用意义很大。所以,写新闻常常要在一个导语上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把导语写得生动引人,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使人爱不释手。
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要有新闻根据;(2)事实要新鲜,并且是最主要的事情;(3)简明扼要;(4)文字生动。写新闻导语时一定要防止用公式化、概念化的空洞议论来代替事实,防止一开头就用很长的名字、机构和衔称以及一连串枯燥的数字和难懂的技术名词等,还要防止一开头就写历史背景。
根据笔者的实践,导语常见的写法有以下10种:
叙述式。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把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如: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2月 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匪军杀害了。
新华社讯 板门店的谈判帐篷今天都空了。一年来的谈判将在历史上和世界人民與论的判决里写上这个事实,即:美国政府的代表由于不敢在会议上面对朝中代表提出的正义谴责,因此逃出了会场,逃避了会议。
提问式。以提出问题开始,把新闻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所要介绍的经验,突出尖锐地摆在读者面前,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深思。例如:《天津日报》上曾发表过一则题为《天津中西医骨科学术讨论会》的新闻,导语是这样写的:“‘骨头断了,怎能重新生长连接起来呢?’亲爱的读者,你愿意知道这个饶有兴趣的‘秘密’吗?上星期六在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学术讨论会上,著名骨科专家各抒己见,从各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揭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和目的。如:
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 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
新华社1977年10月23日电 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10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
评论式。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以唤起读者注意。例如:
新华社电 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今日宣布解放。北平的解放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主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
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特别是把记者目击的情况具体地写出来,以营造气氛,引人入胜。如:
新华社广西边防前线1979年3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阎吾报道:记者5日下午访问了激战后的越南谅山省省会谅山市。随着奇穷河南岸地区和谅山西南四一三高地守敌的覆灭,枪炮声渐渐平息下来。我边防部队指战员正从各个阵地上把缴获的坦克、装甲车、导弹、火箭筒、火炮和各种枪支弹药汇集在一起。一队队中国边防战士们,精神抖擞地跨过奇穷河大桥,开赴谅山以南各个阵地,准备迎击胆敢反扑的越军。
又如1979年3月2日《文汇报》发表的《新华医院绿化搞得好》的导语:
本报讯 走进新华医院,只见绿篱行行,花木相间,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病人在绿树花坛中散步,打太极拳,人们都说:这里的绿化工作搞得好。
比兴式。在导语中,运用比兴的手法,点明通篇主题。例如: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救活”鸳鸯换回外汇》一稿的导语: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换回了一大笔外汇。
又如:[新华社1959年6月18日电]人们说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是“盐世界”,看来并不过分。
爆炸式。应用爆炸性的语言,有较大的间断感。可以引起人们对所发生的事件的重视。例如:《文汇报》1980年1月3日发表的《天降火球穿户过》一稿的导语:
一声惊雷,一只罕见的“球雷”跑进川沙县洋泾公社东华大队第八生产队一幢新房子,随即又跑了出来。这是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在一阵雷雨中发生的现象。连日来,那里的群众议论纷纷。为此,记者最近访问了有关单位。
悬念式。采用蒙太奇的笔法,制造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如:
新华社武汉1957年10月16日电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二天,长江上遇到了八级狂风,江面白浪滔滔,武汉市悬起了“风大浪急轮渡停航”的公告牌。但是,长江大桥却接待了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和络绎不绝的人群。
递进式。一个段落无法交代一个事实,用递进的办法,写上两段,或三段,层层深入。可称为两个或三个导语,合起来为递进式导语。例如:《底特律自由新闻》商业撰稿人写的一条消息是这样开头的:
本报讯 如果底特律的女售货员在整个1月份中既不说又不笑的话,应该原谅她们。
她们不过是被繁重的售货工作吓倒了。她们对整天不停地唠叨感到厌倦了。
而我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因为上个星期我同她们当中最优秀的售货员一道,在J·L赫德逊公司区的商店里的男用化妆品部站了四个钟头的柜台,接待采购圣诞节用品的顾客。
这个导语由三个自然段组成:第一自然段讲售货员不说不笑,请予原谅;第二自然段讲她们是被工作压垮了;第三自然段讲记者自己的体验。这个导语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整体。又如:197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江拖”又大上了》一稿,开头是这样的:
本报讯 请看江西拖拉机厂今年1月到12月“四人帮”干扰、破坏时和打倒“四人帮”后的生产情况:
1月份:400台拖拉机。
2月上半月:50台。
2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未生产。
10月下半月:50台。
11月份:40台。
12月份:已经生产606台。
这是一笔政治账。它说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黑手插到哪里,哪里的革命和生产就遭到破坏。它说明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这场伟大革命,清除了破坏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大祸害。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迸发出来,必然会出现大干快上的新局面。
引语式。对于重要的指令性新闻,或是重要人物的新的见解以及某一重要事件中具有明显特性的一句话,等等,不妨采用引语式的导语。例如:1981年4月26日《长春日报》的消息《“老师,请喝一杯水”》的导语:
本报讯 “老师为我们讲课口干舌燥,我们应该向老师敬一杯水。”吉林农业大学从本学期开始,每堂课前,学生都把装满开水的暖瓶和茶杯放在讲台上,课间给老师斟上一杯水。
此外,运用人物的精彩语言,运用人们所熟知的警句,运用一些诗词对仗来作为新闻的导语,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新闻导语的写作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的格式和框框,好的开头,需要大家不断创造。
但是,写作导语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采用哪一种写法,都必须从新闻的内容出发,并照顾到全篇的统一、完整、和谐;必须在提炼上下工夫,不能把新闻中的许多具体材料,不分主次地写到导语中去;切忌冗长、空谈的议论过多,缺少有力的事实。要注意不使用空洞抽象、模棱两可的词句,如“在……大好形势下”,“根据……”,“为了……”,“围绕……问题”,“学习了……”,“批判了……”,“认识到……”,以及“大概”、“最近”之类的词句。还要注意不要和主体重复。在创新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有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与何故。特别要交代“怎么样”,也就是要有个H。
三、主干
主干是一篇新闻的主要部分。它在导语之后,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具体材料,进一步阐发全篇的主题思想。一篇新闻的质量怎样,关键在于主体部分写得怎样。因此,在写一篇新闻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上。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按时间顺序写。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层次,其优点是可以使读者对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有鲜明的印象。例如1947年1月8日《大众日报》的《战场速记:瞭望快速纵队就歼记》就是按照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我军聚歼蒋军快速纵队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成的。采用这种写法,要围绕主题思想,精心选择材料,剪裁得当,详略得宜,不要事无巨细地自然主义地往上罗列材料,成为一篇流水账。采用这种写法,不少人是按时间倒序写的,由近到远,由新到旧。这种写法就是时髦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样写不仅简洁明快、引人入胜,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而且在战时环境下,当通讯工作发生中断时,只要报社接收到第一段,新闻也自成一篇了。但要注意衔接自然,防止跳跃性太大,使人读起来不得要领。
按逻辑顺序写。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问题的发展逻辑来考虑主体的层次结构,或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或主次关系,或点面关系。可以并列出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地阐述;也可以围绕主题思想,层层剥皮,向纵深发展;还可以先摆出事实,然后阐述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等等。采用这种写法,有助于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要注意逻辑性,不能把互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
很多新闻是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糅合在一起写的。总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要从每一篇新闻的具体内容出发,该采用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不要把它固定化、教条化。
主体写作的几点要求:(1)材料要具体,内容要充实。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作者采访深入,掌握丰富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材料,又要有点上的具体典型事例。来稿中常见的毛病是,材料单薄,形式一般化,又加上作者空洞议论多,说服力不强。(2)要有波澜起伏。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写作时表现手法也要灵活多样,写出的新闻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叙事时可以顺叙、倒叙、插叙,有时可以描写,也可以把文学的一些笔法引入新闻写作中来。总之,每篇新闻都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独特的风格,不要千篇一律。(3)短些,精练些。选用材料要“一以当十”,结构要严密,紧紧围绕主题,焦点集中,使用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事例,不搞空泛议论。
四、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通常插在主体中间,成为主体的一个部分,交代新闻事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也就是新闻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它在整体中的地位,它的来龙去脉等。背景材料,看来无足轻重,实则重过千钧。一个好背景,可以使新闻顿时生色,增强感染力;也可以使人对新闻有更深的了解。背景交代不好,会使人感到新闻为无根之本、无源之水,仿佛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好地使用背景材料,能烘托、深化主题,正确地说明和解决问题,同时能使主干部分更加实在、增加文采,且具有吸引力。
在新闻写作中使用背景材料的常见做法有:
1.对比性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以突出新闻事实的重要意义,或阐明一定的主题思想。例如,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的一则电讯稿《上海严寒》里背景是这样写的: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1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
这一段导语,通过两个社会、两种制度的对比,把新闻的深刻主题阐发出来。
198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黄河水奔流千里到天津》的消息,在最后一段交代了一些背景材料:
山东一线预计在12月1日放水。河南将向天津输水约3.5亿立方米,由于路远,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水到天津后每立方约花一元多,市民用水每立方才收八分八厘。节水仍是天津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