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有常俯仰百变
49607800000028

第28章 新闻专访在报刊宣传中的作用

专访在报刊宣传中具有消息所难以达到的作用。消息讲究时效,而且要短。然而专访除了也应具备新闻性以外,可长可短,灵活方便。特别是在时效方面,不见得要今天的事今天谈。可以相距一段时期再谈,也可以相距几天来谈。当然,当天的事当天谈自然最好。从这种意义上讲,专访是新闻(即消息)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工具,在报刊宣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从专访的容量上讲,它比消息的容量还大一点点。它可以让采访的对象,尽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有环境和现场气氛的描述。记者在专访中,也可以与采访对象交流情感,以增加专访的可读性。在容量上的这些优势,使专访在报刊宣传中不易被消息挤掉。消息里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在专访里可以得到补充,读者爱看专访。读者欢迎,就使专访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且越来越兴旺发达了。

比如《光明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消息,报道核反应堆的情况,同时又配了一篇专访《相信自己的眼睛》,许多消息里没说到的事,专访都说了,读来饶有兴味。

专访的基本分类

我以为,专访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人物专访。请一位名家或有贡献者对某事发表观点。这种专访,为了加强其宣传效果,往往要夹叙一些被采访对象的历史背景。例如1946年11月20日冀鲁豫《人民日报》上穆之写的《刘伯承将军纵谈战局——刘伯承将军访问记》,就是一篇写得较好的人物专访。文中第一段就介绍了刘伯承将军的历史背景:“为中国人民誉为天才战略家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将军,最近又创造了鄄城大捷的杰作。自8月以来,刘将军亲率边区数十万健儿驰骋于广阔的冀鲁豫平原,纵横进退,所向披靡。总计将军在边区被歼灭者凡十三个半旅,二十一个保安团,被俘者有师长(原军长)赵锡田以下官兵四万余名。”

第二类:事件专访。就一件事,走访一位负责人和一个单位。这从广义上说,也包括科学专访和会议专访了,甚至连会议侧记也可以纳入其中。会议侧记从某种观念上说,是许多个人物专访的总和。例如1984年6月28日《经济日报》上发表的《要让人民得到实惠——轻工业部副部长贺志华谈日用消费品开发创新》、1984年6月《经济日报》上发表的《利用外资的一条新渠道——访中国投资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周汉荣》、《经济日报》1984年6月1日发表的《畅所欲言的掌声——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侧记》、1984年7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旗帜下——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开幕式侧记》、《光明日报》1984年7月30日的《改革商业不应忽视干部教育——商业系统省级干校校长座谈会纪实》等都属于事件专访。

写作专访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要明了写作这篇专访的目的,为什么要写,写给谁看。要把一篇专访的写作放在大背景中去考虑。这样才能加强专访的政治鼓动的作用。如果仅仅是为了写采访而写专访,那往往写不出好专访来。例如1983年1月9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新阶段、先行者、幸福观——访离休老干部杨绍曾同志》便是为当前的政治中心服务的,读者读了很有启发。又如1983年第16期《世界知识》上发表的《宦乡纵谈当前国际形势》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场面壮阔,背景雄浑,读罢难以忘怀。

第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集中来写。专访要求集中。必须是能够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段和场面,才值得细致突出地描写。抓不住特征,就会事无巨细,写得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写成一篇流水账。我以为,专访最忌千篇一律,一定要有个性、有特点。专访要求集中一点,抓住每一个事物的特征来写,不去写一般的过程、经验或效果等等。这也是专访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专访笔法,还可以运用特写笔触,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千差万别的内部特征。有时反映事物内部特征的材料“藏”得很深,作者须独具慧眼,见人之所未见,把最有特征的东西表现出来。例如《光明日报》1984年6月23日刊登的《妙剪漓江一段春——访国画家白雪石》其中写道:“一天下午,我来到白老先生的画室,他正在作画。他画的是一幅漓江新作,只见画面上群峰竞秀,倒影幢幢。细雨朦胧中,隐约可见江上渔帆点点,岸上翠竹丛丛,上下一片青碧,令人神往。因为是刚刚着色,画面更显得清新,似乎可闻到那竹叶的秀气,听见那船桨拨水的声音,我不禁点头赞赏。”这一段既写老画家娴熟高超的技艺,又与全文着重写老画家画漓江的情况联系在一起,抓住了特征。

第三,要注意情节的发展,把握高潮。专访要有重点,可以说,没有重点,也无所谓专访。专访总是写重点的,突出主要东西的。事件发展的关键、情节展开的高潮,就是重点,就要紧紧抓住,写细写透。

《光明日报》1984年7月30日发表《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旗帜下——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开幕式侧记》一文,作者首先着重描写了开幕式的壮丽场面,对这个场面不惜笔墨,详尽描绘,既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又使人如临其境,留下深刻印象。接着作者又注意适当地穿插了一些背景材料:

……许多华侨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挥手致意。历史是最好的见证。52年前,就是在这个场地,代表着四万万中国人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的只是百米跑选手刘长春一人,势力孤单,受人奚落。旧中国曾三次派队参加奥运会,结果都是以“吃鸭蛋”告终,外国人嘲讽、挖苦我们,使人无不辛酸、感叹。而今,天地巨变,浩浩荡荡的新中国运动员,飞渡重洋,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战斗意志,精湛的技术,出现在洛杉矶。

背景材料的穿插,使文章写得丰满,富有意义。有时还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清楚。穿插,也可以说是集中突出地进行描写的一种手法。没有穿插往往容易显得单调、单薄,很难有深度,无法给人留下突出深刻的印象。高明的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材料:今天的,昨天的,口头的,书面的……从各个方面来烘托自己所要突出描绘的事实,使人一读难忘。

专访在对客观事物作集中、突出的描绘时,常常渗透着作者的激情。作者在动笔前,一定要为自己所描写的事件,特别是事件的重要片段所感染,然后才会有兴趣去突出地描写它。作者如无动于衷,只为写作而写作,笔底文字必形同枯木。要有激情并不是多几句虚浮的感叹、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把激情渗透到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使感情满而不溢,实实在在,有深度。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努力做到状物与抒情一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使专访真正发挥其特长,具有鼓舞、激励人心的作用。

专访在集中突出地描绘事物,显示场景时,对一些难以具体、如实描述的境界,可以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表情达意。在一定的情况下,运用比喻是最恰当的如实的描写。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文艺、体育的新闻专访中,更是这样。不少情况下,要采取感受式的写法,或者是目击式和感受式相结合的写法。作者可以把接触到的各种形象、体态,甚至色香、声味,加上自己的独特感受去打动读者,使不具体的、看不见的东西也似乎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嗅得到,并从内心和感性上发出共鸣。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一些文学知识,学一些文艺表现手法,提高文化素养,掌握丰富的词汇,以便用最恰当而又优美的语言,把一定的场景气氛、动作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