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49610400000064

第64章 谷歌或建全球最大在线图书馆

有关专家指出,全球最大的在线图书馆正在悄然诞生,它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它将笼罩全世界。

人们会突然发现,近年来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迎来了一些不速之客。在布满灰尘的角落和偏僻的书架旁,谷歌派去的人员正在卖力地对书籍进行数字拷贝。

截至2009年8月,谷歌已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图书馆中扫描了逾1000万册书,它计划将世界重要图书馆的所有内容数字化。

谷歌高管宣称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在线档案馆、一个可供所有人免费阅读至少可免费搜索的珍贵知识宝库。

但谷歌的扫描计划引起了诸多争议。最近出现的一些反对者(从微软、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到全球各地代表作者和出版商利益的组织)主要从两方面指责谷歌。

第一,他们质疑世界藏书的数字存档工作是否应该交由一家商业企业负责。由于这些图书是公共资源,只有公共的、非营利的机构才能被授权控制它们。

第二项指责是谷歌扫描图书其实是违法的。究其核心就是版权之争。在美国之外,谷歌确保只扫描已经不受版权保护的图书。但在美国境内,谷歌扫描的书既有受版权保护的,也有不受版权保护的。它的解释是,对于受版权保护的图书,只会显示一些片段,属于“正当使用”。但批评称,谷歌未经版权所有者允许擅自制作电子拷贝,已经侵犯了版权。

2005年,美国作家协会和一些美国出版商共同起诉谷歌,在两年多的诉讼后,2008年10月最终以谷歌与原告达成庭外和解(简称“谷歌和解案”)收场。

双方达成协议,谷歌将向受到侵权的作者和出版商进行补偿(包括将未来其作品产生的所有收入的一部分给他们)。交换的条件是版权所有者不再起诉谷歌。

另外,这一解决方案赋予谷歌充分利用其绝版书数据库的权利。它可以向图书馆出售这些书的订阅协议,也可以通过用户通行证向个人出售这些书。这些商业性条款正是这一解决方案最受争议的地方。

批评指出,赋予谷歌将数据库用做商业用途的权利,将为谷歌从信息提供者到信息销售者的微妙变化铺平道路。

美国科学作家、作家协会会员詹姆斯·格莱克说,尽管谷歌一开始对受版权保护著作的使用令他不悦,但这项解决方案对作者来说是公平的。

“无书校园”将在美国古老学校诞生

库欣中学具有一所新英格兰预备学校所有的特点,只有一个例外。

2009年校方决定,这所拥有144年历史、积累了两万余册藏书的古老学校不再需要传统图书馆。学校管理者决定处理掉所有书架上堆放的藏书,其中一半已经被送走。他们认为,未来是数字化的。

库欣中学校长、也是“无书校园”的主要倡导者詹姆斯·特雷西说:“当我看到这些书籍,我看到的是过时的技术。我们并不是鼓励学生不阅读。我们认为这是迎合最新潮流、充分利用科技的合理做法。”

学校耗资近50万美元建造“学习中心”代替图书馆。为取代藏书架,他们将花费4.2万美元购买3台大平板电视,播放来自互联网的数据;花2万美元购买特殊的放置笔记本电脑的书桌;还将用5万美元建一个咖啡店。

詹姆斯·特雷西说:“我们正在建造一个虚拟图书馆代替传统图书馆,学生可以阅读其中的数百万册书籍。我们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的模式。”詹姆斯·特雷西的办公室书柜依然陈列着成排的图书。

学校里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詹姆斯·特雷西的观点。

他们担心学生再也不能随意翻看成排的书籍,再也看不到书中有光泽的照片、精致的地图和一届届学生折起的页角。他们担心电脑不断出现电子邮件和即时信息,学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长时间专注读书。他们还担心耗尽心血的文学作品被当成Facebook或Twitter上那些信口开河的帖子,随意对待。

在库欣中学工作了17年的图书馆馆长莉兹·维齐纳说,她从没想过当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馆长。

莉兹·维齐纳说:“这让我感到沮丧。我会想它们。我爱这些书。它们伴随着我的成长,当它们成为虚拟技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库欣中学酝酿建立“无书校园”,得到了有关绿色环保组织的称赞。

“无纸无笔无书小学”正在乌拉圭全国诞生

全世界上网速度最快的国家是韩国,而率先实现全国小学生人人凭借电脑上课,实现“无纸无笔无书”的国家,无疑就是乌拉圭了。目前,乌拉圭的纸介质教材出版商已经乱了方寸。

有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所有的小学生人人拥有一台能够无线上网的手提电脑。

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然而,乌拉圭已经在2009年9月份成为全世界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

乌拉圭全国有2360所公立小学,学生全部拿到了电脑。巴斯克斯政府3年前开始实行“塞伊巴计划”,让该国每一名小学生和小学教师都能拥有一台连接宽带的手提电脑。现在,这个宏伟的目标已经实现。

6年级的学生莫雷拉说,从事修理电视机工作的爸爸经常借他的“XO”上网查询配件价格。XO专指政府赠送的电脑,每个孩子是手提电脑的主人,很多乌拉圭家庭因而拥有了第一台一开始就可以无线上网的家庭电脑。

2006年12月,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开始实施“塞伊巴计划”。一年前,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听取了美国电脑科学家内格罗蓬特的提议:生产麻省理工大学研发的低成本便携式电脑,以缩短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巴斯克斯曾许诺,到2009年让每个小学生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为所有孩子提供“技术装备”,并决定从内陆地区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然后是首都蒙得维的亚。

“塞伊巴计划”总预算约为1.2亿美元,分3年使用。为此,2008年政府为基础教育划拨了8.4亿美元预算。一台手提电脑的平均税后价格为230美元。

目前已经发放近36.9万台电脑,其中包括发放给失明、残疾、失聪和存在视力障碍的儿童的电脑。另外,还为教师配备了1.8万台电脑。

为小学生配备的电脑每台重2.5公斤,使用Linux操作系统,安装了为小学生特别设计的程序和互联网过滤器。孩子们还可以用它来拍照和录制视频。

从2009年开始,“塞伊巴计划”走进328所私立学校,但这些学校必须自行购买电脑,可以根据入学率享受相应比例的折扣。

面对“无纸无笔无书”的新情况,乌拉圭教材出版商正在考虑怎样与之相适应,制作出版电子化、数字化教材已提到议事日程。

(岳月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