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普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4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2.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创新军事理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推进后勤建设和改革,完善综合保障能力。依法从严治军,加强正规化建设。加强武装警察部队全面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加强和推动内地同港澳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继续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加强内地和港澳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44.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45.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个基本立足点,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相互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事务,促进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民间外交,做好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6.全党同志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清正廉洁,自觉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例文2:建议2】
关于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洪泽县联系小组
农工民主党淮安市委员会
从近几年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特色及地区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看,我市依然存在县域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趋缓、发展后劲不强,特别是缺少优势强县等现实问题。要改变淮安县域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把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我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各级领导主抓经济、惠及百姓的首要任务。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认识,突出位置。淮安县域经济是大头、是“短腿”、是弱项。各级领导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县域经济上来。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到外地特别是同类地区考察学习,组织大规模的市内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充分论证,一县一策,帮助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议市委、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一次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大会进行动员和部署。
(三)全民创业,壮大主体。市、县(区)、乡(镇)各级领导应在培植骨干民营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创造宽松环境等方面,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建议由市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摸清在外创业人才底数,把在外淮安籍老板的名单汇编成册,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鼓励和吸引淮安籍在外人才和创业成功者回乡投资兴业的激励政策。
(四)政策激励,加大扶持。建议市委、市政府联系淮安实际,突出三大重点,出台激励政策。一是重点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制定激励措施。二是重点围绕财源建设,制定市级财政对县(区)、乡(镇)财政增收、超收的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三是重点围绕优化县域社会信用环境的政策,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五)强化引导,优化服务。强化产业导向。积极引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加大培植地方主导产业力度。强化区域合作导向。扩大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力争在产业、市场、技术、资本、旅游、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强化用人导向。根据县域经济的现实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县(区)域经济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档考核、对口竞赛的具体办法。
市政协委员洪泽县联系小组农工民主党淮安市委员会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