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事兵法
49618900000027

第27章 怎样与领导办事(1)

无论是谁,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必须与领导打交道:做职员时,你要与上司打交道;做了下级领导时,你还要与上级领导打交道;即使退休后,也仍少不了与当政的领导打交道。可以说,我们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自身的命运沉浮与利益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你的态度上。在万花筒般的人生舞台上,有的人左右逢源,平步青云;有的人则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虽然工作很卖力,但始终显不出山,露不出水;有的人则跟领导别扭了一辈子,看似没吃一点亏,实则一点便宜也没拣到。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其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是不是会跟领导办事。著名人生学研究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事业知识和技能,而85%则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顺遂如意,单靠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必须与领导处好关系。在领导面前会说话、会办事的职员才有好的“果子”可吃。所以学会跟领导办事,是我们工作出色、事业有成的一大法宝。

一怎样与领导办好“公事”

做好自己的一摊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的一项任务,职位晋升,工资涨级,劳模评选……应该说,这些在单位中所面对的大部分事,都是“公事”。在领导的眼里,该给谁安排什么任务,该给谁晋职发奖,虽说都是根据工作状况“公事公办”,但在竞争者之中,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给谁多少利益和荣誉,领导“公事私办”则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其中,如何让领导“私办”到自己头上,则是取决于我们跟领导的亲密度上。

1.如何在工作上成为领导的“红人”

任何一个领导都力争使自己主管的单位、部门做出卓越的成绩,拿出一些光彩的东西来,这样,他就自然而然地需要几个乃至一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下属,为他创出业绩。所以,要想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成为领导的“红人”,那就需要我们首先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这是我们在领导面前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根本。

小李从某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研究所,该研究所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小李感到压力不小,但他也发现大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都不很认真,于是他一头扎进工作中,为工作方便,索性住在办公室,从早到晚埋头干业务,8小时以外加班加点。其他同事打扑克、闲聊等事情他很少介入。他的业务很快提高上去了,在经济研究方面成为研究所的“一支笔”,并逐渐受到所长的重用,越来越让他感到在这一方面离开小李就如失去左膀右臂。所以对小李的敬业精神很欣赏,经常在其它部属面前夸奖小李,还对他的加班加点予以物质鼓励。在同事的眼中,小李就是领导的“大红人”。在领导的周围缺乏敬业者的环境中,你若能像小李这样以敬业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身边,很快就可能得到重视,成为领导的依靠。

我们提倡敬业,但也提倡会敬业,这里有几个方面的技巧需要注意。

(1)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时常听到一些老同志告诫说“年轻人要能吃苦,沉住气”,的确有一定道理,经常为眼前利益所动的人能安心工作吗?有些人凭热情工作,情绪来了就好好干一阵,但坚持不久,三分钟热度,没兴趣时应付应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领导眼中,这样的下属是靠不住的。偶尔表现一把,“过把瘾就死”的下属是成不了大事的。

(2)苦干要加巧干

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有很多人不能不说他工作认真、兢兢业业,但忙忙碌碌一辈子就是没干出多少成绩,不仅没得到领导的提拔,反而在领导和同事中留下了“笨”的印象,实在是太可惜。苦干是领导喜欢看到的,但领导更喜欢巧干高效率的下属。不妨设想一下,领导有同一项任务,交给甲下属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交给乙可能仅要两周时间就可能完成,那么领导在用人时首先考虑的就可能是乙而不是甲。所以说苦干并不等于蛮干,必须善于动脑子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3)敬业也要能干会“道”

“道”就是经过自己表白让领导知道或感受到你所付出的努力。工作中只会干不会“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领导所能目睹的你的工作最多限于“8小时以内”,在下属与领导分开办公的地方,领导对下属的工作了解就更少了。有些人只顾埋头工作,工作完成后一交了事,与领导交流很少,自己究竟加了几个班、费了多大劲、流了多少汗水、耽搁了自己多少事等等,如果你自己不主动说,而同事一般很少会在领导面前提你的情况,你所付出的汗水也就默默无闻的白白流掉了。这与老牛耕地情况不一样,老牛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步伐都能直接展现在扶犁者的眼前,哪头牛偷懒马上就会挨鞭子,哪头牛努力扶犁者也很清楚。聪明的下属要既会做又会说。有一次,所长安排小李写一篇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稿子,小李立即行动起来,广泛查阅资料,下班时,所长对小李说:“下班休息吧!明大再干吧!”小李心里明白表现的机会来了,便回答所长说:“这篇文章需要很多数字材料,我今晚没事,正好整理一下统计资料明天用。”结果第三天就把初稿交给了所长,所长满意地说:“完成得很及时。”小李便接过来说:“加了几个班,总算很快拿出来了。”所长点头:“不错,好好休息两天吧,放你两天假。”小李实在是会表现,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也是一种让领导感受到的技巧,即使小李自己不说,领导也会明白,仅用了三天,效率实在是高,这期间肯定加班加点,专心于此项任务了。所以,给领导一个使他吃惊的效率,能够很巧妙地让他感受到你在背后付出的艰辛。

(4)服从第一

“恭敬不如从命”,这一中国古老的至理名言,谆谆告诫着后人:对领导,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领导,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

在一些单位里,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淡薄,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领导们最感头疼的“刺头”或称“渣子头”。这些人或是身无所长,进取心不强,对领导的吩咐命令满不在乎,或是自己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做物,无视领导。无论是事出何因,他们一律都是在领导面前昂起高贵的头,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在他大脑中“存档”,惟有领导的命令不在此列。比如某天办公室的领导问下属小蒋,“小蒋,我让你复印的资料怎么样了?”小蒋三分惊讶七分漫不经心地反问:“复印什么资料?”当着其他下属的面,这位领导很丢面子,气呼呼地训道:“你怎么对我说过的话这样不放在心上!”照常理而论,小蒋应立刻道歉,略找原因给领导一个台阶下,待领导稍有息怒,迅速去把资料复印来交给他。这样,领导再火盛也会阴转晴,顶多再训他两句也许还是面带笑容,年轻人事情多,领导一般会谅解他们的疏漏的。但这位小蒋却既没道歉,也没立即去复印,而是屁股一扭,逃之夭夭。

这些“刺头”表面看来,超凡脱俗,潇洒自在,实则是自己有意识地与领导划出了一条鸿沟,不利于自己的工作进步,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和相处。因此,“刺”万万不可长,进取之心万万不可消。

当然,服从也有善于服从,善于表现的问题。细心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单位里,同样都是服从领导、尊重领导,但每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何也?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掌握服从的艺术。有的人肯动脑子,会表现,主动出击,经常能让领导满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并且收获很大。相反,有的人却仅仅把领导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不重视信息反馈,甚至“斩而不奏”,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善于服从、善于表现要抓住一个火候。当领导交待的任务确实有难度,其他同事畏手畏脚时,你要有勇气出来承担,显示你的胆略、勇气及能力。

某单位单身职工李君患肺结核住进医院,领导动员同事们经常去护理。大家面面相觑,无人表态,领导很尴尬。最后年轻的小伙子刘君主动站出来,为领导解了燃眉之急。领导大为感动,会上表扬,私下感谢当然不在话下。可见,关键时刻服从一次,替领导解忧,胜过平时服从十次,而且还会深深打动领导,使其铭记心上。

敬业与眼从,应该大力提倡。善于敬业、服从,巧于敬业、服从更为重要。因为,在丰收的田野上,农夫有理由让人们记住他挥洒的汗水和不辍的辛劳。这不是虚荣,是实实在在的人生需要。

2.如何在关系上成为领导的心腹

成为领导的心腹,自然是好处多多。常言说,“干得好不如关系好”,在工作单位里,领导的好恶有时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如何与领导相处亲密,使单位的利益经常地“惠及”自己,是我们应该精心研究的课题。

(1)成为领导的“自己人”

中国人在用人时,一向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而最大的德则莫过于“忠”了。不忠的人留在领导身边,犹如养虎,对领导自己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上级对下级最看重的一条就是是否对自己忠心耿耿。比如一些单位的司机、秘书都是领导的“自己人”。如果不是自己人,一些在车内的谈话,办的一切私事被传出去,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要成为领导的自己人,就要经常地用行动和语言来表示你对领导的信赖和忠诚,而表现你忠诚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敢于在领导处境尴尬之时,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某些个人利益来换取领导的信任。

有些时候,由于领导对某个问题处置不当或者认识不够,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后果,受到各方责难。这时,让领导勇于自我批评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这无疑是会降低自己的权威性。如果你想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忠诚,就不妨在此时把责任承担下来,替领导代过。一方面,领导会因你的舍我其谁之举而心存感激,另一方面,他也会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来保护你,为你开脱。这样,你便可用短期的损失来获取领导长久的信任。

自然,承担过失是要审时度势的,首先你应考虑到这种损失会不会引发自己仕途上的永久损失,如成为一个从政污点;其次你应考虑到这种损失是否是你能够承担的。如果这两个问题你不能很好的回答,便不宜去冒险,否则便成了别人的“牺牲品”和“替罪羊”。要知道,领导也总是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处理和对待各种问题的,如果你不能做到“舍小取大”,你的忠诚便是盲目的,是“愚忠”。所以恰当的忠诚才是被领导信任,既发展自己又保护自己的方法。

(2)维护领导的权威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权威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说法。而在中国官场上,领导者则尤爱面子,很在乎下属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来事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历史上看,因为不识时务、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而触了霉头的人并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因冲撞了领导而倍受冷落。现实中一些人有意无意地给领导丢面子、损害领导的权威,常常刺伤领导的自尊心,因而经常遭到穿小鞋、受冷落的报复。

即使很英明、宽容、随和的领导也很希望下属维护他的面子和权威,而对刺激他的人感到不顺眼。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善于纳谏著称的贤君,但也常常对魏征当面指责他的过错感到生气。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时酒后吐真言,对长孙无忌说:“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共事,尽心尽力,当时确实可恶。我不计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劝谏我,当不赞成我的意见时,我说话他就默然不应。他这样做未免太没礼貌了吧?”长孙无忌劝道:“臣子认为事不可行,才进行劝谏;如果不赞成而附合,恐怕给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为然地说:“他可以当时随声附和一下,然后再找机会陈说劝谏,这样做,君臣双方不就都有面子了吗?”唐太宗的这番话流露出他对尊严、面子和虚荣的关注,反映了领导的共同心理。

面子和权威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与领导的能力、水平、权威性密切挂钩。一位牌技不高的科长在同下属打扑克时,常因输得一败涂地而对玩牌的人破口大骂,很明显地暴露出对下属“手下不留情”的不满,渐渐地,下属们不再同他一起打扑克,怕刺伤科长的自尊心。像这位科长一样小心眼的领导比比皆是,可谓防不胜防。平时娱乐时,一些人不喜欢和领导在一起,这方面的因素无疑是个障碍。

得罪领导与得罪同事不一样,轻者会被领导批评或者大骂一番;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打击报复,暗地里给你穿小鞋,甚至会一辈子压制一个人的发展。杨雄在《法言·修身》中谈到“四轻”的危害时讲“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从与领导相处的角度讲,不慎言笃行,一旦冲撞了领导,就会影响你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为维护领导的权威,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