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49631000000017

第17章 中国体育电视转播的历史与现状(1)

陈国强

现代体育伴随19世纪英国户外运动、瑞典体操和德国体操而兴起。体育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活动,其竞争、刺激、悬念、极限、娱乐、快乐、消费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既能参与,也能欣赏,形成了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较少有种族、文化、距离的障碍,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大众传媒是伴随着14~16世纪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电视集中了当下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对于体育比赛来说,电视是最好的一个媒介,现场直播以最快的速度使观众与比赛同步。体育激烈的竞争场面,体育运动参与者多姿多彩的身体表现,都极具视觉魅力,与电视生动直观的媒体特征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电视被视作体育运动的天然媒体,成为当今体育运动的最佳伴侣。体育现场直播实现了时空平行,与现场事件同步,保持了事件发展的延续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体育赛事直播是体现体育报道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直播是对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进行同步、原生态传播的最好手段和途径,“不仅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娴熟的技术,更要有对于外界信息的分辨、整理、深度加工的快速反应能力”。

中国体育电视转播沿革与流变

新中国在开办电视台的同一年(1958年)里,体育就和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八一男女篮和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体育电视的实况转播。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央电视台在10天时间里转播了14场比赛,共计35小时。从1958年开办电视到“文革”前,电视参与转播的赛事“主要有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和196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及一些国内比赛和国际邀请赛”。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没有专职的体育播音员,有体育赛事转播时请教练员或运动员来现场解说,“60年代上海电视台转播体育赛事的场次只有数十次”。到1978年之前,有影响的体育赛事主要是1972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五项球类比赛和1974年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197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合作,第一次成功利用微波干线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视频、音频信号从湖北传到北京,进行全国实况播出。1978年6月,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将图像和声音接收回来,配音播出。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的体育频道,也几乎没有电视台配备体育组的建制,体育转播只是偶尔为之。比如,“直至1974年,山西台才首次直播了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当时使用的设备是笨重的电子管摄像机。”从业者对体育电视属性及其功能的研究尚停留在表浅水平,比较多地从宣传的角度研究电视转播的特点,忽视乃至漠视对电视传播信息的规律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体育电视的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首先是当时我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到3000万台,并在逐年增加。其次是改革开放后,民族振兴需要情绪的一个释放口,体育担当了这样一个“社会安全阀”的作用。1981年,中国男排冲出亚洲,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囊括了7个冠军,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而体育电视转播再现了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这一时期,除了中央电视台之外,地方电视台的体育转播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的14天里,上海电视台电视实况转播赛事28场;1986年3月23日,上海国际女子马拉松比赛举行,上海电视台共出动了3辆转播车、两辆跟踪移动车,调动了近300名记者和技术人员,在沿途17个拍摄点进行转播,率先采用了直升机参与马拉松比赛的电视直播,填补了我国电视史这一空白;第三是我国开始了四级办电视的浪潮,这极大地激发了地方办电视的积极性。“1980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部成立。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成立,体育报道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部分省市级电视台在1980年至1986年成立体育部,开办体育节目。”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体育转播的一个发展高峰。其时,中央电视台承担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足球等项目的实况转播任务,其他大部分项目均由17家地方电视台、北京广播学院等单位来承担。其中北京台转播篮球,天津台转播手球,上海台转播体操、篮球半决赛、决赛及排球决赛,广东台转播游泳、跳水、水球决赛,四川台转播网球,黑龙江台转播曲棍球,吉林台转播排球,辽宁台转播举重,河北台转播垒球,山西台转播武术,江苏台转播乒乓球,陕西台转播足球,湖南台转播羽毛球,湖北台转播摔跤,甘肃台转播拳击,大连台转播足球,北京广播学院转播柔道。

90年代中期前后,国内体育频道渐次成立,中国的体育电视也从先前的零散自由状态发展到有相当影响和规模的体育专业频道。专业频道的成立给体育转播提供了丰富的播出时段和充盈的展示空间。199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实况转播超过500场,加上重播节目播出的时间,每天可达10小时以上,约占体育频道播出时间的60%。地方电视台由于举办世界大赛或大型活动,体育转播能力大有提高。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期间,黑龙江电视台对9个比赛项目中的6个项目进行实况转播,传送现场信号的时间总共约200小时。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飞跃黄河,陕西电视台卫视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显示了对大场面长时间活动的调度和掌控能力。1999年天津电视台对在天津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公用信号制作,为了对全球20亿观众进行有效传播,天津电视台会同兄弟单位,用了25台摄像机参与拍摄,结果天津卫视的收视率在体操世锦赛期间上升了7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国内联赛的举行(1994年甲A,1995年CBA,1996年排球)和国际赛事的引进(1993年NBA,90年代引进欧洲足球五大联赛)提供了大量的播出内容。

与其他领域相比,体育电视转播总是得风气之先。例如,“早在1983年春,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前,广播电视部曾提出电视直播大会开幕式的申请,但因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而未获得批准,只作了录像剪辑播出。”由于“体育比赛离政治较远,所以体育比赛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坚持直播,即使‘文革’期间和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体育赛事的直播也基本没有中断。这种体现电视本质和最接近国际化的节目形态,在体育节目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下来”。可以说,体育电视转播以其特有的直观的报道方式,庞大的报道规模和广阔的报道覆盖面,记录和见证了最近20多年中国竞技体育走向世界的过程。

2001年前后是我国体育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高潮。首先是由于这一年我国加入了WTO,国际化程度以及压力大大提升。其次源于我国广播电视的集团化和专业化浪潮。例如,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是SMG第一个试点推出的专业化频道,天津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也是第一个专业化频道。第三是由于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10月冲击世界杯成功,促使中国体育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中国体育转播现状

“未来电视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播节目的质量,也就是说,直播,是检验电视人思想敏锐度及技术成熟度,以及传媒机构组织协调能力的一块‘试金石’。”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今天,中国体育电视转播也日新月异。中国体育电视媒体,顺应了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近年来出现了传播方式的新态势、新样式,同时也出现了报道方式的新演变、新发展。体育电视转播的力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述的诸多变化,一方面是电视媒体面对其他媒体的新闻竞争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受众对于电视转播的更高需求。

一、高质量转播的推出

“体育宣传工作要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环境。”体育转播在这一方面也有其特殊的功用。仅以2004年为例,中国体育电视转播就涵盖了奥运会、F1、中国网球公开赛、足球亚洲杯等重量级赛事。

奥运报道是2004年体育报道的重头戏。中央电视台把本次奥运报道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最重要的一次演练,给予极大的重视和充分的保障。CCTV-5全天24小时播出,CCTV-1、CCTV-2也在重要时段安排播出赛事直播和专题节目。除上述几个频道外,央视新闻频道、西部频道以及四套、九套节目每日滚动播出奥运新闻。央视在17天内总播出时长达到1400小时,这是悉尼奥运会的两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买断美国转播权的NBC用7个频道转播1500小时)。此外,央视还推出两套奥运数字付费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每天直播16~20场比赛,此举也能部分解决播出通道的问题。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央视派出154人的大型电视报道团奔赴雅典,加上北京的节目制作人员,投入奥运会的人数超过500人,是央视有史以来投入人力、物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报道。

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中央电视台派出了与奥运会转播同等级别的专业队伍进驻赛车场(约为160人),目的是为了保证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转播商提供最高质量的电视直播服务。

在为期两周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CCTV-5每天平均7个小时直播比赛,整个赛事有150个小时用于直播和录播比赛(包括相关新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