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49632300000014

第14章 美剧的跨文化接受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对《六人行》的解读为个案的分析(2)

在三个人中,小欧对《六人行》的态度是最“热”的,因而无法从价值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对这部情景喜剧作出批评式的解读,对情景喜剧的叙事风格和幽默等戏剧化成分也明显地认识不足。小欧的解读模式应该被归为参照式解读/严肃一类,而且是完全倾向式的接受。他是三个小组成员中受《六人行》影响最深的一个。

更为有趣的是,小欧承认自己以前“非常保守”,而现在“非常开放”。

为了解释小欧的“有趣”的解读行为,笔者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情况。小欧高中毕业于江西省的一个县级中学,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县城里的小学教师。小欧在入大学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美国影视剧,虽然“当时上大学的哥哥”曾经推介他看《六人行》,但由于不能接受剧中的“开放”情节,收视行为并没有被延续下来。小欧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用了“很封闭”、“很无聊”这样的字眼,“感觉很压抑”,“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没有消遣和娱乐”。从小欧的描述中得知,小欧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父母对他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能够走出“落后和封闭的农村”。

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像小欧这样的“来自偏远保守地区”的学生,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无法接受《六人行》里的开放观念。无法接受的结果是拒看《六人行》。从不接受、拒看转变为接受、收看上瘾的人不是很多,因为这是两个极端。家庭的确对孩子的媒介品位和偏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名学生跟我讲,他从来不看美国影视剧,不是不爱看,是看不懂。里面的人物行为和生活方式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原因是从小父母就与他一起收看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外国的影视剧对他来说太陌生了。通常情况下,对某种特定媒介的接触量少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文化隔膜太深,拒绝收看,或者是即使看了也不能接受,对里面的异文化信息采取对抗式的解读。但这种对抗多表现为较多情感投入的、严肃的和参与式的。收视者往往并不能把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现实区分开来,因而所受影响很大;另一种后果就是,对“异国情调”感到新奇,很快上瘾,但又因为以前接触得少,不了解,因而缺乏免疫力,缺乏批判解读的能力,因而所受的影响最大。小欧就是后者,虽然如此典型的热的/严肃的/参照式的解读模式在大学生中并不常见。

热的/语用的/批评式解读

与小欧相比,小刘对待《六人行》的态度比较理智。首先,他对里面的价值观信息做了协商式的解读,在肯定某些价值观的同时,也拒绝了一些。他是三个人中爱憎最为分明的,在肯定或者否定某个人物的某些行为时,参照的多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小刘在谈论《六人行》的过程中经常在参照式解读和批评式解读两种解读类型之间转换。在与小欧谈论剧中人物时,他的态度很严肃,但也不忘了“游戏”一下,例如,“我可不想找个老婆放在家中,三天两头跟别人跑了。”小刘对情景喜剧的类型、叙事方式、人物线索、故事情节等戏剧性成分都有一定的认识,例如,他是三个人中对《六人行》中的“幽默”理解最为深刻的一个,但这种理解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美式幽默和中国幽默不一样,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但看久了就会笑起来了。很多人看《六人行》起点特别高,进不去,一看前几集,完全笑不起来……开始的时候,几个人就哈哈哈地笑,我觉得美国人都傻帽儿啊,有什么好笑的。慢慢地发现他们不笑的时候我都在笑了。

从最初的“难以理解”到后来的“真正理解”美式幽默,小刘对《六人行》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实根据小刘自己的分析,他最初对这部网上下载的情景喜剧比较失望的原因就是它不是想象中的那种“爆笑片”,根本就笑不起来。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渐渐地就能笑出来了。由此可见,小刘的批评性解读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具备的,而是被慢慢“培养”出来的。但这种“培养”是完全自发和自省式的,而非经过“专业解读训练”的结果。

小刘最初收看《六人行》是为了娱乐,但在收看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剧中人物的命运,开始思考。他的解读态度相对严肃,但与小欧的区别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剧中的价值观,虽然时不时地把自己的生活和剧中的生活联系起来,但并没有把它们当做真实的来对待。总之,小刘对《六人行》的主导解读模式是语用的/批评式解读。

你不能否认,任何一个笑料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能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发生在别的家庭里。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只是它把它给放大了。美国的肥皂剧肯定是这样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被夸张了,但它肯定体现了一个生活的本质。

小刘的父母是国家公务员,曾经出差去过美国,这就使得小刘在评价《六人行》时更加自信,例如,当被问及“你觉得电视剧所反映的生活与美国人的现实生活是否一致还是有差距时”,小欧的回答是:

我觉得不是真实的。至少环境有差别,纽约是很现代化的城市,但电视剧没有表现出现代化来。建筑物很旧。

而小刘则对此回答作出反驳:

这个倒不完全是。因为我父母去过美国,美国和中国不一样,十年来的变化从楼上看不出来,车上也看不出来,因为十年前美国的车和现在中国的车的品牌是一样的,在中国觉得有车有房,常搬常新,是一种比较时尚的东西,但在美国好像不是这样。

很明显,小刘的生活环境相对开放,父母去过美国,回来会向他讲述那里的风土人情。另外,小刘在高中的时候来北京学过英语,他对《六人行》的态度的转变就是源于这次北京之行。这些经历使得小刘的批判式解读能力成为三个人中最强的。

冷的/美学的/批评式解读

小邢的解读是三个人中态度最冷的。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她一直与电视剧文本保持着距离。小刘和小欧有关人物的激烈争论也没有使她更多地参与进来。沉默过后,她非常中立地表达自己对剧中各个人物的看法,既没有对哪个人物表现出特别的喜欢,也没有对哪个人物表现出特别的反感。小邢认为自己收看《六人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刚开始时为了娱乐,现在还是为了娱乐”,除此以外,这部情景喜剧对她没有别的意义。她既不会相信剧中人物的生活是真实的,也不会把它们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美国人就算有钱,也不能每天游手好闲,尤其是在前几季的时候,所有的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坐在咖啡馆里,围在一圈沙发周围,什么事都不干,在那里聊,喝咖啡,而且好像咖啡也不要钱,就那么一杯接一杯地喝,出一个一个的故事。而真正的美国人还是上班的比较多,应该有一个正常的规律的生活。再怎么样也不会大白天闲得没事坐那儿就聊天。而且美国人也不能说今天一个男朋友,明天再换一个,频率太高了吧。

而且,在整个讨论中,小邢经常提醒的一句话就是“这毕竟是一部情景喜剧嘛,人物情节上肯定有夸张”。

小邢的解读中“游戏”的色彩比较浓,她对情景喜剧的类型和叙事模式也比较了解,能够认识到“里面的‘多角’恋爱和性开放都是为了‘幽默’”。如果对小邢的解读模式进行定位,应该属于美学的/批评式解读。这与小邢来自北京的地域背景有关。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自由开放的成长环境和比较丰富的早期接触经历,使得小邢非常熟悉欧美影视的文本类型和文本发生的文化环境,因而从一开始接触这部情景喜剧时就持接受的态度。但是接受并不意味着受到影响,她从《六人行》中收获的除了“被娱乐”之外,就没有别的了。由此可见,越是熟悉文本类型和文本所发生的文化环境,对文本信息的抵制能力就越强。小邢是三个人中所受影响最小的。

【总结】

根据利贝斯和凯茨对解码方式的分类,小组成员的解码模式中缺失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批评式解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六人行》作为美国情景喜剧,在全世界范围内热播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文化渗透的论述非常罕见。而且,小组成员中将媒介现实等同于生活现实的论述所占比例很大。通常来讲,将媒介现实等同于生活现实是批判性解读能力较差的表现。而且既承认了剧中人物生活的真实性,又未质疑节目的霸权议题(即意识形态信息)的收视者,更加容易受到节目的影响。这些发现反映了知识和技能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的精英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

本研究显示,青年大学生是外来文化信息的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水平较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