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4986300000019

第19章 看人下菜碟——会来事儿的人能巧妙应对各种人 (1)

在生活中与人打交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不能抱怨总是遇到一些不愿遇到的人、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因为这些人是不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的。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应对那些性格各异的人的最佳方法。

做人要小心这六种人

如果你的身边有以下几种类型的人,你可要多加小心了,以免身陷其中而不自知。

1.吹嘘有靠山的人

一些到处吹嘘、宣扬自己有靠山的人总是在别人并未问及这种事时,自动把这个“秘密”得意洋洋地说出来。

他们吹嘘的内容,大致如下:

“我在某部门可是畅通无阻。因为,在某部门很镇得住的一位有力人士,是我的近亲。所以,要打通关节,简直易如反掌。”

“在某医科大学,我有交情匪浅的几位教授,如果你的孩子想进那所大学,我可替你拉线……”

对这种人,你绝对要小心。因为,当你真的想通过他与有力人士搭上线,请他促成某一件事时,他一定开口说下面的话:

“介绍某某跟你认识,当然可以,但你打算出多少钱作见面礼?”

“从后门进医科大学,可得花一大笔钱噢。”

如果你详加调查,就会发现如下的事实:他说的交情匪浅的前辈,根本就不屑与他为伍;他说的有力人士,原来是虚构的人物;他说的教授,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他。

2.轻易许诺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答应别人的要求时,总是毫不犹豫,轻松愉快,但事后几乎都是不了了之。

如果轻信他们,你就极有可能掉入陷阱。

对那些一开始就没有替人办事的真心,却轻易许诺的人,应列入危险人物之列。对这种人千万不能轻信,否则,你将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失。

3.因人而变的人

为了与客户应酬,花公司的交际费时,如上司不在场,总是把最贵的酒当茶猛喝;如上司在场,就故装客气地说:“我喝啤酒就好了。”

在部属面前,总是摆出科长的臭架子,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上司面前就摇身一变,变得毕恭毕敬。

这类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态度、主张的善变型人物,也该列为不值得信赖的危险人物。当他对你诚恳地说:“这件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或是说:“这个秘密我只能对你说……”你也千万不要因他诚恳的口气而轻信。因为他在别人面前,八成也会说这种话。换句话说,他是个“一口两舌”的撒谎者。如此判定,你才不至于吃大亏。

这一类型的人善变,而且天天琢磨此技,其编造口实、假装正经的技巧越来越高明。虽然在目前好像不会让你受害,但你若大意,有朝一日,定会掉进他的巧妙圈套或陷阱里,使你元气大伤。

4.搬弄是非的人

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而令他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无须作答。

如对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辗转相告,以至于对你的情绪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你应拒绝和他见面或不接他的电话,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5.嘴巴甜的人

这种人开口便是大哥大姐,叫得又自然又亲热,也不管他和你认识多久;除此之外,还善于恭维你,拍你马屁,把你“哄”得麻酥酥的。这种人因为嘴巴伶俐,容易使人毫不设防,如果他对你有不轨之图,你就很容易上他的当。而且,你会因为他的奉承而不去注意他品行上的其他缺点,容易把小人当君子,把坏人当好人。

此外,这种人对你如此,对别人当然也会如此。所以,碰到嘴巴甜、会奉承的人,你必须升起你的警戒网,和他保持距离,以便好好观察。如果你冷静地不予热烈回应,若对方有不轨之图,便会自讨没趣,露出原形。不过,为了避免“以言废人”,你不必先入为主地拒他于千里之外,但是须随时警醒:古时很多朝代,就是被这种嘴巴甜的佞臣弄垮的。

6.隐忌掩饰的人

这种人好像没有脾气,你骂他、打他、羞辱他,他都笑眯眯的,即使很不高兴,也藏在心里,让你看不出来。这种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你知道他的过去、家庭、同学,也不让你知道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换句话说,是个深沉、莫测的人。你搞不清楚这种人心里在想些什么,也搞不清楚他的好恶及情绪波动,碰到这种人,真的让人无从应对,也因此,如果他对你有不轨之图,你是无从防备的。对这种人,你要避免流露出内心的秘密,更不可和他谈论私人的事情。不如和他保持礼貌性的交往,他打哈哈,你也打哈哈,同时,也要避免做出得罪他的事。

须知,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好人。要你小心应对某些人,实在是件令人伤感的事,过不用对人防备的日子自然比较好,可是“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不小心应对,便有吃亏的可能。

巧妙应对心高气傲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以自己的地位、学识、年龄等优势自居而表现出一种傲气,或者极端地蔑视他人,或者大肆地攻击他人,有的甚至还肆意地侮辱他人。

初次与高傲者打交道,首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遭到冷遇不要灰心丧气。为此,就要经得起刺激,善于以忍让、坚韧的精神与之周旋,这样就为战胜对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要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必胜信念,从心理上先战胜他。如果你一见傲者心里就敲小鼓、憷头,那么,你已经在心理上打了败仗。最后,要把胜负的目标定在交际的最后结果上,不要过分计较对方的态度、语气、语言,一切都要以取得胜利为目的。

高傲者多看重自我形象,对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感觉良好。与他打交道不妨采取投其所好的方式,对其业绩、学识、才能等给以实事求是的赞美,使其荣誉心、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从心理上缩短距离,同样能起到左右其态度的作用。比如,有位生性高傲的处长,一般人很难接近他,他生硬冷漠的面孔常使人望而却步。有位外地来的办事员听说了他的脾气,一见面就微笑着递了一支烟说:“处长,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处长是个爽快人,办事认真,富有同情心,特别是对外地人格外关照。我一听,高兴极了,我就喜欢和这样的领导共事,痛快!”这几句开场白,把处长捧得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接下去谈正事,果然大见成效。

一些人自恃知识丰富、阅历广泛,因而目空一切,瞧不起别人,表现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气。对付这种心高气傲者只要巧妙地设置一个难题,就可抑制其傲气。不管其知识多么广博、阅历多么丰富,在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人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对方一旦发现自己也存在知识缺陷,其傲气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非常傲慢地对中国一位代表提出一个问题:“阁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我国代表淡然一笑,回答道:“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现在请问,你对东方了解多少?”

对我国代表的提问,那位外交官茫然不知所措,满脸窘态,其傲气自然荡然无存。

显然,我国代表所提出的问题,那位自以为知识丰富而满身傲气的外交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他不了解东方的情况,因此不但无法显示自己丰富的知识,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如此还有什么傲气可言呢?

无疑,巧设难题抑制傲气者,所设置的难题一定要是对方无法回答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暴露对方的无知或者缺陷,从而挫其傲气。如果设置的问题对方能够回答,这样不但不会挫其傲气,相反,你会助长其傲气而使自己处于更难堪的境地。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难题一定要巧妙,不露痕迹。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难免有自己的弱点,而傲气者一般都未发现自己的弱点,一旦别人抓住其弱点攻击其傲气,使其看到自己的弱点,也就使其失去了心高气傲的资本。

当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时,对于傲气者的弱点或者痛处一定要抓准,只有这样,才能动摇其傲气的根基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收敛自己的傲气。

一些有傲气的人,别人越理睬他,他的傲气就越大,因而对这种傲气者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使其孤立,这样就可削弱甚至打掉其傲气。

我们采取上述方法对付傲气者,其目的是为了找到病源之后,使其改变影响人脉资源的不正常因素,促使其与他人正常地交往。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切不可嘲讽、讥笑,甚至侮辱他人的人格,否则就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巧妙应对自私自利的人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讨厌那种自私自利的人,因为这种人心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前头,不肯牺牲。但在日常交往中,遇到这样的人,该办事时还得办事。

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本是教导人不要理分外的事,要专心打理自己分内的事,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自私的一面。这类人在没有利益冲突时倒也相安无事,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不易被人发觉,但只要在生活上一交往或在工作中涉及一些利害问题时,其自私的本质便会暴露无遗。

他会以各种理由推掉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例如,“自己的能力处理不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已很繁重”、“本来自己做也不妨,但宁愿把机会让给你,以增加你的工作经验”,等等。在饭后结账时,这样的人总爱和别人斤斤计较。不要期望这样的人会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眼见别人犯错,他只会在旁偷笑,绝不会提醒别人,更不会拔刀相助。一旦有人嘲笑别人犯错也不自知时,你便要小心这个人了。

这种人尽管心目中只有自己,特别注重个人的得失和利益,但是,他们也常常会因利益而忘我地工作。对他们不必有太高的期望,也没有必要希望他们能够像朋友那样以义为重、以情为重。与这类人的交往关系可以仅仅是一种交换关系,干多少活,给多少利,干得好坏不同,利也不一样。人们之所以普遍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感到厌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仅仅按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以其作为社会交往的准绳。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失片面,当我们以一种利益标准作为社会交往的尺度时,你就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对他们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了。

如果换个角度、换种眼光来看待这种人,你会发现他们常常有不同于别人的优点——精打细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这种优点加以发挥,并运用到某些比较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发挥其优势。例如,让这种自私自利的人干一些财务工作,在有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成为集体的“守财奴”,这样就成了一件好事。

石竹从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稍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负责协助一位资深设计师工作。可上班没两天,就遇到一个很难应付的“麻烦”客户。那位资深设计师觉得自己是个有资历的人,而石竹不过是刚进门的一个小兵,于是,就把这客户指派给石竹来应付。没想到,石竹的设计很成功,让对方决定签个大单。这让资深设计师感觉很不是滋味,他便借口石竹不熟悉公司流程,让他把作品给自己,由自己去跟客户洽谈。后来项目谈成,功劳全算在设计师头上,石竹连表扬都没得到。

为此,石竹感觉十分不满。下班回家后,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着以后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这个自私自利的设计师。他想出了可供自己选择的三种态度。

一是,平心静气地对待设计师的所作所为,不忘自己是学习第一。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变成像他那样有资历的人。

二是,在客户认同的情况下,主动向别的设计师请教,问清公司操作流程。这样做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结果肯定是得罪那设计师。

三是,立刻冲到老板那里,要求他给个说法。一般情况下,老板不会去找设计师的麻烦,但他会由此知道你的能力和表现,下次有业务时会注意你。

起初,石竹采取第一种态度,心平气和地与设计师“和平共处”着。但随着他业务水平的日益提升,设计师对他的“剥削”也日渐加深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他开始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经过一番对抗后,自私自利的设计师便不再那么毫无顾忌地欺负他了,甚至已开始彻底放弃对石竹的利益侵犯。

应对自私自利的人,切忌将他们一棍子打入“冷宫”,任何时候都得对他们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人虽惹人反感、招人讨厌,但如果不害人,也算是对别人损害较小的一类人。况且,他们还存在着非常人所具有的优点,促其发挥能带来不小的社会效益。

巧妙应对深藏不露的人

我们周围存在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让人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说话甚至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防范心理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