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4987500000022

第22章 上卷 孝悌和睦 (1)

百善孝为先

第二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

——《曾氏家书》

咸丰八年,曾国藩的湘军在逐渐扭转劣势,气势如虹的时候,却不幸于三河之役惨遭覆没,曾国华(曾国藩之弟)、李续宾等将帅皆阵亡。曾国华的死,使曾国藩受到严重的打击,他对家族的未来更为担忧,遂决心与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同挽回家运。于是,他在信中告诫弟弟们三点:“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贵体孝道;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这一节我们重点讲第二点。曾国藩认为,要振兴家业,必须孝顺长辈,用孝顺祖父母的爱心来爱叔父;用孝顺父母的爱心,来爱温弟(死去的曾国华)的妻妾儿女以及兰、惠二家。

其实,“孝”字一直是曾国藩书信中强调的主题,更重要的是,曾国藩一生都能身体力行这个“孝”字。下面截取曾国藩的几个生活片段,相信会令大家深受感动。

道光年间,曾国藩只是个翰林院编修的穷京官,天天为生计犯愁,但他却托人千里迢迢将昂贵的阿胶补品带回湖南老家孝敬父母。有一次,他得知母亲患了牙疾,但家乡的来信中没说这件事,曾国藩就特意强调下次来信一定详细告知病情。得知母亲过世的消息,哀痛之极的曾国藩立即脱下官服,披麻戴孝。他由于归乡心切,不带行李,只带一名仆人,一赶到家便跪在母亲灵前痛哭。正当曾国藩为母亲寻觅安葬之地的时候,咸丰帝令其出山为朝廷效力,接到谕旨后,曾国藩想到母亲尚未安葬,立即写折请求在籍为母守制尽孝三年。后在至交郭嵩焘的劝说下,曾国藩才应命出山,临行还特意叮嘱曾国荃、曾国华先在家为母守孝。后来,曾国藩一直为未尽孝心而深感遗憾。

令人敬佩的是,曾国藩不仅对生身父母尽孝,对乳母也十分孝敬。在其乳母逝世后,他写了一副“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的挽联,以寄托对乳母的怀念和哀思。这副对联运用韩信“一饭千金”典故作铺垫,既恰如其分,又感人肺腑。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人要像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幼子一样去孝敬别人的父母、爱护别人的幼子。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所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我们还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要及早行动,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世界巨富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他认为:时间如流水,是不会等人的,青少年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我们成人了,我们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离开了尘世。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比尔?盖茨特别注意及时孝敬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细节。

比尔?盖茨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孝敬父母,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孝顺父母。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有这样的歌词: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的确,父母不在乎我们给了他们多少财富,只要有一颗处处为父母着想的心,他们就会感到很安慰。

爸爸下班了,帮他倒一杯茶;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她端一端饭菜;给爷爷奶奶捶捶背,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传达出我们的一片孝心。

箴言

1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用行动表达孝义

又男寄有冬菜一篓,朱尧阶寿屏一付,在心斋处,冬菜托勤七叔送至家,寿屏托交朱啸山转寄。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很关心家里的情况,但是他为官很注意自律,常常也是向朋友周转钱物过日。有一次他写信向父母报平安,说家人都还安好,请父母不要挂念,说完这些,他不经意地提到:“儿子寄有冬菜一篓,先尧阶寿屏一付,在心斋处,冬菜托交勤七叔送到家里,寿屏托交朱啸山转寄。”

冬菜就是腌制的白菜,并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寿屏就是一种屏风,也算不上宝物,但曾国藩知道,父母更喜欢儿子的这份心意。做了大官的曾国藩还记得给父母送点白菜,而我们呢?

很多人并不是不爱父母,而是觉得表达自己的爱很难。如果难于开口,就像曾国藩这样,用行动来说话,未尝也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陈毅投身革命后,虽然长年战乱、远离家乡,但总寄回家书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近况,向父母请安问好。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没有同陈毅一起居住,陈毅除了每月给父母寄生活费外,仍给父母写信,聊叙家事,宽慰老人。

1962年, 62岁的陈毅工作途经成都,恰好他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住在成都弟弟家中养病,陈毅想办法安排时间去看望母亲。和母亲闲话家常之后,他一手拿过母亲刚换下来堆在床边的裤子,对保姆说:“我母亲的病,平时不知给你添了多少麻烦,今天我在,就让我去洗吧!”

陈毅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正是这种爱的行动。他主动去看望老人,帮老人洗衣服,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有孝心的人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正是因为长期的照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或许一开始还很细心,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觉得不胜其苦。父母老了,难免生病,给儿女的生活和事业带来负担,唯有用行动来帮助老人生活,才是孝顺父母。孔子说“色难”,就是说子女很难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和颜悦色,而和颜悦色,正是最简单的孝行。

在东方的文化中,关于孝的故事总是在最后被神化,因为人们相信孝心能感动天地。

从前,日本美浓国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母亲早逝,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过得很穷困。

父亲很爱喝酒,可哪儿来钱买酒喝呢?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他每天出门时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砍柴,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儿子感到很愧疚。

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做父亲的不忍心看着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却吃不上一顿饭,他赶紧安慰到:“别烦恼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么。”可是年轻人更难过了,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

第二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往山里走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收获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但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掉进山谷里了!

流水的声音将年轻人叫醒了,他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有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呀!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真的是酒!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装满酒水,带回家给父亲喝。

从此以后,父亲就每天都可以喝到酒了,因为天天饮用儿子从瀑布取回的酒水,父亲长年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这件事情传开来后,美浓国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轻人的孝行,他召来年轻人当面奖赏他:“你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钦佩,这正符合武士的精神,特此封你为美浓国的武士,你要努力!”从此以后,人们把那条流着酒水的小瀑布称为“养老瀑布”。

我们熟悉的神话中,孝行最后也都得到了神的回报。其实,孝本来就是一种回报的爱,父母养育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而不去管自己的孝行是否会受到别人的赞美。

孔子让弟子们守孝三年,有一个人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是三年?”孔子说:“我们生下来,要在父母怀里成长三年才能够渐渐知人世,作为回报,我们也应该在父母去世以后守孝三年啊。”

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没有考虑过值不值,那我们身为子女,又怎能万事只想着自己呢。爱在态度上,爱更在行动上。

箴言

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孝经》

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理解父母的心意

九弟前病中思归,近因难觅好伴,且闻道上有虞,是以不复作归计。弟自病好后,亦安心不甚思家。李碧峰在寓三月,现已找得馆地,在唐同年李杜家教书,每月俸金二两,月费一千。男于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约计费钱六千文。男等在京谨慎,望父母亲大人放心,男谨禀。

——《曾国藩家书》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给父母报平安、拉家常的信占了大半,其次就是写给弟弟以及晚辈的信。父母在曾国藩的心中非常重要,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做官,他都及时地给家人写信,不让父母担心。

曾国藩在其普通的一封家书中说:“九弟前病时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平安,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儿子在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儿子谨禀。”他知道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处境,于是写信说:“我已经吃药了,我做事情会很小心的,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惦记。”短短的这样几句话,让父母心理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