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4节感恩生活对我们的情分
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一段经历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一读。
孟尝君在自己的领地广招门人食客,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竞相投奔归附。一时间,食客就达数千人,影响甚大。秦国对孟尝君的才能深为恐惧,便使用了离间之计,使孟尝君失去了齐国相国的职务。树倒猢狲散,他的食客也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
后来,他的食客中有位叫冯谖的人,用计使孟尝君官复原职。孟尝君感叹地对冯谖说道:“我对待客人很热情,在招待上也没什么疏忽,以致食客人数达到了三千有余。但是我一旦失去地位,他们全都背弃我而去,没有人来看望我。幸好有你助我一臂之力,才重新恢复了地位。看那些家伙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如有厚着脸皮回到我这儿来的人,我必将朝他脸上啐唾沫而大加羞辱。”
而冯谖却对他说:“富贵时,大家都来投奔;落魄了,朋友四处流散,这是理所当然的。您看菜市场,早晨熙熙攘攘,到了晚上就变得空空荡荡了。这并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讨厌晚上,而是因为早晨有要买的东西,所以人们聚集到市场上,而晚上没有东西可买,人们就不去市场了。食客们由于您丧失地位而离开您也与此相同,这是由于他们所求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您不应该记恨他们。”
孟尝君听冯谖这样一说,立刻心领神会,仍一如既往地对待再次归附到他门下的食客们。孟尝君虽然愤怒,但还是替别人多想了一些:食客们之所以投奔而来,是对自己抱有很大的期望,想在相国身边干些业绩;自己失势了,对方的期望落空了,哪有不走之理?所以,是自己的沉浮,影响了他们的去留。想通了之后,孟尝君不再记恨他们,照样敞开胸怀接纳这些人,体现了自己的君子风度。
什么是胸怀?这就是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人们常说得理不饶人,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做人的大度。如今,很多人都抱怨人情淡漠,世态炎凉,人间沧桑,可是这些并不是今天的社会才有,而是古而有之。古人也同样经历了这些苍凉的往事,只不过有度量的人不会把宝贵的经历用在忌恨他人的身上——何况这样做也不值得,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看穿了人性中势利与无奈的一面,也就学会了宽大为怀,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我们会遭遇孟尝君一样的背叛,假如我们不能了解别人的期待与失望,也就无法打开自己的心结。而一个耿耿于怀的人,伤害的不仅是别人,还有自己的快乐与内心。
禅宗里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问老师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我怎么才能得到解脱?第二,我怎么样能找到净土?第三,如何才叫涅槃?他的老师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反问到:首先,你求解脱,那么现在是谁绑住你?其次,你求净土,现在又是谁污染了你?最后,你问我什么才是涅槃,那么你想过吗?是谁把生和死给了你?
这三个问题是弟子困扰已久的,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几乎都会遇到的。我们在生活中,会不会因为朋友聚会没有邀请我们而感到不开心呢?因为领导给其他同事涨了工资而自己觉得不痛快?因为许多我们设想的好事没有轮到自己的头上,而觉得不开心、不顺畅呢?恐怕每个人都有。就像小孩子在考试看到墙上没有自己的小红花一样。
但是,麻烦就像滚雪球,我们越是去思量,就会越觉得别扭,越别扭心里就越纠结,这个疙瘩就怎么也打不开。遇到这样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妨这样想:给我的是情分,不给我的是本分。我认真工作,诚恳待人,早晚会得到别人认可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孟尝君的处境,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思考食客的问题:你来是对我的看重和依靠,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走是寻求自己更大的背景,找到比我好的“靠山”,我替你感到骄傲。实际上,用现在网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你来,我当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有来过。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和社会,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呢?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难题,就是生命的大智慧。
就像于丹曾经说过的话,“当这个世界给你情分的时候,当经典给你智慧的时候,你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我们的心灵才得以获得重生的力量,然后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回报,去爱这个世界,去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