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4988800000094

第94章 退隐心灵,保持精神世界的宁静

第11章第2节退隐心灵,保持精神世界的宁静

我们向往过陶渊明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向往过金庸小说中令狐冲式的笑傲江湖或归隐山林的超然世外。可你要知道,不管是乡村茅屋,山林海滨,我们始终逃不过自然和宇宙赋予自身的一切。如果你的心灵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宁静的滋味。与其千辛万苦求诸于外,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心灵,

只有在这里,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和更少的苦恼。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环境所烦扰,变得处处紧张、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人存活在世上,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去掉心灵的遮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不费尽心机,不被那些无谓的人情、规矩所约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中将本性迷失。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哪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北大著名“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的张中行先生青年时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无休止地探寻:生命有意义么?如何生存才是合理的?什么是“存在”?“存在”是顺从意志的必然,还是顺应天运的必然?张先生最后求证的结论就是保持心灵的宁静,即使有人批评他,他也只是沉默,他说:“其一,这类过去的事,在心里转转无妨,翻来覆去地去说就没有意思了。其二,我没有兴趣,也不愿意为爱听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人供应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三,最重要的,是人生实不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老了,余年无几,幸而尚有一点点忆昔的力量,还是想想那十之一二为是。”他的这种省悟,是原原本本的,像李叔同坐禅时的冥想,也似丰子恺那样远离尘海时的冷观,同时又如闻一多、朱自清那样直面人生。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树林中坐禅。突然,从远方传来了一对男女的争吵声。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过去,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男子目光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

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醒悟了!青年低下头,脸上的怒气早已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没错,与其跟一个追不回来的人生气,不如让自己的内心回复宁静来得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了:一个人不知道只要专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诚地尊奉他就足够了.对心中神的尊奉在于使心灵免于无价值的思想而保持纯洁.

当然,并非所有心灵高贵的人都是有神论者,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心中具备神性的人。这种神性成了他们的保护者,据此,一个人可以不依赖于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必然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直。

所以,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整个宇宙一样,具备某种自足性,只要你动用自己的精力去关照自身,心灵就能够自行得到净化。

不论遇到什么烦扰之事,记住退入你自身的小小疆域,尤其不要使你分心或紧张,然后保持心灵的自由,冷静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在你手边你容易碰到并注意的事物,让它们存在吧,我们的烦恼仅来自内心的意见,如果内心在烦扰中隐退了,那么生活自然变得宁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