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4989500000006

第6章 文学史上那些璀璨的繁星 (2)

人们观念里的唐伯虎是一个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他向来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但事实上,他是个“真才子”,却“假风流”。

唐伯虎本名叫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他从小饱览群书。唐伯虎16岁时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

但他一生充满坎坷。25岁时,家道中衰,父、母、妻等相继死去。唐寅29岁时,中解元,一时名震江南,但好景不长,遭遇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逮捕下狱。后虽被释放,但从此一蹶不振。36岁时,唐伯虎娶九娘为妻,生有一女,以卖字画为生。后来,沈九娘病死,女儿桃笙出嫁,唐伯虎曾经一度皈依佛门,号“六如居士”。他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经常出没于柳街花巷,他其实还是一个很专一的人,在妻死女嫁之后,他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一生,终年五十四岁。

关于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名的由来,有人认为,唐伯虎出于对自己才华的狂傲自负,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这一枚印章着意并不在“风流”二字,而是苦中作乐罢了。而且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称他“江南第一才子”,是名副其实的。

“初唐四杰”都有谁

唐朝初年,出现了四位杰出的诗人,他们在文坛上起着新旧过渡的作用,被并称为“初唐四杰”,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为大家所熟知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就出自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王勃之手,是其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当时,他和好友分别,双方都依依不舍。此情此景,使得王勃吟出了这首诗歌。以此来告诉彼此: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说起杨炯,就不能不说他的边塞诗。这位诗人一生最喜欢写边塞诗了,他每次看到那种征战戍边的场面都不禁心潮澎湃,诗兴大发。他写的边塞诗不胜枚举,其中《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等较为有名。

再说卢照邻,他的诗以歌行体为最佳,也就是说这个人非常擅长写长诗。他的代表作《长安古意》有500多字,这在古今诗歌中,可称得上“长”了!

这四杰中,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是骆宾王,他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此外咱们大家都听过的《在狱咏蝉》也是他的代表作。

其实,他们四个人在诗歌国度中,主要起的是过渡作用。就像我们文章中的过渡句,他们使得诗歌从宫廷走向社会,使得诗歌表现题材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唐宋八大家”的八家

唐朝和宋朝时,文坛上人才辈出。在诗词领域,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苏轼等。与此同时,在散文领域,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他们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文风产生了重大影响。你知道这“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哪几位吗?他们对后世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

唐宋时期,中国的散文正处于承先启后的变革期。在它之前的秦汉散文,以其言之有物的厚实和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奠定了后世散文的基础。但魏晋南北朝时,散文则发展成过分追逐新丽的华美文风。这种华丽文风甚至主宰了唐朝初年近百年的文坛。到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力矫文坛之弊,提出“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经过他们的努力,散体文取代骈体而占据文坛主流。两宋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发展,但各方面的成就又超出了唐代。

欧阳修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不仅吸收了前人韩愈和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华,而且他自己还提出了一个颇有建树的主张,即“明道”、“致用”,现在人仍在用这一主张。而苏轼、苏洵、王安石这群人,他们的作用虽然比不上欧杨修,但也颇有名气。

李清照寄诗赵明诚

李清照是宋代赫赫有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她的诗歌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又一年九月九重阳节,李清照在家思念在外地做官的丈夫,一时心潮涌动,词性大发,写了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她把这首诗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自愧不如,又不甘示弱,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阕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结果友人细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哪三句,友人答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完友人的评论后,觉得自己在诗词创作上根本不是妻子李清照的对手,顿时,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苏小妹调侃苏东坡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这是清朝张鹏翮为三苏祠撰写的对联,意思是说苏家父子三人都是词人,并且还都属于唐宋八大家。但是苏轼家除了他们三个才子,还有一个才女呢!

这个才女便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薄薄的嘴唇、圆圆的脸蛋,一双乌亮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天生一副机灵样。她从小就爱与哥哥们斗才,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凸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调侃的对象。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他随口吟道:“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苏轼可谓是说到了苏小妹的痛处:额头凸出一些,眼窝深一些。但苏小妹吟罢此诗仍觉得不解气,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两只眼睛距离较远,当即再补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苏轼一听,乐得连称赞妹妹太有才。

王羲之以字换鹅

在人们的印象中,王羲之是个温文尔雅、比较严肃的书法大家,可是他偶尔也有诙谐的一面,例如,他用字换鹅这件事,就颇有意思!

相传行书为东汉刘德升所创,流行于魏晋,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若说楷书是隶书的简化,那么行书便是楷书的简体写法。

在王羲之手中,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被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其《兰亭集序》被历代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生性爱鹅。他在庐山养了不少的鹅,一则喜爱鹅的高洁,再则体察鹅的神态,以便练习如何运笔转腕,这可说是一种习字的仿生学。相传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早就想请王羲之给他写一部老子的《道德经》,但他知道王羲之绝不会轻易答应抄写,为投其所好,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精良的鹅。

一次,王羲之路过那道士的屋旁,只见河中有一群鹅正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实在让人喜爱。王羲之一见,简直入了迷,便要求道士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微笑道:“既然先生如此喜爱,我就把这群鹅送给您!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素来很珍惜自己的字,可这次并未推托,他高高兴兴地给写了一卷经,然后把鹅装进笼里欣然而去,竟忘记了告别主人

王羲之为道观书写的便是《道德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这可是仅次于《兰亭序》的大作啊!

陈子昂摔琴成功名

自古以来,有靠机遇成名的,有靠父母之力成名的,有靠自己独自打拼成名的,可是还有一个人,他靠摔古琴成名,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他便是唐朝诗人陈子昂。他青年时,自忖所学足以立于当世,便去京城求得一世功名。然而,陈子昂纵有满腹才学,却没有一处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

一日,陈子昂闲来无事,在集市闲逛,见一位卖琴者索价千金欲售一把古琴,周围俱是豪贵子弟、文人学士,大家都在期待着这把古琴的知音出现。陈子昂看到这种情景,突然跑过去,毫不犹豫地按价将琴买下,众人皆惊,都想听陈子昂演奏一曲。陈子昂却说:“明日中午请到宜阳里来,我定当献丑。”

翌日,很多人如约而至。不料,陈子昂取出古琴,猛地一摔,顿时弦断琴裂。正当人们惊异之时,陈子昂高声说道:“我陈子昂从小饱读诗书,熟知经史,不想来到京都屡遭冷遇,甚是不平。今日不过是以弹琴为由,想请各位观看我的诗文是真。”说罢,从箱中取出一大叠诗文稿,分给大家,一睹为快。从此,陈子昂的大名传遍长安。

王之涣一诗两佳话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有一篇得意之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殊不知,王之涣这首诗还成就了两个佳话呢!

唐开元中,一日天寒小雪,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来到一个叫做“旗亭”的酒店饮酒。店中有十多个女伶唱曲。三位诗人订约,谁的女伶唱谁的诗词最多,证明谁的水平最高。一伶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绝句。接着又一伶唱:“开荚泪沾臆,见君前日书……”这是高适的绝句。谁知下一个开口又唱:“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这又是王昌龄的绝句。座中王之涣未动声色,对众女伶说:“你们唱的都是俗曲,一点也不高雅。”随后,指着诸伶中最美的一个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甘拜下风。”片刻,这个女伶开始唱,果然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三人大笑,饮酒至醉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