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行
50063500000303

第303章 积变(28)

与此同时,公孙岳将栾冲兵马顺利赶入宗庙之后,两军进入反复拉锯的肉搏战。

宗庙面积不大,双方却在这里聚集了两万多人,每杀前进一步,无不是脚踩着尸体推进,公孙岳此时也不曾料到,咸王内宫的禁军,会有如此强悍战斗,竟远在外宫禁军之上。

“启禀相国,宗庙中门都填进去了两千多人,弟兄们实在杀不进去,干脆把弟兄们撤出来,防火吧!”

叛将飞快说道,公孙岳断然拒绝放火,这人要是都烧死,发动宫变的意义还何在。他忙说:

“不行,我军一撤,咸军必然反扑,刚刚夺下的外墙岂不前功尽弃!继续给予我杀,临阵退缩者杀!”

“可,中门已经杀了一个时辰,咸王仍旧牢牢控制着中门,弟兄们实在是杀不进去。”

中门是通往宗庙的最后一道大门,四围环绕一条围绕宗庙的水渠,水渠宽两丈深七尺,由又石料砌成,清澈见底,早年是用于取水灭火的引水渠,水渠的内侧就是中门的墙垣,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架设过河工具翻墙而过。

而中门是连通内宫的枢纽,从内宫进入宗庙,都要走中门,通往宗庙也只有中门一条路,不把中门攻下,就无从攻入宗庙。

禁军都装备了铜盾,此时从外面放箭,也很难起到多大的杀伤作用。

公孙岳思考片刻说道:

“去,将外执使荀牧于我带来。”

“末将遵命!”

外执使是主管外交事务的最高官吏,相当于外交部部长,归内朝国政监,向君主和相国负责。

少顷,外执使荀牧在数名叛军押解之下带到公孙岳跟前。

“外执使大人,别来无恙。”

“哼,国贼!”荀牧蔑视道。

“呵呵,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谁为国贼,又岂是荀大人所能定论。”

“哼,于国不臣,于大王不忠,便是乱臣贼子,你犯上作乱便是国贼!”

“若按荀大人所言,两灭號取而代之,梁天子岂非国贼也,若本相是国贼,天下分封裂土藩王诸侯又当作何,莫非尽是国贼乎!”

“哼哼!”荀牧冷笑道:“我知你公孙岳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梁取號代之,乃大势之所趋,天下人心之所向,岂有你这等助纣为虐,自毁朝纲之辈所能并论,呸!”

荀牧冷不丁一口口水吐公孙岳脸上,公孙岳避之不及,溅在了身上。

“荀牧!”公孙岳脸色一沉:“咸王如今死到临头,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为免生灵涂炭,只要荀大人前去劝说大王投降,我公孙岳可保咸王妻妾家小平安无事,你若不去,你的家小可都在本相手上。”

“你!”

荀牧今年已五十有一,四十岁才得子,视若至宝。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儿女私情,公孙岳正是拿捏了荀牧软肋,要他就范。

“荀大人,你若不从,黑巾军破城之后,什么下场,你是该清楚的。”

“你无耻!”

“无耻者晋人也,本相国还不敢当,不知荀大人意下如何?”

“哼,大王虽然纨绔,性情却是刚烈。即便本官前去,大王断然不会投降。”

“只要荀大人去了,至于大王会否投降,那就听天由命吧。”

“你在诈大王!”

“哼哼,彼此彼此。”

荀牧已经能想到公孙岳设下了诈计,但实在想不出仅有一个入口的中门,公孙岳如何能杀进去。

公孙岳当然知道咸王秉性刚烈,断然不会投降,别说荀牧前去说降,就是把咸王十八辈子祖宗挖出来也没用。

咸王此人认准的事情,不到头破血流撞南墙,绝不可能回头,否则哪里会有今天黑巾军的大好局面。

荀牧最终是向公孙岳低头,硬着头皮前去说降,同时叛军从王宫库房内调动了一千多石大米,运到中门的东面水渠外,趁着荀牧前去说降,转移咸军视线之际,将一包近五十斤的大米投入水渠当中,填出一段落脚之处,进而轰塌宗庙东面最后一堵砖墙,打开第二个缺口。

厮杀中的叛军突然转入防御,荀牧要求面见的消息,很送到咸王跟前:

“大王,是荀大人,荀大人在中门外要求面见大王。”栾冲飞快说道,此时已是满身血污。

咸王皱了皱眉头,心其疑窦说:

“他荀牧何时也投靠了公孙岳。”

“大王,荀大人主持国事多年,与公孙岳不睦,恐怕也是迫不得已。”

栾冲替荀牧辩解道,咸王的目光瞬时扫过栾冲的脸上,目中充满了怀疑和猜忌。

“栾大人对公孙岳当真是了解啊,寡人没记错的话,大司马与公孙岳曾几何时可是志同道合,何时又对荀大人如此器重啊。”

“臣不敢!”

栾冲单膝跪地,心中此时也是百口莫辩,若非他是姜氏一脉的女婿,背负着道义和君臣的关系,不准也跟着造反了,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资格评论他人的忠与奸。

冷漠的凝视着栾冲,沉默很久,咸王才说道:

“我军现在伤亡几何。”

“回大王,伤亡近半,战死三千余人。”

“可否支撑到明日!”

“这……”

“说,还能支撑多久。”

“眼下已是未时,兵士多半不曾进食,臣拼死一战,至多支撑到上半夜,若是再无援兵赶到,臣只有战死为大王尽忠了!”

“唉……”咸王一息长叹,脸上满是萧索:“要是王文尚在,也许还能坚守到明日吧。”

“臣无能!”

王文是咸王姜亥太子时期的太子府护将,后升任禁军大将,总领内外宫两万禁军,昨日中午被公孙岳诱至泰康殿杀害,致使禁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被公孙岳一次拉去一万多禁军,宗庙差点在第一时间被叛军给一锅端。

“厮杀了半日,将士皆已疲惫,我军急需要修整,现在能拖一时就拖一时,寡人相信赵逊正在调兵来援,绝不会弃寡人于不顾。去吧,将荀牧带来见寡人。”

“诺!”

少顷,杀声渐息,荀牧在重兵押解之下进入中门前往宗庙,咸王铁青着脸色冷漠看着,荀牧啪的一声当即交出了膝盖:

“大王,臣该死……”

“呵,荀大人这也是来替公孙岳做说客劝寡人投降是吗。”

“臣也是没办法,公孙岳抓扣了臣独子,臣若不从,便要杀害臣的独子,臣段不敢忤逆大王,还请大王明鉴。”

“那就说吧,公孙岳要寡人如何投降,是否也要将咸国拱手让给他,他才心满意足。”

“这……”咸王口气不温不火,荀牧也不知咸王究竟何意,于是小心说道:“叛逆公孙岳虽说答应可保大王妻妾老小平安,但臣以为,此乃公孙岳缓兵之计,其定是有其他图谋。自古道,亡国哪有不亡君的道理,从无亡国之君有善终者,大王决不可投降啊。”

“缓兵之计,他公孙岳已经占尽便宜,还要缓兵?是荀大人替寡人缓兵,还是替公孙岳前来缓兵来了。”

“臣不敢!此乃臣之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这时栾冲说道:

“大王,荀大人所言臣以为不无道理,两军厮杀了大半日之久,也不见围攻宗庙的叛军增多,双方皆很疲惫,却不见公孙岳调他处兵马前来厮杀,倘若与我军车轮战,我军伤亡许会更重,照此来看,似乎宫外形势并不在公孙岳全盘掌控之中啊。”

“那是赵逊大军围城,公孙岳将人马拉去了城头守城了?”

咸王猜测道,栾冲不置可否说:

“这似乎也不像,赵逊大军被牵制于永兴河,绝不可能抽兵而来,魏涵的十万晋国人马也在永兴河,赶到陔陵至少需要一两天,梁军虽近,但即便围城,没有安泰侯的消息,他们也不敢贸然攻城。”

“左一个不是,又一个不是,谁给寡人一个交代!鼎炀侯!”

“臣在。”

“你以为公孙岳究竟是作何打算。”

“臣……臣以为,若按常理,栾将军所言应属实。不过眼下形势不明,我军被公孙岳团团包围,又突然缓兵确实可疑。”

“鼎炀侯,寡人的太尉呀,此时此刻竟无一人能为寡人分忧。”

咸王郁结气急,鼎炀侯所言跟放屁没说已经没多大区别,浓缩总结一下叫“我也赞同”,再提取精练一下就是“臣附议。”

正值咸王气急败坏之际,殿外一挂彩的禁军都统仓惶而入:

“大王,东墙外叛军突然聚集,似乎是要攻打东墙。”

“这绝无可能!”鼎炀侯否定道。

栾冲是知兵的,东墙外是宽两丈,深七八尺的水渠,叛军断然不会没来由的聚集到东墙外。他忙问道:

“可见叛军有过墙梯?”

“未见,但是看到了麻袋,是装粮草的麻袋,似乎是要填渠。”

“填渠!”栾冲大吃一惊。

三五丈长的过墙梯,架一丈半高的宗庙内墙上,且不说长度极长,人贸然攀爬过墙梯,肯定吃不住几个人的份量,就要折断,因为没有中间支撑点,更何况是全副武装的重步兵。

而且人少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送死。公孙岳早让人试过,结果淹死了几十号人。现在弄来麻袋,填渠是必然的。

“大王,公孙岳这是缓兵之计声东击西呀!”栾冲道。

“给寡人杀。”

“诺!”

公孙岳用荀牧麻痹了咸王的警惕,并迅速将人马调整往宗庙以东,以棚车、铜盾为掩护,将一包包大米填入河渠当中,只要一直填到河渠深度同高,人就能踩着大米包过河,然后只要轰塌了宫墙,中门的天险也就荡然无存了。

但好景不长,正值公孙岳填渠之际,最坏的消息传来,公使府两千人马不仅没有截住,劫杀的兵马反手去攻公使府,还被杀了个头破血流。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率军抵达西门之际,正值江湛率人与西门叛军对峙。叛军从城南门调来了两千多人,西门的叛军兵力达到五千人。江湛所部都是毫无甲具的布衣兵,统一穿黄色深衣【注1】,左臂缠蓝色布条,看得出来,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卒。

【注1】深衣:俗称汉服,最早见于《礼记·深衣》,但在秦汉之前的战国时期,已经陆续出现并逐步完善,到了汉朝时期深衣形成体系,既有礼服也有常服,更有没有下摆的军服,其中右衽直裾、曲裾是深衣的另一种形式,并在汉朝得到完善,一直持续至南宋灭亡,长期是中华民族的正式衣冠,亦为华夏衣冠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