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与百里燕谈话后第三天,王蕊与母亲离府,重兵护卫下前往老家省亲。临走百里燕不忘嘱咐再三,要她记住定量食用海盐、鸡蛋、牛奶还有大枣,这一去,也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也许从此就是天涯海角永不再见。
临了,又听到蕊儿清甜亲昵,犹如风铃一般的声音:
“燕子弟弟,等我,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百里燕注目着,心绪难以平复,看着最后消失的背影,第一次潸然泪下。
王蕊走后第二天,百里燕吩咐晋军宫卫,前往质子府支取用度消耗品,准备此次西征。
待到下午,晋国宫卫拖来一大车,车上有坛子,有木箱,装了整整一车。按例,所有物品都由晋王身边宫官专司检查,以防止夹带书信私下勾连。
正值查到百里燕换洗衣饰,晋王宫官似有发现,将包裹扔下,大肆翻找。正当此时王硕回府,厉声喝止宫官所作所为:
“大胆,何人令尔等如此放肆,不知此地何处吗!”
宫官心中大惊,忙是行了一礼说:
“回王将军,小的也是奉命行事。”
“放肆,本府一应用度,启用尔等搜查。滚!”
“诺!”
一干阉人散去,王硕上前拾起百里燕衣衫,一眼便认出,是蕊儿的针脚,看到这里,王硕心如刀割。目中含泪,强忍着收敛起来。随后将衣饰收好,重新装入布包。正此时,手中忽有所感。
“嘶……!”
王硕仔细一摸,发现衣衫袖口处有异,右手袖口明显比左手厚一圈,比之其他衣衫皆无此等异常。
想到这里,王硕不动声色,命人将大车拖入府中,此时百里燕尚在丞相府中未归,王硕径自来到内宅,令人将物品从车上卸下,置与百里燕寝室。
少时片刻,四下无人之际,王硕翻出衣衫,掏出匕首挑开针线,赫然发现内中竟有帛书一封。打开一看,王硕大惊。
内容是提醒百里燕,晋王正谋西征,暗中正加紧策划暗害于他,要百里燕借机向王硕提出随军北上。
看到这里,王硕已经能够猜到,设此计谋者定是伍算,甚至毫不怀疑当年塞骞收徒,亦是伍算之谋。
“伍算呐……”王硕心中暗道,目光更加复杂。
显然除了伍算,没有几个人知道晋国大军调度,伍算督造战船,战船出动多少,他了如指掌,能够运载多少兵士,何时开战,他都能料算。事到如今,暗中指点公子燕,其意昭然若揭。
“这该如何是好!”
王硕心中矛盾无以复加,他本意不想暗害百里燕,现在伍算有暗中相助,更加动摇了王硕意志。
他可以立马将此书信呈报晋王,如此一来伍算必死,百里燕亦必死。但王硕决意,隐瞒此事,睁一眼闭一眼。
伍算乃砡工派大师,他还不至于走漏军机消息。而平汤城远离前线,伍算更不知道北军部署,亦无泄密之可能。至于百里燕,王硕犹豫不决,他还在考虑。但这封信,王硕最终一把火烧了,留着就是祸患。
于是当天夜里,百里燕回到王硕府,一切平静如初,没有任何征兆,百里燕阴差阳错的错失最后机会。
数天后夜间,晋王宫经略宫内殿,晋国潜伏咸国奸细坐船星夜兼程,将咸国内乱消息送至晋国,晋王得知咸国已乱,火速召见范涛商议此事:
“爱卿,咸国已乱,事到如今可否发兵。”
“不可大王,奉阳君尚在赶赴平汤城途中,其麾下两万咸国大军还未跨过咸国边境与北军汇合,大王并无出师之名,故而为今之计,当令王硕率军走陆路北上,与北军合兵。
与此同时,奉阳君抵达平汤后,大王当即刻护送奉阳君以讨伐乱臣贼子之名昭告天下,走水陆赶在王硕之前,与北军汇合。而后里应外合攻破咸国边境。”
“万一奉阳君两万守军被灭,岂不失了先机?”
“非也。眼下咸国王公大臣士大夫,十之五六反对公孙岳,各地纷纷起兵讨伐,咸国忙于奔波剿灭叛党乱臣尚且来不及,跑了个奉阳君,已是鞭长莫及。何况奉阳君驻兵边境,咸国大军一时难以企及,故而大王可以安心等待,待到奉阳侯抵达平汤城。”
奉阳君姜赫是咸国国君姜亥长兄,由于废长立幼之故,姜赫心存不满,此次咸国内乱,便是晋王设计诱其煽动叛乱,引发咸国内变,诱发叛乱。
咸国上任国君之所以废长立幼,究其原因是看到常年与志国交战,国力、民力损耗甚巨,咸国国力、国本已经到危如累卵的边缘,需要修生养息变革国内。
次子姜亥为人亲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减轻赋税发展农商,受到基层官吏和老百姓拥戴。而姜赫主张依附晋国与志国死磕,受到中高层王公士大夫半数拥戴,故而被废,后姜亥继位,封姜赫为奉阳君,一直圈禁在封地之内。但人可以圈起来,人的影响力和政治遗产是圈不起来的,一旦外溢和感染,就会像瘟疫一样大面积爆发。
即便如此,奉阳君在晋国多年扶植下暗渡陈仓,养私兵两万,此番咸国内乱,正是姜赫撺掇王公士大夫联手发难。
晋王接到密报后当天夜里,将消息通报给相国公叔阔,相国公叔阔附议。于是第二天,晋王以商议推行《兵田制》为名,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就讨伐咸国加速最后战争准备。
会议持续四天,王硕出任北军司马使,统领北上军马,与北军征北大将军韩合会师,总督攻咸之战。
司马使相当于军师、参谋长,同时兼有督军一职,权利与征北、征东、征西、征南四大将军职务平行。在司马使、四大将军之上设太尉与大司马。
太尉总督天下兵马、粮草,向君王负责,由君王节制,不归丞相节制。大司马隶属国政监,有单独府衙,职能与太尉相当,职能有所差别,主要用于平衡太尉权利。
两者职权不是绝对不变,许多诸侯也出现太尉与大司马职权互换的现象,这取决于内朝的势力的更迭和君主意志。
目前晋国是晋王兼任太尉,晋王自己总督天下兵马粮草,而相国公叔阔兼任大司马,病倒后,在晋王授意下,实际上由范涛掌代为掌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晋国太平了这么多年,没有兵变事件,很大程度上晋王把军队管死了。
闭门会议结束已是四天后深夜,百里燕焦急等在府中,一切征兆表明,开战也就是这几天的事。王硕一连进宫四天未归,显然不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不是大战便是大灾。
以王硕的资历,百里燕实在想不出,晋王能授予王硕什么军职。晋国四十多年没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仗,五万人的打仗都屈指可数,军队没有战斗经验,将领没有统军经验,难说这一仗开打会是什么结果。
焦急中等待中,时间一晃眼看快过凌晨,市井夜道之上马蹄作响,王硕骑着快马飞驰府邸。百里燕闻讯,即刻来到前院:
“岳父。”
“你曾还未歇息。”王硕道,上下仔细打量百里燕。
“岳父进宫数日不归,我甚为担心。”
“世子速去歇息吧,凌晨寅时一刻,即刻随为父出征。”
“寅时!”
寅时一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半左右,也就是说,是秘密行军,不是大张旗鼓。意味着前线还没开打,等着王硕去会师,或者王硕赶到之前才会开战。
见百里燕迟迟没有回应,王硕措辞严厉:
“军令如山军法无情,世子莫要不尊号令违抗军命,即便世子是歧国世子,军中亦是一视同仁。”
“诺!只是岳父能否容本世子回府,我担心……”
不等话音落下,王硕截断话说:
“军机大事岂能儿戏,若是泄露半点消息,置我晋军于危难,世子该当何罪,还是下去歇息吧。
“诺!”百里燕深施一礼,随后黯然离去。
回到自己寝室,百里燕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看的这么紧,他如何逃脱,连消息都不让送,一旦随军出征岂非羊入虎口?
小憩片刻不久,一睁眼已经是寅时已过。不等洗漱,百里燕跨上行囊在前院与王硕汇合,随后带上亲信护卫数十人一同出府,骑马直奔南门。
随身除了一个行囊、五天份的干粮之外,所有军需辎重数日前都交由军需令,由军需供应运往前线。如此一来,大军即可轻装开拔,沿途届时有各城负责接应伙食。